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拿破崙時期的線列步兵 (Line Infantry)

帝國人 | 2020-09-22 00:25:16 | 巴幣 120 | 人氣 2878


Vive l'empereur !

一、拿破崙軍隊的背景

自法國大革命發生以來,法國軍隊已經同其他歐陸國家的軍隊組成有著質跟量上面的差別,在波旁王朝以來,所謂的軍官與將軍,基本上是以貴族擔任為主,在太陽王的年代,王國的將領人才輩出,包括孔代親王路易 (Louis of Condé)、蒂雷納 (Turenne)、拉維爾 (Villars) 等一干名將,但在路易十五之後,法國的整體軍事力量已經呈現了極度的僵化,唯有貴族才能升任高等軍職,已經使個人才華的發揮受限。

以拿破崙底下的元帥蒙塞 (Jeannot Moncey) 為例子,在大革命之前,蒙賽在二十年的服役下,其職位不過是一個上尉 (Captain) ,一個連的長官,之後在大革命的背景下,各大以貴族為主的軍官紛紛出逃,作為一個沒有顯貴身分,律師之子的蒙賽,很快就有了升遷管道,並率軍擊敗入侵的西班牙軍隊,大革命造成了軍事階層真空,使得以往沒有任何管道升遷的平民們,霎時有了爭取自己榮耀的機會,然而大革命本身讓舊制度崩壞外,更嚴重的問題,是專業精神的喪失,最著名的例子為化學家拉瓦節 (Lavoisier) 被送上了斷頭台,在共和國的各個戰場,都能看到完全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將官指揮軍隊送死,或著發起毫無意義的進攻與反擊,這一切在拿破崙奪取權力後,才有所改觀。

路易十四時代的軍官、將軍基本上由貴族獨佔,雖然太陽王用人獨具眼光,但貴族整體上仍占有優勢。

早在大革命中期,吉伯特 (Jacques de Guibert),首先發起了對軍制改革的論述,他認為要應付一個大規模戰爭,軍隊必須要由一個純粹公民(Citizen)組成,而舊式的後勤結構,尤其是以馬車騾車運送糧食,以及大營隨後的習慣 (法國一直到近代才廢除了軍隊中妓女的存在),在吉伯特的理論上,一個共和國的軍隊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著機動力,他提倡法軍必須要以就地取材的方式取得糧食與補給,士兵不需要攜帶太多裝備,以拖累行軍步伐,吉伯特的作戰思維是劃時代的,同時也因為法國大革命的精神,使作戰士氣獲得了保證,但吉伯特很快就在恐怖統治下丟了腦袋,但其作戰思維仍繼續影響下去。法國大革命在外界與內部的激盪下,武器裝備也開始快速發展,馬車的輪軸從鐵製改為堅固的木製(降低成本與重量減輕),步槍的機械瞄具統一改由切線瞄具,提升運輸過程以及射擊精準度。


1796 年,拿破崙就任義大利軍團司令,並開赴亞平寧接管義大利軍團。相較於敵人奧地利與皮埃蒙特,義大利法軍簡直是缺胳膊少腿,在拿破崙圍攻土倫時,便相當重視軍事裝備的生產與補給,強大的炮火對於拿破崙而言,是戰鬥中不可缺乏的存在,特別是針對步兵的進攻,火炮最主要的作用,便是擊碎敵方陣型,為步兵製造機會,但這一切在義大利軍團中都不存在,因為最好的裝備,都放在了萊茵軍團 (l'Armée du Rhin) 那裏,義大利軍團的模板可以說是未來大軍團的寫照,既然沒有裝備、沒有錢,那就用搶的吧 ! 快速的行軍步伐、就地取材的策略,集中優勢兵力,便在此時成形,就連俄將蘇沃洛夫 (Suvorov) 也稱讚,拿破崙的到來宛如朱庇特的閃電,打的奧地利人到處亂竄。

拿破崙在霧月政變 (Coup d'État du 18 Brumaire) 奪權後,加大了對於軍事制度的改革,而最中堅的力量,便是步兵,拿破崙對於法國軍隊的改革,除了承襲吉伯特的構思外,尚有他自己的經驗在裏頭,特別是義大利軍團,拿破崙改革法國軍隊,並以該次經驗為架構。

二、拿破崙的步兵

1.重步兵 (Heavy Infantry)


