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筆記】 餐桌上的科學 - 油類

ㄅㄅ(想吃麻糬 mode | 2019-07-25 22:04:55 | 巴幣 28 | 人氣 213

[前言]

嗯嗯,偶然看見荒廢已久的blog,寂寞的笑了起來。

「高一二的我好認真阿...」(對比現今頹廢樣)

因為台北市在推動E化教育,可能是因為我們學校被稱為「未來學校」吧,老師有種使命感(?),總之那天我們是看LIVE直播授課。

原先課程內容是從14:20~15:10,教授說的不快,但我寫字慢,所以很吃力。
上完前半堂課我紙就用完了,所以後面就沒抄到了。故下文時間斷在14:45。

以下文字是上完課後整理筆記上的零碎文字而得的。除了今天加上的附註及最後的懶人包,其餘皆是單純複製貼上:


***

授課: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蘇南維教授 / 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許瑞祥兼任教授
LIVE 時段:2017.12.12 14:20~14:45
======
一直是廚房中最重要的配角——油,充斥在我們日常的餐飲當中,如此重要,我們卻對它沒什麼了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吧!!


.食用油的原料都是天然的!!!

一般來說,我們食用油的原料都是天然的,只是處理方法有些不同而已。有些植物油的含量較多,像是芝麻、花生等,油的含量可以來到近50%左右,這時我們通常會用物理性壓榨,強硬地把油給榨出來。而有些含量稍微比這少一些的,像是黃豆(大豆)就是一個例子,通常其含油量大約只有20%左右,這時物理壓榨的方法似乎沒有那麼好了,我們就會使用化學溶劑把油「洗」出來。當然此時油是摻著化學溶劑的,所以需要「精煉」。


.什麼是「精煉」???

以棉仔油為例,其精煉需要經過脫膠、脫酸、脫色、脫蠟、脫臭等步驟,當然,每個油的精鍊流程都有一些不同,不過大抵都不會差太多啦!

  過「油煙」,就是當油達到發煙溫度後,會散溢出有一股味道的煙(個人語言造詣不夠高,想不到更好的詞了QQ),吸多了有致癌風險;這時返回來說穩定度了:越容易冒出冒出煙,換句話說,也就是發煙溫度越低的,我們就說它油的穩定性越低;反之,則穩定性越高。

提到油的穩定性,就要提提氫化油和其結構了。


.「氫化油」是什麼???

要說什麼是氫化油,就要說到油的結構了。

一般來說,動物身上的「油」大部分都是脂肪酸甘油結合而成的中性「甘油脂」。甘油有三個*醇基(三元醇),非常易溶於水,而這每一個醇基都可以與一個脂肪酸做連結,形成不溶於水的「三酸甘油脂」。
[註] C為碳原子,O為氧原子,H為氫原子。一長串的碳鏈常以折線來表示。
[註] R指的是基團,簡單來說就是一些原子團(有機)。
[註] 醇基:形如「-OH」的基團。
而脂肪酸又可以依結構不同分成「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一般鏈狀單鍵組成的是飽和脂肪酸。
含有一個或多個順式(H在同一側雙鍵的是不飽和脂肪酸。
而含有一個或多個反式(H在不同側雙鍵的是反式脂肪酸。如下圖。
飽和脂肪在常溫下呈固態,豬油等動物性脂肪就像是這樣。跟黃豆油的不飽和脂肪比起來,穩定度相對較高,發煙溫度高,油煙較少,但是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小,尤其是心血管疾病。
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因為穩定性較低容易氧化,不耐長時間高溫烹調,所以有些廠商將其氫化(hydrogenated),增加碳鏈上氫的數目,使其相對較飽和,形成半固態的「氫化油」。
反式脂肪是不飽和脂肪不完整氫化後的產物,是「部分氫化油」。剛開始因為保存期限較一般不飽和的植物油長,炸出來的食物又較一般油酥脆,而且成本又比動物油低,再加上飽和脂肪被認為對心血管有不良影響,在20世紀初一推出便被廣為使用,廣受好評。但是近來研究發現,*部分氫化油對身體的影響,遠比一般動物飽和脂肪來的大,所以許多國家陸續禁用部分氫化油,食品中營養成分標示也要求標出反式脂肪含量。
[註] 台灣已於2018年7月1日起禁止人工部分氫化油的使用(例如人造奶油等)。


之前黑心油品不斷地爆出來,是不是自己榨油比較好?

