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歷史大雜燴] 東西文明的交匯之地 — 鄂圖曼背景介紹

響爺 | 2018-10-11 22:56:17 | 巴幣 2 | 人氣 684

#此文同步發佈於「世紀帝國 系列」哈啦區

大家好,請按下「開啟圖片」。
今天的主角是鄂圖曼帝國。


(我在YOUTUBE找了首主題音樂,請點擊這裡。)
注意!本系列是娛樂型文章,與遊戲操作/技術/戰術等完全沒有關係。

(鄂圖曼人進攻君士坦丁堡。1453年,彩色化處理。)

前言

鄂圖曼是歐洲八國中最獨特的文明:自動生產的村民,只能生產一種步兵的軍營,OP的殖民時代單位,以及只能透過卡片運送的單位(在印度出現之前)。因為殖民親兵RUSH實在太強,令鄂圖曼在初期的ESOC大賽中與易洛魁並列為禁用文明(據部份工作人員所說,這個打法的技術含量太低,不能帶給觀眾足夠的娛樂效果)。

作為一個位於「世界中心」的伊斯蘭國家,鄂圖曼的堀起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也推動了歐洲局勢的變化。藉由船堅砲利的軍事優勢,鄂圖曼可謂勢如破竹,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超級帝國。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當年的鄂圖曼帝國有什麼有趣的歷史故事吧。

(1453年至1517年間,鄂圖曼帝國的國旗。)

從小侯國至大帝國 — 鄂圖曼人建立的國家

「鄂圖曼」一詞其實是英語翻譯,正確的土耳其語讀法是「奧斯曼」(Osman),所以中國大陸所說的奧斯曼帝國其實就是鄂圖曼帝國。

1299年,一位酋長服從於魯姆蘇丹國(Sultanate of Rum,不是蘭姆酒)宣告獨立,起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這位酋長便是奧斯曼一世(這是他的名字,所以我就不用鄂圖曼去稱呼他了)。奧斯曼一世隨即組織軍隊,征服了大部份的安納托利亞地區,並與東羅馬帝國作戰,從衰落的帝國手中奪取了新的首都布爾薩。奧斯曼一世的子孫繼承了這個國策,推進至巴爾幹半島,接連擊敗了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及十字軍等勢力,包圍了苟延殘喘的拜占庭帝國。

1402年,盤踞中亞的蒙古人征服者帖木兒率軍蹂躪安納托利亞,鄂圖曼的軍隊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蘇丹巴耶塞特一世也在戰爭中兵敗被俘。失去君主的鄂圖曼旋即發生內戰,巴耶塞特一世的兒子們為了蘇丹的寶座而互相征討,史稱「大空位期」。這場內戰由穆罕默德一世取得勝利,成為了新一任的鄂圖曼蘇丹。此後,鄂圖曼維持著穩定的擴張,國力已經增強至沒有歐洲國家可以比擬的程度。

1444年,兼任波蘭與匈牙利國王的瓦迪斯瓦夫三世率軍侵犯保加利亞,當時的年輕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認為自己還沒有能力應付這次敵襲,因此希望已退位的父親穆拉德二世回朝,卻被正在享受人生的父親拒絕了。兒子對此相當氣憤,於是寫了一封信給穆拉德二世:

「如果你是蘇丹的話,請你回來領導你的軍隊;如果我是蘇丹的話,那我下令你回來領導我的軍隊。」

沒有辦法之下,穆拉德二世只好回到戰場上,率軍迎戰十字軍。同年11月10日,波蘭國王與匈牙利大臣匈雅提.亞諾什在瓦爾納湖旁部署軍隊。穆拉德二世先派出非正規軍部隊小試鋒芒,誘使十字軍的右翼進攻。這個計策效果拔群,追擊鄂圖曼騎兵的十字軍被精銳的西帕希騎兵一舉殲滅。接下來,穆拉德二世讓自軍的右翼攻擊十字軍的左翼。匈雅提對此感到不太樂觀,決定親自前往救援,並叮囑國王等待他回來才發起進攻。可是,瓦迪斯瓦夫三世沒有聽從他的意見,帶領五百名波蘭騎士朝鄂圖曼的本陣衝鋒,國王本人在這場自殺性襲擊中墮馬被殺。失去主帥的十字軍無心戀戰,在匈雅提的指揮下勉強從戰場上撤退。自此一役,歐洲再也沒有能力援助瀕臨滅國邊緣的拜占庭,鄂圖曼對巴爾幹東部的控制也更加牢固。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親率大軍包圍君士坦丁堡。他僱用了匈牙利工程師俄本,建造了超級巨型的大砲,用於砲轟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不過,俄本的大砲實在過於笨重,每發砲擊需要裝填三小時,而且命中率不佳,拜占庭守軍往往能在砲擊過後修復缺口,所以這座大砲並沒有對攻城作出太大的貢獻。眼見砲擊沒有效果,穆罕默德二世下令發起突擊,但同樣未能取得進展,最後依靠親兵的力量才勉強推進戰線,成功攻入城內。但是,近年有歷史學家提出了新觀點,認為鄂圖曼軍偶然發現了一道城門並沒有上鎖,結果便從這個「缺口」大舉攻入城中。無論如何,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親自率領守軍進行巷戰,最終光榮戰死,拜占庭帝國宣告滅亡。穆罕默德二世進駐了這個世紀之城,儘可能禁止軍隊搶掠,並任命了新的大主教安撫拜占庭東正教徒。

