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精選閣樓

【論心得】眼睛所見如此炙熱,心靈卻是如此冰冷《殘酷日本》

狐良ch. | 2016-07-04 01:12:19 | 巴幣 124 | 人氣 1155




書名:殘酷日本
作者:湯禎兆
封面設計:蘇品銓
出版:奇異果文創(綠社會書系)/2016年6月16日發行
關鍵字:觀察與學術研究之差距、主觀之於客觀之必要、有裸體女優、日劇廚喔喔喔喔、EVA、空之境界和小圓、西尾維新喔喔喔喔、村上春樹和村上隆喔喔喔喔。

冰冷的心、新的
危機
美好





作者介紹



  湯禎兆

  香港作家。

  專研日本文化研究及電影評論,前者相關著作有《整形日本》、《命名日本》、《日本中毒》、《日本進化》、《人間開眼》及《亂世張瞳》等;後者有《日本映畫驚奇》、《香港電影血與骨》及《香港電影夜與霧》等。2013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組別)。





-心得正文-



食前須知:

  這是一本學術性的現象觀察書,請不要期待我會講的很有趣,或是很無聊。
  不有趣而且不無聊的事情,就是我們必須時常在生活中面對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藉由我的心得來嘗試著看看這本書。

  我不會把內容全都講,而只會講在比較接近我的閱讀經歷的那幾塊。(動畫、輕小說、社會現象與哲學?)






之前在《夜行 風神鳴響》的心得文中提到,我很討厭在小說的開頭看到推薦序。
不過對於同樣有推薦序的《殘酷日本》來說,我就不是那麼討厭。

為甚麼呢?

小說中放入推薦序會影響個人的主觀看法之外,就是踩我大雷——出戲!
再怎麼不想去想,還是在情節中會想起來最前面幾頁的吐槽啊!(搞甚麼啊!)
但是對於學術書、工具書來講,我認為推薦序的存在是有其必要的。
因為我們不能不「討論」

無論累積了多少知識,沒有經過思考之後的實際使用是很有勇無謀的。
而個人認為除了單獨的去沉澱轉化之外,討論必定是檢驗方法的極佳方法。
所以在讀之前,就預設一個「有做過功課並仔細看過的對手與同窗」=「推薦序」絕對是做「影子討論」的最佳夥伴!

(我的朋友太少,有沒有人要跟我一起開讀書會嗎嗚嗚嗚嗚嗚。)

於是,林永福教授的推薦文中那短短一段話,馬上勾起我與這本《殘酷日本》共同戰鬥的慾望!



他的「觀察」,是主觀的,甚或是「偏見」,反而洞見表象背後的「真相」。」

「台灣的日本觀察,缺的就是這一塊!」



《殘酷日本》我說是類學術的原因就在這裡,他並不是一本研究專書。
但他的確在研究。

整本書分成五個大段,
【災難之後】、【青春迷戀】、【月的暗面】、【就活百相】、【動漫內核】。

從對外的影視媒體到對內深度的社會現象都藉由「觀察」得出心得。
可能各位(包括我)會如此想:
「沒有經過研究方法的檢驗、和學術文本的支持,這樣值得出一本書嗎?」

我的答案是:「值得,絕對值得!」

湯禎兆對於日本群像的涉略實在是廣到我難以想像,想像那樣是需要多少的時間和閱讀才能堆疊出來。
而他的直觀觀察,其實就與我現在在巴哈姆特所寫的心得文類似,
不同的是,藉如此龐大的閱讀量(包含經濟數據與社會現象的推演)以寫出的「觀察心得」,提出問題角度的犀利度與精采度實在是讓人驚豔。

可以說他的研究方法來自於閱讀文本質與量的可靠度
學術文本就是日本社會上的大眾媒體(小說、日劇、動畫、漫畫)與現實所發生的社會現象(霸凌、援交、泡沫經濟……)

如此就足以,讓我期待不已了。

接下來就拉出幾個讓我喜愛的地方,來討論吧。






〈輕小說的西尾維新時代,世界系與新傳綺風格的戲言變格。〉

(回應〈西尾維新的語言魔法〉,湯禎兆曾於網路發表



覺得《空之境界》的動畫宣傳圖很美就用了,原作小說廚們不要砲我啊(苦笑)。



我對於西尾維新的熱愛,停留在那話嘮無比的邏輯語法。
換句話說他自然而然的悲觀傾向與天才般的題材直覺,我可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湯禎兆的〈西尾維新的語言魔法〉一文接續在對雙村(村上隆、村上春樹)的評論之後,像是在言稱這個輕小說時代,如同上列二村的鬼才一般人物,便是西尾維新莫屬。


世界系與新傳綺風格,是分別是對《新世紀福音戰士》與《空之境界》的類型歸類。
世界系是指男女的情愛關係跳過了真實社會階段,而直接跳到了左右世界存亡的浪漫作品。
而新傳綺風格,則是指穿越一切通俗二次元媒體(漫畫、動畫、輕小說)之後,一路回歸至文藝領域的青春傳奇小說。


對於湯禎兆的說法,我想對前段做出點回應。

他以《新本格魔法少女莉絲佳》與《戲言系列》去抓住西尾維新題材的前進脈絡,是師承世界系與新傳綺風一路進化下來的。
然而,就今天來看,幾乎不想戰鬥只想嘴砲的《物語系列》呢?