在 1792 年,一般步兵戰術的認知上,主要分為兩個主要步兵,一種是線列兵 (Line Infantry),與輕裝步兵 (Light Infantry),而前著又被稱作「重步兵」,在各國的例子中,線列兵最主要的功能便是維持一道戰線,士兵被分為線 (Line)跟列 (Colum),士兵們肩併肩作戰,是為了降低面對敵人的恐懼感,一同齊射,則是為了精準度與對敵人產生心理壓力的作戰方法,線列步兵的陣型大多以「三排」為主 (英國早期則是兩排),在軍隊的排列上,身材最高大的人會排列在隊伍的最前方,這看似不合理,但此時期的步兵大多會配戴醒目的帽飾與高大的帽子,來區別軍團番號,身高差距不明顯,而第一排的士兵大多有給對手心理壓力的作用,特別是在刺刀戰時。同時為了不要讓火槍的爆炸聲影響到士兵的聽覺與誤聽長官命令,所以第二排士兵會同第一排的士兵保持距離,在第一排射擊蹲下後,接替射擊,以法國為例。第一排與第二排彼此之間的距離為26英寸 (66.04 公分),並確保左右排的士兵肩膀是互相抵著的。

部隊的排之長度,以英尺為單位

在拿破崙戰爭時期,師(Division)的軍事單位分類為:


奧地利:
一個師 = 兩個連 = 四個次連 = 八個排
1 division = 2 Compagnies = 4 Halb-compagnies = 8 Zuge

法國:
一個師 = 兩個連 = 四個班
1 division = 2 Pelotons (companies) = 4 sections

上述一個師一共一萬人至一萬兩千人出頭。

每個單位的數量必須保持一定水準,至少要在人數上符合一定需求,在1804年,英國軍隊內的排列練習手冊 (British Manual of Peloton Exercises) 中,就表明,步兵團的基本上是以肉身、與手中的步槍及刺刀作為佇立在戰場上的資本,因此每個單位,在人數上必須在一定數目以上,當人員短缺時,必須及時補充人力,以避免整個戰線出現破口,利於敵人突破,當一個單位人數降到一半以下,單位便無法發揮進攻、維持戰線、行軍的功能,因此這些單位在平時,也作為行政單位運行,以利於及時補充人力、清點人力、以利於指揮,而負責這些工作的,是軍隊裡的大小軍官。


以 1791 年的的法國連來說,一個連,一共有,一個上尉、一個中尉 (Lieutenant) 、一個少尉 (Sous - Lieutenant),一個上士 (Sergeant - Major),三個中士 (Sergeant),八個下士 (Corporal),下士的人士最為龐大,尤其在第一排,一共有四個下士,以鞭策士氣、傳達命令、與士兵們一同前進,行軍與進攻,上尉作為站在隊伍的最右翼,傳統上來說的尊貴位置,同時也是連旗幟的所在處,作為第一排的軍官傷亡率甚高,有如羅馬的百夫長一般,在一些傷亡重大的戰役,如華格姆 (Battle of Wagram) 或俄羅斯博羅迪諾之戰 (Battle of Borodino),法軍軍官便傷亡慘重。但軍官們的地位並不一定是穩定的,尤其在革命初期的狂躁氣氛下,不少部隊長官會被自己的士兵私刑,甚至謀殺、鬥毆致死,在拿破崙改革後,軍官的行政與指揮地位才穩定了下來。

2.步兵的行軍

與以往的舊政權相比,步兵的行軍速度更加快速,過往的法國步兵以每分鐘75的步伐前進,而到了改革之後,法軍的步伐有所變化:


由圖中可知法軍的行軍速度被詳細劃分為不同情況下採取不同的步伐 (Pace) 與移動距離 (Foot),以行軍為例,法軍在行軍時,步伐為一分鐘85~90步,距離大約184英尺~195英尺,而衝鋒與陣型轉移時,更高達120步,260英尺,快速的行軍速度,確保了法軍在調度上要勝過對手,同時也可以出其不意的包圍敵方。但方陣的移動本身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由於沒有任何的電子通訊設備,步兵的轉向與步伐,仰賴於戰鼓 (Drum) 的快慢打擊來調度,並且佐以大量的軍官來確保步兵可以正確的接收命令。

3.步兵的武器

拿破崙時代的法軍步槍,大多以1777型為主

步槍戰術的基本原理直接受到武器及其局限性的影響。火槍是笨重、笨拙的設備,精度非常有限。它們是滑膛武器,這代表滑膛槍沒膛線來使子彈旋轉,犧牲子彈精確度,換來開火效率的提升,滑膛槍使用獨立包裝子彈,火藥與子彈分離。其裝料由黑色火藥,鉛球和棉絮組成。火藥粉透過燧石的撞擊,引起的火花點燃火藥,並通過接觸孔到彈槽,才能發射子彈。子彈通常從無法預測的角度從射出。雖然槍支瞄具經過改良,但大多數時候,步兵只是將槍指向敵人的大概方向射擊。在訓練的過程中,步兵被要求記住多達17個單獨的步驟 (實際數量因部隊而異)。未能正確執行這些步驟可能會導致步槍失火。一個常見錯誤是忘記拉起燧石板機,導致射擊落空。

