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閱聽日記2 上世紀的蝙蝠俠與美味大挑戰

爆炸哥布林 | 2023-07-24 11:25:50 | 巴幣 0 | 人氣 133

  還是沒有走出寵物過世的陰影,這事很複雜,讓我面對起來很費精神,但改用享樂主義的態度去面對生活確實能夠讓人放鬆些,至少沒那麼不好原諒自己。罪惡感打折,吃飯時感覺比較香,也比較好入睡。小動物生命到頭是沒辦法的。我大概再也不會養狗了。

  話說今年的夏季是天災等級的,日本熱掛一堆人,越南那邊也傳出災情,中國更是因為部分區域停電導致豬和雞死了一大票。極端氣候殺不死疫情,倒是把很多撐到後疫情時代的人都給宰了。

  另外,台灣已經千日沒颱風了,難怪中國那邊有個不知道哪邊來的咖小說我們有氣象兵器,無奈比較噁心的是有人強調是台灣什麼德行累積所致,真的拜託不要這樣亂扯,因為颱風也會跑去日本等地,許多地方的災民沒做錯些什麼,愛台灣卻散播迷信好自我陶醉是真的不可取。

  我很好奇那些宗教信仰十分虔誠的人要怎麼解釋這些年的天災和人禍,上次我拿這個問題煩過路上的傳教阿姨,對方沒法回答。同樣水準的人在面對黑死病、梅毒和地震時基本上也差不多。當然,我不應該對他們太嚴格,只是看最近全球沒幾件好事發生卻還要忍受幾個陌生人塞口號滿滿的傳單就覺得很煩。

  我真的比較喜歡冬天,陰濕帶來的麻煩是有的,可生理上至少沒那麼難受。

  台灣的冬天陽光還是足夠的,夏天就太熱了,一個不小心就會長痱子極端氣候到本世紀末都沒可能改善,對皮膚敏感的人來說可真是折騰。我的狗狗選在去年去世的唯一好處是牠不用忍受這種酷暑。牠不像我的前一隻狗那樣愛吃冰。我最近少吃冰或許也是因為懷念牠們的緣故。

  最近酒我想少喝點,也許再多玩一點遊戲。其實已經很節制了,只是想再省一點。順便一提,立陶宛的綠瓶子TANKER啤酒帶點奇異果香,不比麒麟爽口,但給舌尖多添了些趣味,卻也是最需要冰塊的啤酒,不然會感覺有點雜。

  回到本次主題,最近帶給我最多正能量的首先是幾部老動畫,像華納的90年代蝙蝠俠,幾個知名反派技術方面真的還好,蝙蝠俠的體術和戰術也比較弱,甚至沒出現多厲害的裝備,但不僅多數時氣氛較溫馨,故事展開方式也比較好玩,是屬於看上去很青年,實際走向卻仍帶有一點喜劇風格的東東。

  小丑有機會幹掉蝙蝠俠,卻屢次浪費在小惡作劇上。這部分合理成分有限,但看起來很有趣,證明他就是個好玩的變態,而非尋常的犯罪者。那時的小丑比起當連環殺手,更樂於當個思路古怪的頑童,與最近的純粹變態施虐狂設計不同,那時的小丑真的不常大開殺戒,偶而好像還只渴望掌聲,甚至出來一趟沒殺任何人就給蝙蝠俠逮住了,讓觀眾在意識到他只可能是壞人的同時還想再次看到他。

  那是個相對美好的時代,人物的舉止優雅,陽剛的同時也帶有一種新藝術般的氣息,視覺風格較重視節制感。

  好玩的是,儘管看上去沒有那麼狂野,也不可能往18禁方向投資,創意方面卻更為傑出。以急凍人為例,他本來就只是個會造冰塊的怪人,到動畫中才有大量的個人情感描寫,等於是透過增加文藝深度來取代血腥暴力,個人覺得用這種方式博取大家關注其實很不賴,明顯好過《蝙蝠俠大戰超人》與第一部《自殺特攻隊》等電影。


  九零年代的《蝙蝠俠》動畫是沒有那麼黑暗,且部分人物的穿著風格好像還在禁酒時期,可不僅作畫張數高,音樂也非常優秀,相信就算不是生長在那個年代,光看幾段內容也會得到ASMR般的體驗。

  劇中特別突出且優秀的圖像設計明顯與二十世紀中期的亞迪哥藝術融合,讓背景和人物剪影看來更具有一體感,也有點讓人分不主體風格清究竟是五零年代還是七零年代,這不是當初開會時沒討論好,而是為了反映出多部蝙蝠俠經典故事所展現出的多層次背景。

