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Andrew Huberman的ADHD非藥物治療的方案整理

獵奇一哥 | 2023-09-09 11:24:27 | 巴幣 2016 | 人氣 546

這個史丹佛大學神經醫學院的教授Andrew D. Huberman影片有講到ADHD
其實講得不錯某種程度算是提供非藥物的人一條路

便於閱讀,整理一下...重點其實就那些,即便細節很重要,但我想要記住還是比較重要的。

這影片主要重點是下面五點:
  1. 討論了注意力缺陷超活躍症(ADHD)和正常的專注度。Andrew Huberman強調專注和排除干擾是兩回事,兩者都很重要。
  2. 透過訓練和某些方法,無論是否患有ADHD的人都可以提高專注力和創造力。例如,學習放鬆並專注是學習新資訊和產生創意的關鍵。
  3. ADHD與智商無關。有些患有ADHD的人在某些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上有超強的專注力
  4. 藥物如Adderall和Ritalin被用於治療ADHD,但過度依賴這些藥物可能導致問題。同時,飲食也可能對ADHD有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其中,減少簡單糖的攝取可以對許多患者有很大的正面影響,這點我覺得非常值得大家注意。
  5. 現代科技,如TMS(經頭顱磁刺激),正在被研究,看是否可以幫助治療ADHD和增強專注力。




480萬觀看,的ADHD介紹影片,可以看但老實說我看不完,所以建議依照Timeline,有需求再去看。

如果不懂就從頭看,Andrew Huberman會講ADHD特質跟狀態。
但是同時

Timestamps:
  • 00:00:00 Introduction & Note About Diagnosis 診斷簡介及注意事
  • 00:03:27 Sponsors 贊助商
    我沒看哈哈,但你要知道她即便是教授,還是個youtuber
  • 00:07:56 ADHD vs. ADD: Genetics, IQ, Rates in Kids & Adults ADHD 與 ADD:遺傳、智商、兒童和成人的發病率
    ADD/ADHD主要源自於基因問題,如果你有,正常而言父母跟兄弟都高機率會有,主要是腦迴路問題,導致內部化合物使用上的問題
    ADHD目前已知跟智力無關聯性,高智商依舊可能是ADHD,
    這邊有說明,ADD已經更名為ADHD,並且在1980做轉變。
  • 00:13:00 Attention & Focus, Impulse Control  注意力和集中力,衝動控制
    分心、衝動、偶然情緒變化大

