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短篇小說分享室】菲利普.迪克《The Eyes Have It》解析與心得

米色羊毛 | 2022-10-29 23:45:11 | 巴幣 2022 | 人氣 313

繼上次的《我愛溫諾娜》後,這次想要挑戰分享前陣子讀過的一篇英文短篇小說,這也是我第一次分享英文的短篇作品。

本次想分享的故事是美國作家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的短篇小說《The Eyes Have It》。



【關於作者】


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生於1928年12月16日,卒於1982年3月2日,簡稱為PKD,是知名的美國科幻小說家,曾被授予科幻及奇幻小說界的最高榮譽—星雲獎及雨果獎,終其一生撰寫了44本小說和超過100篇的短篇故事。

菲利普.迪克時常在小說作品中探討各類心理學與社會學議題,側重對現實的探討以及對人格同一性的建構,不少作品中帶有超現實的幻想,並出現宗教、哲學、玄學等元素。由於他曾被診斷過患上精神分裂症,也曾吸食過毒品,在某些特殊場合中感受到奇妙的幻覺,因此精神病和他在幻覺中所看到的東西也成了他寫作題材的一部份。

迪克的作品不只啟發了無數科幻和賽博龐克(Cyber punk)作品,也對好萊塢動作電影有深遠影響,更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遊戲等。其代表作有《銀翼殺手》(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尤比克》(Ubik)、《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關鍵報告》(The Minority Report)等。



《The Eyes Have It》

本次要介紹的短篇作品《The Eyes Have It》發表於1953年,是一篇以第一人稱來進行敘事的極短篇,似乎沒有被翻譯成中文過,因此這邊只能附上英文原文,歡迎有興趣的人點以下的連結:https://www.gutenberg.org/files/31516/31516-h/31516-h.htm

以下是故事內容的介紹與解析。


【關於故事_簡介與解析】

◎簡介
故事的主角「我」某天在公車上撿到一本書,帶回家翻閱後,他意外發現「地球已經被非人類的外星生命體侵略」。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只好寫信給政府,從政府那裡收到的回音卻是一本維修護理木造房屋的小冊子,因此他相信自己並非第一個發現這個驚人真相的人,暗自揣測也許政府早就掌控了「外星生命體侵略」的所有狀況。

根據主角「我」所言,一開始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書中讀到的內容與外星生命體有關,而是在過了一段時間後,他才察覺到故事中的「線索」,這些「線索」皆指出「某種非人類的生命體化身為人類,混在人群中」,而寫下這本書的作者早就看破了他們的偽裝並知曉一切。


◎解析
由於主角「我」在書中讀到的「線索」富含雙關的文字表現,必須直接從英文原文來看才能理解作者所玩的文字遊戲,因此以下會引英文原文,列出「我」所看到的語句,再附上這些語句會有的不同詮釋。

首先,「我」在書中讀到的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

原文
  
「我」的理解與詮釋
  
其實還可以是這個意思
  
… his eyes slowly roved about the room.
  
他的眼球在房間裡緩緩漫遊
  
他的目光緩緩掃視著房間
  
… his eyes moved from person to person.
  
  
他的眼球從某人身上離開,移動至別人身上
  
他的目光在不同人身上流連
  
… presently his eyes fastened on Julia.
  
  
他的眼球黏在Julia身上
  
他凝視著Julia   或是
他的目光在Julia身上
  
… slowly, calmly, his eyes examined every inch of her.
  
他那黏在Julia身上的眼球正緩慢平靜地檢查她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膚
  
他緩慢平靜地打量著她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膚
  

看完第一部分後,「我」害怕得喘著粗氣。然而,當他的妻子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卻無法將「外星人入侵地球」的這個發現告訴家人,認為這種事不能讓其他普通人知道。


第二部分

原文
  
「我」的理解與詮釋
  
其實還可以是這個意思
  
… he put his arm around Julia. Presently she asked him if he would  remove his arm. He immediately did so, with a smile.
  
他把手臂搭在Julia身上。沒過多久,她問他是否可以把手臂卸下來。他帶著微笑馬上照做。
  
他把手臂搭在Julia身上。沒過多久,她問他是否可以把手臂移開。他帶著微笑馬上照做。
  
… outside the movie theater we split up. Part of us went inside,  part over to the cafe for dinner.
  
我們在電影院外就分解成兩半了。一部分的我們進了電影院,一部分的我們去咖啡廳吃晚餐。
  
我們在電影院外就分開了。我們之中有一部分人進了電影院,一部分人去咖啡廳吃晚餐。
  
… I’m afraid there’s no doubt about it. Poor Bibney has lost his  head again.
  
恐怕那件事是無庸置疑的。可憐的Bibney再次失去了自己的頭。
  
恐怕那件事是無庸置疑的。可憐的Bibney再次失去理智。
  
… and Bob says he has utterly no guts.
  
還有Bob說他完全沒有「膽」(人體的器官)
  
還有Bob說他完全沒有膽量、勇氣
  
… totally lacking in brains.
  
完全沒有頭腦(人體的器官)
  
完全沒有「頭腦」(智商)
  

當「我」閱讀了第二部分的內容後,他「發現」外星生物不只可以讓眼球脫離身體,還可以隨意「拆解自己的手臂、把自己的身體分成兩半」,甚至還「缺少某些器官」。

第三部分

原文
  
「我」的理解與詮釋
  
其實還可以是這個意思
  
… quite deliberately, Julia had given her heart to the young man.
  
Julia把她的心臟給了那個年輕男人。
  
Julia把她的芳心給了那個年輕男人
  
… thereupon she gave him her hand.
  
她立刻把自己的手(切下來)給他。
  
她立刻把手伸過去給他。
  
… he took her arm.
  