  在那環境下的高樓大廈與蝙蝠俠形象總是很搭,既英挺又充滿古典氣息,還處處充滿金屬味。

  像《星際牛仔》這部大作就也讓懷念古早時代的諸多追求與歌頌科技發展同時出現,讓人見識到九零年代動畫的另一項特徵,就是勇於強調矛盾,甚至會用擺明彼此衝突的多個視角來突顯人物和背景的複雜性。

  同樣讓人無法忽略的是,當時的西方主流動畫往往也帶有一點過分樂觀的氣息。不少評論者都很積極強調九零年代的詭異審美和實驗態度,但畢竟剛經歷蘇聯瓦解,再加上七零年代的越戰和暴亂陰影依舊,導致二十世紀末的許多動畫作品對於成人議題和動作場面的追求其實相對較保守,所以才造就出許多較好消化,視覺衝擊也沒那麼激烈的作品。

  這類看上去有點自我閹割性質的東東也能成為經典其實也很讓不少人感到意外,畢竟恐怖成分基本上只存在於文戲和背景設定中,一場槍戰下來可能沒見血也未出現任何寫實的傷口,卻讓周圍的建築化為一片火海。

  或許正是因為九零年代的西方經濟發展較為合理,許多動畫劇情基本上是在接露社會陰暗角落的同時也用救贖和希望等情節來修飾最殘酷的部分,倒是當時的日本因為經濟情況非常糟糕,越到世紀末就越是不介意加入讓人夢想破滅甚至成人情節在看似一般向的作品中。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重新振作的迪士尼都願意讓娛樂產業只考量到提供大量娛樂選項,讓不少作品走惡搞路線的同時,對左派和右派的激進份子也是放膽批判和嘲笑,像《恐龍一族》就有過主角假扮外星人只為了勸大企業開始重視環保,甚至搞出了馬鈴薯邪教和歌頌洋芋片罐子等情節,一方面肯定幸福會來自工業,也認可環保人士的見解,還不忘承認美國存在許多腦殘,一個不小心就會把問題給複雜化,然後連最初的焦點是啥都徹底模糊了。

  譴責極右思想當然還是主流,但至少在那個不輕易撕裂社會的年代,嬉皮的形象不算微妙,多數社運人士的活動甚至算得上無害。我沒在騙,提倡環保只裸奔在當時可流行了,現在這超看來已稱得上是清流,更別提那些年吃素只是一種個人選擇,從沒聽說過有誰把自己銬在機器上或在超市阻止客戶買雞胸肉的,更不用說為了環保去亂塗古蹟的。

  當年要是誰敢寫出有左派會屢次偷牧場裡的動物和破壞休旅車等情節,十之八九會被當成是起肖,不會被視為是另一篇1984式的預言,只會給當成是被害妄想。啊對了,宣稱是極右毀謗或許會更常見。

  如今還是有人把西方的種種亂象給美化成是對自由的肯定,甚至反過來強調是因為SJW,顯然社運爛咖的烏托邦與一般人充滿距離。

  現在看台灣還不夠像加州和巴黎的那一票也不覺得廢警有什麼不OK的,同樣的一群在殺警案時期就在那邊拍手叫好,要他們認真談論治安問題比教狗識字還難,看便利店員給幹掉時這些人渣只提議要7-11安排防身術訓練,還希望國家介入安排,最後強調商品價格提升就算解決了。

  你們不要以為我亂講,臉書上出現過有這種人,有圖有真相:





  過去我常強調這不是智商的問題,是人格異常,但在某些時候,我相信不少社運爛咖人格異常到最後會藉由假裝自己腦袋真的有洞好瞎推白爛議題,反正與社會沒有共識的人向來沒有責任感,也不可能真的幫到誰,只是透過打高空來獲得關注。

  總之,以前的人抗議時講究底線,既不願意擁抱恐怖主義,也比現在的人要更在乎治安,從不認為野蠻到家的激進行為可以帶來好處,更恥於亂放馬後炮。道理很簡單,搞環保的不應該製造破壞,因為這類行為本身就不環保,跟支持人權到後來去威脅說要殺了綁架撕票案的受害者家屬一樣不可取,但以上行徑在最近幾年我們都見識過,這就是真正的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抱歉有點扯遠,回到蝙蝠俠動畫。我個人認為《高譚》這部影集有成功複製這部動畫的視覺精神,當然有出現我們比較不熟悉的新設計,部分展開其實很難與任何蝙蝠俠正傳接軌,但在那個反疫苗還較為遙遠的時代,政治正確還未變得像癌細胞,娛樂產業至少很不屑庸俗的操作,也很樂於諂媚主流客群。

