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9 GP

【整理備份】2014年 一封到六封科普與彩蛋整理 (from肥料先生 jl31704)

作者:寧空的淡薄·望月幽蘭│2020-08-19 23:30:39│巴幣:18│人氣:156
........................................................
........................................................
........................................................
........................................................
........................................................
........................................................
........................................................
........................................................
........................................................
........................................................


以諾界世界觀

 
各位大大每天打開遊戲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這個介面,
想必大家都已經習已為常了,
而這張地圖其實是參考北歐神話中的阿斯嘉特(有看雷神索爾的人一定不陌生)
古諾斯語:Ásgarðr,英語:Asgard),又稱阿薩神域,
是阿薩神族的地界,所有信奉奧丁主神的北歐眾神都以這裏做為居所,
也是遊戲設定中所說的天界,
而一般大家在農肥刷卡的五屬大陸則是屬於「中土世界」(Midgard),
是人類居住的世界。

    
以諾界屬於球狀世界跟層狀世界的綜合,
形狀類似地球,
也有所謂宇宙跟太陽的觀念。
目前是以以諾塔為中心,
同時也在這個區域中推進劇情主線。

而地圖上方的古神遺跡跟旅人的記憶兩大副本,
是神魔之塔的虛構歷史產物。
古神遺跡是一座建築在空島上的巨大迷宮,
裏面滿是通往異域的入口,
可能是源自於希臘神話中克里特島彌諾陶洛斯的迷宮,
彌諾陶洛斯是一頭兇殘的半人半牛怪物,
牠在德爾菲神諭中獲得啟示,
命建築家代達羅斯為牠建造迷宮並要雅典人定期進貢童男童女食用。
旅人的記憶則沒有神話依據,
本體是一條名為藍托 史考特的巨龍,
但巨龍在西方通常被視為邪惡跟恐怖的象徵,
可能因為MH是香港公司,
所以在這裡加入了華人的信仰跟傳說。

以諾界並不是一個獨立的世界,
它應該算是一個被各種神話跟信仰所影響的幻想世界,
一個複雜的集合體,
所以它不會被北歐神話、
希臘神話或中國神話所束縛,
選擇讓不同民族的神祇齊聚在以諾界中,
譜寫出與神話不同的結局,
這就是我認為神魔之塔的世界觀相當有潛能的原因,
它比其他遊戲多了一份文化深度跟歷史背景。
(而MH竟然將它放置PLAY!!!)



始建以諾塔

千年以前,人以神為目標所創造的奧祕之塔,昇起了人神魔三界戰爭的狼煙。
文明星火將盡之時,眾神打斷巨塔,隔絕三界。
年月飛逝,留落人界的神魔再次燃起了戰火。
人族的大軍逐漸崩潰,人類的國度變得分崩離淅。
為了守護最後尺土,人類再次踏進一切矛盾的開端。
解開千年封印 尋求神的力量
    
上面這段話是各位召喚師為何要打夭壽難的七封跟看貓頭鷹廢話連篇的原因,
為了守護最後尺土,
請各位召喚師把石頭交出來,
阿,不是,
為了再次尋求神的力量,
和讓戰爭結束的解答。

    
這一段則是源自於有名的聖經故事,
根據《聖經·創世記》第十一章記載,
人類聯合起來建造塔頂能通天的巴別塔(希伯來語:מגדלבבלMigdal Bavel),
耶和華為了阻止人類的計畫,
決定變亂人類的語言,
使他們無法溝通,
建塔的壯舉也因此失敗。

這就是我們為何打主線副本的最重要原因,
但這麼重要的設定講得實在太過於籠統,
這麼薄弱的理由實在很難滿足劇情控如我,
而板上有篇年代久遠的精華文終於解開了小弟的困擾,
其實中塔各關卡的名稱暗藏玄機!!!!!!!!!

以下↓

古代修行者的目標
古代修行者的貪婪
古代修行者的醒悟
古代修行者的封印
古代修行者的遺願
古代修行者的希望
(1-1 2-1 3-1 4-1 5-1 6-1)
    
這段話所說的是千年前建塔修行者的心境變化,
人類不再滿於心靈上的富足,
貪婪地追求神之力,
反而引來了魔族的覬覦,
進而成為第一次三界戰爭(神魔大戰)的導火線,
修行者及時醒悟並封印了登塔的道路,
也犧牲了生命,
將希望寄託在以諾塔上。


尋找成神的捷徑
始建以諾塔
利用塔入侵天界的魔族
永遠留在塔中的惡魔
進入天界的先鋒
尋找以諾塔中的秘密
(1-2 2-2 3-2 4-2 5-2 6-2)