穩定了君士坦丁堡的局勢後,穆罕默德二世繼續征伐巴爾幹半島,並將首要目標訂為匈牙利,務求將這個眼中釘除去。然而,他在1456年的貝爾格勒圍城戰敗給了匈雅提,還因為腿部中箭而一度失去知覺。放棄討伐匈牙利的穆罕默德二世將矛頭指往其餘的巴爾幹小國,征服了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等國,還降服了瓦拉幾亞公國(著名的「穿刺公」弗拉德三世的領地)與克里米亞汗國。不幸的是,穆罕默德二世在1481年計劃征服羅德島(當時醫院騎士團的根據地)時病逝,鄂圖曼帝國的擴張因此暫緩了一段時間。

(1517年至1844年間,鄂圖曼帝國的國旗。有著莫名其妙的喜感。)

威脅歐羅巴的戰錘 — 鄂圖曼帝國的中興與極盛

1512年,鄂圖曼蘇丹的寶座由塞利姆一世繼承。在他的任內,鄂圖曼帝國的版圖像癌細胞般擴大。上任後不久,塞利姆一世便與波斯的薩非王朝開戰,便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四年之後,塞利姆一世揮軍南征,將馬穆魯克王朝(Mamluk)治下的黎凡特、埃及和阿拉伯半島西部全數拼入鄂圖曼帝國之下,一口氣成為了世上最強大的遜尼派國家。可惜的是,疲於征戰的塞利姆一世很快便病故,由他的兒子蘇萊曼一世繼位。

「立法者」蘇萊曼(Suleiman the Magnificent)是鄂圖曼歷史上最傑出的蘇丹。他完成了「鄂圖曼法典」,改造了鄂圖曼國內的法律體系。除此之外,蘇萊曼大力發展國內的教育與種族平等,令鄂圖曼的統治堅如磐石。在他的統治下,鄂圖曼帝國進入了黃金時代。

上任後不久,蘇萊曼馬上興兵入侵匈牙利,以壓倒性的軍力攻陷貝爾格納要塞,算是為祖父雪恥。不過,蘇萊曼並沒有乘勝追擊,反而將目光放在羅德島上,並將島上的海盜醫院騎士團趕出去。隨後,蘇萊曼重啟巴爾幹的戰線,並大敗匈牙利軍,奪取了大片領土。由於匈牙利國王戰死,哈布斯堡的查理五世接管了匈牙利的剩餘國土。蘇萊曼當然不會任由匈牙利這塊肥肉被奧地利搶走,於是在1529年秋天兵臨維也納城下,卻因為補給線過長而被神聖羅馬帝國擊敗。

暫時擊退鄂圖曼軍的查理五世嘗試讓弟弟斐迪南成為新任匈牙利國王,但蘇萊曼當然不會吃這一套。於是雙方於1541年再起衝突,蘇萊曼取得大勝,並強迫斐迪南放棄匈牙利的地位並須每年支付龐大的貢金,還在信中只稱呼查理五世為「西班牙國王」,而非「神聖羅馬皇帝」,強調自己才是真正的羅馬帝國繼承人(雖然並沒有歐洲人會承認啦)。

解決了中歐邊界的戰事後,蘇萊曼同時在波斯和地中海作戰。波斯方面,基本上就是鄂圖曼與薩非王朝之間的一連串衝突,以鄂圖曼拿到少許領土告終。地中海方面,蘇萊曼任命了著名的海盜海雷丁帕夏(外號為巴巴羅薩)為海軍總帥,建立了無敵的鄂圖曼艦隊,與西班牙和威尼斯的海軍抗衡,並取得了不少戰果。

