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翻譯文章+筆記 世界上最小的睡蓮

光山アキラやま | 2012-02-08 13:43:27 | 巴幣 0 | 人氣 464

http://www.watergardenersinternational.org/journal/4-4/carlos/thermarum_gallery1.html
Nymphaea thermarum


去年我看到這個網頁 絕得有趣就放到我的最愛 但是怕英文所以不敢看
這位作者很有說故事的功力 可以跟著他的文章感受到發芽的喜悅

溫泉睡蓮
1987年被發現,只在一個國家的一個地點被發現有分佈 某些報導評估只有族群數量只有50 因此境外保育ex situ變的非常重要

而且在園藝上的種植非常困難 德國Botanische Gärten Bonn植物園嚐試了許多次都無功而返 他似乎完全不願意長出新塊莖 種子也很難成熟
Rarity>>只有一個產地 只有一個植物園有活體收藏
Oddity>>成年開花株也不會大於10cm 許多睡蓮的花都比他大了 可謂人間羅莉
雖然因為日間開花的特性而被放在Brachyceras亞屬 但他的葉子卻具有典型的Nymphaea亞屬特徵 :葉背沒有斑點 葉緣光滑幾乎是完美的圓型 葉梗比葉身還短 花瓣和花萼大小相同 總之這堆不正常的特徵都和他奇特的生長環境有關
他不長在河湖沼 而是溫泉附近 基於上述理由 他是個非常biologically interest的物種
他的種子很好發芽 但是問題就跟其他Nymphaea 一樣 這東西他媽的就是不肯長大 所以發芽的種子最後都死光光了 這實在是非常讓人沮喪
直到我發現這段文字報導>>
“Eine sehr seltene und endemische Art.
Nymphaea thermarum wurde erst 1987 von Prof. Dr. Eberhard Fischer entdeckt und konnte bisher nur in der heissen Quelle (40°) Mashyuza bei Nyakabuye nachgewiesen werden. In den Abläufen dieser Thermalquellen wächst Nymphaea thermarum bei ca. 24 bis 26° C Wassertemperatur.”
這是德文...轉成中文是這樣
他是個美麗而稀有的物種
1987 由Dr Eberhard Fischer發現 而且到目前為止只在Nyakabuye附近的Mashyuza 溫泉中發現(溫泉水溫40c) 在溫泉的溢流中生長(作者猜測可能是指溫泉水太多  而從小通道滿溢出來) 大約在{24~26度}的水溫中生長

這給了我兩個啟發:
1他不需要長在砰砰砰冒出來的溫泉水中
2引號部份說明了他的自然生長溫度

然後我開始思考 哪些因素會影響種子生長?
溫度似乎是24~26度 但是試試其他溫度 像是30~32度或許也有機會
貧土?肥土? 泥炭?沙土? 如果是肥土+泥炭 幾乎一定會讓水質轉硬 而且會有高電導度 特別是在小水缸種植時.....
PH 水質 電導度 巴拉巴拉這堆東西通常是綁在一起的 在KEW植物園我都能用各種不同的手段來控制他們

但是有個沉水性植物的G點無法被控制----CO2含量

於是我又要了一批種子來摧殘 並進行一些實驗
設定24~26 30~32 C 溫度測試
硬水/軟水              硬度測試
泥炭/沙土             PH測試
結果還是慘敗 他們不喜歡高溫 至少小苗時期不喜歡 酸性軟水也非常糟糕
所以他似乎需要CO2 但是我沒有CO2灌注設備 我該如何解決這問題?

我開始想....既然氧氣在水面溶解的比較多..那CO2也一樣 然後我又想到BONN跟我說過 這種睡蓮喜歡很淺的淺水 我又重新讀了一次那篇德文報導 在腦中想像了一下他的生長環境 溢滿而出的溫泉水 小小的水流從通道流出

EUREKA!
這就是了!
如果把水面弄得在非常非常淺 淺到葉子都能直接和空氣接觸呢?

我又播了一次種子 一些在水深1mm的盆子裡 一些則是直接播在濕潤的泥炭中 為了˙我怕泥炭組的幼苗在水分蒸發後 會變成酥脆睡蓮 所以我把他放進霧氣器(misting unit)中保持100%的空氣濕度

成功了! 放在1mm淺水中的長出葉子 有著水下葉的型態  但是卻長在水面的表層
另外一組也一樣 只是他的葉子是完全露出水面 比較小也比較

(接下來這段其實就是 一些植物控的開箱文 沒啥意義就不翻譯了)

Evolution wise … despite their totally aquatic range at present, Nymphaealesevolved on land and then made it into the water. The terrestrial members became extinct and the aquatic ones originated the waterlilies.
Now … is N. themarum a terrestrial waterlily making its way into the water from a terrestrial ancestor and hence a very primitive member of the family, or somebody getting out of the water, 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adventurous” species that is making the terrestrial “leap” once again. Given its difficulties when growing underwater, I’m inclined to think that it is getting in the water, but was aNymphaea the genus that first made it into the water? I doubt it … but for sure we can use our imagination to figure this out (well yes, and DNA studies, analysis of fossil basal Angiosperms, micromorphology applied to evolutionary science, and many other amazing research techniques may help, indeed!!!).
Horticulturally … Could this species enable us to obtain hybrids that grow out of the water and are compact enough to grow in a bowl of wet loam? In what colour would you like your hanging basket with a semi-epiphytic waterlily next summer? And when we thought that we have seen them all ...
Special thanks to Botanische Gärten Bonn for providing the seeds to RBG Kew.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