另一個重要武器,則是刺刀 (Bayonet),在路易十四時代,沃邦元帥 (Vauban) 讓刺刀可以固定在槍上,而不必犧牲開火,刺刀代替了過往使用長槍抵禦騎兵的戰術,一般來說步槍長度配上刺刀約180公分,確保了步兵對騎兵具有足夠的震懾力,同時步兵可以組成空心方陣,來抵禦來犯的騎兵,刺刀也是拿破崙老衛隊 (Old Guard) 的招牌,但實際上刺刀衝鋒的作用有限,往往是作為最後一擊,或心理衝擊的功能,迫使敵方崩潰。

4.「軍級」戰術


拿破崙時期的法軍,最著名的系統便是「軍」(Corp) 系統,軍系統以該時代的瑞士軍事學家約米尼 (Jomini) 的看法,大致如下:

約米尼認為腓特烈時期 (Frederick the Great) 時期進行的戰爭方式是所謂的「位置系統」(System of Positions),腓特烈時期的作戰方式,將士兵視為僵硬不會思考的機器,列兵作戰配合嚴格的普魯士紀律,以及大量的輜重車隊。約米尼認為這種作戰方式的缺陷是只能進行很有限的戰鬥,原因則是軍隊被視為一個個個體,步兵、騎兵、砲兵彼此獨立,分部化的問題使得此時期的戰鬥仰賴各大部隊的協同配合。這樣的組織讓落單的步兵團或騎兵團,缺乏其他兵種的支援,讓對手可以輕鬆地鎖定目標攻擊。供應這類軍隊需要龐大的財政支援,而且仰賴兵種配合,使得行軍路線一致,同一條路線可能沒有足夠的糧食來支持所有部隊。

而革命後期與拿破崙法國的軍,則是一個小軍隊的縮影,一個軍裏頭,包含了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與醫療人員,在平常,軍可以單獨行動,以不同的行軍路線避開可能的威脅,同時也有足夠的戰鬥人員來支應遭遇戰,避免同一個作戰路徑,使得糧食收集成為可能,在遭遇主要敵人時,也能快速集合,突破對手威脅。軍系統配合了快速的行軍步伐,就地取糧的補給,讓拿破崙的大軍團,可以以非常驚人的速度包抄對手,最著名的烏爾姆戰役 (Battle of Ulm) 就是上述環節相扣後的大勝利,六萬奧軍被拿破崙包圍投降,日後如奧斯特里茲的大勝,耶拿-奧爾施塔德達武元帥的以偏師擊潰普魯士,都可以說是軍戰術的強大體現。


創作回應

愛德莉雅.萊茵斯提爾
重步兵整齊的圖片感覺得出高昂的士氣與精神。
這樣帥氣的軍服設計很漂亮。(*´ω`*)
2020-09-22 15:24:06
帝國人
戰鬥就是要穿的漂漂亮亮的(X
2020-09-22 15:54:51
水墨靜
從無法預測的角度從射出(多字?)
2020-09-22 16:04:05
帝國人
啊啊啊,打字太快
2020-09-22 16:24:20
一劍封邪兵燹
不錯看啊! 很棒啊!
2020-09-22 18:45:04
帝國人
感謝你長期的支持~!
2020-09-22 19:51:44
專業知識,很棒~~
2020-09-22 18:53:35
帝國人
謝謝,原文書看了頭很大[e13]
2020-09-22 19:51:57
紅染憐華
還滿好奇是如何完成人力的動員、線列步兵的心理素質與軍事訓練。一分鐘走120步其實不輕鬆,要做到長時間以這種速度行軍,對體能要求相當高。
2020-09-30 19:25:00
帝國人
皇帝的刺刀一書是提到,一般走路還是75步,迎敵時85~90,遭遇敵人時會更加快速,由於行軍的要求很高,逃兵的問題一直存在,在1812征俄羅斯,拿破崙的士兵耐不住於俄羅斯的大平原上瘋狂追趕巴克萊跟巴格拉季昂的俄軍,走到直接逃跑的也有,線列步兵的心理素質很大程度上需要靠軍官來維持,所以你會看到下士在每一列的側邊督促他們,更重要的是,線列兵本身是肩膀靠肩膀,戰友在旁,比較有信心。
2020-09-30 19:48:20
帝國人
而體能的部分,早期的義大利軍團不少會讓士兵直接就地取材劫掠,這樣除了不依賴運輸車隊外,還可以讓士兵激發掠奪本能,然而在一些大型戰役像是征服俄羅斯,拿破崙又用回了運輸車隊,因為俄羅斯堅壁清野的緣故,在早期的戰役裡頭,軍隊的伙食其實不太好,《洋蔥歌》本身其實就是在抱怨伙食的,至少在1812以前,拿破崙的軍隊與他的德意志、義大利跟波蘭盟友都飽受戰火歷練,比較習慣長時間行軍。
2020-09-30 19:52:47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