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吳軍--《閱讀與寫作》讀書心得(上)——文學的重要性

薑絲燒肉不要燒肉 | 2022-05-22 19:36:05 | 巴幣 0 | 人氣 164

台灣目前在教育上,遇到了一個絕大的困境,那就是「要學什麼」和「為什麼學」。
 
我不是教育的專家,對教育現場的困難我也是大外行,甚至我連教育學程都沒修過,不過,倒是非常喜歡觀察社會。政治問題上,教育界如今非常著重於去中國化與古文保存的競爭,著墨最多的莫過於國文和歷史,只能說在實用面、文化面與政治面的拉鋸十分難熬,隱隱雖有去中國化占上風的趨勢,但仍無法明確。身為一個從一類組正統文科生跳到三類生物的人,對於目前的國文教學其實是感到有些複雜的。如果要說古文賞析對目前我所專長的科學有什麼直接性的幫助,我很難一言以蔽之,如果是大學時代的我,可能語焉不詳的回答「可能對如何邏輯編排和內容記憶有幫助」;而若是研究所時期,由於對於文學與歷史又更遠了,對這項問題也沒有獲得解答。
——但是這本書給了一個方向。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不僅止於研究論文時的開宗明義,現在被主管問這個問題的機會也在所多有,除了專業內容之外,如何做個簡易又切題的開場白,往往都是不小的困擾,但是回顧國高中時期,有些課文已經做了個模範: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訓儉示康)
開門見山後,再循之以文,可謂正統,記得高中時國文老師語重心長地說:「中文系不會讓你寫文章有邏輯,外文系才會。」,老實說我很難全盤同意這個說法,的確,如果論文照著中文作文的寫法來呈現,教授只會把電腦砸到研究生頭上,但如果要寫出好的框架與辭意,一些古文是個非常優秀的範例。
 
高中時,我身旁有好友對於閱讀文言文是感到痛苦的,相信現在也有不少人是這樣,除了琅琅上口的幾句,大多數人畢業後也會忘了泰半,實際上我也背不出來幾篇。只能說,國文考試蠻容易讓考生失去對國文的美好想像的,這不是指文義理解與背註釋不重要,而是我認為在這兩項都很重要的前提下,有更重要的事物,那就是判別「這是一篇好文章」。這未必是指修辭或是文筆,以前讀《始得西山宴遊記》,帶著我們背註釋、弄文義,因為柳宗元在這篇運用了大量晦澀的字詞,背註釋都需要花時間,匆匆帶過後,就進入到下一篇了。時至今日,重新讀了一次,通篇閱讀完後,感受古文的韻律和遊記從初始到發現,再到心境舒暢與萬化冥和,最後以展望未來作結,實屬佳作。但是這次不再是啃著艱澀的翻譯,以及揣測藍色窗簾般的文義,先想著作者的簡介,考量到為什麼會寫這篇文章,先全文看個幾遍,再慢慢從段落、語句、再到文字的剖析,想想自己會怎麼寫,想想怎麼從白話文中精煉詞彙……如此,以往的視野突然清明了起來,冗長且繁瑣的背誦和理解,我想目前很多人討厭文言文的原因,也莫過於此。
也是同時,白話選文中老師教到《傾城之戀》,我就認為老師的教學非常多餘,因為帶我們看著大量修辭,以及張愛玲行文的風格,但我真的對這個沒興趣——我只要知道白流蘇在那個時代多麼的鶴立雞群與標新立異,以及和男主角的情感描述多麼細膩與矛盾就好。而其他文體也是相近的道理,透過閱讀,理解並判斷寫得如何,舉凡報導、科學文獻、書籍等,也都必須先判斷這是部好作品。

而這本《閱讀與寫作》,也正是在傳遞這件事情。我們看報導,需要知道因果、背景、兩造以及真實;閱讀文獻也是類似的道理,不同的是我們需要更多專業知識,但仍然需要理解作者為什麼做這個,以及作者對於這項研究的願景又會是什麼,文學令很多報導與研究提升到更高的層次,書中最知名的案例莫過於華生與克里克投稿《Nature》的DNA研究,若少了兩人精練的文筆,那篇文章未必能為後世所銘記。同樣的,《物種起源》若不是以書籍的方式散播,在歐洲也不會取得巨大的成功。
而正因為大眾知道這是好的作品,於是可以傳播的更廣,判讀優劣,昇華至輸出優秀作品,便是閱讀與寫作技巧的必要性,也正是目前我認為目前包括我在內,許多人都需要補足的技巧,至少,以文學而言該是如此。

※註:也許看了之後會有人以為我覺得修辭不重要,但完全不是,適當的修辭用法可以提升文章的精鍊和優美程度,甚至可以輔助讀者想像,書中也有提及這塊,相當值得一看。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