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炒飯狙擊手》所以說,那個食譜呢?

曉暮 | 2024-05-17 12:00:03 | 巴幣 10 | 人氣 45

炒飯狙擊手是作家張國立的小說,改編自真實懸案。那時,張國立還是個記者。

推理小說就是,大概花了三百頁在交代背景資訊,為了最後三十頁解開謎題的高潮段落。因此,我必須先坦承,自己不是很喜歡這個類型。然而看到小島秀夫的推薦文,好奇之下還是買來閱讀了。畢竟能受到國外的娛樂界大人物認可,起碼可以確保有一定的水準。跟僅僅是因為本土價值得到推崇完全不同。

我們先來看一段開頭的文字:
「五點十二分在義大利西北角的拉斯佩齊亞上車,拉起T恤後的帽子遮住半張臉閉眼打瞌睡。搖晃中,六點二十二分抵達比薩中央車站。沒有轉區間車去奇蹟廣場看斜塔,想像十六世紀末伽利略從塔頂鐘樓扔下兩顆重量不同的鉛球發現自由落體定律,或者拍張手扶斜塔的照片證明視差創造出的想像力。」

大家看過這段文字後有何感想?我推理讀得不多,不過記憶中不少推理小說都是類似的情報推疊風格文字。不過這些情報大多都是修飾用,迅速瞥過也沒關係。

再來看一段對話:
「但丁說的,有天早上他坐在門口,上帝經過問,但丁呀,什麼東西最好吃?但丁說,雞蛋最好吃。一年後,但丁又坐在門口,上帝再經過問,但丁呀,雞蛋要怎麼樣才好吃?但丁說,沾鹽吃。」

也不乏上面那種作者有點尷尬的幽默感。我不知道台灣的推理作家是不是這方面的感性已經變得怪怪的。

文字的部分就講到這裡,接著來談談本書的架構吧。

炒飯狙擊手採用第三人稱雙主角並行的架構,這種架構在切換的時候,可以輕鬆處理掉章節之間的時間差。一邊是在國外幹特殊任務的狙擊手,另一邊是調查一連串殺人事件的警官。兩邊都摸不清事件的真相,真相和政府高層、軍方、幫派有關。隨著調查進行,逐漸水落石出。調查佔本書八九成的頁數,過程中沒有太多轉折和突發事件,對於非推理小說愛好者而言,可能有點無聊。

將解謎與狙擊戰鬥結合,倒是挺有趣。槍戰的場面設計得非常有意思,包括各種槍枝細節在內,幾發子彈,射程距離多遠,天氣狀況如何,寫實合乎邏輯到若不具備一點軍武知識,可能會覺得那長串槍枝型號都是天書的地步。沒有那種天賦異稟,我要打十個的不現實展開出現,非常難得。

這本推理小說的閱讀體驗,大致如上所述。明天晚餐,點盤炒飯好了。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