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漫畫 達人專欄

【心理學】自戀型人格障礙症

| 2021-03-06 01:46:29 | 巴幣 3712 | 人氣 2419



久違的心理學知識,「人格障礙症─自戀型」,精神疾病的一種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邊緣型人格」是更常見的詞彙
因為在許多重大刑案事件中,都能推敲兇手可能具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症

但在人際關係中造成他人困擾、給人壓力卻渾然不自知的,可能就是另外這一型喔
有興趣的可以查詢自戀型人格的DSM-V診斷準則: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6%88%80%E5%9E%8B%E4%BA%BA%E6%A0%BC%E7%96%BE%E6%82%A3

在諮商中,我們不僅需要治療「自戀型人格障礙症」
更常需要被諮商的,往往是該患者身邊的親朋好友
因為他們常常被患者的「過度索求關心」、「威脅自殺」、「人際利用」等,承受非常大的壓力
但是這類型患者又很難聽進他人的勸,真的是非常苦惱啊

不管任何類型的人格障礙症(目前分類有10種)
最有效的治療跟對待方式,就是「設立好界線
如果是這類患者的親朋好友,建議您的方式如下
1、連結專業人員(醫師、心理師等),不要讓自己過度關心而造成極大壓力
2、不是您能夠協助的事,明確說「不」。例如:當患者一直說:「我好想自殺。」
您可以做的,不是一直給建議跟安慰(他也聽不進去),而是明確告訴他:「我無法幫忙,但我可以找專業人員幫你」
3、明確說出被影響的感受,例如:壓力很大、很不舒服、很煩等,才能讓患者知道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影響

最常見的NG模式,是他身邊的親友因為擔心、有罪惡感而持續表達關懷
患者因為得到關注,而持續對親友施加壓力(他可能沒意識到)
結果就是兩個人都精疲力盡、傷痕累累

人格障礙症的治療往往需要好幾年以上,甚至幾年後仍毫無療效
所以,就別期待幾句建議就能改變他了
最好的方法還是請他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喔~
或者當您被影響的受不了,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阿弟仔
前幾天剛看了"受害者情結",這些敘述還真是眼熟 XDD
2021-03-07 16:23:52
受害者的心路歷程也是很複雜的~
2021-03-07 16:25:26
雲小栗
曾碰過左下的貓貓(人),果然還是要交給專業的...(›´ω`‹ )
2021-03-07 20:46:09
沒錯,而且專業也不見得能處理XD
2021-03-07 21:12:03
一劍封邪兵燹
原來是還是要交給專業的啊!
2021-03-08 20:40:35
給專業的來~
2021-03-15 00:53:20
絢華
嗯...我個人保持一部分的保留態度
因為之前稍微接觸過一些志願工作,就我所知曾有被診斷or懷疑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重刑犯有 鄭姓、翁姓兩名,這兩名皆已伏法(這樣講應該已經蠻明顯的)

雖然在民眾眼中他們犯下的罪行皆是罪無可赦慘無人道的,但說實話我對於擁有這樣的人格特質的思維邏輯是很好奇的。特別是鄭姓那名的義務律師也曾表示過:「律師你知道嗎?你來律見我的次數其實比我的親人還要多。」該名律師也表示過:「如果他是一個毫無人性的人,按理來說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的。」

當然,這跟他們犯下的罪刑是兩回事,他們還是要承擔自己犯下的罪刑這點我認同,只是律師說的話我也認為沒錯。

我曾稍微問過國外大概是怎麼處理這類型的個案的,據說有一部分是因為他們的人格特質會有些反社會傾向,也就像你所提到的這方面的治療不見得有效,所以也有一些國家是採取隔離的方式讓他們不與社會直接接觸,畢竟他們「有可能」會對社會造成危害。

在法學上面,執行階段撇除極刑(無期徒刑、生命刑)的話,大多的受刑人最終還是要回歸社會,但在我國大多的人想法與實際執行面就是只有處罰,但對於受刑人的回歸社會這部分是不太重視的。
當然法學跟醫學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但在醫學上面現今的技術若有所極限不見得能完全治癒,且這種疾病如果有先天的可能性(畢竟目前成因不明朗)那也就相當於說有一部分的人可能他先天性就不適合融入這個社會...但,這會是個案的錯嗎?

另一部分則是DSM的準則有時也會變更,像亞斯伯格症就有過這樣的經驗,現今好像被歸類在自閉症光譜?
畢竟人格障礙在生理方面跟其它精神官能症又不太一樣不會有生理上的症狀出現,但可能干擾到個人、社會、或工作,所以現接段是被歸類為疾病的。

抱歉好像有些嚴肅沉重,當然這只是自己的一點想法啦
如果有講錯的地方還歡迎指正,多謝你的分享
2021-03-13 12:29:10
我的作品想呈現的是:遇到這類的人,我們怎麼樣因應才是對雙方最好的,因為身邊有些朋友被影響到壓力很大,界線畫清楚的互動才能讓雙方傷害降低喔
2021-03-15 00:55:43
絢華
嗯,抱歉 可能我講的有點延伸到太遠的地方了(汗)
確實就有如我上述提到的另一個翁姓個案來講,在他身邊的親人甚至會因為他這樣的人格特質有很大的壓力
再加上該個案似乎也沒有病識感,最後親屬的情感變成了「憎恨」才導致了無可挽回的悲劇

仔細想想也許這本身就是個在現今難解的問題吧
心理諮詢師面對這樣的個案我想壓力也是很大的
2021-03-15 14:25:29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