1530年,醫院騎士團在馬爾他島建立新的基地,重新開始針對穆斯林的海盜活動。於是,蘇萊曼在1565年派遣海軍攻擊馬爾他,結果卻因為西班牙的增援而宣告失敗。第一章戰役的首兩關在某程度上還原了當時的戰況,當然藏骨集團什麼的並不存在啦。

在「立法者」的統治下,鄂圖曼的國力到達了頂峰。沒錯,到了頂峰之後,便是衰落。

(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戰鬥中的西帕希騎兵。)

戰場上的轉捩點與失敗的改革 — 鄂圖曼帝國的晚年

蘇萊曼大帝逝世後,鄂圖曼的發展陷入了困境。帝國的海軍在1571年的勒班陀海戰中遭到重創,而歐洲的軍事改革令鄂圖曼的軍隊威脅性大減(星形堡壘的出現令鄂圖曼的砲轟戰術失效),葡萄牙所開拓的新航路更嚴重打擊鄂圖曼的經濟。

正所謂「解決問題的方法便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鄂圖曼仍然以武力征服作為提升國力的主要方式。為了確保足夠的兵源,鄂圖曼政府放寬了募兵政策,但也直接導致鄂圖曼新軍的質素低落,還埋下了日後政變的伏筆。在兵力及物資都集結完成後,鄂圖曼的大維齊爾(Grand Vizier)穆斯塔法在1683年率領超過十萬大軍包圍了維也納。

兵臨城下之際,神聖羅馬皇帝發了求救信給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國王揚三世.索別斯基,希望波蘭能夠派兵前來救援。揚三世馬上響應了神聖同盟,率領三萬人前往維也納。同時,神聖羅馬帝國內部的各個公國也集結兵力,共同對付這個威脅歐洲安全的帝國。

在援軍到達之前,穆斯塔法積極策劃各種攻城行動,並成功侵入了維也納的外牆,使奧地利士兵被迫退守至都市內。眼見勝利在手,波蘭與神聖羅馬帝國的聯軍卻在九月十二日到達了。穆斯塔法也不是笨蛋,他迅速指揮部隊攻擊剛到來的神聖羅馬軍隊,同時繼續攻城,希望能在波軍參戰前攻下維也納。然而,波蘭的步兵團很快便加入了戰鬥,令穆斯塔法三面受敵。感覺到情況不妙的他決定下令撤退,但這已經太遲了。


揚三世親自率領三千名精銳的波蘭翼騎兵,合共總計一萬八千名騎兵,從鄂圖曼軍的南方缺口發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騎兵衝鋒,使土軍的陣形完全崩潰。對天主教徒來說,波蘭拯救了整個歐洲。但是,戰敗的穆斯塔法面臨的是死亡,而且是蘇丹下令的。

1699年,鄂圖曼與歐洲各國簽訂了卡爾諾夫奇條約,割讓了匈牙利地區給奧地利,終結了與哈布斯堡王朝的戰爭。戰爭的結束讓鄂圖曼帝國得以重回經濟發展的道路上,並於1718年進入了鬱金香時期。帝國開始積極發展工商業,例如印刷機的出現與鬱金香市場的興起。不同於荷蘭,鄂圖曼並沒有期貨的概念,政府也在鬱金香價格過於高昂之時出手干預,因此沒有爆發鬱金香泡沫。

除了經濟發展外,鄂圖曼亦嘗試建立一個現代化的軍隊,但遭到了眾多保守派勢力的反對,特別是新軍。1826年,時任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在推動現代化改革時終於忍無可忍,將曄變的新軍全部處決,並解散了這個腐敗的組織。雖然鄂圖曼的軍隊得以變強,但也淪為了歐洲大國的玩偶。

到了十九世紀,民族主義的興起與俄國的入侵令鄂圖曼帝國的國力直線下滑。巴爾幹地區的國家紛紛跳出來宣告獨立,埃及等北非領土也落入英法等國的統治下。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作為同盟國成員之一的鄂圖曼慘遭大敗,曾經風光一時的帝國已經無力回天。1923年10月29日,國民議會正式宣佈土耳其共和國成立,鄂圖曼帝國正式告別歷史舞台。

雖然沒有大力發展過殖民事務,但鄂圖曼帝國的輝煌歷史也足夠讓她在遊戲中亮相。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立法者」蘇萊曼一世說過的名言佳句:

(蘇萊曼大概是文采最好的AI了)

1. 我喜歡在輕鬆地打贏戰爭後,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
2. 我的部隊正在用餐,所以我沒辦法派他們來幫你。
3. 沒有麵包的人,就沒有權力。我要拿走敵人的麵包。
4. 我看到你的殖民地在哪了,我會告訴我的製圖師,沒有必要把它畫進地圖裡。
5. 我有看到你的士兵,別以為他們躲起來了。

