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個人抱怨─反正我很閒的勞動神鷹犯了一個錯誤

雙面幣 | 2021-02-11 07:41:30 | 巴幣 0 | 人氣 1651

老實講,都沒人說這部YT影片是個「畫虎不成反類犬」嗎?
有在看我的文章就知道我有分析過山大王的影片,
那麼這部勞動神鷹發生了什麼問題?
今天主要是在講這個錯誤,
好吧!我們開始吧!

我相信有點腦袋的人都看得出來「勞動神鷹代表的是為勞工擋槍的管理階級」
然而這個第九代說著:「我還能承受!」
你知道嗎?阿反正留言也有寫到這跟黑暗騎士很像,那既然提到黑暗騎士,
那就是我的領域!這時我就可以說:「只得其形,不得其意!」

黑暗騎士在做出犧牲自己的清白為雙面人的罪惡背鍋的選擇時,
請問他做好自己的事了嗎?
我們要知道黑暗騎士就是個法外的守護者,守護人民不受邪惡的攻擊,
他在黑暗騎士之中一直阻止小丑阿!
然而小丑的算盤是把高譚市的光明象徵(雙面人)變成黑暗,
藉此讓高譚市的人民喪失希望,
從「守護人民」變成「為了高譚市的希望犧牲自我」這個差距,
就是「為了自己的信念」與「為了他人的信念」的差距,
不要問我蝙蝠俠為了自己的信念是什麼東西,會這樣問,代表你沒看開戰時刻,
我不想解釋這種東西,解釋起來又會變故事分析咧!

所以呢,我們可以知道一個人為自己的信念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時候,
為了他人而犧牲的信念才如此的可貴,
但是第九代勞動神鷹卻不是這樣,在他底下的工安意外一個月發生6次,
就代表了管理失職,工安欸!各位,輕則擦傷,重則死亡,
既然你已經要成為那樣的管理者了,就要正視問題,
該管的就是要管,不是什麼都沒在管,
然後說著:「我是替窮人擔責任,我很偉大!」(意思大概是這樣啦!)

幹!這部影片到底是想怎樣?
所以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想把英雄之中犧牲自我的概念表達出來,
我的建議是:「再給我看黑暗騎士三部曲一次」
雖然創作是很辛苦的,但是要表達概念的時候,請理解概念形成的原因,
希望下一次影片會更好

好啦!廢文就到這邊啦!

創作回應

四弦
『應該說:「自我犧牲可以導向英雄,但是英雄可以不導向自我犧牲。」
這才是判斷的基準,不然媽媽犧牲自己的青春歲月來養我們,你難道不會認為媽媽是英雄嗎?
照這種基準來看,你的人類跟男人的句子就不能套用在這裡。』

→當你說某個人「可以」做甚麼事,代表他至少具備了做這件事的能力;同樣的,當你說某個概念「可以」推導至另一個概念,代表這兩個概念至少要有交集或衍生關係。

我說「不一定」,意思則是某個人具備了能力,他可以選擇做或不做;某個概念的部分與另一個概念有重疊,但剩餘的部分則沒有。「不一定」如果轉換成你的用字,相當於「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而我當初會使用「不一定」,就是因為你認為「作品出現了自我犧牲,那從觀眾視角來看一定是在討論英雄。」但我已多次舉出反例,證實這存在著例外。

「英雄可能會自我犧牲,但自我犧牲不一定導向英雄。」用我的這套基準來看,媽媽當然可以是英雄,因為她符合第一句的論述,也符合第二句中的「可以是」。
2021-06-03 13:42:56
雙面幣
連結的廢文是解釋我的看法,如果你再不了解,那我就沒辦法了.......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5169102
2021-06-05 10:50:48
四弦
『那是因為第二段,你把自己的視角當作雷斯王,所以才會說出:「這難道不是自我犧牲嗎?」

而第三段你又把視角切回觀眾視角,所以才不會認同雷斯王是英雄,
你亂切視角的話,英雄的定義當然就會模糊啊!』

→你的說法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我在做出所有評論時,「完全沒有」切換視角。《進擊的巨人》在敘事上採用第三人稱視角、全知觀點,這代表讀者沒有必要去猜測角色的心理,事實上我那段關於雷斯王的論述,完全是基於角色的對白、直接寫出的意識與想法,還有劇情的明示,即便大略翻過漫畫也能下此結論,我不用模擬自己是雷斯王,如果依照你的說法,就是始終保持著「觀眾視角」。

當我說:「這樣難道不是自我犧牲嗎?」,這僅只是一種反詰、激問修辭,也就是「身為觀眾的我認為這就是自我犧牲。」我並沒有要代替雷斯王發話,或是替他爭取你的認同。

最後,我的確沒有給出定義「甚麼樣的人是英雄」,自始至終,我想說明的都是甚麼樣的人「不是」英雄。假設我是一間公司的人資,我當然在乎應徵者是否能與團隊合作、是否誠實、抗壓性…等等,但如果我無法從簡歷與面試中看出來,我當然只能根據學歷、工作經驗,還有應徵者的談吐中,推測他是否具備這些素質,不符合基本門檻就只能刷掉。我不能斷定他一定是優質員工,但是絕對不會收明顯的爛員工。
2021-06-03 14:10:14
四弦
『你都打出現象的定義了,
「狀況跟與型態」為何會等於「這個行為的全部過程與形貌」?
不要混淆!