文藝科學分不清的高強敘述、妖怪異能皆出自於女主角們的身上等,的確很有新傳綺風格的影子。
但是就我觀察,物語系列並非有如上列兩者那樣



「以非日常為表像去演繹現實的人際關係」
反而是「以人際關係的處理去解決非日常的問題」



換言之,自《化物語》之後,說不定西尾維新就已經有意識的去處理這個手法並且以一個實驗作品在看待整個物語系列了。

他接下來的《悲鳴傳》,更是變本加厲的結合兩者,處理完「個人世界的人際關係問題」之後就把沒用的工具人們滅口惹(ry

(就算很虐還是要看嗚嗚嗚嗚嗚嗚。)






〈零戰之戰,宮崎駿的《風起》與百田尚樹的《永遠的0》〉

(回應〈零戰想像〉)


不值得我來個齊頭式平等,懶得修圖(被巴)




(《永遠的0》我只有看過原作小說,《風起》看了劇場動畫和改編前的原小說)

這兩部作品,我可以說都很愛。
我一直就不喜歡宮崎老頭那樣高人一等的創作作風,但是他對於劇場動畫的堅持,我喜愛。
特別是《風起》那樣唯有年老之人才能細細描繪的「將死之戀」,一直是我心中的浪漫。
而《永遠的0》就某層面上拯救了曾經考試失利的我,所以也是對我來說也是足以動搖生命內部的重要作品。


湯禎兆以「誰在反戰?誰在好戰?」之角度去切入兩者的連結。
並以他們作為公開人物的言論去諷刺宮崎駿對於《風起》全然沒做出反戰意識表現,然而卻讓媒體因為他的公開形象而認為《風起》一作為反戰作品。

然而我在這裡要提出另一個觀點來觀察這兩部作品。

就創作者的角度來講,《永遠的0》是旁觀而《風起》是直觀堀越二郎,也就是零式戰鬥機的設計師的人生觀視角。
這麼做的目的是甚麼?

《永遠的0》是以採訪形式,去敘寫整個日本對於二戰環繞著「零戰」這架機體與駕駛員的「戰場現象」,去做題材的「戰事報導小說」。

而《風起》是以堀越二郎為主視角去敘述其飛機夢與絕症愛人浪漫的「自慰式浪漫動畫電影」。

對《風起》而言,戰爭是種故事背景,但是《永遠的0》是以戰爭去做主題。
兩者的訴求根本不同,《風起》的戰爭只是浪漫傳奇的舞台,而《永遠的0》則是以二戰的日本整體去做社會反思,兩者對於「零戰象徵」的寄託是截然不同的。


老人家的夢想與浪漫,跟你這種負擔社會歷史原罪的大義,
我是認為八竿子打不著邊啦。


恩,所以《風起》我真的當爽片在看,看起來我是老了啊wwwww





結語,殘酷日本的真意



觀察日本,是湯禎兆實行「日本夢」的一個方式。

日本有越來越多的文明病與豐富不已的日夜世界變化,
整個世界變得過快、過多、過於難以適應。

彷彿一股勁地向負向發展的日本,使得他想要去尋查其細節、其根本的背後。

好繼續讓他「作夢」下去。

對於我而言,若有日本夢,便是從輕小說得來,從動畫和豐富的二創世界來的。
我所有的「日本」都從這裡衍展出去。
從青年人的眼,從夢想與熱血的細縫中。

殘酷,或許是在指人們擁有了更多的交流與享樂途徑,有了更多的「夜」(臉書、推特與niconico,甚至於是整個pixiv召換的繪畫群體),以導致青少年們對「日」無欲對那些過煩的三次元(比如說接二連三的天災與不看好的經濟群像)等現實毫無夢想。


「我們毫無體會,卻如此恣意撻伐。」


如同《殘酷日本》的封面一般,變成只是尋求著外觀美觀而體內冰心的人偶,以至於自己也變得如此樣子。



殘酷可能並不來自這個世界,而來自你我觀看這個世界的角度。




今天,我們是殘酷的嗎?








當然我不相信甚麼殘酷啦,一切都是有辦法的哈哈哈哈哈(诶?)
(超級希望廚萬歲!)

論心得是指一些比較嚴肅的讀書心得,所以想要開心度過一整天的人……還是可以開來看看啦哈哈哈哈哈wwww




創作回應

齊格菲奇恩・高雄尼克
閱了[e35]
2016-07-04 01:25:46
狐良ch.
謝閱w
2016-07-04 01:26:56
蒼夜
網路和現實的反差真的太大。比如寫作,網路上一堆寫手,到了現實,周遭卻看不到能夠前進的道路。這實在讓人很沮喪呢(遠目
2016-07-04 01:42:27
狐良ch.
嗚嗚嗚嗚,我以前的寫手好友也一個一個因為現實問題退坑了(泣)
2016-07-04 07:46:15
CFP
永遠的零電影他媽有些地方很熱血r
2016-07-04 08:41:00
狐良ch.
我會去補,原作小說倒是有種淡淡的哀傷w
2016-07-04 10:27:49
巴哈姆特小管家
親愛的勇者:

感謝您對勇者小屋的支持,
我們會將此篇設定在首頁的精選閣樓中增加曝光。

--
巴哈姆特小管家 敬上
2016-07-05 14:27:57
狐良ch.
謝管家
2016-07-05 19:06:14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