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翻譯】「什麼都不做」來維持全能感

一騎 | 2018-01-28 20:19:11 | 巴幣 12 | 人氣 453

之後翻個熊代醫師對動物朋友和鐵血孤兒的感想文好了,翻完這篇心情有夠差,根本是在說我,不過我也不會特別去改,反正都是條魯蛇了。
「白熊的廢紙籃」文章選譯會不定期更新,希望能夠在一週到兩週以內翻出一篇來。
原文連結:
2010-01-19

最近這陣子,隨處都能見到不少男女,總是緊巴著「我很有價值」這種臃腫的自我形象。雖然這表示沒辦法完全割捨全能感的大人正在增加,不過這群人賴以維持全能感的機制,似乎沒有引起多少論述。

這篇文章就是要來試著確認,想要維持全能感,或是想要永遠當個孩子王的人,所經常採用的兩種處世方法。
 

1.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斷確認全能感。

第一個是最為正統的方法。

在容易確認到自己的優秀程度與價值(value)之處,做反覆的確認。其中既有像我之前的文章*1裏寫到,以花言巧語泡馬子來確認自我價值的人,也有在會想在網路遊戲或twitter確認自己很優秀、很有能力的人。做什麼事都無所謂,總之,只要找到看起來能讓自己保持優秀的領域,能夠持續確認到自己有所價值的證據,人們就能夠維持全能感。

重點是「不會嘗試非常有可能傷害到全能感的領域」

因為,人們要是在確認自身價值失敗之後,或許自己就會注意到「自己並非全能」「或許自己沒什麼了不起」,所以非得要避開那種事態不可。實際上,我們似乎會在下意識之中,選擇能夠穩定且確實地展示出優越性的領域,或是容易反覆確認自我評價的領域。

然而,過強的全能感結合上某種才能,到最後在幾乎所有領域,能夠有辦法確認到(不如說是忍不住不確認)「全能自我」的人,也是鳳毛麟角,這種人可能會呈現出一種超人、女超人般的外在。要在自己出手嘗試的所有領域確認到「全能自我」,這種處世技術,必須要有非比尋常的才能與努力;在人還年輕,生命力充沛時,或許還有可能會成立,不過上了年紀之後會變得怎樣,這我就不知道了。


2. 完全迴避所有使全能感受挫的可能性

第二點就是我們這次的主題。

這主題即是,愈是「什麼事情都不做」「什麼事情都不認真以對」的人,愈是會溫存全能感

不認真讀書,不認真談戀愛,什麼事情都不認真投入……這種處世技術在今天不算稀奇,可是這並不適合在現實世界變得全能或是有能力,反而適合於在心情上保持全能感。

因為人們的全能感,直到「挑戰之後,才正面迎上自己並非全能的事實」或是「被事實戳穿,發現自己並非多麼了不起」為止,都很容易維持得住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在青春期的嘗試錯誤和人際關係當中,發現到自己並非心裡想的那般全能,而自己過於膨脹的全能感也漸漸消氣,變得和緩。可是,有些人會一直迴避可能使自己受傷的情況,或是迴避自認為沒什麼價值的挑戰,那種人不管過多久都不會喪失全能感。「要是挑戰的話,那個很有價值的自己說不定就會一蹶不振」也就是說,要是完全不去嘗試、不去挑戰的話,就能夠永遠維持住那個有價值的自己。

就算是面對可能會喪失自我全能感的考試或是競爭,要維持全能感也不是那麼困難。要是一邊找藉口說「我沒拿出真本事」或是「開開玩笑而已啦」,一邊挑戰的話,就能夠自己幫自己找台階下,說是因為自己沒拿出全力才失敗的( =如果全力以赴的話,一定早就已經成功了),所以全能感也得以保持。

雖然,假如總是在做這種事的話,不僅考得上的考試會落榜,贏得競爭的機率也會下滑;可是,不想放開全能感的人們,比起提高1%通過試煉的機率,更容易熱衷於降低1%使全能感出現裂痕的可能性。而過於習慣這個處世技術的人,在想要認真挑戰的當下,就已經沒辦法認真挑戰了;一旦沾染上「逃避癮」「找藉口癮」*2,人們在心理上就很難不去逃避和找藉口。因為在那人的心境和思考上有著近乎無限的逃脫口,所以他人也很難截斷退路,而那人則會一直拖拖拉拉,持續迴避,不認真面對試煉。而維持全能感的代價,就是永遠無法受惠於技能和經驗的增長,不斷過著馬馬虎虎的日常生活。


假如全能感告終……

無論是哪種類型,在「為了維持全能感而發展出扭曲的處世方式」這一點上都相去不遠,而在「盡所有努力遠離全能感遭到破滅的不安」這點上也是半斤八兩。

不管再怎麼有才能的人,一旦年老力衰,就會無法確認全能感,這一天總會來到。而那些一路以來什麼也不做,持續迴避全能感的挫折的人,總有一天也會迎頭碰上「其實自己一事無成,只有年紀變大」的日子。到那時候,等在前方的命運,就是由於「等身大小的真實自我」和「全能的形象自我」之間的差距,而感到苦不堪言。出於失去全能感的打擊,最終不堪心理健康受創而到精神科/身心內科掛病號的人,不在少數。

比起前面提到的生活方式,我認為經驗適度的失敗和挫折,不會死死抓住全能感的人生,雖然沒什麼起伏,倒也四平八穩。當然啦,在每個當下,或許會有感到艱辛,或是感覺有地方不充實的經驗。然而,比起「一定要有充實感」「苦差的經驗能躲就躲」把處世技術建構得沒什麼變通的餘地,足夠柔軟得生活方式不僅看上去比較有成就,因為挫折和失敗而一蹶不振的風險也會變得比較小。


譯者註:
*1文章連結「価値のあるボク」を確認するために女性を求める男達,預定之後譯出。

*2原文是「逃げ癖」&「言い訳癖」,把 癖(くせ/ kuse)翻成「癮」可能是過譯,不過直譯成「壞習慣」力道又不夠,覺得不妥的人就覺得不妥吧。


作者:(取譯自 ironna 網站簡介 http://ironna.jp/blogger/285)
熊代亨  昭和50年(1975/民國64),石川縣出生。信州大學醫學部畢業。從事在地精神醫療之餘,也在人氣部落格「シロクマの屑籠(白熊的廢紙籃)」發文談論現代人的社會適應與次文化領域。著書有《ロスジェネ心理学((自譯)失落世代心理學)》(花傳社)、《「若作りうつ」社会((自譯)「扮年輕憂鬱症」的社會)》(講談社)等。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