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一年4次調研俄羅斯,驚然發現俄正在「偷師」中國

—— | 2018-04-14 19:51:21 | 巴幣 2 | 人氣 225

油價高漲時,俄羅斯看不上中國。現在日子不好過了,才發現中國很厲害!

  長期以來,俄羅斯在對華心態上相當大程度延續了蘇聯傳統,自詡為中國「老大哥」,但近些年,類似想法正在悄然變化。過去一年多,筆者受邀四次調研俄羅斯,三次在俄羅斯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大會「瓦爾代俱爾部」、「莫斯科經濟論壇」上主旨發言,與數十位俄羅斯學者、企業家與官員交流,真切感受到俄羅斯對中國的社會心理變遷的微妙之處。參照中國經濟發展經驗,學習中國,在俄羅斯已不再是一個羞於說出口的觀點。

【中俄進入相互學習的新時代】

  主張學習中國經驗的俄羅斯代表人物是普京總統顧問、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謝爾蓋·格拉茲涅夫博士。這位31歲就擔任俄聯邦對外經濟聯絡部部長,後來又任過國家杜馬經濟政策委員會主席等多個經濟要職的顯赫人物,是目前俄最具有「向東看」開放意識的高層人士之一。近年來,他幾乎隔幾個月就來中國,遍訪北京、上海與深圳等地,還三次推進與筆者所在機構進行「中俄智庫經濟對話」。每次對話會,他都會帶上一批俄羅斯經濟、金融、戰略、技術與軍事方面的專家到北京來。自己一整天不離場,仔細聽取並記錄中方學者介紹中國發展經驗。

  他曾對筆者談道,中國發展模式有三方面值得俄方學習:一是中國摒棄西式民主,更注重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和管理的有效性;二是中國通過制定「五年規劃」,采取政府調控與市場協調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從而保證宏觀經濟穩定與社會公平正義,建立起全球最為完備的產業鏈體系;三是中國建立了一套在中央銀行宏觀調控下,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分離、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的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金融機構體系,這套體系相對獨立於西方金融體系,並且行之有效。這些經驗對俄方而言有重要借鑒價值。

  受他邀請,筆者兩次作為唯一中國學者代表在上千位俄羅斯精英參加的「莫斯科經濟論壇」大會上主旨發言,坦承「中國經濟發展成就被俄羅斯低估」、「俄應重視中國經驗」、「中俄進入了相互學習的時代」等觀點,受到在場聽眾的強烈反饋。2018年4月3日的論壇開幕式結束後,一位俄羅斯企業家還專程在後臺攔住筆者,用不太流利的英文向筆者介紹他10多歲的孩子,大致意思是希望能夠帶帶他孩子,以後到中國長長見識。

  更有意思的是,2018年「莫斯科經濟論壇」開幕大會後,還設了20多個平行分論壇。排在第一位的分論壇主題就是「如何對接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倡議」,是五個平行論壇會場中人數最多的,足足來了400多人,不僅座無虛席,還有許多人站在後排聽講。在嘉賓發言中,曾擔任過英國高官的經濟學家羅思義(John Ross)呼吁道:1992年時,中俄經濟總量差不多。現在中國經濟體量是俄羅斯的6倍,難道俄羅斯人不想一想是否應向中國學習嗎?此時,場下有許多人頻頻點頭。

  事實上,羅思義式的疑問此前已出現在俄羅斯公開輿論中。2018年2月7日,俄羅斯「銀行」網站刊發題為《為什麼俄羅斯不像中國?》的文章稱,為什麼都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起步,而中國經濟比俄羅斯的起步水準更低,但到今天,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而俄羅斯卻滑到了第12位。2017年12月11日,俄羅斯《獨立報》則報道了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亞歷山大·拉林的文章,明確談道「俄羅斯想要實現復興,是時候學習中國經驗了」。 「如果中國人可以從落後和貧窮中逐漸強大起來,實現民族復興,為什麼俄羅斯不可以?」