他拿走了她(切下來)的手臂
  
他握住了她的手臂。
  
… her eyes followed him all the way down the road and across the  meadow.
  
她的眼球跟著他,一路往下直到路底、穿越草地。
  
她的目光跟著他,一路往下直到路底、穿越草地。
  

在第三部分中,故事中的女性Julia原本在「我」的眼中也只是個普通人,「我」卻發現了更多線索顯示「Julia其實也是異於人類的外星生命體」,例如Julia可以將自己的心臟、手臂交給某個男人,這樣的發現使「我」的恐懼終於攀到頂峰。

整篇故事的結尾

閱讀完這本書後,主人公「我」已經被這些線索嚇破膽,他開始自暴自棄,再也不想管外星人是否入侵了地球。以下是原文中他心中所想的最後幾句話。
“I had had enough of the thing. I want to hear no more about it. Let them come on. Let them invade Earth. I don’t want to get mixed up in it.
I have absolutely no stomach for it.”


◎個人雜感

這篇故事根本是學英文的最佳教材,可以從中學到很多與器官有關的英文用語XD

我一開始閱讀這篇時,本來還有點疑惑,後來理解主角的思維後就開始覺得很好笑 wwwwww

整篇故事簡單來說的話,就是個腦迴路異於常人、腦補過度把自己嚇破膽的故事XD

以一般的思維來看,主人公「我」所撿到的書只是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但是在他神奇的思維下來看,普通的愛情故事顯得血腥無比,變成了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末日危機,不禁令人疑惑到底為何會浮現出這些恐怖的畫面。

故事最後,當主人公「我」被嚇到開始自暴自棄,覺得「已經受夠了,就隨便那些外星人入侵地球吧」,作者PKD用來為故事收尾的最後一句話卻是 「I have absolutely no stomach for it」。這句話不僅又玩了最後一次的雙關,令人覺得印象深刻、後勁很強,如果讀者仔細思索這句話並將其與前面的故事對比,這個結尾就顯得精妙無窮了。

在這個故事中,主人公「我」一直都把愛情故事「按照字面直接想像」,像是把「has no guts」想成「身上沒有膽這個器官」,而不是「沒有膽量」,但他最後說的這句「I have absolutely no stomach for it」真的是指「我沒有胃」嗎?

如果按照他所想的「真的受夠了,就隨便外星人吧」,那「I have absolutely no stomach for it」其實應該是「我已經沒有勇氣去想、去知道更多與這些外星人入侵地球有關的事情了」,這樣才對吧?

究竟為何最後這句和他前面的思維是完全不同的呢?當故事以「I have absolutely no stomach for it」結尾後,主人公「我」是否會在我們看不見的某刻猛然醒悟,發現故事劇情其實有「較為和平浪漫的版本」呢?

當和平浪漫與血腥入侵只有一線之隔,不同的思考方式使人類擁有更多可能,也使語言文字和其背後的文化更加引人入勝。儘管人類大腦對文字的理解有時會帶來恐懼與絕望,但我相信其中也有無窮的樂趣、想像與希望。


【其他】

這次是我第一次分享歐美的短篇小說,本來很猶豫要不要分享這篇,要用哪種方式介紹,寫解析一度寫到很想放棄,後來還是堅持寫完了。

由於這個故事沒有中譯版本,故事中的雙關也很難翻(至少我這種英文翻譯弱雞是翻不出來啦),因此這次就用這種方式來介紹,希望有看的人不會看不懂。
如果英文句子的解析我有寫錯,或是哪邊寫得很怪看不懂,歡迎留言指教 XD

我自己是覺得這篇故事雖然不長,也有一些單字需要查字典,但情節很有趣,雙關也很厲害,誠摯推薦有興趣的人可以讀一下原文。

以我自己而言,我對PKD、娥蘇拉.勒瑰恩、William Gibson這類的科幻/奇幻作家一直有種恐懼,覺得自己的英文能力不足以讀他們作品的原文,不想每一頁都一直查單字,所以我買了不少英文科幻都只能放在書櫃裡。這次的閱讀和分享對我來說不僅是一種學習,也是我跨越這種恐懼的第一步(?)我多少比之前更理解PKD的寫作風格,也體會到讀這些作品其實沒有想像中地那麼困難。希望自己能再接再厲,以後可以進化到能夠讀更多不同類型的英文作品。

這邊也誠摯推薦「古騰堡計畫」這個網站,這上面有非常多英文,甚至是其他語言的作品(著作權都已過期)可以免費閱讀,有興趣的人歡迎去看看。



【參考資料】

菲利普.迪克 維基百科:

「古騰堡計畫」(Project Gutenberg):

創作回應

冰河裡的胖蟹
看到翻譯梗想到最近很紅的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
原來高堡奇人是他寫的,我在YouTube 看到簡介後一直很想看
2022-10-30 11:05:51
米色羊毛
其實我不知道what are you waiting for這個梗,剛剛還去google,也太好笑了ꉂ(ˊᗜˋ*)
高奇堡人我是有聽過但沒看過,我最想看的是銀翼殺手,原文書都買好了,只是放在書櫃還沒拿出來看
2022-10-30 20:21:47
千緒
歐哇 覺得這樣的解析方式寫很棒,看下來超順的,連我這種腦袋靈活度低的都能輕鬆看懂,光看這樣的介紹會覺得這個短篇很有意思xd
2022-10-31 22:23:44
米色羊毛
哇謝謝千緒~知道這樣的寫法是OK的真是太開心了✧*。 ٩(ˊᗜˋ*)و✧*。
這篇真的滿有趣的,特別是雙關的部分,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原文喔
2022-11-01 11:29:28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