前往
大廳
小說

大航海時代-世界 (第十六部) (第八回)

Tony | 2024-05-16 10:09:01 | 巴幣 0 | 人氣 31

連載中大航海時代-世界
資料夾簡介
這是續寫原在大航海時代Online的哈啦版裡的同名小說。

(本小說的所內容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乃不幸。)

不過在此必須強調,這是小說世界的設定,一切跟真實無關。

上回提及:
這是人之常情,你不需太在意的。
 
小說主線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回
(第十六部份) 第八回
 
從NCE65年1月中旬開始,多個國家駐蘇聯的大使館開始接獲來歷不明的信息,經過專家鑑定是使用異世界的月之文書寫出來,信文全是表示請求他們收留自己並逃離蘇聯。在英美多國的情報人員經過多個月的秘密調查後確定,這些書信多番強調自己居住的森林和河流快要陷於死亡的威脅,可是由於不知道書信來自何方,也不知道是誰所寫,各國政府只是如常接收而沒有回應。
到了NCE65年10月,這些信息的用詞開始變得迫切和顯得不安,更具體地提及了回應的辦法:「…若你們同意的話,請在大使館的煙囪放黑煙;不同意的請放白煙…我們其實不是很多工具便能離開,只要你們安排船前往基輔附近的聶伯河幫忙捕撈史萊姆便行…」
 
由於請求實在奇怪,盟國又想知道蘇聯的最新情報,因此他們又委託了菊武團和聖胡安公司協助,加上利用有限的情報人員和特務支援,總算成功在基輔附近弄得一艘小船,然後把聶伯河撈起數隻高約兩米、直徑達四米的半透明、米白色身軀的巨型史萊姆,接著沿着聶伯河南下,最終在赫爾松偷偷送上一艘貨船駛離烏克蘭,於NCE 65年12月29日抵達土耳其的伊斯坦堡。
為了知道對方的身份和目的,所以盟國再次邀請約基奇·迪芝侯爵夫人凌雅·路德維希·利奧波德處理這事,同時請了日本異世界學者寺內櫻、伊諾琳神宮的巫女宮上莉娜協助調查。
 
結果她們前往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後發現,這些求助的全是來自烏克蘭、白俄羅斯和蘇聯的異世界移民,他們在蘇聯被稱為「異域民」,種族大多是寧芙及艾爾夫、矮人和一種被稱為「泡泡人」的生物。他們是有預感居住的地域將有一場大災難發生,因此決定逃亡;至於為何向盟國求助,主因是NCE 64年發生的庫爾蘭行動,縱然成功逃亡的主要是克里米亞汗國的僑民,可是留下來的人通過這件事而獲得希望,加上蘇聯政府開始放寬各種限制,因此這些異世界移民決定集體逃亡,反正蘇聯政府和民眾長期都沒有把他們視為「人」,只把他們視為「工人」和實驗品,為何自己要對這些人和被奴役的地方有甚麼留戀呢?
不過,他們可以住在那裡呢?他們的要求雖然很簡單,但這是最困難的。寧芙及艾爾夫要求住在有池塘的森林,矮人希望住在無人的山區,「泡泡人」則要求住在田園。只是他們找尋的地方都是難以找尋,怎麼辦?最終在希臘政府同意下,他們在NCE 66年1月下旬獲准在希臘色薩利大區北斯波拉澤斯群島的派里斯泰拉島,那裡雖然屬於保護區,但是當地仍未禁止有新居民遷入,也未禁止興建異世界城市,因此這些移民最終同意定居那裡,只是不得污染海洋;菊武團和聖胡安公司負責在當地興建一座異世界城市收容難民,費用容後再議;建築期間,難民一律安置在希臘的難民營,難民營的一切開銷由美國、英國、法國、荷蘭和德意志國負責。
 
那麼他們帶來甚麼信息?有一個難以證實的信息,就是蘇聯烏克蘭普里比亞特市車諾比核電廠的安全測驗仍未完成。除此之外,他們還帶來一些能夠查核的信息,包括蘇聯的物價開始攀升,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緊張。不過,他們還有提及一事,就是近月有許多外地人搬到烏克蘭的車諾比市居住,可是當地附近沒有甚麼新工廠投產和營業,誰都不知道數以千計的移民搬到這裡做甚麼。關於車諾比市、附近的普里皮亞季和的車諾比核電廠情況,由於這些異世界族群不容易接近當地的民眾和官方的重要設施,因此他們都不太了解詳細情況,只是通過拼湊數千名逃出來的難民各自提供的情報顯示,在車諾比核電廠仍未投產的第五和第六機組的冷卻塔旁邊有一幢奇怪的房舍,不時會出現一些軍人用擔架運走被白布覆蓋的疑似屍體的情況。
 