有趣的是,蘇萊曼還有一系列「我國有句諺語說:」的名言,不曉得該如何觸發:
1. 「如果你沒有被太陽曬傷過,你將永遠不知道陰影的珍貴。」
2. 「聆聽一百次,思考一千次,但只說一次。」
3. 「一隻手臂拿不起兩顆西瓜。」
4. 「咖啡應該和死亡一樣濃烈,和愛情一樣甜美,以及和地獄一樣黑暗。」
5. 「水管工的房子永遠都會漏水。」
6. 「當你掉入海中時,為了求生存,連蛇你都敢抓。」
7. 「別想在公牛面前尋找小牛。」

(鄂圖曼親兵的設計概念圖,看來ES本來為護衛級與帝國級各設計了一個模組。)

終極的黑火藥帝國 — 鄂圖曼軍事架構

鄂圖曼擁有全遊戲中最簡單的軍事架構,除了砲兵之外,所有兵種均只有一個單位可供生產,完全用不著思考該生輕騎兵還是胸甲騎兵的問題。此外,鄂圖曼也是惟一一個必定會蓋槍砲鑄造廠的文明,不然就沒辦法生散兵了。

-------(我們負責這條分隔線)-------

Janissary (鄂圖曼親兵)

鄂圖曼惟一的重裝步兵,較火槍兵昂貴,但血量與反騎兵攻擊力較高,是鄂圖曼軍隊的骨幹。
Janissary的意思是「新軍」,即新的軍隊,也經常翻譯為「親兵」,是鄂圖曼軍隊的象徵。新軍的招募對象是巴爾幹地區的斯拉夫人,讓他們接受伊斯蘭教育,並進行軍事訓練,組成了當時歐洲最具紀律的部隊。新軍的成員都不許結婚,並只會在最危急的情況才會出動,有點像特種部隊。

在蘇萊曼一世執政時期,新軍的規模從數千人增至三萬人,在增強鄂圖曼帝國的戰鬥力同時也埋下了禍根。後來的蘇丹必須依賴新軍的支持才能登基,新軍的人數也愈來愈多,變相成了一個政治集團,戰鬥力也每況愈下。1826年,馬哈茂德二世發動了吉祥事變,命令現代化的軍隊屠殺所有反抗改革的新軍,這個軍事組織也因此被解散。

由於不是土耳其人,親兵的語音檔聽起來特別柔和,大概是還未集慣說土耳其語吧。

Abus Gun (阿巴斯砲、鄂圖曼砲兵)

鄂圖曼的散兵單位,雖然是從砲廠生產,且圖示只見其砲不見其人,但這個單位並不是砲兵。他的特色是遠距攻擊為攻城傷害,也就是無視抵抗,可以把高遠防低血量的敵兵打成蜂巢,但缺點是佔2人口。

"Abus"的意思是榴彈砲,而這玩意便是一個可由步兵攜帶的反人員砲。發射時需要將砲身架在一個三角架上,然後射出大概與拳頭差不多大的投射物。其實這榴彈砲相當笨重,搬運的時候十分吃力,但安裝在砲架上又會限制了它的實用性。在戰場上,阿巴斯砲的定位大概就是殺傷力較低,但較為廉價兼具機動性的小型野戰砲。

Gardener Hussar (御宛驃騎兵、護衛鄂圖曼輕騎兵)

鄂圖曼其中一個皇家護衛單位。Gardener(園丁)是土耳其語Bostandji的翻譯,而Bostandji則是專門守衛蘇丹的部隊,也就是皇家衛隊。在軍事上,他們的工作跟新軍差不多,擔當鄂圖曼軍隊的精銳部隊。

Baratcu Grenadier (巴拉克擲彈兵?、護衛鄂圖曼擲彈兵)

鄂圖曼的另一個皇家護衛單位。我在Google搬尋"Baratcu"的時候,它問我是不是要搜"Barutcu",而我按下"Barutcu"之後,便得出了以下的結果:


至少這是土耳其文?嘛,推論還沒完結的哦。
科尼亞是以前魯姆蘇丹國與卡拉曼侯國(Karaman)的首都,而卡拉曼侯國則是長期與鄂圖曼敵對的安納托利亞國家,後來被鄂圖曼征服了。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這個擲彈兵大概就是從鄂圖曼某個地區募集的精銳軍團吧。(這不就是沒有結論嗎

題外話,在雙方都打滿卡片與升級後,鄂圖曼的擲彈兵還是不敵英國的擲彈兵,即場製作的手榴彈果然名不虛傳。

Spahi (西帕希騎兵、鄂圖曼騎兵)

