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醫學生日記:老人醫學科,生命自手中流逝的錯愕。

芊芊∣ㄑㄑ | 2021-03-21 09:00:03 | 巴幣 12910 | 人氣 5425

  在這裡的第二站是老人醫學科,顧名思義,就是專門幫助老人的一門學問。老人醫學的用意在於幫助因疾病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人,藉由營養師、藥師、社工、復健科的介入,讓老人重拾自理能力。
 
  上面說的是理想啦,但實際上總不會那麼美好。常常收來的都是疾病末期的老人家,急診只要看到是內科疾病:發燒、喘、水腫、咳嗽、癌末又年紀大的病人,就會讓病人轉來老醫科治療。
 
  在老醫科,時常遇到的都是狀況極差的老人家,有時治療到一半,就因為病情惡化而被轉到內科加護病房;也常常遇到疾病末期的病人,治療著治療著,在病房嚥下最後一口氣。
                              
  彰基的老醫科有兩位主治醫師與一位專科護理師,沒有分科住院醫師、只有資淺的PGY不分科住院醫師在。這也就讓這些PGY學長姊非常忙碌,他們才當上醫師不久,就要負責這些疾病狀況複雜的病人,常常忙的焦頭爛額,也就沒有太多時間來教學我這個菜鳥。
 
  老醫的人力配置是一個主治醫師帶領兩個住院醫師,因為有兩個主治醫師和四個住院醫師,所以總共有兩個team。我是一周跟一個team,第二周換一個。
 
  正式到老醫之前的某一天、我還在腎臟內科的時候,專科護理師就通知我到老人醫學科報到。護理師遞給我厚厚一疊資料,本來我以為拿完資料就可以開溜,沒想到學姐就給我一張住院患者名單:「主治要查房了,趕快跟上!」
 
  我滿頭問號的跟在主治後面,才到第一床,住院醫師學長就塞給我一雙手套,說:「阿公便祕啦,我們要幫阿公挖糞石,妳等一下順便摸一下阿公的前列腺喔!」等一下,表定我明明應該還在腎臟內科啊,為什麼我現在在老人醫學科做事……不過學長學姐兩個人就搞定了,還不需要我幫忙就是了,安全下莊…
 
 
 
  我在老醫的第一天,自己team上的住院醫師學長姊全部都有事請假,變成我一個實習醫學生硬著頭皮上場。第一天十足忙碌,學長姊不在,所以護理師直接把我當一線人力。如果有新病人進來,平常都是學長姊在接病人、問診和打病歷,當天全部變成我的工作啦……
 
  看著其他同學在其他科都可以中午之後就下班,或是下午就可以離開醫院,而我一個人可悲可悲的留在醫院打病歷,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大家都在快樂的享受學生生活,而我被綁在護理站打住院紀錄,真的哭啊。
 
 
  雖然之後幾天住院醫師學姐都有來上班、沒有休假,但只要有放鼻胃管、導尿管的機會,學姐全部讓我去放。我在中山醫的時候都沒有這些機會,一開始覺得有點害怕,但很幸運地學姐都很親切很仔細的指導我,在我放管路的時候也待在旁邊協助,真的很讓人安心。
 
  在放管路之前,學姐會在護理站說:「來,妳現在把我當病人,要放鼻胃管之前,妳要跟病人說什麼?」她會一步一步的引導我,告訴我要放管路時可能會遇到的眉眉角角,放鼻胃管的禁忌症、或是要特別注意哪些地方,放管路時才會比較順利。
 
 
  那時候有一床行動不便的阿公,本來都是大女兒在照顧,家裡的經濟狀況又不太寬裕,所以主要照顧的大女兒就想將阿公送到安養中心。結果平常不太出現的二女兒這時又有意見了,就覺得阿公在家裡過得好好的,憑什麼要去安養中心多花一筆錢。
 
  跟著主治查房、和家屬對談的時候,就讓人有種二女兒不好商量與不好對付的感覺,時常鑽牛角尖又多有意見。偏偏那天阿公準備要出院,學姐又要我去換那阿公的導尿管,一邊拿著導尿包走到病房,一邊暗自希望不要是二女兒在。
 
  偏偏在床邊的家屬就那麼剛好是阿公的二女兒,我拔尿管時她就一直緊迫盯人,我要幫阿公消毒的時候她就說:「妳消毒是不是亂消啊?」我明明有遵照由內到外的準則啊,住院醫師學姐也在旁邊看著,到底是哪裡有問題啊……
 