這些來自烏克蘭、白俄羅斯和蘇聯的異世界難民於NCE 66年10月3日開始搬進位於希臘色薩利大區北斯波拉澤斯群島的派里斯泰拉島的異世界城市派里斯泰拉鎮。那裡被鑑定為「海芙靜灣及密林」類別的異世界城市,「海芙靜灣及密林」是異世界的月之語用地月文寫出來的形容詞,意思是能讓寧芙及艾爾夫長居並繁衍的寧靜海灣及茂密的森林。這是甚少出現的配對,因為能讓寧芙及艾爾夫長居並繁衍的寧靜海灣大多是淺海和海岸生物的棲息地,通常佔用異世界城市的大半空間,所以甚少會跟森林同時出現。無論如何,最少那裡最終安置了逾二十萬個來自烏克蘭、白俄羅斯和蘇聯的異世界難民家庭,人數逾七十萬。
不過,怎樣幫助這麼數量龐大的人離開蘇聯呢?起初是利用嚴冬和巨型史萊姆冒險偷運離境,後來在土耳其、約旦、埃及和摩洛哥願意協助而馬拉泰斯塔家族願意捐贈採購費用後,四國政府向蘇聯緊急採購數以萬噸計的糧食,蘇聯當然願意接受訂單並銷售大量糧食,這些異世界移民便可以利用鐵道服務和船偷偷離境。在NCE 66年2月下旬至4月中旬,逾六十萬個異世界難民通過這種方法逃離蘇聯,還有數以百萬計的異世界難民通過陸路向南或向西逃往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烏克蘭三國邊界的森林和偏遠山區,其後到了NCE 66年夏季至NCE69年秋季陸續進入奧地利、波蘭和德意志國,最終被安排前往在德意志國、丹麥、英國、瑞典、挪威、奧地利、土耳其、希臘,甚至遠至日本、美國和加拿大的異世界城市定居。
 
當這些難民開始逃亡的時候,就是NCE 65年至66年的冬季。在這個冬季還有一件事發生,只是這事的重要程度和對國際的影響遠遠不及前者。在NCE 66年1月10日,麥道公司和諾斯洛普公司合作生產的F/A-18「大黃蜂」戰機在美國軍方「強烈要求」下,跟北海道鎮守府和鶴重工株式會社合作改良服役不久的F/A-18「大黃蜂」戰機,在這天終於完成一連串測試及調整提交報告。這種戰機的機型稱為F/A-18AAWT,分別由鶴重工株式會社、諾斯洛普公司和麥道公司各生產十架,在NCE 85年1月至86年6月30日期間進行多次測試,目的是測試三間公司生產的戰機的性能會否出現嚴重差異,結果顯示三間公司生產的戰機在最大起飛重量的最短起飛距離均可以在1000米內成功起飛;鶴重工的更可以在飛機彈射器附助下於50米的極短距離便成功起飛,若不使用飛機彈射器則要250米,可是起飛時產生的噪音是最小的,平均是35分貝。
諾斯洛普公司所生產的批次F/A-18AAWTNC因配備大量電子儀器,所以造成戰機性能出現一定程度的削弱,最大航程和作戰半徑都是三間公司裡最差的,分別是3600公里和600公里,幾乎跟原型相近;不過,正常起飛重量和最大起飛重量分別提升至40260萬磅和59780磅,優勢較明顯的是速度和引擎,在11,000米高空測試的最高速度和巡航速度分別是3.6馬赫和0.98馬赫;渦輪扇發動機的耐用度也大大提升,可以使用達三萬小時才需要更換,較麥道公司的版本延長35%和較鶴重工的版本延長25%,還可以在機翼的武器掛架攜帶各一枚AIM-54長程空對空飛彈、法國研製的飛魚反艦飛彈空射型AM39、英國製的空射反輻射飛彈ALARM等不是F/A-18戰機原本使用的武器。
麥道公司生產的F/A-18AAWTMD較平均,同樣所有F/A-18「大黃蜂」戰機原本使用的武器全都可以使用,只是機腹的掛載點由三個變為一個。正常起飛重量和最大起飛重量是最大優勢,分別是62690磅和83650磅,製造成本也是三間公司最便宜,一架的生產成本降至980萬美元,較鶴重工生產的便宜15%而較諾斯洛普公司生產的便宜35%。它是惟一完成全掛載武器的情況下在未整備跑道上起降目標的F/A-18「大黃蜂」戰機的版本。
至於鶴重工株式會社生產的戰機F/A-18AAWTS速度雖然較慢,在11,000米高空測試的最高速度和巡航速度分別是1.5馬赫和0.78馬赫,又不能使用先進的電子儀器輔助和使用一般的武器,但是最大航程和作戰半徑都是三間公司裡最好,分別是9600公里和1600公里,若沒有在機腹掛載武器並在巡航速度飛行,戰機最多可以飛行35180公里而最大升限為35000米;一般或軍事雷達無法偵測,就算在晴朗並能見度高的環境向天仰望也是難以用肉眼或望遠鏡發現,只能通過空中偵察才能找出來。駕駛艙的安全度也是三間公司裡最好,最少明明被機槍擊中玻璃,駕駛員仍然平安活著,就算戰機被防空導彈擊中也沒有立刻爆炸而是出現十秒的延後,機員可以有時間按下逃生掣,用特製的史萊姆彈射椅逃生;戰機爆炸後也無法被盜取情報,因為戰機爆炸後會徹底焚燬並被高溫引爆的史萊姆分解液雙重毀滅。
 
下回預告
繼續競賽

必須再三強調,本故事的世界跟真實毫無關係!

(本故事純屬虛構)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