  有些學者常把「莫斯科經濟論壇」視為「左派」大會,是反對占俄羅斯主流「親西方人士」的大本營。其實,在筆者看來,被視為「右派」的俄羅斯精英同樣在重新審視中國。普京總統連續多年參加、被視為「最神秘的政治大會」瓦爾代俱爾部年會在2017年10月首次邀請中國學者在大會上發言。筆者有幸受邀介紹了中國在減貧方面的經驗,受到了當場許多俄方人士的肯定。當時,俄外長拉夫羅夫在臺下還專門與筆者談道,俄方視「一帶一路」為重大的發展機遇,有助於俄方更了解中國發展經驗。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年會最後一天,普京總統專門邀請了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云,面對面聽取他就中國電子商務與經濟發展的經驗。

  「冷戰結束初期,俄羅斯人一度把中國人視為‘倒爺’,一些早期來俄的中國人還與黃賭毒沾邊。有俄羅斯人曾抱怨,最優秀的中國人去了美國,次一些去了歐洲,最差的中國人才來俄羅斯」,一位1980年代就來莫斯科的中國商人對筆者透露,「但現在隨著來俄中國人的素養與出口俄羅斯的中國製造質量越來越高,俄羅斯開始更客觀地看待中國。」

  陪同筆者調研、在莫斯科工作學習多年的商務人士謝華,指著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內指示牌說,近年來,各大莫斯科旅遊景點、航站樓都不再只有俄語,而是增加了英文與中文。國家歷史博物館的漢語標示,則是今年年初博物館加入「友好中國」商業推廣計劃的成果。2017年,中國遊客赴俄旅遊人數達到150萬,是來俄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會中文、甚至僅會打個「你好」的招呼,越來越被一些俄羅斯人視為是時髦。俄聯邦教育評估所所長奧克薩娜·列舍特尼科娃表示,2020年漢語將作為外語科目被納入俄羅斯國家統一考試體系。

  事實上,早在2009年,俄羅斯《莫斯科時報》網站、《導報》等均發表過主題是「向中國學習」的文章,其中提出俄羅斯現在越來越難以抵擋中國巨大的經濟魅力和政治影響力。在俄羅斯,即便是國內經濟決策也越來越多地將中國因素考慮進來。中國的現代化獲得巨大的成功,俄羅斯必須要向中國學習。

  雖然當時仍有一些俄媒刊文批判,認為中國模式不可能適用於俄羅斯。但無論如何,「向東看」在過去十年已日益成為俄羅斯既定的重大戰略。2010年1月10日,時任總理的普京批準了《2025年前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戰略》。自2015年開始,每年9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召開東方經濟論壇,旨在為遠東吸引投資,普京每年都會參加。2015年普京還簽署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法案正式生效》,致力於將遠東第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打造俄羅斯歷史上第一個自由貿易港。類似政策具有強大的民意基礎,調查顯示,俄59%公民支持延續或啟動「俄羅斯向東轉」的政策。70%的俄羅斯人認為,俄與亞洲國家的積極合作(即「俄羅斯向東轉」)利大於弊。

  民意基礎使俄羅斯近年來不少政策都出現了中國的影子。俄羅斯效仿中國開始建立經濟特區。截止2017年,俄羅斯有24個經濟特區,分為工業生產型經濟特區、技術推廣型經濟特區、旅遊休閑類經濟特區以及港口特區。

  俄羅斯還引進了中國工業園模式。2017年夏季,俄羅斯產業集群和科技園協會主席什皮連科表示,俄遠東地區計劃再設立15個工業園,包括航空、林業、魚產品加工等。據俄羅斯工貿部2017年統計,俄中部有80個工業園區,而東部僅有11個,因此支持在遠東地區建設產業園是優先工作方向。在莫斯科大環主干道第69公里處,有一座占地27公頃的格林伍德商貿園區,由中國央企直接投資運營,也是目前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商貿投資項目。目前有約300家、來自14個國家的公司入駐該商貿園區。筆者在園區里,看到了各類知名公司的廣告牌,頗有國內中央商務區的感覺。

