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0 GP

【廢人說書】因為故事,我們得以生存《故事如改變你的大腦》

作者:WP(投稿模式)│2020-07-04 04:34:16│巴幣:20│人氣:158

本文Word顯示字數一萬左右,請先預備好你的時間存款。


故事的夢幻島

  打從靈長類演化至智人後,我們便開始用語言承載著記憶。圍繞我們周遭的一切,如風、雨、太陽、石頭、花草、樹木、土地、火焰、閃電、大水、英雄與傳說,便以口耳相傳的型式在記憶中傳播,我們對於天與地開始了有了解釋。我們相信萬物皆有神靈,當無解的自然災害發生之時,祭司會對著大家宣布,那是山神的憤怒;或是某個預言家會說,雷神與海神的爭執造成了閃電及大雨;甚至有人會說,由於我們違反了天意,所以天神降下了大雨、大火、雷擊……。

  隨著時代變遷,人類有了聚落,聚落發展成了村莊、城市,文字成了新的載體,知識的紀錄開始變得清晰可見,後人可以經由閱讀獲得前人留下的記憶,故事更加蓬勃發展了。波瀾壯闊的史詩,宗教的偉大經典,以及民間數也數不清的文學作品在文字中記錄下來。然後是印刷術的發明,加速了訊息的傳播,遠在海洋兩端的人們開始可以看見對方的故事。

  到了現代,網路科技讓資訊更主動地,猶如雪崩般地散落我們眼前,即使我們刻意忽略,手機程式裡的廣告,路邊的電視牆,瀏覽網站的各式走馬燈,為了吸引目光與點閱,那一則又一則精美的行銷故事,依然不停誘惑著我們去關注。雖然我們對於古老的神話已不怎麼迷信,但生活中的故事依然不斷以小說、戲劇、廣播、電影等多元型式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而我們,對此也樂在其中。

  想想小時候的自己觀看動漫如火影忍者,主角漩渦鳴人從小時受到的欺凌,懷抱著「火影」這被人嘲笑的夢想,一步步努力奮鬥,獲得力量,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每當我們看完一話又一話的動畫,心情沉浸在劇情的表演中意猶未盡,並不由自主地猜想著未來的情節將如何如何。有時我們也會對原本的劇情演繹感到不滿,開始思索與創造哪那些劇情走向將會更好。等我們年紀大些,也許那些動畫的故事已無法滿足我們的心靈,我們會尋找更有張力與深度的故事,滿足我們體驗更有深度的故事的渴望。甚至我們會開始動筆,寫下自己心中認為完每的情節。

  很顯然,我們擺永遠脫不了故事。或者說,我們需要故事,不管是現實的臆測還是虛構的想像,我們總是在腦內構築著某些情節,想像著未來的苦悶或快樂。即便只是在閱讀小說,眼中看著枯燥的白紙黑字,我們也能透過作家文字的指引,在腦內補足了畫面與色彩──似乎在想像的空間中存在一個夢幻島,我們喜歡待在那夢幻島,讓我們逃脫現實,恣意讓思維揮灑,全心全意地創造各種故事。



為什麼需要故事

  觀察小孩子,當他們在一歲左右、能夠自在行走及奔跑的時候,似乎有某種詭異的東西在他們的腦袋裡發芽。小孩子會像發了瘋一樣四處衝刺、鬼吼鬼叫、大笑大哭。一旦他們手中拿到了蠟筆,情況會變得更加恐怖,桌子與牆壁就會充滿各式各樣的塗鴉,那些小小腦袋中編織出的作品,即便大人們看不懂,也都能得知孩子的想像中有某種故事,他們正用自己的方式表達。

  當孩子年紀稍大,一群孩子聚在一起遊玩,他們腦中的故事會互相交流而更加茁壯。他們會自然地討論出某種劇本,然後像個成熟的即興表演者,假裝你是超人我是怪獸,還有一群無辜老百姓需要保護。怪獸追著好多人跑,大家瘋狂尖叫,正義的超人跳了出來,大家擊倒了怪獸,多麼開心的時光。

  這些故事,幾乎沒有思索地就從小孩的腦中想像出來。毫無疑問,小孩就是故事的生物,生存在夢幻島的生物。

  為什麼呢?

