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國家音樂廳工作心得

皓月當空 | 2012-06-21 14:31:36 | 巴幣 4 | 人氣 2113


有幸協助一位老師在國家音樂廳舉辦獨奏的演出
終於在上週演出結束
匯總一下心得

申請:

國家音樂廳的申請蠻麻煩的
以小廳(演奏廳)來說
可以個人名義申請獨奏演出
但是伴奏演出人數就不能太多
所謂"太多"又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__=
通常的狀況是一位主奏加鋼琴伴奏
或是一兩個打擊或提琴
這樣應該是可以視為獨奏用個人申請
但是如果伴奏是小樂隊(我猜大約超過三人以上吧)
就要有立案的演出團體才能申請
因為音樂廳不把你當作獨奏......
我是覺得這樣的定義是有問題的
不過規定如此
只好乖乖照辦
拜託另外一個團體掛名協助申請
也使得有些事情都要透過掛名申請的團體才能得知或辦理
相當麻煩......

然後另一個問題就是演出人員的問題
基本上演出人員需經過審核這點我相當同意
只是演出人員要檢附當天演出時使用的樂器的演出影音資料這就很難處理
你說一個二胡演奏家當天要協助演出馬頭琴
一定要有他演出馬頭琴的影音資料送審核這我可以同意
畢竟二胡跟馬頭琴雖然有相似的部分
但還是視為不同系統的樂器
可是如果一個二胡演奏家當天要協助演出中胡或高胡或板胡
你就一定要送中胡或高胡或板胡的影音資料的話
就真的有點強人所難
一來這些樂器並不是很常用來做為主修的樂器
二來胡琴系統的共通性滿高的
三來當天只是作為伴奏,技術性並沒有主奏要求的那麼高
四來這些樂器也不是很常用來作為主要演出的樂器
.
.
.
.
總之這部分花了我們前期規劃的很多精神
也對於演出效果沒有任何幫助的工
當然有部分我們自己也是能省過去就......
PS:如果有在國家音樂廳演出過的就可以省去這個麻煩

溝通:

除去八股的規定外
音樂廳的工作人員都滿好溝通的
也會EMAIL提醒各項申請的時間
當然也順便提醒你該繳錢啦 XD
雖然規定很鳥
不過音樂廳的工作人員在整個籌辦跟演出的過程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
在此對於他們獻上無限的感激
只是有個比較不太方便的地方
在各工作項目細分下
要詢問的人都不太一樣
有時候我以為是要問A的問題
A跟我說應該要問B
有時會發生這種狀況
音樂廳也沒有提供所有項目的負責人員清單
要一個一個去問出來也是滿麻煩的

演出並沒有多作時間排演
現場時燈光跟舞監都滿能依我們的需求調整燈光的配合
都是很有經驗的工作人員
應對也都很NICE ^_^b

軟體:

申請的規則寫得又多又雜
項目也分開在不同的文件中
有些規定也很零散
申請的表單也是
沒有一套的申請流程以及管理辦法
一件事你得有相關的文件都翻過一遍
這滿麻煩的

系統方面
這次主要接觸的就是音樂廳的線上申請系統跟兩廳院的購票系統
最明顯就是線上申請系統瀏覽器相容的問題
比較屬於技術面的問題這邊就不深探了
一個影響演出比較大的問題
是在於線上申請系統跟售票系統的溝通機制
我碰到的問題是
原本申請在第17排(最後一排)的中間架設攝影機
申請系統給我的訊息是"保留17排1、2號位置及16排1號位置"
但售票系統那邊還是把17排1號位置賣出去了
也就是說申請系統給的訊息是"提醒"而非"確定"
但字面上看起來就像是"確定"的結果
使得我們缺少一個架設攝影機的位置
還好我們馬上把17排3號的位置保留下來
現場跟1號位置的觀眾換
(現場跟音樂廳前台的工作人員還需要溝通)
不然就影響到我們現場攝影機的架設了

代錄影音的部分
麥克風就是舞台前掛在半空的那兩隻
錄音算是中規中矩
錄影雖然沒有雜訊的問題
但畫面解析度以HD的標準來說就不太夠
注重畫面的演出的話
還是建議自行錄影效果會比較好

後臺的工作人員有一整本的便當、飲料訂購冊
讚^_^b

硬體支援:

音樂廳可以借的品項算不少
演出用的演奏台、譜架、打擊樂器到平台琴等等現場都有
也有清楚的列表可以參考
省去準備一些演出用具搬運的問題
也可以依情況先借
到時候不用也沒關係
只是打擊樂器借起來偏貴
小型的請計程車來回運送還比較便宜

後臺:

停車場因為是外包
所以演出並沒有辦法免費停車
不過持門票可以在演出時段有較便宜的停車優惠
跟觀眾的優惠是一樣的

後臺演奏廳跟團體、個人休息室在不同的樓層
要移動比較麻煩些
演奏廳舞台旁的準備區域
(觀眾席面對舞台)左邊是放譜架、演奏椅、演奏台類似倉庫的小區域
若有錄影、音的控制台也可放這邊
(觀眾席面對舞台)右邊則是與休息室電梯相通的準備區域
有些簡單的桌椅、掛衣的架子跟舞監與燈光連絡的區域
左右兩邊準備區域後方不相通
只能從舞台上過去
通常上下台以右邊為主
也可在左邊配置一些工作或演出人員
但左右邊無法聯繫(演奏廳內手機訊號很弱)
得要有些默契了
(演出當天另一位工作人員在左邊幫忙配合得很好,非常感謝他)

前台:

空調的部分
通常去各場地聽演出
不免要帶個小外套禦寒
因為很多場地的空調都開很強
會聽到發冷是很正常的
不過國家音樂廳的演奏廳的空調就很適宜
前次進演奏廳聽演出
從頭到尾穿一件短袖也不覺得冷
可是對於演出人員來說
舞台上的溫度就偏熱了
伴奏人員可能就還好
在燈光的照明下
當天獨奏的老師頻頻在台上擦汗
若是比較耗費氣力的樂器
應該要多注意換場的休息才是

在音響的共鳴方面
國家音樂廳的演奏廳共鳴算是滿不錯的
可以說有點過好
音響效果過好會有什麼問題呢?
因為聲音在台上的回響太少
都直接到觀眾席去了
演出是很省力的
可以用低於平常演奏的力氣就有不錯的效果
但是在舞台上就聽不太到其它人跟自己的聲音
聽不到自己的聲音
若是平時練習的不夠
會以為聲音太小聲而更用力演出
影響聲音的平衡
若是聽不到其它人的聲音
樂團默契不好的話就會使得演出不協調

另外也是音響共鳴夠好
在演奏廳演出是不太需要擴音設備的
但樂器太多的話
用平常演出的音量就會造成觀眾席聽到的聲音過滿
通常這個場地比較適合一個獨奏
頂多配合一台鋼琴伴奏
或是兩到三人的小編制伴奏是最好的狀態
這次碰到的問題是
我們小樂隊伴奏的編制就有十人左右
因此樂隊伴奏需要控制甚至壓低一半左右的音量
但是有時候又會造成互相聽不到彼此聲音的問題
可以話
減少伴奏的量、提高伴奏的質
才是最適合這個場地的演出方式

目前就先想到這些
當天順利演出真是太好了^_^
可喜可賀!!

創作回應

*~東方吹雪~*
想問一下~何時會再招募外場服務人員~感謝!!!
2012-06-21 17:43:05
皓月當空
不知道你說的"外場服務人員"是指?

我是幫老師籌辦演出的
所以工作人員都是找自己人
如果你有興趣來幫忙的話也是歡迎
那就等我們下一場演出

如果你是指固定每天在音樂廳工作的服務人員
那就要洽詢音樂廳了

謝謝^^
2012-06-21 17:49:22
*~東方吹雪~*
感謝解答XD
2012-06-21 17:52:46
皓月當空
不客氣^^
2012-06-26 14:32:10
低調人士
馬頭琴,是北方民族的樂器嗎,還是樂器上方有個馬頭即可。
2012-06-25 08:49:37
皓月當空
馬頭琴是北方民族(蒙古)的樂器沒錯(請洽維基百科 XD)
2012-06-26 14:34:43
因近期個人將初次在該廳籌辦演奏會,以上資訊受益良多,但想請教更多細節也急迫,是否可提供貴連絡方式?手機或email?非常感謝!
2016-08-19 16:06:59
皓月當空
已站內信回覆你
請收信看一下
謝謝
2016-08-22 17:24:01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