一般來說我們榨油都是從動物的脂肪細胞上榨取,例如榨豬油,但是脂肪細胞並不是只有純油,換句話說,我們一般如果在家榨的油不是純油,所以相對油品並沒有比較好,也比較容易散出油煙。


.我們應該如何用油或挑油呢?

根據教授的說法:
1.不論用什麼油,最好都一次性使用不要重複的烹調使用
2.長期高溫烹調用的(例如炸雞),最好使用飽和度的油使用。植物油在高溫、長期的烹調下,也會產生一些反式脂肪。
3.選油時選擇小瓶裝黑色瓶裝的油較好,先前說過,油易氧化,所以不能放太久,就只能選小瓶裝;另外油也對光「敏感」,有些廠商會加入一些光敏感劑。為避免其加速氧化,選擇黑瓶較能阻隔光線喔!


.懶人包

1. 一般而言,食用油的主要成分皆為天然的。
2. 食用油一般而言都須經脫膠、脫酸、脫色、脫蠟、脫臭等精煉過程。
3. 飽和脂肪易引發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穩定、固態,常出現於動物脂肪。
4. 不飽和脂肪不穩,液態,易氧化,常出現於植物油。部分廠商將其氫化,容易出現反式脂肪,對身體傷害更大
5. 自己榨的油使用起來並不會較健康,雜質造成的油煙等其他影響反而可能有害健康。
6. 不論用什麼油,最好都一次性使用,不要重複的烹調使用。
7. 長期高溫烹調用的,最好使用飽和度較高的油使用。植物油在高溫、長期的烹調下,也會產生一些反式脂肪。
8. 選油時選擇小瓶裝黑色(深色)瓶裝的油較好。

創作回應

伊寺武林.阿奇拉
我只會ㄘㄏㄏ
2019-07-25 23:39:06
ㄅㄅ(想吃麻糬 mode
ㄘ健康
2019-07-26 09:24:28
聽說是廢貓
相信我 絕對不是你抄寫太慢 而是想寫下的重點太多
2019-07-26 00:03:03
ㄅㄅ(想吃麻糬 mode
有可能
2019-07-26 09:24:41
玥晴 Luna (#ΦωΦ#)
這是高中的有機化學!雖然我都是低空飛過的
2019-07-26 07:03:56
ㄅㄅ(想吃麻糬 mode
我也是...(化學渣
2019-07-26 09:25:01
秋田⚓
說到油 看到ㄈㄓ穿著痛T走過去 路人就會滑倒
這種油算是什麼油啊?(欠打
2019-07-27 01:46:37
ㄅㄅ(想吃麻糬 mode
ㄈㄓ油
2019-07-27 08:43:05
Ksana
大大你寫的文章也太考究了,
這樣我影片亂做是不是會被你鞭啊XD
2019-08-03 20:53:25
ㄅㄅ(想吃麻糬 mode
沒有考究ㄅ,我覺得還好啊。
如果你是說reference,一開始是因為有在其他平台試著寫科普或什麼的,害怕有版權問題啥的,所以養成了註記reference的習慣。這篇其實是高二上學期寫的,所以沒有明確的標示。
至於圖...我忘了[e3]
不至於認真到用電腦去做一個化學模型啦,因為轉圖檔、放到網路上、再用http網址嵌入有點麻煩(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巴哈圖片空間不大,所以有些人會用imgur來當圖床)
2019-08-03 21:40:06
ㄅㄅ(想吃麻糬 mode
然後願意創作我都會正面看待喔,即便是廢文或是幻想文也試,科普文我更有興趣ㄌ
而且剪片比打文字麻煩多了,以前也是試過所以有點感覺,因此不會苛求啦。
自己清楚哪裡可以改進,慢慢地腸試,醬就好了。
沒時間就算了也沒關係啊
2019-08-03 21:42:49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