  或者我們應該問,為什麼我們需要故事呢?這種編篡故事的能力,在演化之中看似沒有用處的副產物,竟然在人類的基因中保留了下來。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先思考一下我們的雙手。將我們的手舉高到眼前看看,人類的手就是個精密而複雜的基因工程作品,塞滿了二十七根骨頭、二十七個關節、一百二十三條韌帶、四十八條神經與三十四條肌肉,每個構造都是為了某些事而設計。手指可以抓握,指甲可以摳,掌心的汗腺維持著表面濕潤。如果問說這樣的雙手可以做什麼?答案簡直是五花八門、無窮無盡。

  是的,我們的雙手就是工具,一組精密而多功能的瑞士刀,用來完成無窮可能的任務。手是如此,其他器官也是如此。

  當然大腦也是。

  大腦可以創造許多行為,是台複合式、多功能的控制器。以「慷慨」這樣的行為來說,我們之所以慷慨,很可能是為了增加聲望、追求伴侶、吸引同伴、幫助家人等等。大腦不是為了特定目的存在,它行使慷慨行為同樣不是。而體驗故事、說故事的能力也不例外。故事是為了許多原因而存在

  故事可能是種認知遊戲,為了心靈而打造的遊樂場,使我們能夠自由地藝術創作;故事可能是為了教導,我們透過故事學習人類的文化與心理,而不需要親身經歷;故事也可能是為了連結社會,讓一群人圍繞一個共同的核心價值。

  以上種種原因非常合理。然而,回頭想想另一種可能性,有沒有可能故事的存在根本沒有任何目的?故事其實是人類發展的副產品,殘酷又無趣的現實生活的消遣,像是毒品,只是被我們冠上了高尚的美學名稱,如小說、戲劇。我們觀看故事,並不是為了什麼特別的目的,而單單是為了「尋求刺激」罷了。故事可以教育我們,深化我們,給予我們刺激與歡樂,卻不代表故事有著特別的目的。如同我們的掌紋,它只是手掌開闔動作的痕跡,而非算命師口中的命運跡象。

  假設這樣的說法成立,故事是一個尋求刺激或取樂的產物,那就代表它只是個無關緊要、可有可無的東西。然而閱讀、思考、訴說、創造故事是需要能量的,這樣無意義的消耗行為應該在演化中就遭到拋棄才對。現實並非如此,我們實際上對那些交織的故事情節深深著迷,願意花費大量的心神與時間體驗故事,尤其是那些充斥暴力、性、恐懼、衝突等衝擊人心的情節。

  現在,讓我們再次回顧前面述說的,小孩子們遊玩時所創造的故事,怪獸、被害者、英雄──有沒有發現,那些看似天真的情節其實非常殘酷。怪獸吃人,無數受害者死亡:殘酷的大屠殺;英雄打擊怪獸:赤裸裸的暴力。

  小孩子的故事與大人的故事,好似存在某種共通性。換個說法,關於「人」的故事,似乎總是在面對某種危難,或是處於某種困境之中。

  讓我們來看個小故事。

  一對父女來到超市,父親推著購物車,他三歲的女兒牽著他的小指,兩人來到了陳列麥片的通道。家裡的麥片快吃完了,他們需要補點存糧。這條通道上,父親清楚記得經過身邊的所有顧客:推著購物車的媽媽們對自己點頭微笑,穿著紅色制服打掃環境的超市員工,其中有一個男子令他特別印象深刻,那人戴著深色墨鏡與棒球帽,身穿白T牛仔褲,整個人無精打采地站在貨架面前。當他帶著女兒經過時,那人對他女兒露處淺淺的微笑。
 
  女兒看上了一個印有可愛動物圖案的盒子,抓起來丟在父親手上,興奮地說:「爸爸我要這個。」父親翻過麥片盒,看著後面一串複雜的營養標示。他看得出神,一邊搖著頭,這牌子的麥片糖分太高了,而且加了太多色素。他還感受到女兒依然抓著自己的小指。

