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學長指揮學弟妹上的一些問題檢討

兔二:滾你奶奶的 | 2015-01-06 13:36:32 | 巴幣 12 | 人氣 181

  督促學生成員執行任務有兩種方法:一是緊迫盯人,但不至於翻臉;二是跟他們打成一片,並知道他們所有資訊,包括「目標為何、身體狀況、平時娛樂、家庭狀況、戀愛狀況、考試準備」,因為這都會成為他們的擱置任務的合理藉口。

  我常在反省,為何這類高中生、國中生就能作的指揮與領導,等同社團活動的業務,在我手上一蹋糊塗。其實真正的原因:

  一、驅策別人前,必須與大家混熟

  在社團,其動力的驅動,來自於內部成員的非正式驅策居多,而不是武力與槍桿子。因此,一個人能作上指揮位,往往也有強力的人際網絡支撐。「他們本來感情就不錯,而生活交融」。

  但在我的場合,既沒有強力人際網絡,而我也不打算陪養。除了工作外,我從不care成員們的一切,頂多見到面有空聊聊,導致我無法推估他們的行動以及藉口,而耽誤了組織行動。

  混熟,既可以預料對方的藉口,規避下達不可能達成的指令,也可消除對方對自己的恐懼,減少溝通障礙。

  二、驅策別人時,得忽略別人喜不喜歡

  作事上,我也不喜歡被緊迫盯人,而我預設了別人也不喜歡,所以理所當然下達指令後,下面就應該執行,自我監督而有事回報。但往往實情不是如此,現在的學生本身缺乏客觀規劃的能力,一個突如其來的私人事件,會令他們擱置組織任務,而且還理所當然。故,若組織的計畫,以他們的作為或不作為,為變更策略的考量,末,會耽擱大局。

  三、最後的自我評估


  (一)緊迫盯人,我沒作到;(二)我不與成員打成一片,也就無法融入成員,也就無法知道他們的情形,作出可能(※不說追求人性化)執行的安排。

  我突然能體會,主管或老闆,為何下班還用line call員工。縱使這顯示他們的無能,但責任和任務使然,不得不如此。

  要嘛「無能」,要嘛「失職」,就是這兩種選擇。


創作回應

殺神浪客小馬哥
做對的事,也要把事做對.
2015-01-06 21:07:12
兔二:滾你奶奶的
同感。
2015-01-06 21:23:25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