    注意、專注跟集中力(attention, focus, and concentration)在討論ADHD上都可視作同一個字,可以不用去細分,
    不過,衝動控制(Impulse Control)完全不一樣,這是人必須自己從感之中排除外在干擾,ADHD的衝動程度很高,這是導致ADHD衝動的原因。
    但是不代表ADHD不能專注,而是ADHD依舊具備專注功能,甚至有極少數人能遠遠超過一般人。
    簡單來說ADHD有能力,但會呈現不想專心參與的表現。
  • 00:14:57 Hyper-focus 過度專注 (或稱心流)
    ADHD喜歡的東西會馬上進入心流,超越一般人的集中狀態,沒興趣的就分心
  • 00:16:45 Time Perception 時間感知
    人類的時間感知是所有運作的基礎,越高的時間感知,你就越能做對事情、避免遲到、這是可以測量。ADHD即便是經常遲到或者時間感知很差,但是多數ADHD對 "有興趣的明確時限" 是的感知精準的,Andrew Huberman說這是很微妙的事情,反之沒興趣就會自動遺忘掉
  • 00:18:25 The Pile System 堆疊系統
    在資訊系統經常用pile這個詞
    不過Andrew Huberman這裡描述是ADHD特徵,就是多數ADHD習慣拿一堆東西堆在某處,並認為自己疊放有目的跟組織的,但一般人去理解,會認為是毫無邏輯可言的堆疊
  • 00:20:00 Working Memory 工作記憶
    這邊講的記憶,分為一般人認為ADHD表現出的記憶力極差,以及實際上ADHD在研究中,發現多數狀況是有效運作的。只是有種叫做 Working Memory 會出現問題,大腦中反覆使用並且要極短時間運作,而嚴重的ADHD能在十秒忘掉剛剛講的電話號碼,一般俗稱RAM不足,不過他Andrew Huberman這邊並沒有這樣解釋,因為,ADHD可能在複雜度增加後,例如量多的簡短記憶也會出現錯誤,一般認為是前額葉出問題,或者年紀大人才會有這問題
  • 00:24:10 Hyper-Focus & Dopamine 過度專注跟多巴胺
    其實ADHD是有專注能力,但是為什麼外人看是無法專注做好事情,
    從神經醫學上認為是 "多巴胺",
    多巴胺可以強化專注,這段Andrew Huberman講得非常好,建議看影片,大致上就是我吃藥後能產生自我控制的差異感,以及沒有吃藥時的感官差異,Andrew Huberman的描述是精確的。
  • 00:26:40 Neural Circuits In ADHD: Default Mode Network & Task-Related Networks  ADHD中的神經迴路:默認模式網絡和任務相關網絡
    有兩種神經迴路狀態,默認模式網路(DMN)跟任務相關網路(TRN),這部分雖然很重要,但我拆到後面寫,簡單來說就是ADHD默認模式網路(DMN)不正常的持續運作,導致有任務目標時,無法正常切換,而治療之後,應該要能正常切換網路,這邊有再次提到多巴胺,多巴胺主要功能是協助指揮,不過額外要注意的是多巴胺可能會指揮錯誤,也可能會指揮正確
  • 00:32:57 Low Dopamine in ADHD & Stimulant Use & Abuse ADHD中的低多巴胺及興奮藥物的使用或濫用
    我們都知道ADHD會容易失控,但有個點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嘗試各種事情,甚至是危害自己,例如ADHD會不自主追求飲食或吸食毒品想做改變等等。
    這邊Andrew Huberman提到2015年出現一篇關鍵性論文,ADHD的人因為多巴胺低下時,會發生腦部神經元異常放電,最後驅使自己做一些違背意願甚至後悔的行為,生物機制會讓自己行動並嘗試改變,其實這段呼應Andrew Huberman前面說的腦部不協調問題,可以看後面我詳細寫的,這導致有些ADHD的會偏好吸毒而不喜歡藥物協助,Andrew Huberman提到的毒物包含大量的喝茶、咖啡、濃縮黑巧克力(後面提到)、喝酒、抽菸等等,嚴重的就是咖啡因、安非他命、大麻、古柯鹼等等,含俗稱娛樂藥物這些東西都能加速神經傳遞,有些甚至包括能調節默認模式網路(DMN)跟任務相關網路(TRN)的多巴胺,但是這些藥物,同時會讓注意力跟健康出現問題,以生物醫學教授的角度,這種東西在兒童沒有接受到是非常好的事情,因為即便是成年人,都可能會不知不覺濫用。
  • 00:37:10 Sugar, Ritalin, Adderall, Modafinil & Armodafinil  ADHD的藥物
    這個教授對於藥物的態度並沒有絕對的支持與反對,Andrew Huberman強調了ADHD藥物的特殊性,包含Andrew Huberman再次提到這是個興奮劑,Andrew Huberman認為吃藥要有明確的目的在執行,另外,Andrew Huberman偏向主張藥物要避免孩童時期使用,並且應該慢慢尋找不吃藥的方法。
    詳細看後面藥物部分我將其摘要出來。
  • 00:47:00 Non-Prescribed Adderall, Caffeine, Nicotine 非處方用的ADHD的藥物?、咖啡因、尼古丁
    點出人們自行使用非處方的精神藥物,當然就要自行評估使用的意義與最終要付出的代價
  • 00:49:18 How Stimulants “Teach” the Brains of ADHD Children to Focus 刺激劑如何 '教導' ADHD 孩童的大腦集中注意力
    這邊Andrew Huberman提供了一個方法,對不喜歡的事情,想辦法模擬出喜歡的感覺
  • 00:52:00 When To Medicate: A Highly Informed (Anecdotal) Case Study 何時使用藥物治療:一個深入探討(案例分析方法)的案例研究
    不過即便Andrew認為孩童不急著用藥,但依照已知的統計資料來看,孩童使用藥物帶來的好處還是比較好的。不過Andrew Huberman強調還是要你就診的醫生決定,目前認為主要原理是偏向,如果從小開始就獲得平靜與專注,長期下來是有累積的效果,孩子成長帶來的好處是直接而正面的,尤其是青春期的時候,腦部與前額葉有一次非常重要的神經元重塑機會,如果在這機會下能夠讓腦部恢復正常的運作,那麼未來好處就是明顯的。
  • 00:56:35 Elimination Diets & Allergies In ADHD ADHD採用寡抗原飲食法(或稱排除飲食)
    這邊點出兩個重點,避免過敏的飲食與降低過敏的飲食,其實很多ADHD的書籍都會寫,不過最簡單的就是,ADHD別吃糖,並且可以攝取Omega-3
  • 01:04:46 Omega-3 Fatty Acids: EPAs & DHAs Omega-3脂肪酸(EPA & DHA)
    Omega-3並不是對所有人有絕對的效果,但可以嘗試
  • 01:07:00 Modulation vs Mediation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生物過程的控制與傳導
    生物過程是一個名詞,其實就是生物自己維持運作下,一切自律過程。我覺得簡單講你可以理解成自律神經的表現,這是一個如何維持自律神經的議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睡眠,非常重要。
  • 01:10:50 Attentional Blinks 注意力眨眼
    Attentional Blinks是個具體存在的研究,Andrew Huberman舉了一個例子威利在哪裡?當你完成找到威力,換下一張的時候,你眨眼一瞬間大腦會先休息一瞬間,接著出現更高的注意力集中的效果,你會因為完成任務而有獎勵感,激發你往下一個更專注的項目,腦神經就會產生視覺與專注的獎勵機制,這有助於提升注意力,這個確實是有科學驗證,而且我以前看過
    Reference:Beyond the attentional blink: Visual masking by object substitution.
  • 01:16:56 Open Monitoring & 17 minute Focus Enhancement  開放全景觀察與17分鐘的專注增強
    視覺有兩種狀態:
    1. 專注狀態:要專注地尋找資料或者文字
    2. 開放全景狀態:視覺要看整個周遭,並且可以注意到各種周遭的動態狀況
    開放全景狀態的視覺是直接通大腦的,而且是極時並且高傳輸狀態,如果人能夠常常維持這種大視野的處理能力,相對之下你在執行專注狀態就會更容易。
    另外一個就是17分鐘的專注增強,這個Andrew Huberman說是冥想(Vipassana),不過以我被家人脅迫去做的一個佛教活動類似,叫做 "內觀"(Interoceptive Awareness),其實是有效的,不過也是短暫的,長遠來說可能有幫助,雖然ADHD可能不會徹底消除,畢竟是生理瑕疵,但我認為確實有不小幫助,作法上,例如,你可以將注意力放在享受呼吸這件事情上並不只有呼吸,你可以觀察身上某些點變化,影片說至少15分鐘,其實練到習慣後,大概一兩秒鐘你就會把心煩意亂去除掉。
    這兩個方法共通點都是讓你的專注全面化,不過你必須想到並騰出時間練習,所以,做事上面你必須要讓自己習慣維持在一定慢節奏,這兩方法才會有機會使用。
    活在都市的人,這方法可能就很有挑戰。
  • 01:22:50 Blinking, Dopamine & Time Perception; & Focus Training 眨眼、多巴胺和時間感知;以及專注訓練
    大腦時脈跟時間感受是關聯的,
    你在乎時間或發現時間變緩慢,你的大腦會全神貫注的注意時間細解,
    如果反之你在乎其他事情而忽略時間,你就會忘掉時間,
    所以大腦注意力跟時間感受是存在關聯。
    這時候時脈問題就浮出來,
    裡面有意思的是,自發性眨眼源自腦幹主動驅動,不過他會導致注意力瞬間中斷,直到開啟眼睛才恢復對世界認知的注意力,也就是眨眼跟世界時間感受是要注意的部分,Andrew Huberman舉了一個例子就是每次人在眨眼時,大腦就像是經歷拍影片現場的 "Action!" 重新啟動拍片的那種感覺,每眨眼一次,就是下一幕,而自發性眨眼的次數,還是牽扯到多巴胺些住控制,所以當你完成一個眨眼動作,也就是神經傳遞上,仰賴多巴胺完成一個循環,閉眼、腦部切換休息狀態、啟動開眼、腦部啟動對外注意,而ADHD在某次重新 Action之後,注意力就渙散掉了,同時忘記時間感受。
    所以可以透過主動控制眨眼來循環來訓練自己注意力,例如你有一是維持30秒甚至幾分鐘,有意識的主控自己眨眼,抑制幾秒鐘,並維持注意在某些物件,並在眨眼後有意識的提升專注看清楚他。
  • 01:30:10 Reverberatory Neural & Physical Activity 迴響性神經活動與身體活動
    Andrew Huberman這邊在講其實因為我不是醫學院的聽不太懂,
    簡單來說其實讓身體活動可以有助於移轉神經上的各種不穩定,進而讓自己需要專注的某些部份可以維持專注跟穩定狀態。
    例如Andrew Huberman開刀時,發現自己手抖,有個方法可以移轉運動神經迴路,就是拍打自己的腳。
    有些人說是在釋放能量,並沒有這種事情,
    而是他只是讓神經迴路上給了另一條路釋放傳遞物質,讓你其他的神經迴路恢復傳導。
  • 01:33:40 Adderall, Ritalin & Blink Frequency ADHD藥物改變的頻率模式
    如果你在腦神經控制的表現漸漸進步,就能降低藥物依賴
  • 01:35:00 Cannabis 大麻
    這裡先整理一下
    當多巴胺提升時,自發性眨眼就會減少,注意力提升,
    但多巴胺下降時,自發性眨眼就會增加,注意力渙散,
    到理很像,常常有漫畫中有一個人在緊張的極限狀態,腎上腺素爆發,會瞪大眼睛並且不眨眼,反之快睡著時,就會不停眨眼。
    這邊Andrew Huberman提到一篇論文是,大麻會降低眨眼次數,
    雖然這邊Andrew Huberman並不支持使用大麻,
    但是大麻確實具備提升注意力的能力,缺點是大麻成癮與記憶力損失。
    大麻是個極端存在,Andrew Huberman其實在說明這個東西並不代表專注提升就是件必要的事情,你要權衡帶來的缺點。