  「寶貝,買這個媽媽會生氣的,我們換一個好不好?」

  沒有聽到女兒的回應。父親回過頭,她已不在自己身邊。他下意識地轉了一圈,通道空蕩蕩,沒看見女兒身影,甚至半個人影都沒有。

  原本在附近戴著墨鏡棒球帽的男子也不見了。

  現在,再來看看故事的第二個版本。

  「寶貝,買這個媽媽會生氣的,我們換一個好不好?」

  「拜託,我想要這個!」

  女兒一把熊抱父親的大腿,父親努力勸說,並將麥片放回貨架,女兒卻用力跺腳,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看要哭了出來。他嘆了口氣,無奈地將麥片放入了購物車。回到家,母親看到了這盒麥片,對他罵了一遍,但也只是罵了一遍就沒事了。夫妻晚上哄女兒入睡後,開始計劃著下個月的連假要去哪裡出遊。

  假設你是故事中的父親,你絕對不會想經歷第一個版本的故事,那簡直太可怕,是個噩夢。然而,當我們閱讀故事的時候,你卻會對第一個故事很感興趣,你會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發生了什麼,父親該怎麼辦。

  我們是如此地熱愛故事,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因為故事給我們帶來快樂。稍微進一步提問,故事帶來快樂的原因是什麼呢?

  有人會說,是為了反映生活。假設如此,那便會成了上述父親與女兒逛超市的第二個版本,不斷堆積日常的瑣碎事物。你不會想知道一個工程師早餐吃了一份土司夾蛋,今天上班遲到,抱怨很多雜事要處理,趁著主管不在時摸魚看網路小說,小說講了一個龍傲天的故事,然後通訊軟體跑出對話,隔了兩排座位的同事約你中午吃麥當勞。那就像是翻閱陌生人的日記,一堆沒有目的生活雜事紀錄只會讓你感到無趣與厭煩。

  還有人會說,是為了逃避現實,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現今看到的熱門電影或影集應該充滿著欣欣向榮的正能量才對。例如說:你從小天資聰穎,人長的帥氣,閱讀過目不忘,學業上輕而易舉就能達到全校第一。你不只是學霸,你還是個帥氣籃球手,稱霸國家的籃球聯賽,許多身材姣好的模特兒都想與你認識。後來,你憑著你的洞察力,在股票市場中大賺一筆,成為億萬富翁,享受著鎂光燈。你將你大半輩子累積的財富成立基金會,用於幫助世界兒童,全世界各處都成立了以你為名的學校。

  如果真的是為了逃避現實,這樣我超猛超強的故事應該很吸引人才對。但是,現實中的各種虛構故事卻都在把人丟進災難中。我們為了逃避了現實的壓力,卻願意隨著故事進入另一個危機重重,充滿壓力的世界。

  事實上你會發現,故事談的就是「困境」。更準確地說,幾乎所有的故事都有下列的組成公式:

  故事=主角+困境+克服

  故事其實並不是我們想像中自由的、不受羈絆的純粹創作,相反地,看看我們周遭所有的電視影劇、動畫漫畫,不論創作者有無意識到,它都是圍繞上述的公式在進行,故事永遠都圍繞著某種危機,擁有大量的衝突,強烈的情緒、可怕的災難,還有各式各樣的死亡。

  為什麼故事總是執著於刻劃生命中的困境呢?

