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 GP

電影「心靈補手」觀後感

作者:Mandy│2007-08-24 20:21:02│巴幣:2│人氣:752
  麥特戴蒙在片中演出的是一個數學天才,但個性上卻有極度的偏差,因為在小時候被父親毆打後,然後拋棄,所以造成他長大後有個本能的反應,那就是不相信任何人,除了自己的那三位朋友,看了許多心理醫師,但一點用也沒有,直到遇見那位跟別人不同的心理醫師,才慢慢的卸掉心理築的那道很高很高的牆。

  在片中印象最深的應該是他朋友說的那段話:「你跟我們是不同的,我可能希望30歲後,還能在這有份穩定的工作,但你不同,你是個跟我們不同世界的人,你該去找屬於你自己的方向,你知道我每天最開心的就是開車到你家的那段路,我有多希望我到你家敲你的門,而是沒有回應,你就這麼走了,不用跟我說聲Bye-Bye,這樣我會非常的開心。」聽到這段話,讓我感觸很多,人有時候就是會想不透,也許一句話就能讓他頓悟起來,可能是這句話點醒了麥特戴蒙,因為這句話,讓他想起那位心理醫師每次與他溝通的話,也讓他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

  電影結束了,但現實生活依然存在著,我相信一定有跟主角相同的人在我們身邊,但是卻沒辦法有那麼的幸運遇到那位善解人意的心理醫師,在台灣的心理醫師,永遠被當作精神科甚至被當作是看瘋子的醫師,這是我最不懂的地方,在國外心理醫師是十分受人尊敬的,因為他是我們心靈的導師,安靜的聽我們說話,開導我們,我覺得在台灣應該好好繳正這個觀念。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自己不如意的事情,想開了就好了,但是想不開,那就走上絕路,有些時候都會覺得自殺的人很傻,竟然有勇氣自殺,為什麼沒有勇氣去面對,每個輔導老師都說過要往兩方面想,往好處想往好處想,但是在面臨困境走不出去的時候,腦子永遠想不到好處,這時候朋友是最好的幫手,記得以前一個朋友因家裡的因素也差點走上絕路,因為他覺得他是不應該存在的,好在朋友有發現他有這個傾向,讓他接受了學校輔導室老師的輔導,以及我們這些好朋友私底下告訴他,他的重要性,而他經過輔導後兩年,我們這群朋友看著他從憂鬱症慢慢的走出來,其實我們都很開心。

  每個人人生當中,總會遇見幾條岔路,也許岔路的令一端是山厓,但也有可能會是寬廣又直的路,遇到山厓時不要害怕,也許山厓的旁邊有一座小橋,雖然他不起眼,但是卻是能夠活命下去的路。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53715
Some rights reserve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5 台灣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喜歡★ccgthw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牽手... 後一篇:快樂其實是一種習慣(轉貼...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vcn58168場外休憩區
政治迫害。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3:42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