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9 GP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作者:長信│2016-02-01 21:55:58│巴幣:18│人氣:1633

原書名: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作者:岸見一郎 與 古賀史健
譯者:葉小燕



轉:別人打好的



//節錄

只有自己能改變自己

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

我們不是受情感控制而行動的

人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

憤怒是可以收放自如的工具。

改變的第一步,是要先知道。

答案不是由誰來告訴妳,應該自己親手去找才對。

重要的不是妳經歷了什麼,而是妳如何運用他。
(人之所以想要變成其他人,是因為妳只在意「經歷什麼」。
 事實上,妳真正應該關心的是「如何運用」。)

無人自願為惡。
沒有人單純只是為了做壞事而做壞事。

希臘語的善,純粹是有用的意思。
反之,惡,是沒有用處。

妳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選擇了「惡」。不是因為妳生在不幸的環境中,
也不是為妳陷入不幸的狀況,而是因為妳判斷這種不幸對自己是一種「善」。

生活型態:對人生採取的思考或行動的傾向。
意即,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看待自己;或是把所有我們賦予它意義的概念集合起來。
狹義,可以解釋成性格;廣義,就包含此人的世界觀或人生觀。

生活型態是自己選的。

如果生活型態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選的,應該就有重新選擇的可能性。

無論何時何地,人都是可以改變的。妳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現在的生活型態,即使有點不方便或不順心。
但相對來說,維持現況還是以較容易控制、比較輕鬆吧)也就是說,
大家儘管有種種不滿,但保持「現在的我」還是比較輕鬆又安心的。

當我們打算改變生活型態時,這對我們的勇氣是一大考驗。
簡言之,就是「變得幸福的勇氣」。

人類的不幸,並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

要有捨棄現有生活型態的決心。

無論之前妳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妳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
決定妳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接受現在的自己,不論結果如何,都讓他擁有前進的勇氣。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稱這種引導方式為鼓勵。

妳為什麼會討厭自己?為什麼讓自己只看得到缺點,變得不喜歡自己?
那是因為妳過分害怕被別人討厭、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所導致的。
(妳的目的是不要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

不可以逃避。缺點一大堆的「這個自己」,對妳來說,是無可取代的善,也就是有用處的。

可是請不要忘了。要在人際關係之中,不受傷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一旦踏出與人建立關係的那一步,就難免會受大大小小的傷,同時也會傷害某些人。

阿德勒說:「要除去所有煩惱,唯有獨自一人活在宇宙中。」不過那是不可能的。

我們就算要感受孤獨,也需要其他人的存在。
換句話說,人,只有置身於社會的脈絡中,才能稱為「個人」。

只要在某處有某個人,孤獨就注定存在。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人類在本質上,就是以他人的存在為前提,原則上是沒辦法跟他人切割而獨活的。

個人就能終結的煩惱,也就是所謂的「內在的煩惱」並不存在。
不管是哪一種煩惱,裡面一定有別人的因素介入其中。

:我這個人完全就是自卑感的集結與化身。

自卑感(Minderwertigkeitsgefühl)這個詞,
由價值(Wert)較少(minder)和感覺(Gefühl)所組成。也就是說,自卑感跟自我的價值判斷有關。

阿德勒155公分!!!

重點在於我賦予這樣的身高什麼意義?給她什麼樣的價值?

我對自己身高所感受到的,只不過是跟他人比較,
也就是人際關係中所產生的一種「主觀的自卑感」。

這些折磨我們的自卑感並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主觀的解釋」。

當然,主觀的解釋,甚至可以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不過主觀有個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任由自己選擇。
也因此,我們才有辦法自由選擇。(先前所提之,重新選擇生活型態)

所謂的價值,必須在社會脈絡中才能成立。
舉例來說,一美金紙鈔所被賦予的價值,雖然是一種常識和共通的感覺,卻不是客觀的價值。
如果把她從印刷品的角度來考量其原本的價值,根本就不值一美元。

阿德勒也承認,人人都有自卑感。自卑感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

人是在無能為力的狀態下來到世上的。
為了擺脫這種無力的狀態,會有一些普遍的需求和慾望。阿德勒稱為「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將此想成「向上心的表現」或「追求理想狀態」即可。
與其相對應的概念,就是自卑感。

當理想無法達成時,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種低劣無能的感覺。

阿德勒認為:
「無論是追求卓越還是自卑感,都不是疾病,
 而是一種對努力與成長來說,健康和正常的刺激。」

自卑情結(complex)。情結表示錯綜複雜,而且倒錯的一種心理狀態,和自卑感沒有關係。
自卑情結,是指開始把自卑感當作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像日常生活中大聲宣揚,
「因為A,所以我達不到B」這種論點的,就已不算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結了。