  書中提到了一位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小說家的奧特利給出了一個解釋:「因為故事,就是人類生活的飛行模擬器。」飛行模擬器讓飛行員能夠安全地訓練,而不需要直接面對駕駛飛機的巨大風險。故事也是一樣,它讓我們在安全的情境下模擬未來生活中可能的重大挑戰,在事情發生前就有虛擬的經驗,我們藉此去體會戰爭、飢荒,或尋求外遇,而不需真正付出代價。

  這是有趣的理論。我們會去尋找故事,是因為我們需要娛樂。但是我們天生喜歡故事,卻是因為在演化的基礎上,可以獲得練習的好處。

  一九九O年代,在一個偶然之中義大利科學家發現了鏡像神經元的存在。他們將電極植入猴子的大腦,觀察大腦各神經區域負責執行的功能。當他們觀察猴子伸手抓花生時的腦部發亮區域時,發現其他一旁觀看的猴子的腦部也有相同反應。

  後續相關研究如火如荼地展開。直到現在,許多科學家相信鏡像神經元在腦中給予我們模擬想像的能力。是以我們在閱讀故事中人物的遭遇時,我們同樣也會感同身受,當主角意氣風發時我們也感到驕傲,當他遭受打擊時我們也會顯得失落,當主角身陷危機時,我們也會手腳發抖、冷汗直流。模擬的行為不但影響了心理層面,也影響到了生理層面。

  了解模擬行為,便能夠試圖利用這樣的天性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場景。例如我們可以在腦內演練上台表演,或者預先演列足球比賽中的各種遭遇以擬定對策。使用飛行模擬器的學生,讓他們在實際飛行中有了實際成效──雖然這某方面也只能證明飛行模擬器有用,因為我們無法做出不使用飛行模擬器的對照組。

  這樣的論點下,便會衍生出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否平常閱讀了大量小說的人,會比平時不怎麼閱讀小說的人有更好的社會能力呢?有心理學家納入了性別、年齡、智商等等的外在變因後,得出了答案:是。換句話說,一個人的社會能力的表現,可以從他「平常閱讀什麼樣的書」來判斷。但請注意,這並不是唯一的判斷因素。

  當我們體驗故事時,神經系統便不斷地受到刺激,讓我們模擬未來的可能情形。演化的路徑告訴我們,我們喜愛故事不只是因為需要娛樂,更因為那對我們的生存發展有利。



夢境

  故事對我們的生存發展是如此重要,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會做夢了。每當我們閉上雙眼,意識便帶著我們步向另一個虛幻的國度,在虛幻的世界中體會極端的快樂、悲傷、恐慌與憤怒。我們會在故事中犯下各種惡行,失去某些珍貴之物,體會逼命的危機,偶爾還會有些性高潮。大腦在我們沉睡時,仍不安分地創造一齣又一齣荒誕的劇碼。

  夢就是夜晚的故事,我們就是故事裡的主角,在栩栩如生的夢幻世界裡遭遇各種危機。數千年以來,人類都在試圖解釋夢,夢被當作來自靈魂的加密訊息,需要各種專家來提供解答。以前,我們需要巫師或祭司;到了二十世紀,則有如佛洛伊德的專業精神分析師詮釋夢境;直至現今,許多相關研究的科學家則又對佛洛伊德學派不屑一顧,他們相信,尋找夢中的象徵意義只是毫無意義、徒勞無功的行為。

  夢境不只會發生在人類身上,也會作用在動物身上。一九五O年一位名為朱費的法國科學家試圖解答動物是否會做夢的問題,他蒐集了許多流浪貓,切開貓的頭(去死!),確定腦幹的位置,並開始擾亂大腦的運作。朱費摧毀小貓的大腦在睡眠麻痺時期產生的神經訊息阻絕能力,他推測,如果睡夢中的大腦發出的運動訊號確實傳達給了肌肉,這些貓就會在睡眠中演出夢裡的行為。

  結果證明:貓會做夢。當朱費的貓進入快速動眼期時,牠們會突然醒來,眼睛睜開,研究者將手放在牠們面前揮動,小貓沒有任何反應,牠們看不見。這些貓已經沉浸在夢幻島,表現出夢中的情節,走來走去,四處觀察,安靜地埋伏,撲向看不見的獵物。在貓的夢境裡,朱費觀察到小貓正在經歷生存中會遇到的問題,牠們模擬著如何狩獵,以及避免被吃。