  2015年以來,普京與總理梅德韋杰夫等在多個場合與馬云探討推動電商平臺建設。目前,俄羅斯已設立天然美食電子商務購物平臺「打開套娃」,被譽為「俄羅斯版的阿里巴巴」。俄羅斯各主要移動供應商還與阿里巴巴合作,致力於實現手機支付。俄羅斯還制定的中小企業發展計劃,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像中國那樣建立中小企業出口及培訓中心。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漢學家尤里·塔夫羅夫斯基對筆者說,近年來,很多俄羅斯專家學者開始關注和研究中國模式,俄國內成立了智庫團隊,向媒體、公眾和政府介紹中國模式值得借鑒的優點,以期通過學習中國模式來實現俄羅斯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與「俄羅斯夢」的完美結合。

【三大因素促使俄開始思考「借鑒中國」】

  根據俄羅斯2016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規劃,俄加速「轉向東方」。面對油價下跌、西方制裁以及世界經濟深度調整等因素影響,俄經濟同時面臨多重挑戰:經濟增長陷入停滯、能源武器領域外出口收入明顯不足,商業和投資活力下降,居民收入減少。俄越發難以忽視中國強大的經濟向心力。中國不斷增長的影響力壯大了友華派在俄國內的影響。與此同時,隨著中俄戰略互信的提升,俄民眾對華好感度逐漸上升。「跟中國人合作,是有錢賺的」,基於這種務實經濟利益與安全利益的考量,在俄羅斯精英群體中逐漸出現「借鑒中國經驗」、「向中國學習」呼聲。

  歸結起來,近年來,俄加速「轉向東方」,尋求與中國合作,借鑒與學習中國,可總結為三點:

  一是俄羅斯人口減少且分布日益失衡。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僅有1.4億人口且逐年減少的失衡狀態,是俄長期發展面臨的主要羈絆之一。俄羅斯的一個重要破解之道應當是開發西伯利亞,打造地區增長極,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改善投資環境並舉。而由於歷史經濟等諸多因素,俄遠東地區無論在經濟總量、城市經濟建設和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都無法與俄西部城市相比。當前處於經濟困境的俄羅斯要發展廣袤的東部地區,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資金方面獲得外部支持。在這方面,中國成為俄「轉向東方」最佳坐標。

  二是俄羅斯結構性痼疾難解,恢復增長困難重重。蘇聯解體後,俄進行市場經濟改革時間幾乎與中國同步,但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雙方成效差距巨大。中國遵循漸進改革路徑,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的新路,實際上是對西方新自由主義模式的超越。相比之下,俄羅斯一度照搬西方模式,進行自殺性激進改革,最終摧毀俄羅斯的物質生產和科技實力。進入21世紀,俄政府順境時無心改革,逆境時無力改革,未看到世界經濟所發生的深刻變革,不僅錯失油價爆漲帶來的經濟結構轉型機遇,將大量石油收入用於社會福利而非再度工業化以提升國家能力建設,而時至今日,仍然延續蘇聯後期依賴出口能源等原材料的經濟發展模式,處在全球產業鏈的底端。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俄羅斯一直未能完成資本原始積累,成為無力追求物質財富和發展的「下行國家」,需要昔日的學生中國為其經濟發展「造血」。

  三是俄羅斯缺乏戰略忍耐,與西方展開全面博弈。俄民族性格剛強有餘,柔韌不足,盡管俄在地緣政治和軍事領域依然實力超群,但經濟與其它方面卻已遠遠落後。俄近年來所采取的軍事外交冒險常常超出自身實力。一方面,戰略雄心缺乏經濟支撐;另一方面,實際潛力卻無法得到充分挖掘。2014年烏克蘭危機捅破了俄與西方之間最後一層窗戶紙。西方對俄制裁意味著,俄失去西方市場、技術和主要外匯收入,經濟發展缺乏資金與技術支持。離開美國的金融支持,俄羅斯國際貿易面臨嚴重的結算難題,銀行系統等金融體系舉步維艱。在能源領域,美國通過頁岩革命,將世界能源價格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無論是基於中國能源消費市場還是雄厚資金的考量,「轉向東方」乃至學習中國,或將成為俄的務實戰略選擇。