這段話則是敘述魔族入侵的過程跟人類對抗的手段,
在修行者將部份魔族封印在以諾塔中之後,
人類卻發現只有冒死進入塔中尋求神族的協助才能讓戰爭平息,
於是派出先遣隊向神族求援。


漫長的登塔
絕對不要放棄
歷史烙痕
斬妖除魔
終點就在前面
修行者的苦惱
(1-3 2-3 3-3 4-3 5-3 6-3)

這裡敘述的是人類的先遣隊員的登塔過程,
以及中途的犧牲。
先遣隊在擊退封塔中的魔族之後,
終於了抵達封塔斷層,
卻因為對於登塔的想法有所歧異而苦惱。


為了與神對話
制止末日的決心
夢見在星海下高歌
在我手中的世界
夢醒前夕
通往天界的階梯
(1-4 2-4 3-4 4-4 5-4 6-4)

這裡敘述的是進入門之海先遣隊員的內鬥,
加強塔的封印使魔族無法入侵,
跟解除封印讓亡靈能夠踏進英靈殿獲得安息,
同樣的祈願卻走上了不同的結果。

階梯的盡頭
門之海
(6-5 6-6)

內鬥中,
五位先遣隊員以符石之力互相博鬥,
有的落敗,
有的得已踏進門之海,
最後卻都以各自的方式得到了神族的啟示與回應,
英雄們的努力使在三界戰爭的戰火中掙扎的人們,
擁有了稍息的和平......



續建以諾塔

先來介紹一下以諾這個名稱在歷史上由來。

以諾(Enoch;希伯來語:חֲנוֹךְ;標準拼法:Ḥanokh)為雅列之子,
享壽三百六十五歲,是聖經人物之一。
在《聖經·創世記》中有這段文字:
「與神同行了三百年......,一生跟上帝有密切的交往,上帝把他接去,他就不見了。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由文本中可見,
以諾這個名字帶有正面的意義,
也是人受神恩典的象徵,
以諾代表人類的光明面與心靈的救贖,
也可能代表以諾界人類建塔的初衷,
想要與神親近,用意為善。

再來看到講述以諾事蹟的《以諾書》,
這是一本你大概一輩子都不會碰到的書,
裡面描述了人類腐敗、墮天使跟末世審判等等......,
符合神魔之塔三界戰爭的背景。
而聖經神話中的巴別塔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巴別這個字在希伯來語有「變亂」之意,
也象徵以諾界人類的貪婪為自己招來了罪惡,
代表人類的狂妄自大最終只會落入混亂的結局,
這也同時是神魔戰爭的開端。

修築以諾塔的起因,
可能真的是人類為了生命的救贖與昇華,
而向眾神尋求答案的行動,
但這個意圖後來漸漸變質,
圍繞著以諾塔接連不斷的紛爭,
最終導向了無可避免的後果。

以諾界地理學

看完以諾塔,
我們將重心轉移到五屬大陸上。
相信有些人看到地理學三個字就已經瀕臨腦死,
不用擔心,這個不會考(誤),
要是你真的在考卷看到下列字眼。

你也不能拿我怎樣=^=。

以諾界的歷史與世界觀主要承自於北歐神話,
到目前的走向也是以其為主線,
神話中闡述的思想與精神先暫且不提,
光是「地理」方面就相當有可議之處。

寒霜冰川
寒霜冰川是人間最寒冷之地,踏進的凡人都被寒冷侵噬而死。
一些能操縱水元素的人居於此處,還有少數擁有耐寒能力的生物也棲息於地。
在以諾塔的戰爭後,人界大多數土地都受戰爭摧毀而沉沒,
而這巨大的寒霜冰川浮於海上,成為世上僅剩的幾片土地之一;
只是有關冰川內巨大騎士的傳說,郤從沒有人知道真相。

以諾界的寒霜冰川雖然只是五屬之一的大陸,
但它在北歐神話中的定位相當重要,
在世界初開之際,
漫漫濃霧中只有一道名為金倫加(Ginunaga)的鴻溝,
鴻溝之北是「霧之國」尼福爾海姆(Niflheim),
那裏的泉水是世上所有河流的發源地,
寒霜冰川其實就是出自於此。
它代表北歐神話創世之初的兩股力量之一,
這或許是受古冰島文學《埃達經》(北歐神話前身)所影響,
因為冰島惡劣的地理環境,
古人們把這些巨大的自然力量也寫進了神話。

炙熱荒土
熾熱荒土上矗立無數巨大的火山,長年炎熱無比。
火山不時爆發,倖存於此的生物染上火焰的氣息,性格都異常暴燥。
凝固的岩漿沉積出土地,戰爭和災害都無法毀掉這些堅硬的焦石;
即使在大戰期間,神魔的力量也只讓熾熱荒土的外圍沉沒,圍繞火山的地域依然存在至今。