  夢境不但栩栩如生,還帶有強烈情緒的場景。二OO九年,芬蘭夢境研究專家瓦利與雷馮索進行了大型研究,他們統計每個人平均每晚會經歷三場夢,一年會有一千二百場,至少有八百六十個夢遭遇不只一件威脅事件,每人每年在快速動眼期會經歷一千七百次帶有威脅的夢境。如果每人壽命平均七十歲,等於人的一生中將要經歷六萬場快速動眼期的威脅夢境,這些威脅情境還有十二萬種不同情節。

  夢境偶爾會帶來快樂,但是絕大部分都是負面情境,快樂的夢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稀少。人平均兩百個夢才有一次快樂的體驗,即使是春夢,也很少是赤裸裸地享樂,大部分都帶有焦慮、懷疑及悔恨。

  即便許多夢的內容有些誇大,夢其實代表了人類生存過程中的一個必要機制──它在模擬現實。對於夢的認知,這無疑是個重要的理解。但我們仍須注意,夢的存在並不僅有單一的功能,如同先前對於雙手的解釋,它還有許多模擬現實之外的很多用處。

  想想自己曾經的夢境吧,當你在夢中被妖怪追殺,受到生命威脅時,它也許正在提醒你:你的手機壞了不重要,你的錢包掉了不重要,你的女朋友變性也不重要,你的生命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大腦:天生的說書人

  夜晚的故事是如此美妙,即使我們時常閱讀故事,比起在睡夢中創造的情節,質量與數量都是天差地遠。很難想像潛意識的大腦竟如此有創造力,可以在人的一生之中創造平均六萬則以上的故事。同時我們的記憶也遠比我們想像的差,經歷那麼多夢境卻幾乎什麼也不記得。

  在磁振造影機器與大腦顯影技術出現後,科學家才終於能夠清楚認識大腦,並單獨研究左右腦的運作。大腦的資訊傳遞方式很奇妙,進入右眼的視覺資訊會被傳送到左腦,再經由連結左右腦的「胼胝體」傳送到右腦。研究分割大腦的先驅科學家葛詹尼加進行了一連串實驗,他讓分割大腦的受測者注視螢幕中央的一個點,接著再螢幕左右兩側切換影像,左邊的影像傳遞到右腦,右邊的影像則傳遞到左腦。

  當葛詹尼加命令一名受測者使用左右手,分別挑選擺在面前的十幾張圖案其中之一,受測者的右手選了張雞的圖案(即左邊大腦看見的圖案),而左手選擇了張雪鏟圖案(右腦看見的圖案)。研究人員詢問為何如此選擇,受測者回答:「因為你給我看了一隻雞的圖案。」正確答案,因為左腦掌管大腦語言區。而當被問到為何左手選擇雪鏟時,受測者卻無法給出正確答案,反而自信滿滿地回答:「因為我需要一支雪鏟來清理雞舍。」

  葛詹尼加進一步變換實驗方式,當他給受測者右腦傳送搞笑圖片時,受測者便會大笑,但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何而笑。詢問受測者原因時,受測者卻會回答因為他們想起了某些好笑的事。後續對不同受測者進行各種分割大腦的實驗變化,幾乎都產生相同的行為。

  我們的左腦似乎是個強大的語言編織機器,即使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它還是能迅速製造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大腦的設計,似乎永遠都在對眼前的事物尋求意義。

  另一個特別的實驗發生於一九四O年代,心理學家海德和齊美爾設計了一段動畫短片,影片內容非常簡單,當中有一個靜止的大正方形,正方形的一邊有扇小門可以開闔,畫面內還有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和一個圓形。影片開始,大三角形在正方形內,正方形的活門開開關關,其他形狀接著出現,開始四處滑動。九十秒後,小三角形和圓形消失。

  這段影片只是單純地一堆線條在螢幕上顫抖,但是觀看的人卻會有不同遐想。本書的作者分享了他第一次觀看的體驗,他認為小三角形是英雄,大三角形是壞人,圓形是女主角。當小三角形與圓形出現的時候,兩人就像情侶,大三角形就像惡霸衝出房子(正方形),憑藉武力壓迫小三角形,對著圓形暴力求歡。最終圓形與小三角形經過一番奮戰,終於打退了大三角形遠走高飛。大三角形氣得把房屋給毀了。

