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哥特文化有甚麼吸引的人地方?

滴答人-最後的魔法師 | 2018-11-26 01:05:38 | 巴幣 1030 | 人氣 1596

哥特式時裝以明顯的黑暗,神秘,陳舊和均勻的特徵為特徵。 一種黑暗的,有時是病態的時尚和服裝風格,典型的哥特式時裝包括淺色膚色,黑色的頭髮,黑色的嘴唇和黑色的衣服。男性和女性哥特都可以穿深色眼線筆和深色指甲油,尤其是黑色。 風格通常來自朋克時尚,維多利亞時代和伊麗莎白。哥特時裝有時與重金屬時尚和EMO時尚相混淆。



哥特有不少的特點能講的,但我還是從我比較熟悉的作品開始帶入說起,否則講不完。

我研究蒸氣龐克時,因為同樣有維多利亞的基礎,所以多少會遇到哥特相關人士。

說起來哥特已經是個精神,它無關於文化、政治、性別甚至種族、多數哥特人士是無宗教甚至反宗教,不過也有結合其他文化元素,像古埃及、吸血鬼等異教元素,而這些都在傳達"黑暗的力量"

就拿古埃及來說吧!大家都知道遊戲王吧!遊戲王很大部分就結合哥特。

闇遊戲(雅圖姆)身上的服裝就是參考於剪刀手愛德華。


闇遊戲(雅圖姆)


剪刀手愛德華


千年積木中心靈房間就有借鏡魔王迷宮的元素


「妳享受我的迷宮嗎?」
魔王迷宮(labyrinth),1986年,大衛鮑伊主演

而作者高橋和西似乎從這裡開始著手和研究,從決鬥者王國篇要結束到戰鬥城市篇開始就有許多上述在黑暗中掙扎的劇情,也有病態的時尚和拷問受虐的元素。

王國篇結束前
納祭(異教) 混沌魔術師卡歐斯(同闇遊戲的裝束) 洗腦 快樂女郎(SM裝束)

戰鬥城市
人造人-電子機器人(精神病患),萬力魔神(鑽腦器),拷問車輪(輪刑),黑暗戀屍狂(戀屍癖)
次元魔法(鐵處女)威加盤(通靈板)死者蘇生(安卡 異教十字)

遊戲王的死者蘇生很常出現,其實那是叫安卡的符號,而這也與哥特也有淵源,也就是要介紹的吸血鬼元素。

十字架,或拉丁語中的癥結六角(十字架帶柄),最初是埃及象形文字,意為“生命”。許多古埃及藝術品,特別是殯葬藝術,描繪了帶有這個像徵的神和法老。十字架也與死神和重生之神奧西里斯聯繫在一起,十字架經常與木乃伊一起擺放,以像徵性地表達不朽的禮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十字架象徵著不朽,甚至可以被視為解開死亡之門的鑰匙。 Rosicrucians和Hermetic的成員經常在他們的儀式中使用這個符號。科普特基督徒也將其作為死後生命的象徵。將鏡子納入其設計的安卡用來象徵對微妙現實的感知。

在1988年由托尼·斯科特執導的電影“飢餓”中首次出現,並以惠特利·斯特里伯的小說為基礎,惠特利·斯特里伯也是一位重要的小說“聖餐”。憑藉其歷史象徵意義,文化意義和深奧的自然,十字架是吸血鬼文化與哲學的明顯像徵。 1996年,金屬機械手Drennan受Sebastiaan神父的委託製作了一個刀刃式十字架的獨家版本,以代表該文物的優點。

因此誕生了遺物安卡,這是吸血鬼世界最公認的國際象徵。

資料來源 http://www.vampireworld.com/legacy-ankh

另外於CSI犯罪現場影集Sanguine Love,也有提到這件事



而在聖魔之血 也有對其十字架進行改良,多了許多尖刺。


愛爾蘭作家伯蘭·史杜克於1897年寫了一本名為《德古拉》的小說,小說中的德古拉伯爵是名俊美的紳士同時是個嗜血、專挑年輕美女下手的吸血鬼。小說後來被改編成電影,而這座出現過在無數吸血鬼電影中,小說中描述、位於羅馬利亞的布蘭城堡(即德古拉古堡)一夜成名。

美國作家伊麗莎白·柯斯托娃於2005年發表的作品《歷史學家》亦在歐美掀起新一輪的吸血鬼熱潮。此書並會改編成電影,電影版權由新力影業奪得。

而吸血鬼元素不光影響哥特的死亡之美的看法,同時也因為吸血鬼元素帶入,可以看到不少非主流莎瑪特視覺系的引入使用。




你會說,哥特怎麼都這麼黑暗,我並不否定這點,但我可認真的說,這是許多哥特族的面對現代生活的方式。

哥特族和相關社團有著同樣的社會傾向,對政治是極度冷漠的,放眼社會,部份人被毫無意義、無快樂和無成就的生活主宰著。

但哥特族將這樣的消沉成為生活方式一種觀點,痛苦就是生活的藝術。

『爸爸認為既然認為他活在一個注定是悲劇的時代裡,於是他就是要讓它悲到底。悲到底也就不叫悲,叫美了!』《這一夜,誰來說相聲?》1989

阿達一族(亞當斯一家)可以說其中典範,當然因為他們奇葩的可愛,也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
(太太我喜歡你呀!!!)(小聲)

也有哥特族覺得該文化是種治療,我們在社會上誰沒有黑暗過去,你甚至可能之前有想過自殘自虐自暴自棄等自我毀滅想法,或是導致你產生這類想法滿是情緒勒索的生活。

在生活充實的同伴面前,會覺得你得行徑和想法很怪,會帶著異樣的眼光躲你遠遠的。

對於哥特族來說,你身上的"傷痕",會受到認真的對待和尊重,而也能在文化內找到自己的位子,因為每個人都是那麼獨特。


其實我常常被國外的哥特成員邀約加入社團,我很高興他們對我熱情,只可惜我的方式不同,但我也說了,誰沒黑暗過去呢?