阿德勒─表面上的因果律:把本來完全沒有因果關係的事物,
對自己說得好像關係有多麼重大似的,並讓自己接受這種說法。

害怕跨出那一步,不想付出實際的努力。
不想為了改變而犧牲目前所擁有的享受與快樂。

自卑情結的另一個面向。以言語或態度表現出自己的自卑情結,
說出「因為A,所以達不到B」的人,他們所要暗示的言下之意是:
如果不是因為A,我其實是有能力的、有價值的。

阿德勒指出「沒有人能忍受長期懷有自卑感的狀態」。

懷有自卑感的狀態,也就是現在的我,感覺上似乎還有所欠缺的狀態。
最健康的態度是,透過努力和成長來補足。
然而沒有這份勇氣的人,往往會陷入自卑情結。

自卑情結的確會發展成另一種特殊的音裡狀態,即「優越情結」。
雖身受強烈的自卑感所苦,卻沒有勇氣以健康的手段來補足。
就會想用更加簡便的方式來彌補,即「表現得好像自己很優秀,沉浸在虛偽的優越感之中」。
例:展現權威,一種虛偽的優越感。藉由我和權威的結合,讓別人覺得我好像很優秀一樣。

藉由權威的力量來膨脹自我的人,終究還是活自別人的價值觀裡,過著別人的人生。
舉例來說:想炫耀自己的功勞、執著於過去的光環、老是在說當年勇等,亦算是優越情結。

阿德勒:「如果有人自吹自擂,不過是因為他感到自卑罷了。」

驕傲自大是自卑感的另一種表現。

真正有自信的人,是不會自大自誇的。
因為有強烈的自卑感,才會變得驕傲,刻意誇耀自己是優秀的。
如果不這麼做,她怕身邊沒有人認同「這樣的自己」。

把自卑感尖銳化之後,轉化成一種特殊的優越感類型。具體來說,就是「炫耀不幸」。
這樣的人,就是想藉由自己的不幸,好變得「特別」;憑著不幸,想要高人一等。

把自己的不幸當成武器,想要支配對方。

阿德勒:「在我們的文化裡,軟弱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

阿德勒:
「在我們的文化裡,如果要問誰是最強的,
 嬰兒應該是最合理的答案吧。嬰兒支配他人,卻不受支配。」

當然,一個受傷的人表示「妳根本無法瞭解我的心情」,
這句話裡的確包含了一定的事實。要完全明白和體會當事人的痛苦,是誰都做不到的事情。
可是,只要把不幸當成讓自己「特別」的武器,那麼就永遠需要這種不幸的狀態。

一提到「追求卓越」,我們很容易誤以為她是「想比他人優秀」的慾望,
或是為了飛黃騰達而不惜犧牲別人的行為,會有一種排擠他人、一步步往上爬的印象。

當然,阿德勒所贊成的不是這種態度,他所說的是在
「同樣平坦的地面上,有人在前方一步步邁進,後面也有人跨步向前。
 雖然大家前進的距離或速度各不相同,卻都走在平坦的地面上。
 因此,所謂的「追求卓越」:
指的是讓自己的腳向前跨出一步,而不是非超越他人不可的那種競賽。

走在前面或後面沒有關係(無優劣之分)。
簡單來說,我們正在走的是一個沒有縱軸的平面空間。
我們這樣走,並不是為了要和誰競爭,比現在的自己更往前一步,才是它的價值所在。

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

我們大家雖然不同,卻是平等的。

不是當成大人看待,也不是當成小孩看待。而是「當成一個人來看待」;
當他是和我們一樣身而為人的個體,真誠的對待。

當你決定要做自己時,競爭一定會給你帶來阻礙。

如果這個對手和妳之間算是「夥伴」關係,或許還能跟自我磨練沾上邊。
可是大多數情況下,競爭對手彼此是當不成夥伴的吧。

人際關係軸上一旦有「競爭」就無法從人際關係的煩惱中脫身,無法逃離不幸。
(因為競爭的最後會有贏家與輸家)

一旦意識到競爭或勝負,必定產生自卑感。因為總是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只想著:贏了那個、輸了這個之類的,自卑情結或優越情結都在這條延長線上。
那麼,不知不覺中,其他所有的一切,甚至是全世界,都會被妳視為「敵人」。