  毫無疑問,人類的大腦天生就是個強大的說書人,我們天生就擅長聯繫事物的關係,整天在對自己說著各種故事,「腦補」可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技能。但過度的連想不見得是好事,現今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一點真實的資料配上一點想像的資料,透過大腦強大的說書能力,就很容易產生謠言,極端一點的話,就成了所謂的「陰謀論」。試試在Google搜尋Conspiracy theory(陰謀論),你能得到一億兩千萬個搜尋結果。先不論這些論調的真偽,人類對於推敲蛛絲馬跡、構成故事推論的能力,遠遠超乎我們想像的驚人。

  但也不須為此過於擔心,我們只需隨時充實自己,要具備足夠的知識與判斷力,讀出故事背後的故事即可。大腦真的很棒,你應該好好鍛練它、充實它,並且好好運用它。



故事裡的道德

  故事的影響不僅止於個人需求,對於整個人類社會文化的塑造更扮演重要的角色。
  想想我們生活中的宗教。翻開猶太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等等你想得到的經書,撇除書中那些有關儀式、獻祭之類的細節,你會看到一連串與生命大事有關的動人故事集。綜觀人類歷史,早期人類為了填補解釋上的空白,創造了許多神靈或鬼怪,神話幾乎完全支配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宗教是一連串故事宰制人類的終極展現,它規範了人們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婚喪喜慶,以及如何去發動戰爭與掠奪。

  然而,宗教之中的儀式、獻祭、圖騰、禁忌、戒律等等文化,在我們遵守它時,往往會付出不成比例的代價。當你為了祭天而殺了一頭牛,也就意味著你少了一頭牛的資產;或者說,宗教裡認為女性因為性愛而歡愉是不道德的,便要求少女成年前必須切除陰蒂(先不論這行為上的合理性,在醫藥衛生不足的環境裡,手術是非常危險的),諸如此類對人類有害的行為在宗教中層出不窮。奇怪的是,即使現代的科學及資訊傳播如此發達,我們依然心甘情願成為了宗教的動物,現代宗教的規模不減反增。尤其對無神論者來說,看見許多社會上有頭有臉的權威專家,毫不懷疑地全盤接受宗教之中那些不理性的觀念,他們感到相當訝異。

  對此,生物學者威爾森給出了宗教依然存在的一個理由:因為它讓社會運作得更好。

  宗教畫出了團體界線,設立規範與道德,協調團體內成員的行為,使得人們在信仰中,能夠將眾人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前。看似不理性、不正常的宗教元素,如果從演化論的角度來看,在「要求人做什麼」這一點上其實顯得很有意義。一個團體乃至社會如果有了共同的信念與價值,就更容易使團體成員互相合作,更有力量面對生存的競爭。換句話說,宗教可以說是演化中爭取生存的「武器」。但也不能因此就說宗教全是好的,因為它隨時被當作武器製造鬥爭,也讓不同信仰的人彼此衝突對立。

  凝聚人群的故事不只有神話,還有我們的歷史。從台灣早期的愛國教育,看向中國大陸的愛黨愛國精神,訴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到全世界國家教導的國家歷史,幾乎都在宣揚自己的民族是最偉大、最聰明也最勇敢的一群。一旦詳細查證,會發現史實與我們孩童時期的認知往往有不小的差距。許多研究歷史教育的人會認為,有關這些神話式的歷史教材應該被完整拋棄。但綜觀整體人類發展個過程,幾乎所有的社會都有漫長的征服與戰爭史,人類行為非常卑鄙,總充滿了血腥不道德的行為,平衡報導的史觀往往過於殘酷與晦暗,這可能是教育上依舊傾向說出一個可以連結民族情感的好故事的原因。