【中國能引領俄羅斯的三個領域】

  「俄羅斯人真在學中國嗎?」筆者在俄期間問了數位資深人士,答案是多樣的。有的說,俄羅斯近年來對華看法在變,探索本國的發展道路,並不是要複製中國道路,而只是部分借鑒學習而已。有的則認為,俄羅斯人內心高傲,對華心態長期處在俯視狀態。目前,對中國發展經驗的興趣,不代表俄甘於成為中國學生,而只是俄希望民族復興的一種手段。中國要抓住俄對華心態轉變的機會,但更須戒驕戒躁。

  「關鍵是中國要做好自己,世界才能看到中國最好的一面」,一位與俄羅斯打了30多年交道的企業家談道,「中俄關系正在進入新時代。兩國都要放下身段,超越歷史,認真發掘對方的優點與長處。中國不必指導、也指導不了俄羅斯,俄羅斯有其強大的底蘊,許多方面仍值得中國學習;但俄羅斯也須向中國重新打開國門。」

  的確,近年來,中俄兩國的社會心理都出現了新的調適,平等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一方面,俄羅斯人在逐漸改變「中國人窮」、「中國小弟」的傳統觀念,發現中國資本的優勢,感受中國商品的優惠,覺察中國商人的優點。另一方面,中國許多人推崇俄羅斯的全球外交運作能力。持有耐心,精耕俄羅斯,不能急功近利,把俄羅斯處事規則研究透徹,成為越來越多中國有識之士的共識。

  然而,筆者一年裡在俄羅斯4次調研深刻發現,要扭轉中俄「政熱經冷」的局面難度仍很大。過去5年來,中俄兩國元首會晤20餘次,戰略互信不斷增強,是新型大國關系的典範。但另一方面,兩國貿易額仍未突破1000億美元,甚至不及中韓貿易的三分之一,折射出中俄相互依存的經濟紐帶並未如政治紐帶般牢固。兩國都要反思如何超越「能源型貿易關系」,真正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與經濟一體化。當下在經濟總量上占優勢的中國,更應起到引領作用。

  在筆者看來,至少有三個極富潛力的領域,俄羅斯已表現出濃厚的對華合作與借鑒中國的興趣,中國也能起到引領作用。

  一是金融合作。面對西方制裁,俄實體經濟缺乏資金支持。如果中國雄厚的資金和金融服務實力能夠為俄實體經濟注入資金,提供長期信貸服務,對處於困境中的俄羅斯經濟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面對美元霸權體系以及與之相伴的國際金融風險,中俄兩國有必要探討推動建立新的國際金融體系架構,甚至實現兩國金融體系的整合,以共同防范國際金融風險。比如,設立一道防護墻,在貿易中更多地使用本國貨幣計價結算。盧布由於幣值相對不穩,最有可能的選擇就是將人民幣作為中俄貿易結算貨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石油人民幣」、「天然氣人民幣」。

  二是產能合作。中俄之間擁有強大的互補優勢,中國有完整經濟產業鏈和相對獨立的金融體系,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能源與自然資源。二者合力能在歐亞大陸打造出一個龐大的一體化經濟圈。

  三是跨境電商。中國擁有世界領先的電子商務市場,目前俄羅斯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跨境電商合作伙伴之一,年交易額突破20億美元。跨境電商的發展與數字經濟、數字貨幣、跨境支付體系等金融基礎設施息息相關,中俄跨境電商業務的蓬勃發展,將倒逼兩國大力投入世界領先的移動支付技術,推出快捷支付、網銀支付等便捷支付服務,也將在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創造新的增長點。

  曾在莫斯科居住過8年、現已在中國智庫工作5年的英國前高官羅思義分析道,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對華心態分為三個階段:1992年開始微弱地意識到中國改革的借鑒價值;1999年後油價上漲、俄羅斯經濟快速增長,讓俄羅斯全國信心大增,一度漠視中國經驗;2014年後,俄羅斯受到西方全面制裁與擠壓,開始深度調整對華心態。「這個進程很緩慢,可能需要10-15年時間。屆時俄羅斯或許會更深刻地學習中國的發展經驗。」或許,隨著中國發展,羅思義的看法很快就能成為現實,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王文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本文刊于4月11日觀察者網,刪減版刊于4月11日《環球時報》。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