看得出來的狀況與形態才是現象!
行為只能表現在外,所以看得到,因此行為是一種現象』

→請看清楚我當時貼的註釋,事物在「發展演變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狀況、形態。你的說法就像是你只觀察了某個時間節點下的狀態,缺少了演變過程。

行為表現在外的部分,可以被歸類成現象啊,我同意。然而它也有受動機和心理活動影響甚至驅動,除非該角色是夢遊或處於毫無意識的狀態,否則你分析他的行為一定避免不了分析動機。粗淺一點談論,法律中也會根據行為來決定犯人是蓄意還是過失。
2021-06-05 11:25:51
雙面幣
那是因為演變過程之中,有不可見的事物,
你沒辦法一一觀察到這不可見事物的所有狀態,
就是你說的心理活動、動機與意志(隨便你說),
你最多只能找一種理由來佐證這個東西,
而不能證明這個東西就是驅動這個現象的原因,
所以我直接命名這個現象,而不去找原因,
把可見的過程與不可見的過程切割開來,只關注在可見的過程,
就只是這樣而已
2021-06-05 13:24:08
四弦
『冏,可是你在寫作中就是在創作自己的故事,也就是創作者,
我們是觀眾,觀眾就用觀眾的角度來看創作,
為什麼要用創作者創作的第幾人稱來代表觀眾觀看作品的第幾人稱啊?
觀眾又不是創作者!
誰說故事分析就一定要照著創作者規定的第幾人稱?』

→我沒有限制你一定要用誰的觀點來分析。
我之所以感到困惑的原因,是你使用專有名詞構建了新的意思,這就好比你指著+號說:「接下來這個符號在我的算式中代表-號」。我覺得推翻舊有概念,重鑄一種新的說法沒有問題,但必須要妥善解釋才不會讓人誤會,然而你在前面的幾則評論中沒有提供一個系統性的整理,所以我只好透過提問來拼湊你的想法。

『誰說觀眾看的作品就一定會是全知視角?
故事的發展大多是由主角的視角開展的,
要是一個故事只注重主角的視角,
而不注重配角的視角,那觀眾的視角能被稱為全知嗎?
你應該沒辦法否認有這種只注重主角而把其他配角影薄的故事吧!』

→全知的重點在於,觀眾是否知道「故事角色不知道」的劇情與資訊。主角必須與配角互動,主角才有機會了解配角的資訊,但是觀眾不同,只要作者願意給配角哪怕一個段落的戲份,觀眾都能從中得到一丁點資訊。我認為只有在極特殊的狀況下,作者才會刻意讓觀眾失去全知的能力,那通常會出現在懸疑推理類型的作品裡。
2021-06-05 11:49:47
雙面幣
連結的廢文解釋了我對第幾人稱的想法,沒有很複雜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169420
2021-06-05 18:52:03
peacexlove
仁兄,上面大哥用研究性的語調,當然,不是人人都受過嚴格的研究所訓練,其實要理解上述內容,必須要有一定的邏輯基礎,我就白話文懶人包一下,你的用詞不嚴謹,甚至因此"有可能"導致矛盾,由於一般人不常使用嚴格定義後的字語,所以會雞同鴨講,他的意思是,分析的基本要求,正確定義要確實做到,這點跟一般人認知不同,字詞不能是感想式的,我認為是什麼就是什麼,字詞必須有精確的邏輯性,然而他可能忽略了一點,就好像吃飯順便聊天,有人重點在於吃飯,講不多話,反過來說,吃30分鐘聊一小時的也有,想法的表達大於想法的邏輯嚴謹。 然而,我也必須要說,你理解錯了幾點,第一,反正我很閒的劇情內容都是以一般市井小民能發生的瑣事來建築的,其實這部影片講的根本不是英雄,是在講"背黑鍋",那個人不是英雄,是"不得不幹"的爛職位,這跟英雄是差異極大的,英雄能解決大問題,而凡人,遇大問題只能拖著、扛著,沒有解決,"勞動神鷹是偉大的"是概念理解錯誤,當卓別林演默劇時,他不講話卻可以用動作表情取代,從狹義來說,可以稱偉大,但是實質上,要表達的不是這個概念,平凡的犧牲,要說的不是偉大或英雄,有遇過相同情況的人,會體會出社會底層的無奈跟雖小感,是諷刺社會,底層竟然能夠往下去更底層,注意:他們不是主動性去做犧牲這一件事,英雄正常會主動當到退休,你看勞動神鷹是換下來的,要表達的是,如果社會沒那麼糟,就沒有犧牲,而不是英雄為了誰而犧牲,第二,現實真的"那麼爛"?真的爛,社會上層出不窮(你如果還在念書,那你就別去想,好好念書),舉例來說,倘諾你自己要跟那個不守勞基法的老闆談,你認為你除了檢舉他撕破臉以外,一個基層能在職場上壓過管理職?甚至於,並非管理層爛,是老闆爛,改不了,管理層就算想幹也幹不了,你當然可以不幹,但是你是基層,你沒辦法保證下一個老闆會更好
2022-01-29 03:10:50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