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49 GP

[達人專欄] 假訊息如何傳播?為何群眾的認知常與事實有落差?

作者:玄鳴神一│2019-10-16 01:45:13│巴幣:124│人氣:1029
近期跟老同學討論起網路上的各種消息,當然也包含所謂的「假消息」。來說說假消息的影響,我先來說一個故事,是關於我和我的家人。

我在外縣市的醫院實習期間,我台北的爺爺住進了醫院。原本意識清楚,後來插管治療。之後,醫院端向我台北的家人解釋,建議我爺爺進行氣切。說道這,可能很多人一頭霧水,究竟插管(intubation)與氣切(tracheostomy)是什麼?差別又在哪裡?甚麼情況下需要這些處置?我僅用下面兩張剪報來簡述,因為今天要分享的重點是假消息的傳播。



當時,台北的家人們一面倒向拒絕氣切,希望我爺爺繼續插管。醫院那一方非常為難,因為建議氣切是綜合所有狀況,研判出來的結果,也是對爺爺最有利的處置。然而,我台北的家人們,打死並不接受「氣切」這個選項,甚至認為:讓爺爺挨那一刀是不孝的舉動。

說來奇怪,台北的家人及親戚長輩,其實都是高學經歷(但非醫療專業)背景的人,但為什麼他們卻口徑一致,完全不相信醫療專業端的處置建議呢?他們甚至相信偏方、相信一些不嚴謹的個案經歷。這讓我陷入思考中,不斷去揣測他們不聽從專業見解、一意孤行的原因。而這件事情的結果,我在文章結束會寫上。




錯誤訊息vs假訊息

我們先來定義這兩個詞彙。根據《First Draft是關注於資訊事實的非營利組織,長期支持學術界、新聞界、科技界的非營利組織共同創辦人Claire Wardle的演講中以「是否出於惡意」為分水嶺(括弧內為我自己的理解):

  • 錯誤資訊 Misinformation-Misinformation is information that is false, but the person who is disseminating it believes that it is true.(不正確的訊息,但宣傳者並非故意誤導或惡意宣傳
  • 假資訊 DisinformationDisinformation is information that is false, and the person who is disseminating it knows it is false. It is a deliberate, intentional lie.(不正確的訊息,且宣傳者也知道這些不是事實,而是被扭曲或片面解讀的產物,卻意圖散播於他人。

從上面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知道,我們也可能在宣傳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而某些錯誤資訊也可能來自於特定人士製造的假資訊(disinformation)。當我們知道自己的說法或觀點不完全,但我們只說出對自己有利的內容,這是人之常情。然而,如果我們所片面提出的資訊,是出於過度踹測(這已是蓄意、具有明顯意圖)而扭曲事實、傷害到其他人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是假資訊的製造者。

舉例來說,我把「喜歡和貓相處的人可能有87%機率會變地跟貓一樣心機」的訊息不帶惡意傳給我的朋友,這是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但如果,我本來就很討厭貓(冷靜,我只是舉例QQ),但我也知道這個訊息來自名不見經傳的三流農場文、或是道聽塗說,我卻再加油添醋、想要讓我的朋友因此遠離貓(冷靜,這也只是舉例QQ),這就變成假資訊(disinformation)了。

值得注意的是,你把上文的「貓」改成你討厭且想剷除的對象(蓄意、意圖強烈),這就變成典型的造謠抹黑,最後可能造成這個對象被集體霸凌。




訊息或信念如何散播

網路科學(network science)是一門新興的學問,同時也關注於訊息或理念如何在人群間傳播。所謂的網路(network)和我們所知道的網際網路(internet)不同,網路(或許說「網絡」會比較容易理解)是指事物之間的聯絡網,這個網路可以是人際網路、社會關係網路、資訊網路、金融網路……等等都與之相關。而訊息之間的傳播,與網路的建構密不可分。同時,「從眾心理」也是這些理論的重要前提,以及重大驅動力。

現在我就來解釋在網路科學中,訊息是怎麼被傳開來的。下面這張圖是一張簡易的人際網路。一個小圓臉代表一個人,兩者之間的線代表連結,箭頭代表時間推移。當其中某人提出信念、想法、訊息,就會直接感染給其他人。這是最簡易的傳染模式!


