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今次來談談「在地化」

VIA | 2023-04-16 11:16:03 | 巴幣 2 | 人氣 171

  不論在香港還是台灣,「在地化」的創作也是挺受歡迎的項目。拿香港舉例就是「連登故」,在台灣的話……與台灣本地相關的創作項目也比較容易拿到輔助金的樣子。

  「在地化」的優勢是在本地能夠受歡迎,而更受歡迎也代表著容易賺錢,有了錢就能把作品做更多方面的展開。所以有一句話是「越在地、越國際」。

  其實我一直都對這點相當有疑問……我是不能代表國際的想法,但至少就我自己來說,我愛看日本的ACGN和他們的作品是否「在地」並沒關係。倒不如說讓我看ACG的原點是高達,早就衝出宇宙了實在談不上什麼在地不在地。

  因為懂得日文(N1)我時常被親戚之類問到關於日本的東西……老實說日本我完全不懂耶,東京在地圖哪個位置也不懂。我只是喜歡的東西剛好是日本出產,對於日本本身並沒什麼情結(

  曾經有人談過,港台的ACGN要進攻日本是很難的。A是技術問題,沒資本做不來。其他幾項是語言門檻的問題,尤其是遊戲和小說的文本量很大,翻譯是一筆非常大的費用。
  
  可是在今後,這個翻譯好像有機會變得低成本了。因為AI的發展。
  
  如果是這樣的話,「越在地、越國際」或許更加動搖,因為「在地化」的東西反而是很不好翻譯的。
  如果要攻打一個市場,那就需要把作品弄成「適合那個市場」。

  像是韓國輕小說,在日本出版時好像有不少會把角色的名字之類轉成日本名字,地點也變成不是韓國……也就是經過一個超級大修文才會出版。

  又或是我自己很喜歡的蔚藍檔案,那個說來很複雜……就是中國出錢,韓國製作,攻打日本市場的作品。在當中你基本上不會見到中國和韓國的氣息,整個就是日式的感覺,包括角色名字和各種圖像背景還有故事和梗,你都會有種日本製作的錯覺。

  更出名的就是原神,那個根本就是JPRG。就算刻晴甘雨這些人氣角色有中國色彩,但那也是日式的中國色彩,是日本人會喜歡的東西。

  所以說,也不一定是把角色弄成日本人什麼的,但假設針對的是日本市場,需要的是「日本人看起來不突兀」、「日本人看慣會喜歡」的東西。而這樣的作品在港台的評價大多會是「我為什麼不去看日本的」。

  但在翻譯因為AI而進化,本來就是「日式規格」的東西,或許在日文化處理上會較容易。同理在西方奇幻之類的,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的「翻譯控」,在真的進行翻譯,化成歐美使用的各種語言時,可能是失真最少的。

  「在地化」意味著的是在該地區適用,但在運用AI的大數據上,或許是挺難處理/需要人手處理的部分,而這也等於增加了翻譯的成本。

  而港台的族群基本上有種「隔離飯香」的習性,這點我也不否定,畢竟我自己也是偏愛日本出產的作品。

  而在未來,「越在地、越國際」,會不會變成「越國際、越在地」。這點……就讓我們未來看看吧,我也只是猜測,對於準確率完全沒有信心w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