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創作者的尊嚴

伍德‧瓦懷特 | 2024-05-16 07:05:44 | 巴幣 2592 | 人氣 294

  「作為一名學者,學術清譽可說重於生命。」

  我在台灣的指導教授曾對我如此訓示。凡論文中有任何引用,務必要做好附註;在完稿之際,也要再三確認參考資料中有沒有遺漏的文獻。論文的原創性是所有學者都必須嚴以律己的標準,而被指控抄襲更是重中之重,絕不容他人汙衊。時至今日,儘管博士畢業論文算不上順利,但我仍如此要求自己。就算再怎麼窘迫,也絕對不能跨越抄襲的紅線,一定要擠出自己的貢獻。能夠跳牆的終究只有被逼急的狗,而我還打算做個能挺起腰桿的人。

  在線下我是名研究生,而後可能也跟隨教授們的腳步進入學界;而在線上,我是位小說作家。在線下的自我要求,放諸線上又何嘗不是如此?

  這幾日在創作圈,關於抄襲的議題再度沸沸揚揚。其實光是「再度」,就足夠讓人心寒。而這次事件涉及兩岸,更是讓部分媒體見獵心喜,大肆炒作以博政治利益,讓事件愈發複雜。而在網路發達的現代,事件的發展瞬息萬變,在被指控方提出證據、並指出原先指控方的證據毫無立足之地後,風向再度逆轉。由於事件尚在發展中,儘管心有定見,我還不想蓋棺論定誰是誰非,但不論是誰抄誰,抄襲不該被原諒這件事情絕對不因加害者及被害者的身分而有所差別。

  我雖然在心中對時局常有看法,但卻鮮少發表評論。這次之所以發聲,是因為已經厭倦了──厭倦了每當類似事件發生時,就看到大家提及「台灣文創怎麼這樣」、「台灣創作就是如此」。別誤會,我絕非想請這些評論者禁聲;相對地,在網路上大眾討論地沸沸揚揚之際,幾乎沒看到其他創作者發聲、討論或譴責抄襲,讓我覺得即便人微言輕,也應該說幾句話,讓大家了解在台灣同樣還有有著不同聲音的創作者,而並非都一言不發、在冷感中默許著這些事情發生。

  當你想到「台灣文創」,或更廣義的「台灣作品」時會想到什麼呢?拙作的背景設在架空的城市「國北市」,卻曾被建議改為現實的台北地名(我並未採納);另一名寫小說的朋友甚至還被其他人指責「不書寫自己國家的故事和歷史,是對自身身分的褻瀆」。而在政治正確,及媒體、網紅、公關們的集體塑造下,彷彿只有那些作品才足夠愛國、才足以代表我國。我絕非一竿子否定這些作品,但確實畏懼著我們的文學被那樣的著作定型了。當大眾想到台灣文創,都帶有那樣的元素和意識形態,甚至讓定義類型的話語權都被操縱在部分人手中,對不同類型的創作者是真正的不幸。

  當然,倘若讀者們認為那樣就是對的路,一同努力也不是壞事;但我也希望,和我有著相同國籍的人們,在碰到爭議時,不是急著反咬對方或指責對方居心不良,而是誠實地反求自己;不是不擇手段硬抝到對,而是坦然地面對過錯;不是裝死等到鋒頭過後就重操舊業,而是真心面對錯誤後不會再犯。而要是讀到這篇文章的創作者和我一樣,想走出不同的路,我們正應該積極發聲,闡明自己同樣不能接受違反創作倫理的行為,而拒絕成為共犯結構的一員。

  今年的前三分之一對我而言是辛苦的時光:在歷經不斷的自我懷疑後,才有幸和其他人交流,理解台灣的創作者是真的很不容易。我們常常單打獨鬥、各自接案,卻好像少了超然獨立的公會歸屬。每當醜聞爆發,因為沒有代表發聲譴責,都是對台灣創作圈的傷害;每次爭辯,因為沒有完整呈現始末的報導,都是對普羅大眾熱情的耗損。我絕不希望用「台灣人就該挺台灣人」來情緒勒索大眾讀我的作品,但更怕總有一日會因掛著台灣出身作家的名號,反而被讀者們未翻閱就定型成某類型的作家、甚或拒絕往來。