競爭可怕的地方在這裡。就算你不是輸家,就算你一直獲勝,但只要你置身於競爭之中,
內心就無法得到片刻的安寧。因為不想成為輸家,而且為了不成為輸家,
必須不斷贏下去,也沒辦法相信別人。

自我意識過剩

無法發自內心的祝福那些看似幸福的人,這就是因為妳把人際關係當成是競爭,
認定別人的幸福就像是「自己的挫敗」,才無法給予祝福。
不過,一旦脫離了競爭模式,就沒有勝過別人的必要,
也就可以從「可能會輸」的不安中解除,打從心底祝福他人,
甚至為他人的幸福提供更積極的貢獻。
當對方陷入困境的時候,總是讓妳想伸出援手的那個人,對妳而言,就是「夥伴」。

只要可以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夥伴」,對世界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

私人的憤怒(私憤)跟針對社會上不公所產生的憤怒(公憤)是不同的。
私人的憤怒很快就會冷卻了,但公憤卻會長久持續。
發洩私憤的這種憤怒情緒,不過是為了他人屈服的工具罷了。

因為公憤超越了個人的利害關係。

只要對方有任何舉動會引起你的憤怒,都可以認定對方是在挑起一種「權力鬥爭」。

權力鬥爭(想藉著勝利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在鬥爭中落敗的一方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復仇。

當人際關係一旦進入到復仇階段後,當事人雙方想解決這個問題,幾乎已經是不可能了。
為了不變成那樣,當對方挑起權力鬥爭時,絕對不要隨之起舞。

「忍耐」這個想法證明你其實已經被捲入了權力鬥爭。

憤怒不過是一種溝通的方式,而事實上,不利用憤怒來溝通是有可能的。

不是不能生氣,而是「不必依賴憤怒這種工具」。

容易生氣的人並不是因為性子急,而是她不知道除了憤怒之外,
還有其他有用的溝通工具(例:語言。相信語言的力量和有條理的語言)

關於權力鬥爭,還有一點。就算在自認為站得住腳的情況下,也不要刁難對方。
這是大多數人在人際關係中容易掉入的陷阱。

人啊,一旦在人際關係中確信「我是對的」,那瞬間就已經一腳踏入了權力鬥爭。

當你這樣想的同時,討論的焦點就已經從「意見的正確性」轉變成「對待別人的方式」。

事實上,意見的正確性和勝負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不管其他人的意見是什麼,都應該在這裡畫下句點。

事實上,承認錯誤、表達歉意的言詞,還有脫離權力鬥爭,這些都不是「挫敗」。

行動面的目標:獨立、能與社會和諧生活。
支援此項行動的心理面目標:我是有能力的、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人生任務:工作的、交友的、愛的(任務)

當一個人以社會中的一分子而活著的時候,就不得不直接面對人際關係,
這就是人生的任務。「在不得不直接面對」這層意義上,正是一種「任務」。

事實上,沒有一種工作是不用跟他人合作的。

朋友人數的多寡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這一點和愛的任務也有關連,
真正應該要考量的是彼此關係的距離及深度。

阿德勒心理學「並不是」一個改變別人的學說,而是「為了讓自己改變」的心理學。
不是等待他人的改變,也不是等待狀況改變,而是由你主動踏出第一步。

愛的任務,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所謂的戀愛關係、另一個是家庭關係(尤其是親子關係)。

阿德勒並不認同束縛對方的行為。當對方看起來是幸福的,就單純給予祝福,那就是愛。
在彼此束縛之下而結合的關係,是撐不了多久的。

人只有在感覺「只要和這個人在一起,就可以自由盡情的展現自我」的時候,
才能真正感受到愛。沒有自卑感,也不必誇耀自己的優越性,
可以處於平穩、極為自然的狀態。真正的愛,就是這麼一回事。

所謂的束縛,就是內心想要支配對方的一種表現,也是基於不信任所產生的想法。

阿德勒說:「如果想要和睦生活在一起,彼此就必須處於人格對等的狀態。」

只不過,戀愛或婚姻關係中有「分手」這個選項。但親子關係在原則上是辦不到的。

如果說戀愛是以紅線結合的關係,那麼親子之間就像是扣上了頑強的鎖鏈。

最糟的是「保持現狀」,停留在目前的狀態下。

舉例來說,妳很討厭A這個人好了。為什麼呢?因為A有令人難以接受的缺點。
可是事實上,妳並不是因為無法忍受A的缺點而討厭她。
妳是先有了「討厭A這個人」的目的,
才找出可以滿足這個目的的缺點。為了逃避和A之間的人際關係。