    補充
    1. THC:成癮物質,他能降低焦慮與失眠,但同時他的成癮是產生依賴性,我一天不吃利他能不會有什麼疑問,就是想休息念頭為主,但是THC會帶來的戒斷問題,並且因為THC會直接干擾記憶相關的腦迴路,所以會非常明顯的損害記憶力。簡單來說就是提升短期專注犧牲掉往後記憶力,但是依舊有醫療價值,就是治療癲癇。
    2. CBD:目前認為沒有成癮問題,主要功能一樣是緩解焦慮與疼痛,同時不會有健康問題。
    所以如果有人非常想要抽大麻,必須知道哪個成分,不是以一概全。
    不過大麻在美國並沒有真的合法,只是介於灰色地帶,也不一定有明確效果。
    可參考BBC的文章。
  • 01:37:30 Interoceptive Awareness 內觀知覺
    終極目標還是維持長期的專注與記憶力。
    前面我先講到內觀(或稱內感知意識),而這段,Andrew Huberman就把內觀知覺在講一遍,
    內觀其實是個觀察自己內在的行為,
    例如感知身體的各種生理信號,如心跳、呼吸、消化、血壓、體溫等,以及對情感和情緒的察覺。一些冥想和身體感知訓練方法可以幫助提高內感知意識,使個人更加敏銳地感知身體的變化和需要。這種訓練有助於減壓、情緒管理和促進整體健康。
    而ADHD對自己內觀能力差異與變化,同樣展現在自己行為上,所以同樣的,就是每天花個17分鐘訓練一下,集中注意力觀察心臟的跳動次數,如果注意力無法做到觀察心臟,就是做呼吸觀察,進而可以提升自己維持專注的時間,以我認知,要記得維持放鬆,這樣就會慢慢純化你的記憶力,以我經驗,這對你維持半小時以上耐力確實有幫助,但是ADHD本性還是在就是了。
  • 01:41:15 Ritalin, Adderall, Modafinil, Armodafinil; Smart Drugs & Caffeine: Dangers 藥物風險
    Andrew Huberman這邊有提到藥物上面的一些副作用問題。
    不過不同藥物帶來副作用可能在每個人身上不同,像他提到某些藥物會造成某些人無法正常勃起,或者有些藥物會成癮,
    順帶一提,我都沒這問題,但我看有些人有遇到,
    Andrew Huberman中間有點到咖啡因這種興奮劑,這東西非常複雜,並不是人人都好,心血管研究也是有正反面,如果你身體能接受,通常是血管擴張,但反之不能接受,就會極度收縮。
    同理藥物也有這種問題,而多數藥物都有收縮血管問題,
    而這種東西目前沒有絕對定論,
    Andrew Huberman認為藥物使用有一定風險跟危險性,通常建議是在重要狀態使用,
    尤其是自我行為訓練上面。
  • 01:48:05 DHA Fatty Acids, Phosphatidylserine
    Andrew Huberman認為除了前面說的1000mg FPA,300mg的DHA也能改善
  • 01:50:54 Ginko Biloba
    銀杏葉有些研究覺得有幫助,但Andrew Huberman認為不一定合適所有人
  • 01:51:45 Modafinil & Armodafanil: Dopamine Action & Orexin
    其他能產生多巴胺的藥物,這邊算稍微提到
  • 01:56:19 Acetylcholine: Circuits Underlying Focus; Alpha-GPC
    乙酰膽鹼(Acetylcholine)是一種神經遞質,對於注意力和專注力非常重要。
    Alpha-GPC則相對出現的一種化合物,就是用來提升乙酰膽鹼。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睡眠,另外一般飲食就會有乙酰膽鹼,例如雞蛋、牛肉、家禽、魚類、堅果、豆類和全穀類都是富含膽鹼的食物,所以一般會吃雞蛋、牛肉跟一些堅果來強化這部分,另外就是運動跟腦部思考訓練,以及最終的心理健康狀態,主要指自己要去放鬆跟減輕壓力。
  • 01:59:04 L-Tyrosine, (PEA) Phenylethylamine
    這兩個都是天然食物能產生的化合物
    L-酪胺酸 (L-Tyrosine):魚類、雞蛋、大豆、菠菜、茄子、馬鈴薯、番茄等。主要是增強注意力、情緒穩定和減輕壓力
    苯乙胺(Phenylethylamine,PEA):巧克力、豆類、堅果和部分蔬菜中。情感調節的作用。
    不過即便是自然食物,食用上要注意自己狀況。
  • 02:01:23 Racetams, Noopept
    兩種藥物,主要是增加神經物質傳遞,主要給失智人用。
    不過他僅是提到他對這兩項目感到興趣,因為它運作原理,
    這些藥物大多數國家是尚未批准藥物,他們還在研究中。
  • 02:05:15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bining Technology & Pharmacology
    TMS 是一種治療方法,通過使用磁場刺激大腦的特定區域,來處理各種精神健康狀況和神經疾病。
    Andrew Huberman說目前這東西還在研究,而且不精準,但也並非沒有說無效,所以是個有意思議題。
    我看美國一些資料,這東西似乎美國FDA要通過先行給強迫症使用,可以觀察看看。
  • 02:09:14 Smart Phones & ADHD & Sub-Clinical Focus Issues In Adults & Kids
    其實從我小時候開始,大部分醫學對媒體產物都認為會影響專注,不只是
    Andrew Huberman提到的手機,其實電視跟電腦也是如此。
    他們都在誘發ADHD。
    因此手機使用要學會自律。
    其實我還看過《精準用腦:提升大腦效能、杜絕失誤的科學開光術!》,它裡面也提到應該遠離手機,甚至是單純的查詢軟體,因為這些東西都會讓你思緒維持在跳躍,而毋需反覆利用記憶來記住循序的東西,讓大腦缺乏連續訓練。
  • 02:14:30 Synthesis/Summary
    回顧
  • 02:16:10 Support for Podcast & Research, Supplement Resources

ADHD其實就是智商正常,但腦中有瑕疵導致不協調,進而在現實生活產生其他問題而受到注意的議題。

以下章節是整個影片延伸細節跟補充,建議還是看完影片再來看

一,工作記憶
ADHD在記憶上有個明顯的問題。就是前面00:20:00 講到的工作記憶運作極差。
不過工作記憶並不是所有人都一樣,
在工作記憶工作記憶中,教授有點出一些他們研究上發現刺激一般健康大腦的人,還是有分進入專注的方式,下面幾種是分開的:
  1. 有些人天生對任何任務都能集中注意力
  2. 有些人需要外部競爭,進而讓內部產生激勵效果
  3. 有些人採取自律機制,內在會自動產生自律行為