事實上因為我自己也多少會用黑暗作品,尤其是克蘇魯,我很喜歡尤格索托斯。

有部分國外的朋友看了也覺得很酷,我很早期做這作品,於同行中被譏笑"不就是眼睛"。


(個人繪製的尤格索托斯)

因為有這黑暗的展示,也因此有機會接觸哥特人士的相關物,也逐漸認識不少我喜歡的作品,也能讓我在蒸氣龐克做更近一步的想像。



或許你覺得跟上文沒關係,但對尤格索托斯而言 一即是全

與哥特印象加深,有部分來自Ray-Kbys,也就是奴隷との生活 -Teaching Feeling-的作者。

那也是我過去愛不釋手的遊戲。



而她也是客蘇魯迷之一(大心)

Ray-Kbys喜好「殘缺美」,她筆下的妹子幾乎沒有「完整」的,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異形的怪物。「笑顔と涙が好物。異形や欠損もラヴ。」喜歡笑容和眼淚。異形與殘缺。

Ray-Kbys大部分的作品中,怪物妹子們的駭人外表之下,往往是常人想像不到的溫柔。
她將外表殘缺的妹子融入一顆完整的內心,或者說,讓玩家與讀者賦予她們內心。

可怖的外表是否會阻礙你探尋美麗內心的腳步?Ray-Kbys特殊的愛好做出的特殊作品,成就了她獨一無二的愛戀。

Ray-Kbys介紹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ngaQJo.html





其實你可能會入一個誤區,沒拿到愛誰來補償,誰要成為誰的情緒垃圾桶,可對我而言哥特的悲觀生活很多時候是要你學著面對失敗學會悲觀,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在經歷失敗,而你只要能夠去應對,都會讓你的能力逐步上升。

「只要你坦然接受自己的罪惡,穿越那黑色的深淵,等待你的將是永恒的神奇與榮耀。」
——《Dagon異魔禁區》 2001 年

創作回應

one day
我也很喜歡陳舊的黑暗元素!
歌德、黑童話、蒸氣、凌虐...都喜歡。

從我的觀點來看...
每個人的心海深處多少會有一些傷痕與悲傷,
這些黑色的種子長期沉澱在心底,不見光芒。

悲傷、反抗、恐懼、憤怒、不安...
有時候,人會有一種需求,去安撫這些負能量。

就好像人會聽悲傷的音樂,會看嘴砲的影評一樣,歌德也是一種抒發內心陰鬱的方式。

舉個例子,當你和一個人分享一件難過的事時,你會希望對方認同你的悲傷,還是否定你的悲傷呢?

歌德就是一種透過服裝來打扮自己心中陰鬱的方式,讓黑暗套上美麗的外皮。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自然而然就對內心的陰鬱產生了認同感,不再抗拒,也因此得以釋懷了。

廢話有點多...沒事,路過:P
2018-12-09 21:00:42
滴答人-最後的魔法師
廢話??不會呀!是很好的心得喔!這讓我想起了很多人都會有難以言喻的痛苦想要傾訴,但即便傾訴人們有時無法理解,就只能將其用在藝術上了。
2018-12-09 23:06:54
珀伽索斯(Ama)
原來亞圖姆的設計是參考愛德華剪刀手,只是當時看的時候沒有考究過來源,
是有在剛剛找到龐克風與哥德文化有點像,另外現在我也知道死者蘇生是來自於安卡(Ankh)這生命之苻。[e1]
2018-12-10 00:09:21
滴答人-最後的魔法師
因為龐克和哥德都是屬能風格混搭的文化,也難怪遊戲王多少有這些元素,不過吸血鬼用的遺物安卡還是我看csi後才知道這一切的連結
2018-12-10 00:13:56
幻滅之喜
偶然路過,卻發現你最後引用的那句好像沒看過...
花了一個晚上只找到了足夠相像的文章段落,他好像有改一點

出自印思茅斯的陰霾的全文最後一段

We shall swim out to that brooding reef in the sea and dive down through black abysses to Cyclopean and many-columned Y’ha-nthlei, and in that lair of the Deep Ones we shall dwell amidst wonder and glory for ever.
我們將游到海中那塊若隱若現的礁石邊,然後下潛進黑色的深淵裡,進入聳立著無數立柱、雄偉壯麗的伊哈斯雷。此後,我們將在奇跡與榮光的圍繞下,永遠生活在那片深潛者的棲身之地裡。

不知道引用句中“坦然接受自己的罪惡”的部分是哪裡來的
不過來源寫“克蘇魯神話”有點奇怪,可能一開始就是有人另外修飾了
2018-12-17 07:05:25
滴答人-最後的魔法師
我當初是看電影 達貢(人魚禁區)看到的,因為原文我一直找不到,沒想到是經過修飾的,只能先寫出自克蘇魯,謝謝你喔[e12]
2018-12-17 13:11:09
滴答人-最後的魔法師
那可以確定是電影的修飾
2018-12-17 13:11:39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