炙熱荒土象徵元素「火」,
同時也是創世兩股力量之一,
它與寒霜冰川剛好相反,
位於金倫加鴻溝的南端,
其名為「火之國」穆斯貝爾海姆(Muspelheim),
是由巨人所守護之地,
它也有「荒蕪之家」的含意。
而值得一提的是奧丁曾經取這裏的火焰製作星辰,
最大的兩團火焰變成了太陽跟月亮。

神木森林
神木森林年代久遠,是人界最古老的地方之一。
在遠古的戰爭中,古神投槍射向深淵,邪魔將其中一枝標槍擋開,
刺在地上的木槍長成成壯的樹木,養育出神木森林;
縱使森林在神魔大戰中受害,但遠古的力量一直維持森林的茂盛。
以諾塔封印斷裂後千年至今,多年不見人蹤的神木森林早已吸引了不少喜愛木元素的生物居住,遊俠和德魯依亦常往其中朝聖。

由官方敘述文可見,
神木森林是唯一不是自然形成的大陸,
而是三界戰爭中,
古神與邪魔戰鬥後的遺跡,
它的由來在北歐神話中地位不高,
名為亞爾夫海姆(Álfheim),
又名為精靈之家(abode of the Álfar),
是白侏儒(精靈)跟妖精的居所,
由於神話敘述不多,
MH自然擁有更多空間來補足其後的故事。
而構成神木森林的元素「木」,
是最為貼近人類一方,
北歐神話最早的兩個人類「阿斯克」
(Ask,即「梣樹」)和「恩布拉」(Embla,即「榆樹」),
便是諸神取海灘上的樹幹變成的。

暗夜深淵
傳說暗夜深淵曾是一處土地,古神為攻擊地獄的邪魔,其神聖的標槍貫穿人界,陷落的大地只餘下幾塊岩石,其餘都被海水覆蓋於下。
暗夜深淵彷佛永遠的漆黑,也沒人敢隨便靠近,
魔物在深淵裡滋生,崇尚黑暗的人將其視為聖地。
在以諾塔引發的神魔大戰中,人界的大陸碎裂、沉沒,而暗夜深淵絲毫無損,
從未因戰爭而改變狀況,暗夜深淵一直是人界上詭異的存在。

在三界戰爭之前,
古神擲出標槍攻擊人界的魔族,
其中一支標槍被邪魔擋開,
形成神木森林,
剩下的攻擊卻貫穿了魔族的居所,
成為暗夜深淵(以上廢話)。

暗夜深淵在戰爭後,
可能成為魔族孳生之地,
也可能成為以諾界死亡之國與人界的通道,
在神話中死亡之國又名為海姆冥界(Helheim),
意為「海拉的家」(Home of Hel),
是洛基(Loki)的女兒海拉(Hel)(死亡女神)所統治的永夜國度,
也是亡者的居所,
它與象徵「霧之國」尼福爾海姆的寒霜冰川在神話中的分別其實相當模糊,
經常被混為一談。

P.S海拉(Hel)也可念作赫爾(Hel),翻譯問題而已,別太計較。


聖光之城
聖光之城的由來已無從稽考,
人們估計它是由受天界命令的人類所建,用作為了祭拜天界的神族。
聖光之城一直被視為聖地,在自大的人們建造出以諾塔,
其狂妄的慾望令世界被蹂躪時,聖光之城仍一直散發出神聖的力量。
莊嚴的神之城厭惡邪惡,活在它周遭的生物被聖光所洗禮,他們強大的神聖力量一直守護聖光之城,將不善者拒之門外。


把光屬大陸擺最後一個,
絕對不是因為我跟MH一樣喜歡打壓光隊,
而是因為聖光之城是最麻煩的一個。

沒錯,
你沒看錯。
北歐神話中貫穿宇宙的世界樹(古諾爾斯語:Yggdrasill)所構成的所有世界,
三層世界(神族、人族、魔族的居所)和九大王國竟然找不到它的定位。
雖然神族所居住的殿堂是永遠沐浴在榮光的國度,
但那畢竟存在於天界(以諾塔的塔頂),
人界有提到「光」這個字眼的只有亞爾夫海姆,
也就是神魔之塔中的神木森林
(精靈照料花草,是最愛光亮,是善良親切的小妖精喔。呵呵,玩我是吧!!!),
其它就很乾脆的沒了!!!