二,腦迴路
ADHD的腦迴路有別於一般人的部分,
我小時候被朋友質疑過我的腦迴路是外星人,事實證明我們ADHD可能都外星人,
必須先了解人類兩個腦迴路。
  1. 默認模式網路(DMN):
    簡單來說,大腦沒外部目標任務的狀態,當你發呆坐著,讓大腦隨心所欲自動運作,包含腦內部反省或者規劃,就是默認模式。
  2. 任務相關網路(TRN):
    這是一個通用名詞,其實還有TPN、TAN跟其他細節,無論如何,當你有任務時,例如挖鼻孔、工作或者聽音樂,你的大腦會試圖產生目標導向,而這時候是整個大腦都動起來,而且任務模式的神經網路,通常會透過前額葉內側前額葉皮層(mPFC)進行統整控制,並與默認模式網路做動態互動。
ADHD的神經網路會與一般人不同,是默認模式網路(DMN)不正常運作,
前額葉分內側前額葉皮層(mPFC)、背外側前額葉(DLPFC)與前扣帶皮層(ACC)三部分。
默認模式網路(DMN)主要是跟背外側前額葉(DLPFC)與前扣帶皮層(ACC)運作有關,前額葉其實分三個區域同步運作,同步運作概念像是樂團演奏,當你是ADHD、ADD或者是睡眠不足,前額葉三個區是非同步狀態。
無法協調運作就出現問題了,因為內側前額葉皮層(mPFC)會跟腦其他結部位溝通,他功能主要是抑制各種任務迴路的衝動,而ADHD在這種三部分不同步的狀態下,會有別於一般人。
不過這裡有個有趣的地方,實際上一般人在默認模式網路跟任務相關網路的切換上面,會因為三個前額葉有效合作而產生切換,當休息或沉默時,大腦會自動切換到默認模式自動內在反省(其實你意識是無法知道大腦自動反省),同時任務來的時候,會自動切換到任務相關網路專注於完成任務,如同一個翹翹板的狀態,他們在兩端會是反相關的存在,並且呈現對立狀態,正常的人能快速而靈活的切換。
然而,ADHD的人會讓默認模式網路跟任務相關網路同時運作,呈現混合的狀態,同樣舉樂團,就是每個樂器都演奏自己的那種混合狀態,因為內側前額葉皮層沒有正常同步到,所以其實就是整個大腦都是混亂並且無法切換的狀態,讓某些衝動會無法控制,因為即便你知道是錯,但你三個前額葉非同步,所以你無法有效抑制自己,俗稱奶油手或手殘,口出的話就是G8...等等。
不過教授有補充一般人偶然也會這樣...
(*我補充一下。ADHD人無法自我觀察的,你必須用錄影紀錄自己工作狀態,並回放,自己看才會知道自己問題,ADHD會認為自己很守規矩,很少話等等,其實外部看來,是瘋狂的下結論、瘋狂攻擊人,因為ADHD大腦是混沌狀態,你必須善用工具)

而這裡也說明了接受治療後,正常而言,患者能正確的切換,
默認模式網路(DMN)跟任務相關網路(TRN),不會因為無法同步運作而產生混亂狀態。

當然腦部還有很多項目,簡單來說多巴胺不足,除了默認模式網路(DMN)跟任務相關網路(TRN)切換出現問題,還有就是時間感會逐漸低下,因為你大腦是混亂的。


三,藥物
多數藥物目的都是多巴胺的控制,而如前面說,中樞神經的興奮劑有正反兩面的問題,他需要正確使用。 (PS:我有認識的藥商,我參觀過藥廠,我必須說那種西藥藥物的份量精準度,不是你家裡用量杯或電子秤可以控制,他必須是無塵無風的一個精密環境,安非他命能在大學製作,但是現代藥物越來越不可能,光那個空氣清淨的HEPA部分就至少是4坪房間大小)

Andrew Huberman先舉一個反向例子,意外給孩童吃了濃縮巧克力,接下來就是孩子一整天的不正常亢奮,失控狀態,巧克力的咖啡因跟糖讓小孩瞬間飆升多巴胺,這是多巴胺失控的狀態導致的,所以多巴胺是需要有效控制 (*備註:並不是所有叫做多巴胺都能混為一談,他們發揮的區域不同,效果與影響都不一樣,有些會變成毒癮,有些能單純幫助注意)。

大部分藥廠給予的藥物,主要都是提升多巴胺作為主要設計,尤其是針對默認模式網路(DMN)跟任務相關網路(TRN)。
利他能(Ritalin):他是第一款製作用來針對ADHD藥物,基於低多巴胺假說去設計的,不過同時能做為嗜睡症的藥物。
阿德拉(Adderall):同樣針對ADHD,這邊他的意思應該偏向更常用,大概是國外都改用這類,其實說穿了還是類似利他能,只是設計上讓藥物的成分更穩定的釋放,而不會突然過量,其實他說的這部分我認為講得不錯,主要是我吃利他能確實遇到一些問題,就是這個藥物如果在吃的時候,釋放的長短或品質不會一直是同樣水平,他可能過快溶解,導致我前期非常專注,後面變得比較快消逝,而阿德拉能穩定釋放並且維持較久,不過台灣現在沒有這種藥。
這邊如前面所說,興奮劑這種東西,不正確使用就會變成傷害人的東西,
因為像利他能跟阿德拉就是他們化學結構與冰毒跟安非他命非常相似,
不過我想多數吃過的人知道,嗑利他能並不會有任何娛樂效果,她不會像喝咖啡帶來那種High,因為這種藥物其實激發的多巴胺是有目的性,
這是需要透過研究者長期研究跟調整才能做出的藥物,才能變成不一樣效果的東西。
但不可置否的是,這些東西依舊存在風險。

所以,
你為什麼要冒風險去服用藥物? 理由是什麼?