  我把新的導尿管放進去後,引出來的尿有點血色,二女兒又說:「是不是妳剛剛放進去的時候有受傷啊?」我當下真的覺得很委屈,學姐趕快圓場:「阿公放尿管放了一年多,長期放置本來就會有點受傷呀,上一條導尿管的顏色本來就有點紅了,我拿給妳看……」
 
  二女兒完全不想看,硬生生打斷學姐:「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妳不用給我看,也不用說了。」我們終於把尿管處理完畢,走出病房後學姐就拉著我的衣角拍拍我:「剛剛那個家屬比較神經質一點,妳別放在心上喔。」嗚哇──到底是要怎麼不去理她啦──
 
(這是導尿管)
 
  某天的查房時刻,主治注意到一個阿公的鼻胃管有點滑脫,要我把鼻胃管推回原本的位置,也叮嚀學長要開醫囑、請人推X光機器來照胸部X光,確認鼻胃管的位置。阿公本身是有心衰竭、肺炎和肺癌,狀況不太樂觀,一開始也是我來放鼻胃管的。
 
  我戴好手套,把鼻胃管推回原本的位置。這時阿公吐了幾口胃液流到下巴和我的手上,我抽了衛生紙想清理乾淨,突然偵測生命徵象的儀器大大響起來,阿公的心跳直線下降,眼睛也闔上。「阿公!阿公!」我輕輕拍阿公的肩膀想叫他起來。
 
  「學妹,做CPR和給氧。」主治轉頭對我下指令,這真的是我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我趕快壓胸做CPR,希望阿公真的會醒過來。當下腦筋一片空白,我努力壓胸和給氧氣、持續了五分鐘,阿公都沒有再張開眼睛,主治才拍拍我:「……阿公簽了DNR了,就到這邊吧。」
 
  家屬看著手忙腳亂的我們和護理師,一邊打電話通知其他家屬,一邊對我們說:「沒關係、沒關係,大家都辛苦了。」主治醫師拉著我到病房外開立死亡證明,護理師忙著善後處理。一陣混亂之後,放射師推著X光機器來到病房,主治搖搖手請放射師離開,我才驀然回到現實,這一切真的都太突然了。
 
(這是鼻胃管)
 
  「……還好我們查房先來看這床病人,至少他離世的時候我們還在場。」主治帶著我走到下一間病房時這麼說。但我卻注意到剛剛那個阿公的孫女,紅著眼眶問外面的護理師要怎麼拔掉阿公身上的管路,阿公走了要收拾了,看著看著我也忍不住鼻酸起來。
 
  可能我臉色真的太難看了吧,主治查房後對我說:「學妹,這真的跟妳無關,阿公的狀況本來就不好了,不要放在心上。老人醫學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也還好阿公之前就已經簽了不急救聲明,才能安詳的離開。學妹,今天真的辛苦妳了。」阿公的狀況不樂觀,這些我也都知道,我都知道。可是當妳試圖做點什麼想讓病人的生命延續,病人突然撒手人寰,妳卻什麼也做不了,那種無力與無奈,真的很難一時就放下。
 
  現在這個階段,我本來還以為自己只是個學生,還不需要去面對那些未來會上演的生離死別與痛楚。可是這天事情來的措手不及,我還沒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我還沒學會怎麼去放下、還沒學會怎麼去切割感性與理性,只能看著病人在自己手上嚥下最後一口氣。
 
  我還記得自己當天躲起來大哭了一場,現在記得,未來還會記得,成為醫師之後的每一天恐怕也會記得。
 
 
 
  老人醫學科的人力少少的,這兩周下來,被分到不少病歷要寫。像是病人的入院紀錄、病程紀錄這些都是基本,甚至出院病歷和每周摘要也都是給見習生寫,但是以前在中山醫這些都不是見習生的工作,總覺得自己在老醫科被當成了真正的人力。XD
 
  老人醫學科特別的地方在於,每個入院的病人都要做一份老年評估,評估每個大於65歲的病人的活動能力與認知功能。就像前面說的,老人醫學科的目的主要是幫助每個病人能夠恢復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所以了解病人住院前的平常狀況也是很重要的。
 