但各位先別急,
這樣的設定其實相當情有可原,
北歐神話在眾多神話中算是相當特別的異類,
大部分的神話都會描寫創世的榮光,
但北歐神話卻著力描述世界的毀滅,
也就是黑暗最終會毀滅光明
(其實不是只有這樣,後頭會再講解),
因為北歐屬於高緯度地區,
夜晚時間較長,
加上嚴苛的地理與天氣,
造成了居住於當地的日耳曼人悲觀的生命態度與歷史價值觀,
使「光」在北歐神話是相當少出場的角色。

但如果要定位聖光之城的由來,
還是有相當薄弱的證據能依靠。
「人們估計它是由受天界命令的人類所建,用作為了祭拜天界的神族。」
從官方介紹來看,
聖光之城可說是人類為諸神建的一個祭壇,
在神話中,
人類也的確常常獻祭給諸神以示崇敬,
神族也因此特地指派兩位神作為祭司,
就是費雷跟費蕾亞
(欸!你說一個水屬一個木屬,遊戲中的設定怎樣都好啦! XDDDD)。
它也能被定位為人類與神族溝通的管道。


元素與符石

前幾章介紹了以諾界的地理與背景設定,
現在讓我們從另一個觀點來介紹神魔之塔,
重新以人的本位來探討,
也就是以「召喚師」的角度來講述。

在以諾界這個諸神群魔混雜的世界中,
已經有相當淵遠流長的歷史,
因為承襲自北歐神話,
三界勢力數千年來爭鬥不休,
其中局勢變幻莫測,
並不像希臘神話敘述中偏向世界的光明面,
妖魔卻只是強大眾神的玩物而已,
希臘神話那樣光輝燦爛、
眾神幾乎永垂不朽的世界觀,
並不存在於以諾界。

以諾界的歷史官方並沒有給出詳盡的說明,
但大致上分為幾個時期:
人神和平共處的古神時代、
第一次三界戰爭,
長達千年的戰間期(空白期)與第二次三界戰爭(也就是現今的以諾界),
而人類一方在第一次三界戰爭中,
一向是屬於神魔角力較為弱勢的一方,
是戰爭的起因與犧牲者,
當時人類文明幾乎被消滅殆盡,
依靠著魔法與符石之力才勉強得以抗衡。

而說到人類所獲得的力量「符石之力」。
目前已釋出的角色故事中,
只有被譽為人類的榮光的五位英雄使用符石之力的記載,
傳承他們精神的召喚師則活躍於現在的以諾界中,
而「符石」,
也就是各位大大手上的轉珠,
源自於《賢者之歌》中所提到的盧恩文字(Runes)。
對於「盧恩」這個詞,
很多版友都已經發過詳盡的介紹文了,
相信有些大大也看過,
接下來所講的不會比你知道的多,
姑且還是做個整理。


在神魔之塔的多次改版當中,
都有提過「符靈」、「符文」等等字眼,
各位召喚師也必須消除符石來攻擊,
沒有消除符石的話甚至連技能CD都不會減少。
而象徵符石的盧恩文字又稱如尼文字,
在中世紀的北歐被廣泛使用,
是已經滅絕的語言,
並不是神話的虛構產物而已。

最早發現符石之力的神族是北歐諸神的主神-奧丁,
奧丁在神話中是相當多才多藝的神祇,
他擁有許多稱號,
「知識之神」便是其中一個,
他追求知識的瘋狂程度以現在角度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他曾經為了喝一口知識之泉的泉水將自己的眼睛剜了下來,
又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
將自己處了倒吊之刑,
掛在世界樹尤克特拉希爾上。
「九夜吊在狂風飄搖的樹上,身受長矛刺傷; 我被當作奧丁的祭品,自己獻祭給自己,在無人知曉的大樹上!沒有麵包充飢,沒有滴水解渴。我往下看,拾取盧恩文字,邊拾邊喊,由樹上掉落。」

盧恩也同時是一種咒文,
只要將它刻在木、石、金屬甚或任何材料上,
就能得到無窮的威力,
這個設定也被用在神魔之塔中,
第一次三界戰爭後期,
奧丁為了讓戰火早日消弭,
穿上了刻滿符文的盔甲,
借助於盧恩文字的言靈,
奧汀也因此獲得極大的神力,
但戰爭結束後奧丁的心智被強大的符石之力吞噬,
化為惡神被命運女神們囚禁在以諾塔中,
連北歐主神都無法完全駕御其力量就可見一番。

至於人類是如何得到「符石之力」的呢?
只能由神族與人族的接觸來判斷,
可能是古神時代抑或是三界戰爭前期,
諸神為了抗衡魔族、拉攏人族而傳授給人類的,
但其中奧秘卻連五位英雄都無法掌握......。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8881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9喜歡★Niforden159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彩蛋整理】19.3版本... 後一篇:19.3 劇情推測 (純...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penny5626獵人同好們
【獵人】人造的世界最強 第一四四章釋出!——早在踏出流星街的那一刻,蜘蛛就已經捨棄名為「心」的事物了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8:51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