Andrew Huberman點出一個美國特殊例子就是,超過25%的大學生,並沒有ADHD,而自行服用ADHD藥物,
而使用量僅次於大麻,
這種人們自己自我治療的行為,Andrew Huberman並沒有給予絕對答案,
反之Andrew Huberman點出咖啡跟吸菸的氾濫,確實也是一種方案,當然,後面會付出代價,Andrew Huberman指出肺癌,不過
我這邊補充一下,咖啡如果過量,也會讓腦血流量異常,沒過量則副作用就是睡眠債。

我必須說我服用利他能超過半年,如果不間斷使用一個月,確實是很糟糕的事情,
畢竟他就是興奮藥物,除了多巴胺,還包含腎上腺素跟血清等等,
同時,他的副作用有兩種,第一就是睡眠債,其實他跟咖啡一樣有明顯睡眠障礙,即便我晚上都睡得著,但品質確實有落差,如果一整個月不間斷,我前面做過實驗,其實我還是會落入表現不佳狀態,也就是醫生建議5天休2還是有道理,而且休息時要做到位。(By 355樓,我自己測試,吃藥之後,性格能從INFP大轉變為INTJ)
你一周必須選擇兩天不吃利他能,並且也不喝咖啡或其他興奮的東西,讓自己樸實的至少過完一天,盡可能好好休息,不開電腦,這樣下一輪工作或者創作才有精神。
第二個是我個人可能存在特質,就是我會大量喝水。

實際上,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先去找醫生,透過醫生判定才是相對安全的,Andrew Huberman並沒有完全否定藥物,藥物這種東西是要正確使用才有意義的,並且最終慢慢可以減少藥物依賴。
ADHD藥物就是一種用在不同興奮劑,興奮劑跟毒品都是一體兩面的東西,如果過量就是破壞,正確使用則是治療與輔助,而ADHD藥物通常不是在情緒功能上面,即便有些人會影響到情緒,但是它能讓要做人為的提升專注。

即便你不服用ADHD藥物,人類依舊會自動尋找興奮劑,人在飲食方面,其實就有很多東西是興奮劑,例如咖啡就是一種藥物,(我研究,每個人咖啡因中毒上限都不一定,你只要發現心悸就是咖啡因中毒),吸菸也是透過尼古丁刺激神經,電子菸添加物跟大麻都是,他這邊解釋是說,這些微量藥物都是一個工具,在使用上要知道目的跟正確性。

按照Andrew Huberman建議,兒童其實並不合適用任何興奮的藥物,建議等到青春期以後,
首先Andrew Huberman從醫學角度說明,就是兒童腦部具有不錯的可塑性,正確應該創造機會讓他學會一些事情,用自然的方法塑造專注,即便感到討厭,
這裡需要很多方法搭配,Andrew Huberman舉個自己試過的方法,就是假裝喜歡上原本不想做的課程,而這個動作,是慢慢訓練到可以直覺的產生,不過我這邊吐槽一下,這必須自己主動喜歡,若是小孩子,就需要很多陪伴做引導,台灣即便少子化,也不是讓師生比擴大,而是減班,以前台灣教育的方法就是竹筍炒肉絲,鞭刑後再說,所以真實狀況我想,台灣環境不容易。

那麼藥物對小孩有什麼問題呢? ADHD藥物目的都是讓ADHD患者的前額葉強制正常上線,前額葉穩定可以讓孩童遵守任務行動,但因為兒童沒有自己思考獨立運作的能力,所以這種遵守任務可能源自師長,反而是枷鎖,這可能會讓某些兒童忽略自己有興趣想學的...

四,真正興趣上的心理建設
我觀察FB的ADHD社團,普遍一大堆抱怨文或者自我催眠文,你甚至會懷疑台灣父母應該有不少有嚴重ADHD,他們與其說要讓小孩治療,不如說明顯表現出自己沒有辦法忍受。

主要問題還是回歸,台灣人普遍根本沒認真對待自己過,表裡不一

其實到現在台灣的父母,還是習慣讓孩子接受普魯士教育模式,而且一般父母也不知道怎麼正確引導孩童產生獨立自我,影片中有點到但沒說明清楚,這部分我嘗試讀了很多資料,其實尋找孩子興趣,並不是情緒帶來喜歡的意思,而是找出個人能夠心甘情願獨立運作的能力,並且讓他正確運作下去,這部份如果你讀過拖延心理學書籍,會容易理解。

這種引導初期還是需要他人有計畫的協助,你自己一人是玩不來的,因為有些機制是需要配合互動才會產生效果。

其實這種不自願,並且做出沒耐心與自我衝突的問題,你若讀過 "拖延心理學",
大概會知道裡面的原理,
拖延心理學著名的一些實驗故事,
例如「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實驗,給小孩子棉花糖,然後吩咐不准馬上吃,如果老師回來後,小朋友沒有吃掉這顆糖,會再給予一顆。
這個長期實驗經由長期追蹤與統計,那些超過15分鐘以上並未吃掉的兒童,未來都有一番成就。
這實驗早期沒有明確原理時,對這些無法撐過15分鐘兒童進行研究,並提出兩種假說:
  1. 無法抑制衝動
  2. 對時間不敏感
第一就是衝動無法控制,就動手完成吃糖任務,第二就是對於時間不敏感,也就是他們額外發現在些小孩,對於時間敏感度與理解能力有問題。

其實,你只要知道默認模式網路(DMN)跟任務相關網路(TRN)互動,會不難理解人類大腦越做策略。
人類遇到事情,任務相關的腦迴路就會增加一項,
而默認模式腦迴路是內在自動整理整體事件機制,
有個糖在那邊,透過默認模式腦迴路,你透過明知目前整體狀態是等待,但在ADHD或ADD會是失控去拿糖,這也就是前面影片提到的前額葉三兄弟失控的問題,
那當然,不專注的人自然很難在一些事情上專注到完成,就很難做到好。

其實我有看一些研究資料,多數沒寫,他們是有對小孩做過一些訪談,他們發現小孩能夠自我說服等待之後的好處,又稱為「延遲滿足能力」。
人類有自我說服的功能,自我說服有幾種策略,最簡單的就是說服後認同,例如你沒有特別想做某件事,透過默認迴路簡單自動整理後,達到說服自己去面對,
而較麻煩的就是心理抗拒問題,叫你不要你更要,禁忌反倒是會加劇你的興趣,越是禁忌你的任務迴路會一再被強化,例如叫你不打電動,我就叛逆給你打電動,而人腦內就存在這種心理抗拒有數種方法去減輕問題點:
  1. 激發人類自動優化的腦迴路:
    建議先練習內觀再來做這段,要不然你無法分辨自己心中亂七八糟的雜念,因為你會連靜下來都做不到
    這是化解潛意識的恐懼問題(推薦看一下此連結影片),當你划手機時,看到的每個訊息都會變成任務相關迴路的項目,同時,你的身體也在製造一堆任務相關迴路,另外自己默認狀態也會依照過往信念生成一堆任務,而且優先級有時更高,
    你可以想像成,你大腦瞬間有大量的東西載入你的清單,正混亂的運行著,這時候你需要忍住10~30秒靜一下,消除不用要的項目,其中任務清單中,有些根深蒂固的但又造成混亂的信念其實可以刪除掉,當你一刪除,那任務清單瞬間乾淨,你就好做事了。
    接著在靜一靜的狀況下,
    事情會從默認的腦迴路整理出來,你的大腦可以自動優化出一條對你最佳解的套路,
    接著你就遵循意志去做你該做的。
    這種狀態下,同樣就是你做了最想做的事情,你會很平穩,沒有壓力的完成事情。
  2. 自我協調的過程:
    學者Brehm是認為,人類愛好自由意志感覺,甚至打從心底潛意識自動化的做這個事情,實際上現實角度就是人類默認模式下,自省完成的我,那你要說服他做另一個改變,就必須鋪路,讓對方相信自己的行為是正向。
    如果你繞過這個我,無論對自己或對其他人都能達到說服。這個方法叫做 立即影響。
    立即影響六個步驟:
    讓對方承認他們有改變的動機。 這可以通過詢問他們為什麼想改變,或者讓他們列出改變的好處
    讓對方評估他們目前的情況。 這可以通過讓他們列出目前的情況,並評估這些情況的利弊。
    讓對方想像改變後的情況。 這可以通過讓他們描繪出改變後的生活,並強調改變的好處。
    讓對方確定改變的第一步。 這可以通過讓他們列出改變的第一步,並制定計劃。
    鼓勵對方立即採取行動。 這可以通過提供支持和鼓勵,或者幫助他們制定行動計劃。
    例如:
    一個老師正在教學生如何學習。老師首先會問學生為什麼想學習,並讓學生列出學習的好處。然後,老師會讓學生想像學習後的情況,並強調學習的好處。最後,老師會鼓勵學生立即採取行動,例如開始閱讀課本或做練習題。
    一個銷售人員向客戶推銷一輛新車。銷售人員首先會問客戶為什麼想買一輛新車,並讓客戶列出他們目前的車輛的利弊。然後,銷售人員會讓客戶想像擁有一輛新車的情況,並強調新車的好處。最後,銷售人員會幫助客戶制定購買新車的計劃。