然而,在現實世界裡面,人並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就能接受一個想法(當然有時例外啦…),我們容易接受他人想法的程度,因人而異。在網路中,這種「接受想法的難易程度」稱為「閾值」。也就是說,要超越這個閾值,個體才會接受(或是被傳染)這個想法。這種加入閾值的浮動因素的網路,就稱之為「複雜傳染」。


我們會發現,傳播過程中沒有達到閾值,所以就中斷了。


那麼,現在讓我們拿掉其中一條連結,使其成為可傳播狀態,就會變成這樣。


以上這都是最理想狀態下做的推演。然而,現實中每個人對於資訊的接受程度都不同,因此狀況又更複雜許多。此外,有其他更多因素:
  • 個體上的變因:閾值的差異、群體的定位。例如團體中有人擅長查證、有些則善於宣傳、有些人則善於造謠(X)。
  • 連結上的變因:可能是不對等的、單向的。例如上司對下屬。

這理論還延伸出其他有趣的事實:連結太少訊息則不易傳播、連結太多容易形成團體封閉。訊息不易傳播,就容易只獲得片面訊息。團體封閉,同樣也會造成資訊封閉,使外界訊息不易說服團體內的人而形成同溫層。所以社群內的連結過於疏遠、過度緊密,都會阻礙資訊傳播。並不是連結愈多就愈好。

這代表甚麼呢?這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尋求「獨善其身」以及「服從團體」之間的最舒適點。任何一邊偏剖,都會造成知識的封閉、獲取資訊的阻礙。




為何「事實」常與大眾認知不同

你可能會發現,有時候事實常常與我們所知道的相左。先舉例來說,你知道全世界嬰幼兒施打疫苗的普及率高嗎?有些人可能認為很低。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在2018年的統計,全世界目前的疫苗覆蓋率是86%。也就是說,僅有14%的嬰幼兒沒有機會施打基本疫苗。

在宣讀題目前,可能會有人思考到第三世界以及落後的國家眾多,因此金字塔底端的人數眾多,所以推論疫苗覆蓋率低,但事實恰巧與我們的推論相反。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所接觸到的知識、環境、意識形態不夠全面,讓我們產生認知偏誤

另一個例子,這也是有些朋友常常反映,在台灣的醫療職場工作久了,常常會覺得台灣人怎麼這麼不尊重專業,熱心提問但又不愛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當然,這也只是該個體所看出去得的世界,才得出「台灣人大多不尊重專業」的結論)。群眾不信任專業的原因很多,從資訊的接收來講,可能是群眾長期接觸到的資訊未經校正、也非出自專業之筆。當群眾接觸的資訊長期來自鄉野雜談、個案討論,而非專家學者、穩定且信效度高的科學實驗結果,就不容易養成正確的觀念,以及建構貼近事實的世界觀。

個網站就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但也挺細思極恐。實際上,群體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酗酒,但這個群體裡面,每個人竟然都認為身邊的朋友過半都是酒鬼。由此可知,我的世界裡過半的人都是酒鬼≠全世界的人過半都是酒鬼。





故事的後續

來說說我爺爺的後續。後來,我爺爺原本插管14天,演變成插管三個月,只因為家人們怪異的堅持,讓爺爺受了三個月的苦(你可以想像一根巨管從你口中插入長達三個月之久的感覺)。最後,也在病床上離世了。在這過程中,儘管我不斷翻找論文、期刊說服家人聽從醫院指示,但家人都堅持己見,甚至認為我的提議是對爺爺的不孝。雖然未能阻止遺憾,但至少我們在未來的日子可以從知識裡面獲取解答,去避免更多的憾事發生。

除了群眾需要接收並判斷正確的資訊外,學者們也有努力走出象牙塔的義務。雖然說學術界並非萬能,但是期望各專業領域能有一道通向群眾的清渠,澆灌知識的荒土。只有這個社會開啟各方的對話,才有邁向美好的可能。願有朝一日,這社會能如《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編劇呂蒔媛在金鐘得獎感言所說:「會好的,希望我們這個社會,有更多對話的可能。


以上的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讀者們。感謝各位的閱讀。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56165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隨心所談|假新聞|造謠|不實訊息|網路科學|人際關係

