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達人專欄

政治家:標榜之路 第一章 崛起

佛萊曼 | 2024-05-18 13:25:10 | 巴幣 320 | 人氣 434

艾倫·格雷森,1884年12月20日出生在英國倫敦,生長在東區貧民窟,父親強納森是當地的流氓,酗酒、抽菸、吸毒和賭博樣樣來,惡名昭彰,經常出入監獄,是個死有餘辜的人。
 
母親艾蕾娜夜晚返家被強暴而懷孕生下他,艾倫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單親家庭,從小他就很少見到父親,父親因為為非作歹而長期坐牢。
 
艾倫討厭父親,因為當他在家裡出現,就會和母親吵架,伸手要錢,把家裡搞得一團亂,他會亂摔東西,家暴兒子和老婆。母親已向政府申請保護令,警察飛快抵達現場將他抓住,強制驅離。後來,父親酒駕撞死了一名女人,過失致死、酒駕累犯等罪名被起訴,最後被判了無期徒刑。
 
在那之後,艾倫就沒見過父親。母親是個溫暖而堅強的人,她獨自一人撫養艾倫,在當地的紡織廠工作,讓他不至於餐風露宿、三餐不繼,他也能去學校上課。但由於父親惡劣的作為,讓艾倫在學校飽受欺凌。
 
「是那個殺人犯的兒子!」
 
「不對!是吸毒犯!」
 
「據說他的爸爸是黑幫的成員,常常火拼耶。」
 
「好可怕喔。」
 
艾倫在學校交不到朋友,他被大家厭惡、遠離,老師對他不以為然,所幸艾倫的成績優秀,品行良好。最後師長們也慢慢對他改觀。
 
「你爸爸是個很糟糕的人,但你可以當個很好的人。」母親總是如此教誨他,「你可以不用成為最優秀的人,你只要健康、品行端正,別像你父親一樣就好。」
 
艾倫憎恨父親,他給這個家庭帶來太多傷害,卻毫無貢獻。他唯一的價值就是給他的兒子警惕,時時刻刻提醒他別變成像他一樣的人。
 
「媽媽,學校的同學都說我是殺人犯的兒子。」
 
「你不用在意他們的話,因為他們不了解你,你跟你爸爸不一樣。」
 
「我沒有機會向他們解釋。」
 
「你可以用你的表現和品德展現給他們看。」
 
艾倫努力提升成績,以禮貌、溫和及友善待人,儘管如此,還是沒人願意做他的朋友,曾有幾人想跟他建立友好的關係,但很快都放棄,因為被眾人唾棄、嗤之以鼻和排斥,受到了打壓和欺凌,最終他們都放棄這麼做,因為受不了外人的眼光。
 
「媽媽,我都交不到朋友。」
 
「那些不能成為你朋友的人,都是有苦衷的人。他們跟你一樣,內心充滿痛苦。」
 
「我有甚麼方法能改變這些呢?」
 
母親抱著他痛心的說:「親愛的兒子,你要做的就是好好讀書,未來投身於能夠讓這個國家、這個城市變得更好的職位。讓大家了解你的價值,你能改變眾人,能改變這個國家和城市,如此一來,大家就能對你改觀。」
 
於是艾倫更加努力用功讀書,在他成長過程中,他慢慢理解,貧富差距是社會的結構性問題,若要改變這些,就得從根本開始整治,要改變這些,必須擁有地位和權力,唯有如此他才可以著手進行改革。
 
政治家成了年輕的艾倫的目標。他可以提出政見和改革,讓國會通過,強硬的要求政府進行變革。
 
「那個窮人的孩子是能做什麼?」
 
「是阿,他家什麼也沒有。他肯定也是甚麼也沒有的人。」
 
「一個窮人妄想有什麼改變嗎?」
 
長大以後,大家攻擊的目標從父親變成了家境。這是笑貧不笑娼的時代,財富至上,唯有錢財才能讓人改觀,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致力於賺錢,甚至忘了根本,忘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可是艾倫知道,錢財確實能改變家境,但無法改變這個社會,讓這個貧民窟的人們生活得到改善。
 
儘管自己進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裡面充斥著有錢人和名門望族,自己貧窮這件事始終不變,高昂的學費也是透過獎學金而彌補,那些貴族們根本無法體會他一路走來的艱辛,被嘲笑、看不起、排擠、被壓在地上,從家裡的毆打到學校的拳腳相向,東西撒落一地,言語的霸凌、無人幫助的孤獨。
 
他都忍住了,這是為了什麼?他不想未來再有人跟自己落得一樣的處境,這樣的痛苦,自己一個人有就好了。
 
「各位!今天將大家聚集於此地,是想要跟大家表達我的想法。」
 
就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公共政策學院的期間,他到英國各地的貧民窟展開一場又一場的巡迴演講,將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方式告訴眾人,大家都屏息、專心的聆聽,他的理念就是要從根本改變結構性的社會貧富差距,讓貧民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擁有專業後從事高度專業的工作,獲取優渥的薪資,可以過著平常人的生活,不用餐風露宿、不用擔心三餐有沒有著落。
 
「我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所以我更希望未來可以不用再讓各位繼續複製貧窮,而是在一般中產階級的生活條件下成長,這才是一個人活在世上該有的生活!」
 
「憑什麼只有富人能接受教育?憑什麼有錢人遭遇到不公平和不幸可以受到政府重視?而窮人卻沒有?我們也是人啊!」
 
「窮人也想過上一般人的生活,窮人也想過好生活阿!為什麼沒有能給眾人翻身、改變命運的管道?難道我們一輩子都得在工廠當作業員嗎?」
 
聽完他的演講後,眾人熱淚盈眶、掌聲連連、歡呼聲不斷,大家都表示要支持艾倫。從學校畢業後,艾倫立刻投身於政壇中,他加入了大不列顛社會黨。透過一場又一場的演講,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創造一個「沒有貧窮的社會」,他的理念受到窮人們的支持,在19世紀的英國,這個窮人佔據多數的大環境下,艾倫被窮人擁戴,在毫無背景的情況下,在一次選舉中打破眾人的眼鏡,以高票當選,成為了倫敦市長。
 
 
 
風雨飄搖的夜晚,燈火通明的市政廳內,年輕的政治家艾倫·格雷森在一張古老的辦公桌前埋頭苦幹。市政廳的大廳已經空無一人,僅剩下他在此處工作。桌上堆滿了文件和報告,他正全神貫注地閱讀著其中一份。
 
這是一份關於城市貧困問題的報告,裡面記載著許多讓人心碎的故事:無家可歸者、飢餓的兒童、失業的家庭。艾倫心中湧起憤怒和不甘,這個城市的弱者需要有人站出來為他們發聲。
 
年輕的艾倫,雖然出身貧困,卻擁有著非凡的口才和魅力。他曾是一名優秀的辯論隊成員,在大學時期就展現出了領導才能。他的演講總能感動人心,他的理念總能激發人們的共鳴。
 
在這個充滿黑暗與不公的世界中,艾倫決定挺身而出,改變這一切。他堅信自己能夠做到,他相信自己可以成為這個城市的領導者,為弱者帶來希望和改變。
 
然而,這條路並不容易。政治世界充滿了陰謀和勾心鬥角,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和危險。但艾倫並不畏懼,他願意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奮鬥到底。
 
在這個夜晚,他決定要開始他的征途,為這個城市的弱者而戰。他深知這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但他願意承擔這一切,因為他相信,只有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領導者。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