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壯志凌雲-斯巴達尼恩1

Takaru | 2023-11-21 18:01:25 | 巴幣 200 | 人氣 474

自從人類出現以來,戰爭就從未停止過。而在取得戰爭勝利的條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正確的情報。一直到宇宙曆640年同盟軍和帝國軍首次交戰時,這項條件仍未改變。直到770年,為了更有效率的收集情報,兩軍使用了電磁波雷達,紅外線感測器,雷射測距儀,重力波探測器等多種偵察設備。但是與之相對的,對這些偵察設備進行對抗,欺騙,幹擾的手段也同時被開發出來。這使得情報的收集越發困難,於是雙方將目光投到了使用大口徑望遠鏡的光學探測器上,通俗的講,就是目視。這種原始落後的情報收集手段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情報量。
即使到未來,最可靠的仍是目視


所以時至今日,兩軍在向著預定戰場前行時,儘管兩軍旗艦已經利用艦上的各種探測設備發現了對方,但為了最終確認情報的準確性,還是有無數的電子偵察艇先於艦隊行動,使用光學探測器進行情報收集作為接下來的戰術行動的依據。這段時期的偵察艇注重隱蔽性和機動性,多採用無武裝設計。平時這些小型艦艇由運輸艦或大型戰艦搭載,在靠近戰鬥宙域時放出進行情報收集。
法連海特艦隊所屬的3艘偵察艇準備執行先行偵察任務
630年型戰艦就搭載了大量的偵察艇


在宇宙曆745年左右,戰術兵器經歷了大的革新,荷電粒子炮取代了激光炮成為了戰艦的主砲,彈道武器方面,激光聚變導彈也實現了高性能化,這種利用高能量激光引發核融合的對艦飛彈使得小型艦艇也有能夠擊沉大型戰艦的武器,所以兩軍先後在偵察艇的基礎上研發了搭載雷射聚變飛彈對戰艦進行近距離打擊的小型飛船,這就是宇宙魚雷艇。
目前只有帝國軍的魚雷艇仍在服役


宇宙魚雷艇的出現,使得在超長距離進行砲擊的主流艦隊戰戰術中加上了快速進入混戰並出動魚雷艇攻擊敵方戰艦的掃蕩戰。而為了能提供遠距離砲擊所需的能源,雙軍的戰艦都大型化,運動性也降低了不少,所以在面對相對小巧靈活的魚雷艇的近距離攻擊也就難以反擊和迴避。面對此等窘境,大砲巨砲主義者首先想到的是為戰艦加裝更多的舷炮,利用密集的火網打掉這些煩人的大蒼蠅,而戰鬥機派則提出了研發比魚雷艇更加小巧靈活的戰鬥機,於是宇宙戰鬥機登上了歷史舞台。
屬於是歷史輪迴了


最早投入戰鬥機的是同盟軍,第一代戰鬥機比起全長80公尺的魚雷艇小很多,它們的主要任務是艦隊防空,驅逐帝國軍的魚雷艇,所以搭載了小口徑速射雷射砲。在進入混戰後,戰鬥機負責掩護魚雷艇攻擊。很快帝國軍也研發了自己的戰鬥機。隨著科技的進步,雷射融合飛彈再次實現了高性能化,體積大幅度縮小,這樣戰鬥機也能搭載,於是軍費匱乏的同盟軍很快就研發了新一代的多用途戰鬥艇,以取代戰鬥機,魚雷艇以及偵察艇。
主角登場


770年,斯巴達尼恩戰鬥艇正式入役,因為性能優良所以至今仍在同盟各工廠大量生產。標準型斯巴達尼恩全長40公尺(含天線),全寬7米,全高13公尺(含偵測器),飛行員1名。駕駛艙位於艇身前部,有2層座艙蓋,外層裝甲艙蓋提供保護功能,內層透明艙蓋雖然也能提供一定的保護,主要功能還是充當全景螢幕,其原理是艇身各位的感測器陣列接收外界的訊息,例如寬頻段光譜影像,紅外線影像以及光學影像,並將接收到的訊息處理後即時投射到座艙蓋上。同時駕駛艙還是一體式逃生艙,在斯巴達尼恩遇難時,由控制打開外層裝甲艙蓋,然後駕駛艙彈射出去,因為駕駛艙無動力,所以只能在宇宙中漂流等待救援,依靠艙內的電池和應急品可以維持飛行員一週的生存時間。
在泊位上,座艙蓋是打開著,方便飛行員快速進入,雖然這不符合規範
全景螢幕開啟瞬間
一名第11艦隊的斯巴達尼恩飛行員幸運的彈射逃生