  當然,他們重視文化底蘊和藝術高度,以上自然是為了賺錢,沒有多高尚的考量,但那才是合理的商業精神。如今的商人就是連這個道理都不懂,才會不停賠錢。

  另一部特別讓我開心的是《美味大挑戰》動畫。漫畫我幾乎全看完了,在那個美食漫畫還相當稀罕的年代,它是極少數堅持走真實路線的作品,不玩超大型對抗賽,也拒絕任何現實中做不到的烹飪演出,少了魔術效果和根本不合邏輯的瞎扯蛋,讓全劇的吸睛成分減少許多,卻依舊相當有人氣。
  就是因為劇中傳達的內容相當可靠,又有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才能連載快半世紀。中間長時間休刊,我猜除了311大地震後的相關單元引起爭議太多之外,也是因為該講的故事已經差不多都講完了。這類基本上都聚焦在日常人怎樣看待周圍珍貴事物的故事不能說一定很難編寫,但也是差不多許多料理和挑戰主題都講過後就該停一停,好過利用極端超展開來延續故事。

  個人其實比較不能夠接受作者因為身心健康等因素導致作品嚴重走下坡,像《MAR魔兵傳奇》和《魔法老師》,都是好作品,結尾卻很糟糕。哪怕已經不可逆了,我還是寧可作者休刊超過一年再展開。像《獵人》那樣或許過分,其他像烙印勇士等例子也是十分不幸的,可遲遲未完結的作品和很難繼續下去的作品無論如何都強過給糟蹋的作品。

  當然,理想和現實有別,多數時休刊也救不了多少,只是人氣又減少,更可能迎接腰斬結局,但我剛才提到的那兩部都是苦撐而後果然沒好下場的例子,看得出作者是很需要長時間調養和重新與編輯討論該怎樣才好繼續下去的例子。拖延遠好過草草了事,單純的少開天窗卻沒有辦法顧及故事和作畫品質,這樣勉強應付對整部作品的負面影響其實更大。以上,是我的看法。

  美味大挑戰的動畫我是這幾天才開始複習,小時候沒有錯過多少回,不過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從中間開始,以為海原雄山只是一個路過的G8人,要到重播後才發現原來他就主角老爸,更要到快二十歲才意識到他的後期形象不再是那種異常老派的日本藝匠,而是很樂於協助他人再創高峰的成熟藝術家。

  身為頂尖美食家與大藝術家的海原沒幾天是態度友善的,完美主義導致他看來比那些大老闆還傲慢,可以因為誰分析的角度不對就站起來大吼,還可以因為某道菜做得不夠理想就掀桌。

  和許多了不得的日本漫畫一樣,美味大挑戰一開始就探討極端的成因和後續,還不停從特別大膽的方向切入。讓很多小事的衝突能夠提升到一定高度,還讓深入探討顯得非常有營養。

  客觀來看,海原在劇中已經算是比較沒那麼糟糕的例子。名利雙收的他,基本上到哪邊都是受到歡迎的,由於長時間習慣檢討別人,加上主角的行動核心往往就是為了教訓像他這樣傲慢的人,導致漫畫中間又花了很長時間去改善他的形象,讓他的深度和廣度更加名符其實。


  在初期,海原是個會在法國餐廳找碴的臭老頭,那就讓他的兒子給他上一課;美食俱樂部中的廚師想挑戰製作垃圾食物,他很不給人家面子,可最終的品嚐和建議等依然是靠他。

  更屌的是日後什麼大大小小的比賽不會全偏向主角這邊,因為海原的風格就是追求極致,什麼一時方便下的湊合對他來說就是褻瀆,就算偶而有侷限於經驗所導致的創意不足等問題,他的學識和品味還是強過周圍的多數人。

  主角的標準也不低,但顯然人生經驗與個性真的和他差太多,一個不小心就會進入諂媚多數人的循環中,忘記標準其實可以更高,其他時候則可能純粹是因為很細微的差異而居下風,變成海原不僅在氣勢方面就徹底輾壓,還給他機會教育。

  這部作品還有一個相當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劇中的幾次勝負結果遠比其他美食漫畫還難預料,兩邊的比試也常常只是在一個看來極為單純的聚會場所進行,可能不算華麗,甚至稱不上熱鬧,開頭也相當平淡。