感情也是。當當事者在某個階段「想要終止這段關係」,
為了尋找可以結束關係的理由,於是有了那樣的感受。對方其實一點也沒變,
只是自己的「目的」改變了。

只要有那個心,人要找出對方的缺點或瑕疵都是輕而易舉的,要多少有多少。
人可以說是非常任性自私的生物,就算對方像個正人君子,都可以輕易找出討厭她的理由。
也正因為如此,世界隨時都可以變得險象環生,其他人都可能馬上變成「敵人」。

阿德勒指出,像這樣找出各種藉口來逃避人生任務的情形,稱為「人生的謊言」。

決定妳生活型態(人生態度)的人,不是別人,而是妳自己。
如果妳的生活型態是取決於別人或環境的話,還有可能把責任轉嫁給別人。
可是我們的生活型態是自己選的,責任歸屬就很明確了。

阿德勒對於人生的任務或人生的謊言,都不論及善惡。現在我們應該討論的,
不是善惡,也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勇氣」的問題。

阿德勒的心理學並不是擁有的心理學,而是使用的心理學。
即前述的「關鍵不在於妳經歷了什麼,而是妳如何運用它。」

佛洛伊德─因果論,擁有的心理學,注定要走入決定論;
阿德勒─使用心理學,決定權在於妳自己。

到底是人際關係中的什麼東西剝奪了我們的自由。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否定向他人尋求認同這件事。

到底為什麼需要尋求其他人的認同呢?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為什麼想要得到別人的稱讚呢?

:得到他人的認同,我們才會真正感覺到自己有價值。

所謂「認同的需求」的危險性就在這裡。
究竟為什麼要尋求他人的認同?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受了「賞罰教育」的影響。

也就是先有了想要別人稱讚的目的,才去做。
於是只要得不到讚美,就會覺得憤慨,或是下定決心再也不要做這些事。
這很明顯是一種奇怪的想法,不是嗎?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望。

猶太教的教義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倘若妳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誰要為妳的人生而活?」

老是想要尋求別人的認同、在意他人的評價,到最後妳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還有,請記住,如果妳「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
那麼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妳的期望而活」。
所以當別人不能如妳所願的行動時,妳不可以因此動怒,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課題的分離。

讀書是孩子的課題。所以當父母命令孩子「好好用功讀書」時,
就像帶著滿腳泥巴踩進別人家裡,干涉了別人的課題。
這麼一來就很難避免衝突了吧。
因此,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

大致上,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
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

如何區分「這是誰的課題」?
方法很簡單,請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世上的父母的確常常會說「這是為妳著想」這句話。但是很明顯的,父母是為了自己的目的,
也許是為了體面或虛榮心,或是為了滿足支配欲等所採取的行動。
也就是說,不是為了妳,而是為了我。
正因為孩子察覺到這種欺瞞行為,才會有反彈的舉動。

阿德勒主義,並不鼓勵放任主義。
所謂的放任,是完全不知道他人在做什麼,也不想知道。

有一句諺語是這麼說的:「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牠喝水。」

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越是關係親近的家人,越需要刻意將課題切割開來。

所謂的「相信」,其實也是一種課題分離的行為。

如果妳的人生正面臨著苦惱,這樣的苦惱必然是來自於人際關係。
所以首先,妳必須清楚知道「從這裡開始,就不是我的課題了」,
然後把他人的課題切割、捨棄。這就是讓人生卸下重擔、變得單純的第一步。

關於自己的人生,妳所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
另一方面,別人要對妳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這是別人的課題,妳是無法干預的。

正因為你在意別人的眼光和對你的評價,所以才會不斷尋求他人的認同。
你又為什麼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呢?阿德勒心理學提出的答案很簡單:
因為妳還做不到課題的分離,才會把原本應該屬於他人的課題當成自己的課題了。

首先,想想看「這是誰的課題」,將課題切割分離;
再來,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任何人介入妳的。

亞歷山大:「所謂的命運,並非依靠傳說來安排,而是揮舞自己的劍去展開。」
意思是說,我根本不需要傳說的力量
(傳說:解開哥帝安用特殊而牢靠的繩結的人,將成為亞洲之王),
一切都靠自己的劍來開拓命運。

課題分離並不是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不如說它是個入口。

彼此之間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搆得到,
卻不介入或干涉對方,是很重要的。

當別人為我們做了些什麼的時候,就算自己並不是發自內心,
也必須加以回報的觀念。這其實不過是受「回報」的觀念束縛罷了。

「羈絆」的基礎其實就是「回報」。

阿德勒說:「沒學會面對困難的孩子,將會閃躲所有一切的困難。」

與常識對立(反命題)的面向。(例:否定原因論、否定創傷、採用目的論等)

少年:只有依賴「別人在注意我」來規範自己,已獲得他人認同為目標,過著正經的生活。
別人的眼光,就是我的指標! 