  巧合的是,而歷史與宗教漫長故事,有個一致的共通點,那就是我們似乎都在避免宣揚一件事──違反「道德」的行為。

  如果有一則故事,主角因為一時興起把鄰居家的成員全數殺死,還將女性屍體姦淫一遍,事後完美抹除殺人證據,將屍體分屍丟棄,警察找不到那一家人,只好以失蹤案辦理。後來主角不斷重複犯案,直到故事結尾還逍遙法外,甚至中間還中彩券成為億萬富翁,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故事絕對是令人反感的,讀者體會故事過程的精神刺激後,會渴望知道主角行為背後的原因,如果沒有適當解釋,我們會用左腦的語言能力推論出某種版本的故事,解釋有什麼苦衷讓他這麼做。

  許多小說家深知這一點,他們會創造出故意嚴重違反道德直覺的大壞蛋,並在最後折磨他,我們很愛這一味。如果折磨的手法過於殘酷,我們也依然感到痛快,雖然我們有時不敢表現出來。

  一直以來,幾乎所有的故事都充滿了強烈的道德主義。我們可能會喜愛電影黑暗騎士裡的反派「小丑」,會理解他的信念與行為,但導演依然不會讓他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觀眾也同樣不希望。事實上,我們非常在乎所謂的「因果報應」,好人應該有好結局,壞蛋必須受到懲罰──如果沒有,當我們脫離故事時將會心情低落,因為我們經歷了一場悲劇。

  人類生活有很大一部份生活在虛構的故事中,故事來自宗教、歷史、文學、影視媒體,無數的故事幾乎都圍繞在因果報應的邏輯中,創造故事的人就像虛擬世界的隱形立法者,持續默默地強化閱聽者內心的道德秩序。試著思考,如果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沒有了道德,守規矩的人下場悽慘,壞人逍遙自在,正義不再彰顯(雖然現實時常如此),那我們將喪失信任,我們會將個人利益完全置於公眾利益上,社會很可能無法正常運轉。

  人類的發展中,故事一直扮演著凝聚社會的古老功能,它不停地告訴我們什麼行為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它形塑我們的心靈,教導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它規定我們必須關心群體利益,將之置於個人利益之前。每個人的個性、種族、血緣差距如此之大,人與人相處非常不容易,正是一則則的神話、祖先的英勇故事、來自上帝的神諭,以及民族奮鬥歷史將我們凝聚起來,讓我們有信心挑戰混亂的環境,以及充滿不確定的未來。



我們都在創造未來

  希特勒十六歲時,在劇場的廉價座位區觀賞華格納的歌劇「黎恩濟」,沉浸在羅馬護民官黎恩濟的英雄事蹟中。離開劇場,他對同行的朋友聲稱「黎恩濟」揭露了自己的命運,他感受到自己與祖國人民的未來,他有一天會接受人民賦予他的使命,帶領他們走出奴役,奔向自由。那時,希特勒只是個想要成為藝術家的青年,卻因克服不了人物畫,被當時維也納的美術學院拒絕。

  後來的歷史發生什麼我們都了解。歷史學家臆測,如果他在那一九O六年的晚上沒有去觀賞那齣劇,而是真的成為美術學院的學生的話,二十世紀的歷史發展也許會溫和些。「黎恩濟」作者華格納應該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創作竟會如此深遠地影響未來。

  一八五二年的「湯姆叔叔的小屋」發表,書中的奴隸主人雷格瑞被描寫成生性殘暴的怪物,將奴隸制度塑造成有如地獄的殘酷,激起美國北方廢奴主義者的同情,以及南方制度擁護者的反抗情緒。群眾被徹底激化對立,造成了美國史上慘烈的南北戰爭,還深深影響國際輿論。戰爭期間,林肯總統見到作者斯托時講了一句名言:「原來……您就是那位寫出一本書引發大戰的小婦人。」

  各位創作者們,當故事在我們的筆下形成時,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創造著未來。故事中的每行字會凝聚人心,故事世界的法則由你創造。當你寫故事時,你帶給別人娛樂,同時幫助他人模擬困境,你正刺激讀者的鏡像神經元,豐富他人的生活,規範著他們的道德認知。也順便回頭思考,為什麼極權國家會如此重視政治意識形態,並大力管制藝術創作呢?