  如此避免誇張化除了增加耐看度,自然也很容易就把焦點又放在主角與海原的思考角度上,前者只需要冷靜面對且不忘美味的本質就有機會獲勝,後者則是需要改善態度和累積更多不尋常的人生經驗。過程中除了探套日本文化的真髓外,還認識不少異國料理。同樣了不得的是,在如此乾淨的競爭中幾乎不存在負能量,避免錯過任何近在眼前的幸福和別對現代文明存在太多誤解基本上就是全劇的主軸。

  可能也是怕這類單純到家的設計會讓人感覺不夠刺激,差不多漫畫到中期還多出一個真正的壞人,姓金上,也是個過分有錢的傢伙,但和劇中多數的暴發戶、富二代之類不同,他在做生意上小手段一堆,包括騙老人家的印章來影響人家公司經營等等,還在敏感外交問題上吐出極其野蠻的意見,大概日本讀者最不樂見的昭和末期負面形象全聚集在他身上,堪稱爛人大百科的存在。

  之所以增加像這樣極不討喜的角色當然是為了戲劇張力,不得不承認就前期本來很難相處的誰誰誰大致上在吃喝幾頓後就沒法再表現得像反派,處世之道變得圓滑且很難再跟誰有不愉快,這豈止是開了眼界而已,根本是身心洗滌的等級了。

  難得有像金上這樣壞到骨子裡的角色,作者自然是給他不少表現機會,通常什麼長篇都有他的身影,或者看上去很文明的展開也安排他結尾出來當負面教材,一定程度上是把日本到90年代時期的許多社會亂象都藉由這個角色來強調幾下。

  不同於其他小打小鬧的場面,金上一出場事件規模可能就提升到利用電視台的影響力來進行黑色宣傳,甚至可以在其他公司股東大會之類的場合也出來露面,這之中有趣的點有二:一是他主導的犯罪應該足以讓他在牢裡待到生白頭髮,卻好像除了丟臉之外沒付出更多代價;二是主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那麼多,但顯然始終都沒有迅速升官發財之類的。

  金上的部分很單純,就這個G8人還有點搞頭,那就算迎接事件終點也不提太多法律細節之類的東東,讓他灰頭土臉一陣再出發,保留下次衝突的發展潛力就好。

  至於主角,許多本來說好了的大獎也在喜劇展開後與他擦身而過,這一部分是為了營造出他的社畜形象,更多時候則是為了避免段落焦點變得不單純。那個時代的不少作品還是很樂於在關鍵展開後反璞歸真,避免強調能者多勞後進入數值過分疊加的狀態。美食漫畫在這方面還是比超能力戰鬥類的作品要方便得多,而美味大挑戰又算得上是美食漫畫中表現得最為自制的。

  回到金上這個角色身上,他受到的羞辱很多,看得出不是那種約出來吃飯幾次就把人格問題也順便解決的角色。這種缺乏格調的惡役在劇中實在不多,能多次出現的也只有他這一位,動畫要是再多一季應該有機會讓他登場,但不是每部國民作品都有機會像蠟筆小新那樣不停出新的動畫。

  青年走向的美味大挑戰就算依舊很有人氣,日後的改編潛力大不了就再來一部日劇。漫畫中提到的許許多多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也顯得過時,目前的懷舊走向還沒有發達到可以純粹為了體驗泡沫經濟時代的風情就把老漫畫的一切都照搬,屬於技術上有可能但商業潛力有限的選項。

  另一個特別不利的因素是,作者對福島核災的事後處置相關研究又惹來不少爭議,就算相關章節很值得一看,也因為各方撻伐和超過十年的長期休刊等,都導致這部作品未來的改編還真樂觀不起來。

  有件事我還是提一下,漫畫中談論福島問題或許惹怒不少人,特別是提起輻射導致多次流鼻血,可這部分在現實中都有當地官員證實是真的,還有照片為證,顯見眼前的一切都比想像中還要不單純。支持這部漫畫的人會強調是有人藉愛國之名掩蓋真相,反對方則認為是有人專程來臭所以集體捏造。

  但無可否認的是,不少人可能不喜歡作者的劇情安排,更嫌棄他透過漫畫人物來公開指指點點。除排斥更多壞消息和對外公開部份調查細節外,佔據某些制高點去指出政府對災難該進行怎樣的後續處置,這種說教同時還帶有更多政治訴求的段落不僅偏離市場需求,也很難真讓人感覺有什麼希望,對重視禮儀和期望災後有更多溫情主義的日本人來說就是加倍冒犯。