只能夠透過船運和工業時代升級(The Grand Vizer的升級會送3位)獲得的重裝騎兵,擁有高血量與AoE傷害,而且閒置時還會自動回復生命值,在印度的長矛象夫出現前是遊戲中最強的徒手騎兵。由於他的船運卡片需要食物來運送,因此也被稱為肉馬(不是二代的輕騎兵)。

"Spahi"其實是法式的譯名,用於稱呼十九至二十世紀的北非騎兵部隊。因此,"Sipahi"才是這個單位的正確譯名,中文一般會取音譯「西帕希」。

"Sipahi"一詞源於波斯語,意思是「士兵」。基本上,除了非正規輕騎兵外,幾乎所有的鄂圖曼騎兵都是西帕希。和新軍不同的是,西帕希的兵源來自鄂圖曼的地主,而且都必定是騎兵,因此總是覺得自己比新軍更高級、尊貴。不過,西帕希與新軍一樣成為了鄂圖曼政治裡的重要角色,但西帕希一直都忠於蘇丹。1826年的吉祥事變中,西帕希協助馬哈茂德二世清除新軍。雖然兩年後,西帕希也逃不過被解散的命運,但也和平得多:年老的西帕希被安排退休並保留他們的領地,而年輕的一代則編入了現代化的騎兵部隊。

Great Bombard (重型火砲)

鄂圖曼的工廠砲,比一般的重型火砲火力更強,生命值也較高,缺點時移動速度更慢,且射擊間隔也較長。

這座火砲的原型是達達尼爾火砲(Dardanelles Gun),於1464建造的超巨型火砲。這座老古董在340年之後的英土戰爭中被用來砲轟英軍的船隻,重達一千公斤的投射物也真的擊中了目標。後來,鄂圖曼蘇丹阿齊茲一世將火砲送給了維多利亞女王當禮物,現在它被存放在英國的納爾遜堡中。


鄂圖曼的清真寺有許多獨有的科技,用於提升村民的生產速度與訓練上限,而它們都有著不同的典故。

黍稷種值技術(Millet System)是一階的生產速度升級。這個翻譯完全錯誤,它該指鄂圖曼的「米利特」。米利特是鄂圖曼境內的宗教團體單位,以宗教信仰將國民分為不同的族群,並根據米利特的法規(不同的米利特會有屬於自己的法規)管治。

古普魯大臣(Koprulu Viziers)是二階的生產速度升級。科普魯律(古普魯的較正確翻譯)是一個著名的鄂圖曼家族,先後為帝國提供了六位大維齊爾,包括在維也納之戰敗北的穆斯塔法。

回教市場(Abbasid Market)是三階的生產速度升級。Abbasid其實就是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後來成為馬穆魯克王朝的一部份。個人推測所謂的回教市場可能便是指埃及的奴隸市場。

加拉達塔區(Galata Tower District)是一階的訓練上限升級,將上限從25提升至45。加拉達塔位於伊斯坦堡的加拉達區,位於金角灣以北,是城市中其中一個著名地標。此塔在1348年由熱那亞人建造,後來被鄂圖曼人用作瞭望塔,並於1967年向大眾開放。

拓普卡匹皇宮(Topkapi)是二階的訓練上限升級,將上限從25提升至70。這座皇宮是數個世紀以來鄂圖曼蘇丹的居所,相當龐大及華麗。鄂圖曼帝國減亡後,土耳其政府將其翻新為博物館,展示鄂圖曼時期的畫作及寶物。

坦志麥特改革運動(Tanzimat)是三階的訓練上限上級,將上限從70提升至99。坦志麥特在土語中的意思是「重組」,始於蘇丹馬基德於1839年發佈「花廳御詔」,開始帝國現代化的進程,並打壓國內的民族主義。然而,改革運動在1876年被迫終止,鄂圖曼進入了短暫的第一次憲政時期。


土方其軍團(Tufanci Corps)是一個著名的鄂圖曼境外軍團,曾經於1857年協助英國東印度公司對抗印度民族起義。然而,軍團卻在密拉特攻城戰中改為幫助叛軍,直至叛亂被鎮壓。

至於達酷軍團(Topcu Corps)則是一個常見的鄂圖曼砲兵團名稱。

結語

歐洲八國的介紹總算完成了,感謝各位讀者一直以來的支持。
接下來的計劃嗎?在美洲三國之前應該會加插一些外傳,啊哈哈。
不過,無雙蛇魔3的PC版快要推出了,所以...
無論如何,鄂圖曼帝國的介紹就此告一段落,希望大家喜歡。

創作回應

黑子
讚讚,大推
2018-10-11 23:53:19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