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腦中有想法卻不知如何變成故事?

黑喜的未來學教室 | 2022-11-13 13:42:58 | 巴幣 104 | 人氣 182

你想將構思已久的主題、鮮明的人物、精彩的點子,變成一串精彩故事,卻不知道如何開始,不知如何下手,通常是最一開始的新手在進入故事創作領域中會出現的問題,這個問題背後的問題不外乎這兩種狀態,一個是不了解故事該長什麼樣子,一個是被過往教育的標準答案框架住。

認識故事是「創作故事的第一步」

首先從故事是什麼開始了解,故事不論是用講的、畫的、寫的,都與溝通有關,凡涉及「溝通」,就涉及「語言」。不同語言有著不的文法,如電影畫面用影像語言,漫畫是用分鏡語言,設計用設計語言,不同國度用不同語言,故事同樣是種語言,既然是語言就具有文法。
人類講故事的歷史悠長,從遠古時期的肢體語言、山洞壁畫、口耳相傳之外,有一群人也善於講故事,那會是誰呢?就是哲學家,他們把艱深哲學轉成故事,引導大眾和君王理解這些道理,不然他們容易被討厭或砍頭。他們也用故事思考哲學,那就是哲學家常講的思想實驗。哲學家率先開始研究故事,後來投入故事技藝的人越來越多,故事的文法也就這樣慢慢建立起來,現在故事文法(編劇理論)已有眾多優秀小說家和編劇整理,以下就將業界常講的概念一此整理給新手看。
【1】起承轉合
【2】三幕劇
【3】流行七段落
【4】英雄旅程
【5】史奈德架構
(備註:以上是最常見到的。)
【結構一】:起承轉合 ☆☆實用度普普
起承轉合是從小提到大的都會提及的基本結構,目前史料中,最早提到是在元朝楊載的《詩法家數》與傅若金《詩法正論》。起承轉合是非常基礎的結構刑形式,這邊重點在於基本理解,之後會進行統整。
【結構二】:三幕劇 ☆☆☆業界常用
三幕劇是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詩學》所提出,是現今編劇最主流的結構之一。三幕劇結構也是非常基礎的概念,本文重點在於基本理解,之後會進行統整,如有興趣更進一步了解可以參考《實用電影編劇技巧》。
【結構三】:流行的七段落 ☆☆☆☆新手推薦
7段落是是由3幕劇+起承轉合4段落而來,就變成了7個段落。
七段落的解說如下:
目標:主角的目標、夢想、想要是什麼?
阻礙:主角達成目標的阻礙是什麼?
努力:主角的努力。(比較順利的階段)
挫折:努力之後的將遇到做折。
意外:努力之外的新幫助是什麼?
改變:意外之後情節如何轉彎,角色如何改變?
結局:最後的結局?
範例:功夫熊貓
目標: 熊貓阿波想要成為神龍大俠,並阻止殘豹
阻礙: 阿波不信自己是神龍大俠,師傅也不信
努力: 師傅被龜大仙點醒,也點醒阿波並開始努力練功
挫折: 完成修行拿取秘笈,發現是白的,會打不敗殘豹
意外:爸爸告知阿波麵的秘方,就是沒有秘方,相信簡單就會好吃
改變:阿波發現秘笈白到可以反射自己,是要相信自己
結局: 阿波打敗殘豹,成為神龍大俠
七段落的解說如下:
可以自行分析電影或是使用工作坊的方式進行電影的分析。
【結構四】:英雄旅程 ☆☆☆☆中階認識
喬瑟夫.坎伯在《千面英雄》這部神話學經典著作中提到「英雄旅程」的結構,是他詳細的研究非常多的神話故事,並整理出來英雄旅程的12個階段,要快速理解此結構推薦可以先看此影片,能有基礎的認識。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作家之路》是適合已經看完《實用電影編劇技巧》的人使用。
三幕劇與英雄旅程的比較
【結構五】:史奈德架構 ☆☆☆☆中階認識
這裡僅展示史奈德架構表的樣子,因文章篇幅的關係,更為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編劇書《先讓英雄就貓咪1》。史奈德架構相對於其他結構,是更細解說電影的中間劇情是如何展開的。
這是適合新手在分析過幾部電影之後,再來使用分析影。
以下15個步驟,後面的數字代表電影的時間。
1.開場畫面 (1)
2.主題陳述 (5)
3.佈局 (1–10)
4.觸發事件 (12)
5.天人交戰 (12–25)
6.第二幕開始 (25)
7.副線 (30)
8.玩樂時光 (30–55)
9.中間點 (55)
10.反派的逆襲 (55–75)
11.一敗塗地 (75)
12.黎明前最深的黑暗 (75–85)
13.第三幕開始 (85)
14.大結局 (85–110)
15.結尾畫面 (110)

總結

故事結構相當之多,可能有人會問該如何記住所有的結構?答案是不需要。只要了解其中一個自己喜歡的說法就好,這裡只要是讓新手知道我們可以如何了解故事的樣貌,而不是要把所有的都背下來。
不論人們在執行什麼計畫,知道執行的「成果」,更可以讓人知道前往的目標。同理也可以用在故事創作領域,所以了解故事(成果)是創作的第一步。但知道這些東西就能創作嗎?這些結構適合新手照著創做故事嗎?這是新手的第二大問題。其實故事結構不是用來創作是用來分析的。想了結細節就來看第2篇。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