Brehm後續相關研究,其實可以發現,壓力會讓人慢慢地更加抗拒而混亂,而且有些研究還發現會短壽,然後如果能相互理解,自然腦中會更加協調的交互運作,才會專注。

台灣現況應該是一個負債循環,台灣經濟狀況表面上是不錯,不過如果考慮人該有的食衣住行,每個人都會變得壓迫,尤其是房子方面,沒有一個正常國家會讓國民需要不吃不喝超過10多年才能買房

回顧 Andrew Huberman 的影片,如果一個人陷入低多巴胺狀態,就會尋求娛樂性藥物,
而台灣這種壓力迫害下的損傷,也確實表現在一些事情,
這根本意味著台灣出現問題,大批的人透過廉價的中樞神經藥物在讓自己過活。


五,食物
食物治療法,很多書籍都有寫,不過這東西是實驗階段,但很多效果在統計上對照組有獲得顯著效果(Andrew Huberman提到的寡抗源飲食法,P<0.05,效果顯著),不過Andrew Huberman提醒,即便再多的資料,這種東西還是有正反討論,這邊有幾個重點:
  1. 避免過敏食物:
    寡抗原飲食的名稱,說更白一點就是去除過敏飲食帶來效果,過敏基本上就是造成你過動根源,如何證明你對那些東西過敏,建議去醫院抽血檢查,一般價格從1000~7000,主要是檢驗項目數量差異,要問問醫院跟醫生,至於掛哪科我不知道,我是因為小時候嚴重過敏兒做過,所有甲殼類(螃蟹蝦子塵螨)都會造成我身體狀況有劇烈反應,甚至休克,基本上只要過敏,那天精神上就跟殘廢沒兩樣,而一般人可能不會像我這麼激烈,但是他是在對你產生阻礙。
  2. 避免高糖或單糖食物
    糖是ADHD的毒藥,ADHD的人會自動尋找產生多巴胺的食物,其中糖分會讓我們容易容易誤認為精神好了,帶來的問題就是上癮與健康問題。
    照影片說法,簡單來說幾乎外面賣的所有食物都不能吃,偏向原食會比較可行,例如麵線就要很小心,反而要吃米,另外肉的部分就是要自己煮,並且只放鹽,
    個人經驗是,吃甜食確實會使我心情跟精神變化很大,所以我建議別吃零食,尤其運動後,整個頭殼清晰時,來點甜的,一開始會突然精神爆表高,接著就開始渾沌了。
    微量的糖能讓全身發炎(*糖會刺激免疫系統分泌促炎細胞激素,例如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這些促炎細胞激素會導致發炎反應,並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一般認為抗發炎是B、C、E,其中糖分主要靠B群,糖分會讓C無法吸收,而E能降低脂肪肝,所以有些醫生會認為三個一起吃最好,甚至有些維他命C都預設加上B2。
  3. Omega-3:
    如網路上寫的,除了心血管跟通血功能,他還能降低憂鬱,提升抗過敏能力。
    Andrew Huberman講法跟多數書籍差不多,這個對於ADHD效果是個不確定,一般建議EPA要遠超過1000mg (毫克),但我看有些書籍不這麼認為,因為有些ADHD患者本身具有足夠EPA,只是差一點點造成很大落差,反而只能攝取低量EPA,像我吃$1200的98%約900mg高單位含量會沒任何效用,反倒是$300只有30%約300mg低密度有卓越效果,所以自己要對自己觀察,不過,我是沒有嘗試超過1000mg,或許食用超過會是另一種境界,但是因為它是油質,所以可能要更貴的魚油,但是我認為還是自己要觀察,這是輔助無法治癒ADHD。
在這邊Andrew Huberman有簡化ADHD概念,其實要排除ADHD的產生,就是讓自己能有健康的身體,最終帶來腦部正常運作,不過這話題它不是補東補西,反而是種修行道路的感覺。
這很像中醫的氣血順,整個人就好起來。
不過不管書籍還是Andrew Huberman說的,食物方案有個問題,我前面有稍微提過,就是他效果很不穩定,理論上應該是越健康頭腦越清晰,不過因為我們生活變化很大,環境也會影響身體,尤其外食難以控制,相對於藥物便捷性,不過如果你採用去除過敏飲食法,整個事情就會簡單非常多。

六,生物過程
這是一個名詞,簡單來說就是生物自動化維持生命的一個過程。
這項目對ADHD有一定重要性。
你可以理解成自律神經的表現,這是一個如何維持自律神經的議題。

這邊Andrew Huberman說的首要注意的就是睡眠,
簡單來說,你可能認為一兩晚熬夜沒問題,
實際上,自律神經會為此做出非常多的付出,
帶來影響就是
  1. 累加分心效果
  2. 越來越情緒化
  3. 對於自己自信會下降
然而睡眠不會像EPA這麼直接的調節,這麼容易的作為多巴胺使用,
不過卻是所有基礎。

當然包含食物攝取跟避免也是,很多方法要可以慢慢尋找

七,維持多巴胺與注意力方法

先再次補充一下,多巴胺這個同一個化學結構,在腦部不同受體與區域有不同影響,因此實際醫學上並不會把所有含有提升大腦多巴胺的藥物混為一談,而下面影片核心目的是最小化的利用多巴安,主要是平時降低平常多巴胺外部影響,來提升自己,某種程度是訓練自我來增加自己對抗多巴胺的依賴,而到工作或情緒需要多巴胺時,你僅需一點小激勵就能恢復。同理就是你進而不會出現藥物需求也能調整自己。

這部分更受歡迎,是700萬觀看
有興趣可以自己看我把結論總結如下:

  1. 多巴胺管理
    • 戒掉或限制一些你非常喜歡的活動,最多一個月,讓多巴胺水平得到補充,並且恢復到正常水平。
      簡單來說就是多巴胺也是種欲望呈現,而你越隨意疊高,總有一天你將會永遠無法滿足。
      使用baseline dopamine跟Peaks of dopamine的相對概念,多巴胺的持續在巔峰會讓我們生活滿意度要求更高,就跟經常體驗到過多的快樂,會讓我們對日常生活感到越來越無趣,所以平時平淡一點,多巴胺產生自我滿足就會更高。

      保持方法不外乎就是學習、規律與正常社交等等。
    • 追求間歇性、隨機的多巴胺釋放。
      (1) 別把不想做的事情,跟愉快的事情 (例如學習跟音樂),可以分開,或者在你覺得非常想做的事情,再把音樂拿出來撥放。
      (2) 使用擲硬幣的隨機性來決定下一個要做的事情娛樂程度為什麼,例如正面愉快,背面
      (3) 或者單獨狀態的活動多一點,這樣也不會出現過多的高低情緒
  2. 直接效果
    會讓多巴胺出的直接事件。
    • 冷水浸泡 - 2.5倍增加並持續數小時
    • 多巴胺高峰
      • 巧克力 - 1.5倍
      • 性行為 - 2倍(行為和追求)
      • 尼古丁 - 2.5倍
      • 古柯鹼 - 2.5倍
      • 安非他命 - 10倍
      • 運動 - 2倍(達到2倍,如果您主觀上更享受它)
    • 咖啡與其他活動結合(咖啡使多巴胺釋放更有效)
    • 與他人互動
  3. 心理策略
    • 主觀性、感知和信念
      • 聽到某事證實我們的想法,會讓我們對某活動的愉悅感更強烈。
      • 寫日記,積極思考您記憶中或正在經歷的事情會釋放多巴胺。
    • 學會從努力過程中提升多巴胺
      1. 不要再努力前後得到多巴胺
      2. 在努力過程中得到多巴胺,方法很多種,不過我認為意思偏向苦中甘。

八,Paper

(一) Andrew Huberman提供的Paper主要倡導自然改善。

2016|Natural Product-Derived Treatments f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Safety, Efficacy,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Combination Therapy
天然物質對ADHD/ADD治療效果:安全性、有效性的治療潛力
這個研究主要中心思想就是 "非藥物",然後驗證自然食物是否有正面效果,採用研究方法是從資料回顧,並且使用社會科搭配臨床實驗評估,如果讀研究所以上的人知道,這比較類似於重點整理與驗證,而非重大突破,不過這種研究的益處在於他不容易出亂子,畢竟是站在肩膀上。
我覺得有趣是他研究有提到其他治療方法
"ADHD 治療的其他方法包括採用計算機軟件 (Cogmed) 的記憶訓練、神經反饋、腦電圖生物反饋、綠色空間、冥想、瑜伽、運動和針灸"

Paper的研究資料,其實多半看起來都是有研究,但不夠強而有力,
這也是自然飲食很難說有效的主因...雖然這篇paper是想找出有效方法。

一,天然項目:
  1. 碧容健:松樹皮萃取物,雙盲抽樣據說有效果。但是目前研究數量尚不足。
  2. 聖約翰草:這東西很常見,也很常用,就是天然的解憂藥物,已知確實對強迫症、重度抑鬱症和雙相抑鬱症、軀體化障礙和社交恐懼症,不過這東西有副作用。雙盲實驗有效,不過安全性還要證明。
  3. 人參:他主要是指人參皂苷的研究,有抗炎抗氧化抗老化的功能,並且包含感善記憶力,所以有嘗試用在ADHD。
  4. 銀杏葉:缺氧跟記憶力不足都會吃銀杏,記憶口香糖就使用銀杏,不過銀杏有毒,藥用需要醫生開藥。
  5. 纈草(Valeriana officinalis):這東西我沒見過,不過查了一下,是全世界範圍常用的東西,有鎮靜和解痙作用,傳統上它也被用於治療失眠、焦慮和不安。
  6. 寧動顆粒(Ningdong granule,NDG):中藥材,不過目前缺乏對照組,學理依據不足。
  7. 假馬齒莧 ( Bacopa monnieri ) :傳統藥材,一直被用來調節記憶、注意力和學習。目前沒有研究證明有用。這是印度的阿育吠陀藥物。
  8. 西番蓮:傳統治療焦慮和多動症的傳統藥物,不過研究不足。
二,合成自然物
  1. Oroxylin A:尚在研究。
  2. YY162:尚在研究。
  3. Sideritis:尚在研究。
  4. 紅景天(Rhodiolarosea):抗疲勞和抗焦慮作用已在各種臨床試驗中得到證實,不過對ADHD還需要研究
三,維生素
按照裡面建議可以考慮使用B6、C跟E

四,礦物
鎂、鈣、鐵

五,胺基酸
氨基酸、甘氨酸、L-茶氨酸、L-酪氨酸、牛磺酸、乙酰基-L-肉鹼(ALC)、GABA、5-羥基色氨酸(5-HTP) 和s-腺苷- L-蛋氨酸(SAMe)
牛磺酸就是能量飲料常常放的東西