留言共 9 篇留言

羽尚愛
所以我父親說過,該走的時候就走,決不插管。不過這個議題來說比較偏向道德綁架,還有人心比重會多一些,而且會有很多爭議 [e18]

10-16 01:50

玄鳴神一
我覺得他們可能是被孝道綁架(而且還是扭曲的孝道),然後找了一堆不實訊息來強化自己的信念⋯10-20 11:14
翱翔天際的力量
其實也不能盲目相信自己的主治醫師一定會給你最好的醫療方案

我自己是會跟主治要病歷 去找其他醫院的醫師尋求意見

10-16 06:14

玄鳴神一
有個值得思考的點,通常病歷無法在醫院與醫院間流通。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另一間醫院多只能依照你的「主訴」以及「目前所看到的病況」來判斷,但是我們也了解有些病是有「病程」的,也就是說,他會隨時間變化。所以「不能盲目相信自己的主治醫師」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是「我們避免盲目而多聽其他醫師意見」未必是正確的。給你參考~10-20 11:17
芊芊∣ㄑㄑ
就就醫這方面來說,的確可以像樓上所說的那樣,多看幾個醫師以求最佳治療方式。
但我也能理解你對於當下家族長輩都反對而著急的心情,我最有感覺的是我媽每次都聽信網路上和口耳相傳的謠言,買了一堆其實並不需要、實際功效也很令人存疑的保養品,花了一大堆冤枉錢,我想說服她還會被唸。
不過花錢和治療是嚴重程度相差甚鉅的兩回事,在說服長輩接受新資訊和推翻他們認知的這件事上,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

10-16 07:12

玄鳴神一
沒錯!醫療觀念的轉變需要很長時間。像是,有些人無法接受去看「身心科」(或精神科),認為去看的就是神經病。可是以我們醫療端的觀點來說,在醫療體系接受心理上的幫助,並不代表自己就是有問題的人、更不等同神經病 [e21]10-20 11:21
大漠倉鼠
蔑視專業和騙自己安心的行為如同讓老者獨自承受病痛卻祝對方長命百歲。

10-16 08:06

玄鳴神一
真的太矛盾了 [e18]10-20 11:22
ilwiKAMINA
雖然對別人家人說三道四不太好,但是我是覺得,你拿出論文和期刊,明明是有公信力的來源,可是他們可能因為自己看不懂,就產生了加以駁斥好維護自己那張薄薄面子的心態.然後又更加往偏方和不嚴謹的個案經歷那邊靠.

10-16 15:27

玄鳴神一
你分析的很對。而且,他們早就選定立場,才選擇性接受訊息;而不是先找尋資訊,再作出決定 [e20]10-20 11:23
一劍封邪兵燹
不錯看啊! 很棒啊!

10-16 18:03

玄鳴神一
[e12]10-20 11:23
Victor
有時候是道德綁架吧,明知道救不回來還要勉強,因為怕背上不孝、冷血的罪名。
有聽過有鄰居頭部受傷,醫生告知:救回來也是植物人。
但是鄰居的家人還是堅持要救,結果真的變植物人。
現在每個月得負擔昂貴的療養費費用,導致他們家家境很貧困

10-20 01:05

玄鳴神一
你說的狀況真的很棘手⋯給你一個衛福部2007年統計的資訊:在台灣,照顧者平均照顧的時間為9.9年,而且每天投入13.6小時在被照顧者身上。國外研究,20%家庭照顧者罹患憂鬱症、65%憂鬱傾向、87%慢性精神衰弱;家庭照顧者死亡率比非家庭照顧者高出60%。10-20 11:33
琳琳得斯
有的會說信與不信 有的人還說相信自己
其實資訊就跟人 不管有多對 多可靠 不是信不信的 這麼簡單 那才是最盲目的

10-23 14:18

榴槤姊姊
這篇寫得不錯,推~

11-20 07:55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49喜歡★tomtien6991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近況】向著小學全速得前... 後一篇:【開箱】高級的電影院長什...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flys8028大家
想找遊戲玩嗎?遊戲心得都集中在這歐 https://www.rocksugarcat.com/看更多我要大聲說7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