  還有,原作者過去的形象其實也是多方不討好,他反戰且加倍檢討日本二戰時期的種種就是得罪右派,對鯨魚肉很是推崇又幹譙西方社運組織則是得罪左派,更不用提海原雄山這個角色其實在家中也是很霸道,後期卻常常給描寫成是一個重視藝術高度又十分在乎公平正義的高人,這對於習慣看角色樣板化的一代人來說鐵定很難消化,導致連台灣都有不少人在那邊堅稱作者美化家庭暴力。

  以上除了證明原作者和出版社都很有種外,也顯示出許多人早受夠任何看來像名嘴的傢伙一逮到機會就在那邊瞎扯蛋。當然漫畫中有安排像富井這樣的甘草角色上節目評論啥東東,指出這類社會現象的問題之所在,但就算是安排漫畫人物來協助探討,現代觀眾就是很討厭任何會讓他們聯想到活動家或地方啥代表的角色。

  在二十一世紀已經快到四分之一處的今天,此類情緒化反應只會更加嚴重,因為最近幾年的社會亂象
大致上都與積極參與社運的人有關,就算沒特別去提共產黨,牽扯政治現實的描寫也是很容易讓人與日本近期的沖繩獨立等問題聯想在一起,而那正是一般讀者看漫畫時最想遠離的。

  不要以為只有台灣或立陶宛等國才這麼在乎反共,日本隊他們更防疫期間日本共產黨可活躍了,一下把琦玉縣的泳裝攝影會給搞砸,讓平常根本很少沾政治的阿宅為了幹翻他們而特地出門投票,在那之前,這票可能是日本最不會讀空氣的一群又因為擅自使用別人的動漫畫代表來協助選舉而惹出不少爭議。


  還有件事不得不提到,《我的老爸是阿宅》的作者曾經為了畫福島災後相關漫畫而蒐集大量資料,但一直給編輯部否決,弄到後來乾脆是接電話的人出來說是上頭的人看他不順眼所導致,聽起來很瞎很好笑,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這個問題在日本國內其實沒有那麼好聊,甚至被視為是不該太深入研究的,一部分要歸咎於恥感文化,其餘的在前面也提到過,就多數人都不願意在二次元中感受現實壓力。

  最後講點無關緊要的,這部作品的女主角與報社社長也是前後形象差異極大,一部分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娛樂市場不樂見一個年輕女孩老那麼毒舌又任性,以及少了G8人整主角會讓故事推進少了點趣味性,所以不僅社長越來越像大小孩,包括副部長這個人也變成常駐角色,瞧他的暴牙和尖嘴,一看就是那種搞笑角色,聲音也很尖。


  當年的台灣配音真的很完美,一定程度上只符合幾位重要人物中後期形象的聲音模仿,讓觀眾更好進入狀況,還能早點掌握全劇風格走向,誰要是還留有一套錄影那可真是該當成寶藏來對待。

  怪醫黑傑克OVA的早期台配也是,早年有買一套DVD來收藏真是對極了。不是說現在的配音不到位,是早期的戲劇追求可能是到幾部連續劇影響,會自然而然讓男角也帶有一股特殊磁性。更簡單的說,比起強調這個人是好是壞,讓他顯得迷人更為要緊。那要被形容成是什麼騷勁可能會被嫌過頭,但說真的,這類描述我也很難否認。

  順便一提,劇中的富井副部長早年有時還帶出一個髮型很機車的兒子,也是網路上偶而會出現誰談到給自家兒子理《進擊的巨人》兵長髮型會像醜少爺的那種形象,全身上下的噁心配置標準到像是從教科書裡走出來的,偏偏美味大挑戰的連載時間也夠早,那個小傢伙搞不好還真是第一號醜少爺也說不定。

  雖然劇中的人際關係看來是離現實有點遙遠,且為了讓男主角等人有表現空間偶而也會出現嚴重缺乏常識的廚師,但至少全劇的作畫都很不賴,配色好看且分鏡成熟,核心內容完全是走真實系路線,用青年口吻描述正逐漸消逝的昭和風景和戰後存在的種種陰影,還對怎樣維護日本傳統文化有著相當深入的描寫,更期許日本能繼續為了甩開二戰時期的負面形象繼續努力。

  但也由於直接探討許多爭議話題,這部漫畫要嘛給嫌角度太天真,再不然就給指控有過分美化父權象徵等,可以說左右兩派都可以找到攻訐重點,真是相當有意思也真的多方不討好的國民漫畫代表。

  我個人不會因為作者在捕鯨問題上的前後態度差異等就對這部作品有太多意見,但多少會覺得他對在講述全球亂象的同時卻避談日本國內外共產黨的種種不是很可疑。一個不怕惹太多爭議的人是否因為偏左等因素而明顯避開特定對象,這會是個不錯的研究方向。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