  在老醫科要做一份老人周全性評估的報告,除了評估病人平常的狀況,也要去詢問病人的家庭、人際關係、照顧者、居家環境、經濟來源等等,做全方位的了解,才能知道要從什麼方面介入來幫助病人。
 
  我做的報告內容是一個得了乳癌的阿姨,已經長期治療乳癌很久了,這次因為放射治療乳癌的副作用而住院。而且她在兩個月前才因為車禍骨折,到現在都還因為骨折還沒癒合而大幅減少下床的活動。再加上雖然與子女同住,但子女白天都要去工作,萬一白天在家時發生意外,就沒有人會發現、也沒有人可以求助。
 
  阿姨在住院的時候,我們發現阿姨身上放療造成的皮膚炎缺乏妥善的照顧,有的傷口在滲血、有的傷口在流膿,看得出來阿姨可能無法做到良好的傷口護理。還有骨折尚未康復,沒有下床走動導致肌肉流失,長期下來可能也會讓阿姨變得更虛弱。
 
  我在討論會議上報告之後,主治、護理師、營養師、藥師都有參與討論,認為這個病人可以申請長照2.0,維持病人暫停放射治療的決定,整合病人藥物、減少藥物使用,調整飲食型態以控制病人的糖尿病,並且照會復健科協助病人恢復活動力。
 
  最後去找主治醫師和專科護理師簽名考核表的時候,專科護理師看到主治醫師只給我A,就把主治醫師打的A劃掉、改成A+,還跑去拿主治醫師的印章蓋上去。學姊甚至還給了我兩個評語:「歡迎加入彰基」、「快速上手,有PGY的實力」,看得我好心虛啊!
 
 
  在老醫科,會看到形形色色的病人和家庭,有些家屬盡心盡力的照顧老伴或父母,而有些家屬則是請了看護就不再出現在醫院。有些病人還能夠自己處理日常生活,有些病人是被安養中心送到醫院,有些病人則已經是疾病末期,長期出入醫院治療宿疾。
 
  在這裡實習的每分每秒,都讓人聯想到家中的長輩,想起他們日漸老去的容貌身軀,想起他們逐漸減慢的步伐,同時也慶幸他們還身強體健。這也讓我在每一次的休假時間,都會抽空去拜訪長輩,並且珍惜每一刻和父母相處的時光。
 
  這兩周感受最深刻的,是生命的無常。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失去了心跳,一瞬間的變化總讓人措手不及,卻也顯得每分每秒是何其珍貴。生命的變化無常,正是告訴我們應該把握每一個時刻啊。
 
 
 
  下一篇的主題是「兒童外科,有點機掰又有點可愛的主治醫師。」,如果喜歡這類文章,記得按下訂閱、收藏,我們下次見!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ㄅㄅ(不想看trial mode
畢竟醫病之間資訊嚴重不對等,所以家屬才容易對醫護有誤會或先入為主[e3]
這真的無解,哭阿
2021-03-21 09:54:23
ㄅㄅ(不想看trial mode
看到看到有簽DNR的老人那段,真的心中波動好大[e3]
雖然不是醫學系,但是心中的波動還是好大,想起一些過去的事惹[e3]
明知道是狀況不樂觀,自己還是想做些什麼,卻無力回天。那個無力感跟低落…
2021-03-21 09:59:42
巨木(近心)
家屬和病人比起來,有時比病人還難應付,照顧老人久了常常覺得,我們這些非親非故的人,還比那些有血緣關係的親人,還要有人性.
除了爭產的,疏於照顧的,不尊重專業更是讓我們氣憤,如果自己有辦法,為什麼不乾脆自己帶回家照顧算了,甚至有的家屬本身就是護理師,實在讓我們傻眼.

老爺爺的事有在IG上看到,能走出來真的是太好了,這麼早就要面對這樣的經驗,肯定是相當痛苦的.

很感謝老醫科有像你們這樣用心的醫生.雖然芊芊未來不見得會走這一科,但被你們照顧過的長輩們,一定會記得在人生的晚年,還有像你們這樣帶給他們溫暖的天使,
2021-03-21 13:36:32
夫風若雪
在老人醫學科,感覺可以看到不少人生百態呢。
2021-03-21 17:42:05
讓我想一想
一夜長大的感覺齁 不過這也是我打死不走一線科的原因
2021-03-22 13:51:01
芊芊∣ㄑㄑ
...這件事讓我現在對內科還是充滿恐懼QQ
2021-03-23 10:52:57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