這些或許真的可以做為路標,卻是非常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為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還有將自己的人生託付於他人的做法,
是對自己,也對身邊的人不誠實的生活方式。

把課題分離,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
倒不如說,介入別人的課題才是以自我為中心。

不想被別人討厭這是人類極其自然的慾望與衝動。
近代哲學家的巨人─康德稱這樣的慾望為「傾向性」:就是本能、衝動的慾望。

真正的自由,其實是將滾落的自己由下往上推的態度。
石頭本身是沒有力量的。一旦由坡道上開始滾落,
就會因為重力或慣性的作用不斷滾動。但我們不是石頭,是可以和傾向性對抗的;
我們可以讓滾落的自己停下腳步,順著坡道往上爬。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就是有人討厭妳。那正是妳行使自由、讓自己生活自在的證據,
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想要行使自由,就要付出一些代價。
而為了人際關係上的自由,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如果妳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
也不想復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由。

別害怕被人討厭。

假設我眼前有兩個選項,一個是「受歡迎的人生」,另一個是「被討厭的人生」,
當我得從中選擇一項時,我一定毫不遲疑的選擇後者。
因為在顧慮別人怎麼想之前,我希望先誠實的貫徹自我。也就是我想要自由的生活。

當妳獲得這種勇氣(被討厭的勇氣)的同時,人際關係應該也會頓時變得輕鬆吧。

人際關係的王牌始終是由「我」來掌握的。

當我想要改變的時候,變的就只有「我自己」而已。

一旦被認同的需求所束縛,人際關係的王牌就會永遠落在對方手中。

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
其中的個體以字源上的意義來說,是「無法切割」的意思。
具體上,阿德勒對於將精神與肉體切割、理性與情感的切割、
還有意識與無意識的切割來思考的二元論價值觀,是持反對態度的。

我們是一個統合的整體,並不受單獨存在的情感而驅動。

如果把「我」和「情感」切割開來,
認為「是情感讓我這麼做,我受了情緒的驅使」,就很容易陷入人生的謊言。

認定人類是無法再切割的「整體的我」,就是「整體論」。

如前述:「要締結良好的人際關係,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
太過親密的話,無法正面溝通,但是太遠也不行。」

課題的分離只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在於「社會意識」。

把別人當成夥伴,並感覺到「有自己的歸屬」,就稱為「社會意識」。

阿德勒所說的「共同體」,其實不只是家庭、學校、公司、地區、社會,
還包括國家或人類全體等所有的一切。以時間軸來說,甚至還包含了過去和未來,
更進一步連動植物和無生物都包括其中。

簡言之,認為從過去到未來,還有包含全宇宙所有的一切都是。

「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它是不幸的根源,然幸福的關鍵也在於人際關係。

社會意識是我們在思考什麼是「幸福的人際關係」時,最重要的指標。

社會意識(Social Interest),指的是對社會的關注。

社會最小的單位是「我和妳」。只要有兩個人,就可形成社會、產生共同體。

要理解阿德勒所說的社會意識,首先就要以「我跟妳」為起點,
把對自我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

那些做不到「課題分離」、被認同需求束縛的人,也是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被認同需求束縛的人,看起來好像很在乎別人,事實上眼中只有自己。
他們不關心別人,只關心「我」,也就是我們所說以自我為中心。

單從只關心「我」的這層意義上來說,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因為妳希望給別人好的觀感,才會在意他們的目光。
那樣的做法並不是對別人的關注,只不過是「對自己的執著」罷了。

完全只在乎「別人是如何看待我」的這種生活方式,
其實正是以自我為中因,只關心「我」的生活型態。

「我」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可這個「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
「我」一方面是人生中的主角,同時也是共同體的一分子,是整體的一部分。

我們都在追求一種「可以安身」的歸屬感,可是阿德勒心理學認為,
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待在那裡就能得到,必須自己主動積極參與共同體才能獲得。