六,脂肪酸
omega-3、EPA和DHA

這篇是台灣發的,
他的方法是採用注意力訓練為方法,並做臨床上的量表驗證。
這大概就之前醫生說我可以多玩遊戲有類似的意思,因為你會讓大腦想辦法提升專注。

(二) 個人額外延伸閱讀

都Andrew Huberman提供概念,是否合乎真實還是需要自己閱讀點東西,
我做了一些額外延伸閱讀,確認他的概念是有其事並有依據的。
拜AI跟我讀過研究所所賜,我看這個真的還是滿容易懂的,也分享一給有興趣的看。
其實他說的確實有一套符合研究的思路。
  1. 1966,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Brehm, J. W.
    繞過喜歡反抗的自由意志。
  2. 2003,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the resting brain: a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default mode hypothesis, Michael D. Fox, ...
    簡單來說就是確認了影片中默認模式網路(DMN)學理依據。
    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討大腦在休息狀態下是否存在默認模式網路 (DMN)。作者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來檢測大腦中血氧水平依賴 (BOLD) 信號的隨機波動。他們發現,在休息狀態下,大腦確實存在 DMN,它由後扣帶皮層 (PCC)、腹前扣帶皮層 (vACC) 和其他一些腦區組成。作者還發現,DMN 在簡單的視覺處理任務中仍然存在,但在認知任務中會被抑制。這表明,DMN 在休息狀態下可能在支持自我反思、記憶和想象等功能,但在認知任務中會被抑制,以便將注意力集中到外部世界。總而言之,這篇文章的研究結果表明,DMN 確實存在,它在休息狀態下和認知任務中都起著重要作用。
  3. 2005, The human brain is intrinsically organized into dynamic, anticorrelated functional networks, Michael D. Fox, ...
    確認了影片中反向任務相關網路是存在學理依據。
    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討大腦在休息狀態下是否存在與任務相關的二分性。作者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技術來檢測大腦在休息時的血氧水平依賴性 (BOLD) 信號的隨機波動。他們發現,在休息狀態下,大腦存在兩個截然相反、廣泛分布的腦網絡。簡單來說就是證明人類在任務中會啟動某區域,反之沒有任務時會啟動相反區域。
  4. 2008, A critical role for the right fronto-insular cortex in switching between central-executive and default-mode networks, Devarajan Sridharan, ...
    注意力從內部切換到注意外部世界時,大腦三個區域會出現互動,其中CEN其實跟影片中自發眨眼頻率有關連性,因此可以確認注意力眨眼有一些意義的。
    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討右前額葉 insular 皮層 (rFIC) 在大腦中樞執行網路 (CEN) 和默認模式網路 (DMN) 之間切換中所起的關鍵作用。作者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來檢測大腦中血氧水平依賴 (BOLD) 信號的隨機波動。他們發現,在 CEN 和 DMN 之間切換時,rFIC 會被啟動。作者認為,rFIC 在 CEN 和 DMN 之間切換中起著關鍵作用,因為它可以幫助大腦在需要時將注意力集中到外部世界,並在不需要時讓大腦放鬆。總而言之,這篇文章的研究結果表明,rFIC 在 CEN 和 DMN 之間切換中起著關鍵作用,這可能有助於我們理解大腦如何控制注意力和進行認知任務。
  5. 2018, ADHD and attentional control: Impaired segregation of task positive and task negative brain networks, Brian D. Mills, ...
    這篇讀完之後,我發現TPN跟TNBN的解釋已經改變規則,不過他們仍舊發現一個重要要點,就是ADHD的任務相關網路存在著反任務的網路,也就是影片中ADHD的DMN跟TRN存在同時運作狀況。這導致ADHD大腦不正常運作,而出現干擾。
    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討ADHD 兒童在休息狀態下大腦的功能連接。作者發現,ADHD 兒童在負向連接(即兩個腦區活動之間的負相關)方面存在缺陷。負向連接是指兩個腦區的活動彼此相反,例如一個腦區的活動增加時,另一個腦區的活動會減少。
  6. 2020, Towards a universal taxonomy of macro-scale functional human brain networks ,Lucina Q. Uddin, ...
    確認影片中的腦功能名詞。
    這篇文章的作者回顧了過去十年中關於大腦宏觀尺度功能腦網路分類的研究。他們總結了六種常用的分類方法(也就是常用的Large-scale brain network觀點去找出功能性網路),並指出了這些方法存在的缺陷。作者建議,一種基於解剖學的命名方法可以用作分類腦網路的基礎。他們提出了六個可能的腦網路名稱:枕葉、周邊中央、背側前額葉、外側前額葉、中扣帶-顳葉和內側前額葉。

八,個人心得


假設你是ADHD,整個影片基於 "非藥物" 的方法下,我總結他想提供的神經層面的自我訓練邏輯是下面這樣。
  1. ADHD的人依舊存在 "心流",也就是極度的專注狀態,而自我訓練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心流在各種目標上面維持更久!
  2. 理解ADHD的腦部缺陷,就是默認模式網路(DMN)跟任務相關網路(TRN)無法正常協作,一個不錯的形容,就是腦中樂團各自亂演奏
  3. 找出解套方案
    1. 神經傳導通暢:就是讓你的 "正確" 的多巴胺發揮效用,並且有腎上腺素與血清為輔。藥物利他能就是這個策略,而EPA也有類似功能,某些食物也有類似功能,只是效果沒有這麼直接。
    2. 主動訓練腦部協調:我們腦神經都是可塑的,尤其是孩童,既然默認模式網路跟任務相關網路的混亂,那麼你就可以採用一些方法迫使大腦自己去形成協調。
  4. 自己主動訓練專注的方案
    如果你有看默認模式網路(DMN)跟任務相關網路(TRN),下面會很容易理解在幹嘛,他們都在強化這兩種協調。
    1. 冥想:撇開宗教狂熱的部分,冥想其實是個簡單的自我感知訓練,閉上眼,盡可能放鬆無多餘思考,如果思考能平靜,接著關注你身上的某個部位,例如呼吸,先能數呼吸,接著讓知覺延伸到感覺空氣通過你鼻子到你肺部等等,方法就是這樣擴張下去,其實這就是讓你意識與自己內部各成員溝通順暢的練習,如果以電腦概念就是優化。
    2. 注意力眨眼:每個眨眼的動作,都是大腦一套關機到重啟專注的流程,他是人類專注開關一個循環,可以用威利在哪裡這種找東西的超負荷狀態出現在你的專注循環中,開啟眼睛,找出任務中的目標,最重要的是成功找出目標後,在你心底要有愉悅感,這是一種獎勵機制。
    3. 開放全景觀察:人類有兩種視覺狀態,其中開闊視野有機會直接讓身體器官與大腦通訊進入超負荷,其實就是開車騎車的那種專注,不過這兩種行為會讓你在心裏緊張狀態,你必須讓自己在輕鬆而無干擾時使用這種超負荷,可讓你更迎刃有餘。
  5. 讓所有訓練可以持續

當然影片中還是有說,服用藥物確實有直接的效果,尤其在自我訓練時,藥物輔佐有非常卓越的效果,所以Andrew Huberman並不否定用藥,而是認為用藥主要還是自我訓練,反之不訓練時則應該嘗試少用以避開藥物危險性。

如果上面太複雜。其實再縮到更簡單,兩個項目記住,剩下的,就是能回想起多少做多少。
  1. 誘發心流:包括訓練自我,包括說服自己、控制一些多巴胺的產生與禁慾讓多巴胺更有效果等等,都是誘發心流矯正你的行為。
  2. 排除障礙:如環境、生物過程注意(如睡眠)、消炎抗氧化的維他命或食物。


不過,我從小父母跟家族,各種宗教方式跟飲食都用了,該怎麼說呢?
非藥物是有很高代價,
主要因為我認為ADHD會卡在難以自我管理這個事情,
所以這些事情你必須配合家庭跟環境來張羅,
並且你要時時刻刻的習慣當自己是個修行者,從上面資料來看,禁慾跟飲食會是非常重要,
你必須有那個專注能力照顧自己!

所以我很認同Andrew Huberman有提到,藥物用在初期搭配行為治療方式,然後慢慢不去吃藥這個方式。
如同影片中間也有說,有吃藥,確實統計上更容易在青年後進入專注。
實際上如果你有吃藥跟不吃藥,以我目前吃半年來看,目前還是有直接落差,
即便我有嘗試不少努力,
不過我後面會再搭配裡面這兩部影片去努力看看。

創作回應

非正經出裝測試器
你的文章我看好長一段時間,只能說講的非常仔細非常好
2024-01-27 00:52:23
非正經出裝測試器
沒有在任何網路社群看到如此講解詳細的,包括fb社團也是,真是有幸能見此文章
2024-01-27 00:53:12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