斯巴達尼恩的主武裝為2門LMG-18型雷射砲,由一個直徑4公分的單晶紅寶石作為激勵源,它們被安置在機背處的砲座上,射角為90度,射界為180度。有照射和脈衝兩種射擊模式,在近距離照射下,即使是巡洋艦的裝甲都能被熔解,而魚雷艇等級的目標只需命中一發就能擊毀。艇首標準武裝為4門NMG-5型2CM中子光束炮,由於耗能龐大所以只能開火10次。在設計之初斯巴達尼恩就具備武器更換能力,根據任務需求艇首武裝可以更換為口徑2CM的加特林機砲,可以以每秒140的射速發射貧鈾彈,以及8CM脈衝激光炮,還有用於反步兵和輕裝甲目標的霰彈槍,這門砲所使用的砲彈為內裝大量直徑2CM的金屬纖維合金製成的箭霰彈。在預想中進攻帝國軍大型要塞時,當同盟軍機動步兵登上要塞表面時,帝國軍裝甲擲彈兵肯定會出來迎敵,這時負責對地支援的斯巴達尼恩就可以發射箭霰彈槍,在裝甲擲彈兵頭上製造死亡之雨。進入到790年後,又有2個新設備研發出來,一個是小型護盾產生器,另一個則是反向推進器。

雷射砲自動追蹤目標,最終擊毀敵機
波布蘭機擊毀一艘巡洋艦
中子光束炮的砲門
威力相當不錯,足以撕裂標準戰艦的裝甲
卡琳機用加特林機砲擊毀敵機
高尼夫機利用反推發動機快速減速,然後將2架敵機打成串燒
在戰鬥艇兩側有4個姿態調整發動機,可以很輕易的做出桶滾機動。在姿態調整噴口後面則是兩個圓盤狀的硬質掛點,內藏了對艦導彈發射器,而掛點也可以根據任務需求掛載戰術武器,比如大型對艦導彈吊艙,多用途飛彈吊艙,大口徑荷電粒子砲吊艙以及軌道炮吊艙。但這些外掛設備會影響機動性並大幅增加推進劑的消耗,所以在實戰中只交給熟練飛行員操作。

波布蘭做出桶滾機動躲避射擊
一個斯巴達尼恩小隊正在齊射對艦飛彈

在硬質掛點下方的設備是雷達和探測器,而在艇首腹部的半球形裝置內安裝的是一門使用半導體激勵源,功率為0.5兆瓦的激光炮,它並不用於戰鬥,而是雷射通訊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它,母艦和斯巴達尼恩就能建立一個高指向性以及高傳輸速率的超高頻激光通信鏈路,實現實時情報傳輸,比如母艦向斯巴達尼恩實時提供航法,索敵等戰場支援,而斯巴達尼恩則向航空母艦發送剩餘彈藥量,剩餘能源和燃料等機體即時狀態。許多飛行員因為專注戰鬥而故意關掉了能源不足告警,而母艦一旦監測到能源不足的情況,會督促飛行員盡快返航補給。而飛行員如果負傷無法操縱斯巴達尼恩,母艦也可以透過雷射導航控制戰鬥艇自動返回母艦,不僅如此,斯巴達尼恩的著艦也是基於雷射導引自動降落。
電腦發出告警,提醒尤里安推進劑不足

斯巴達尼恩因為體積的限制無法搭載超重力反應器,所以動力系統依舊採用古典的氘核融合反應器。最新批次的斯巴達尼恩使用的是IHJ-100型聚變渦輪引擎,這一型號使用的反應器聚變效率更高,單一噴口的推進器噴射速度雖然低但是噴射量卻很大,因此可以獲得強勁的推力,這正適合要求高推力,高機動的戰鬥艇。推進劑一般使用純水,執行特殊任務時會使用一種複合推進劑,這種推進劑的配方至今仍是機密,艇身上部也可增加一個外掛水箱,同時艇內裝載的燃料足夠維持168小時以上的聚變反應。
全速飛行的波布蘭機


在推進器噴口處是4片可動導流板,能夠更有效的控制推進工質的噴射方向,兩片穩定導流板從艇尾處延伸出來。在其下方則是2個大型天線,在充滿幹擾的宙域以及遠離母艦的時候提供通訊。與同盟軍其他戰艦一樣,斯巴達尼恩無法突入大氣層,但可以進出氣態行星以及大氣密度極低的類地行星。
斯巴達尼恩的尾部特寫
第5艦隊所屬的偵察型斯巴達尼恩在範佛里特4-2行星上空進行偵察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