  感到驕傲吧,我們幸運地生在一個自由的時代,別對自己的作品沒有關注感到氣餒,我們要做的,只是不斷地傳達自己的思想。有時候,我們僅僅需要多學點表達技巧而已。別忘了,也許有某個人因為閱讀了你的故事,讓人類進入下一個黃金時代也說不定呢。



 
後記:

  本書整體非常親切易讀,作者在每個章節至少都有四、五則的故事分享,不只學到理論,還非常具有娛樂性。書中最後還有提到人類記憶的脆弱性,以及大腦重新編輯記憶的能力,並且提到關於故事創作型式的未來看法。這邊內容依舊精采萬分,但因為屬於延伸議題,我就省略不敘述了,有興趣的人可以找書來看。

  本文到此已經即將破萬字,原本只是想寫個三至五千字的心得,卻因為經驗不足爆了一堆字。但也因為過程辛苦,寫完的當下真的滿滿的成就感。透過書寫讀書筆記的過程重新閱讀一本書,書裡的資訊也更加扎實地刻印在我腦中。

  這裡想做個簡單的問卷:

1.     你喜歡看讀書心得分享嗎?
2.     你覺得適當的字數多少比較好?
3.     有什麼其他建議?

  以我個人來說,我其實喜歡寫得和論文一樣就是了。不過還是想知道大家的看法。

  順帶一提,因為我寫這篇真的花了我很多力氣,想轉載請務必附上來源,感激不盡。

--

本文同步刊載於: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83764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2 篇留言

狂氣的牡蠣
你的三問:
1.不討厭,讀書心得本質是介紹書給別人看,再加上個人的主觀意見,最終與心得讀者交流意見。
2.至於心得該不該這麽長,主要還是看書的類型,大體來說書分兩類:工具知識類、感情劇情類。前者重實用性和傳遞知識,後者則純看讀者理解。本書是前者,所以你像老師般把書的重點劃出來我覺得還OK,如果是小說漫畫你這樣搞根本劇透大王。不過這裡是使用者均年齡不到20的巴哈,一萬多字的心得看不完的人肯定很多,畢竟一萬字的小說都有人嫌長。
3.心得我會比較建議你主要寫為什麽推薦這本書,喜歡的部分和感想,書的內容反而不需要提太多。

07-04 06:42

WP(投稿模式)
感謝牡蠣的回覆。

  關於字數問題看來真的是有點太臭太長了,這讀者來說的確不是那麼好讀,後續文章暫時以五千字為限吧。第一次分享沒經驗,感謝閱讀。
  會想作這方面的主題,其實主要還是想要傳遞知識,所以我的標題是打說書而不是心得,未來應該是不會寫劇情類心得。因為我覺得我真正想做的是分享,看了我的文章可以直接獲得書中精華,而不是去推薦別人買書,給有興趣的人再深入就好。
至於平台問題,巴哈的確不太適合放這類文章,畢竟平台本身就是電玩動漫為主的地方。這方面我會再思考,謝謝牡蠣。07-05 01:37
琉璃糖
辛苦了,打了這麼多介紹,肯定花了不少時間,對於故事與大腦的關係有更多理解了,感謝(ㅅ˘ㅂ˘)

接下來是問卷的部分:

1. 蠻喜歡看閱讀心得的,除了可以從不同人的想法看故事,也能學到一點心得寫作的技巧。

2. 個人覺得閱讀心得的字數約4000~6000字比較適合,可以說到故事大體也能說自己的想法,閱讀時間也不會太長。

3. 建議是希望可以在開頭說自己會說明什麼內容,和多一點條列的部分,舉例可以拿捏一下字數和數量。

08-13 18:40

WP(投稿模式)
竟然看完這又臭又長的文章了,WP非常佩服!
第一次發表讀書心得還不是很能掌控篇幅與節奏,各方面都需要多練練。
琉璃糖的建議我會銘記,我會越來越好。08-13 19:52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0喜歡★lkk888882002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LIVE】寫作直播/讀... 後一篇:【LIVE】寫作直播/小...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irsky00大家
爆肝中(゚∀。)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01:42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