  對於數日前鬧得歡騰的媒體,衷心希望各位還記得在大學時所學,用追根究柢的精神、中立客觀的筆法繼續追蹤事實真相,而並非在散播特定印象後裝死或一走了之。對於創作者們,我們應該為道德及為自己發聲;儘管可能人微言輕,但集腋成裘、眾志成城,別讓大眾看不起我們,讓大眾知道台灣也有鄙視抄襲的創作者,讓大眾知道所謂的「台灣創作」不是某些意識形態的專利,更不是用來趨炎附勢的生意。當一個國家的創作失去針砭時事的力道,國民的思辨和創造力將陷入慢性衰亡,那是我所不樂見的。

  作家龍應台女士曾以《野火集》影響了一代我國讀者,不管你對她評價如何,她那一句開宗明義的宣言,即便過了40年仍如此聽來心驚。用現代政治正確的講法或許正是如此:

  「台灣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伍德‧瓦懷特
2024.05.16

(只要註明出處及作者,以上歡迎轉載)
以下的就大家看看笑笑就好:

1. 或許有人會嘲諷伍德是因為作品沒有出版、沒有分到大餅,講話才這麼大聲、這麼尖銳──搞不好還真是如此。伍德還知道要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但不至於每次都對傷害整體創作圈的事情裝聾作啞。不過話說回來,會在作品中寫出「類」交往、超市缺蛋這類哽的作者(伍德可以跟大家預告,之後還有漲電價跟「當個聰明的用電人」),大概註定是很難分到餅了。

2. 這次的事情不知怎地讓伍德不滿到整晚睡不好,才在這種時間發文。說實在是很想掛達人,但覺得好像沒什麼達人要素就算了;只希望大家讓伍德知道不是只有伍德這麼想。

3. 本來還打算在文章寫「林北很不爽」,反正「林北」是可以在中央政府機關使用,並被認證「接地氣」的用語,但想想還是算了,我還是不希望未來我要是有孩子,他學著這樣說話。

4. 曾經有某網紅在兩三年前的某業配拍了使用數學定理戰鬥的影片,而伍德的Math Server Volume 1現在在電腦就找得到2018年的底稿(六年前)。伍德當然不是要說對方抄襲(這真的不算抄),只是看到網紅下面眾多評論都是「好評」、「有創意」、「好笑」,就覺得你伍德的點子不是不行,只是你伍德不是網紅(

5. 其實著作權爭議事件也不是我國專利。就連J-POP史也鬧過幾次,改天今日點播再跟大家聊。

6. 如果事件又繼續翻轉──伍德反抄襲的態度還是不會變。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愛德莉雅.萊茵斯提爾
當創作自由遭某些團體把持與限縮,那世界人權宣言的創作表現自由如同虛設,但不代表抄襲也被納入保護內,自由與自由之間的潤滑液便是尊重,沒有尊重的自由不是自由,是蠻橫,看著台灣逐漸如此也蠻擔心的,可惜這次不太像i win那樣有機會找法律觀點插入( ´・ω・`)
2024-05-16 09:24:15
伍德‧瓦懷特
被某些團體把持是一回事,而這些團體在面對爭議的處理態度又是一回事。學術也好、文創也好,抄襲都是大忌,是非絕對不能顛倒。
而各位創作者們要是不發聲,圈外人都會把我們歸為同類──儘管我知道大部分的人們都唾棄抄襲。
我們已經力道夠薄弱了,要是不團結起來譴責錯誤,只會被一起拖下水
2024-05-16 20:17:37
愛德莉雅.萊茵斯提爾
目前是知道有道歉聲明及後續,創作不分意識型態抄襲事件本來就不好https://www.mirrormedia.mg/external/ftnn_233333
2024-05-16 17:48:29
伍德‧瓦懷特
這篇報導完全沒有提到道歉聲明,反而是轉趨低調不回覆,遑論道歉;昨日深夜廠商的回應稿更是公關災難。
2024-05-16 20:18:48
伍德‧瓦懷特
我看到道歉聲明了,那看來我可以將此事蓋棺論定了。
而衷心敦促政府單位毋枉毋縱,別讓大家認為這種事情鋒頭過了就能獲得原諒。
2024-05-16 20:29:54
愛德莉雅.萊茵斯提爾
最近真的要多盯緊,這陣子各種荒唐事( ´・ω・`)
2024-05-16 20:53:54
伍德‧瓦懷特
我是認為不只最近啦(
2024-05-16 21:52:38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