積極主動參與:正面迎接「人生的任務」,
也就是不逃避愛、工作和交友這些人際關係,自己主動向前。

若妳自認為是「世界的中心」,
一定從來沒想過要積極參與共同體吧?因為妳會認為其他人都必須「要為我做些什麼」,
根本不必自己採取行動。

不要想著「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我可以給這個人什麼?」這就是參與共同體。

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的。

阿德勒所說的共同體,並不只限於家庭或社會這種看得見的部分,
還包含了許多其他看不見的關連。

切記此一行動原則:當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遭遇困難、找不到出口的時候,
首先要「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

如果彼此的關係只因為妳唱了反調就崩壞的話,這種關係根本打從一開始就不必建立,
就算主動拋棄也無所謂。
在害怕關係崩壞的恐懼下過日子,其實只是為別人而活,是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不必堅守眼前的小共同體。
一定還有其他的「我和妳」、其他的「大家」等更大的共同體。

由「課題分離」往「社會意識」前進的路徑與道理:橫向關係。
(例:親子關係,兩種訓練方式:責備、讚美。)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關於以教養小孩為首的這些與他人溝通的種種,
全都是採取「不可以稱讚」的立場。

阿德勒說:不可以稱讚,也不可以責備。

稱讚這種行為含有另一層意義,就是「有能力者給無能力者的評價」。
當我們稱讚別人的時候,目的在於「操控能力比自己還差的對象」,
其中並沒有感謝或尊敬的意思。

希望得到某人的稱讚,或是稱讚別人,
這就是在人與人之間採取「縱向關係」的證據(上對下的關係)。

阿德勒心理學否定一切的「縱向關係」,
提倡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應該是「橫向關係」(平等是橫向的)。

其實所謂的「自卑感」,就是從縱向關係所產生的意識。

因為以縱向方式來看待人際關係,認為對方比自己要低一等,所以就介入了。
藉由介入,將對方導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認定對方是錯的,自己才是對的。

基於橫向關係的援助方式,在阿德勒心理學中稱為「鼓勵」。

人在面對課題的時候猶豫不前,並不是因為它沒有能力。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問題不在於能力的有無,純粹是「缺乏面對課題的勇氣」。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要找回失去的勇氣。

人會因為得到讚美而形成「自己沒有能力」的信念。
人越是被稱讚,越會形成一種「自己沒有能力」的信念。

做到課題的分離–>接納彼此的差異、建立對等的橫向關係–>>鼓勵。

我們匯兌幫忙做事的夥伴說聲「謝謝」,
或者用「真高興」來坦率表達喜悅的心情,或說「多虧有妳幫忙」等等。
這就是以橫向關係為基礎的鼓勵方式。

最重要的是,不「評價」他人。

評價別人的字眼都是來自縱向關係;如果構築在橫向觀一,
所說的應該是更坦誠地感謝、敬意或喜悅。

人在聽到感謝的話時,就明白自己是對他人有貢獻的。

阿德勒的見解,「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

當一個人覺得我對共同體來說是有益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可以對共同體,也就是對別人有所助益,覺得「我對某人是有用處的」。
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評價,而是自己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
由此,我們才能實際感受自己的價值。

我們不以「行為」的層級,而是以「存在」的層級來看待別人。
不以別人「做了什麼」來判斷,光憑她本身的存在,就值得讓人表達喜悅和感謝了。

若是以存在的層級來思考,我們光是「存在於這裡」就已經足以對別人有用處、有價值。
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對阿德勒提出質疑:偽善
阿德勒回答:
「必須有人開始去做。就算其他人不配合也和妳沒關係。
 這就是我的建議。應該由妳開始,完全不必考慮其他人是否提供協助。」



博客來連結

心得嘛

從存在主義到心理學啊 ... 囧 ....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308997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3 篇留言

宇治波比
這本我一直想要去看 只是還沒買...

02-02 05:49

長信
買吧,用博客來還能寄貨到付款02-02 13:35
煙嵐
我覺得阿德勒很屁......有種帶人沉淪的感覺
我覺得人有好惡是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是有著所謂的好東西跟壞東西
如果你就是想要做壞事,那麼你剛好有了被討厭的用氣,那就很有可能去實行
雖然中間還是有別的心理因素跟社會因素在,不過大體上我不喜歡阿德勒是因為這個原因

02-02 08:54

長信
嗯,我則覺得對於我活到現在導出的結論,阿德勒算是呢,和我比較接近的了02-02 13:44
長信
人有好惡,純粹是價值觀的問題,有人覺得行善對自己是好事,有人覺得行善對自己是壞事02-02 13:45
長信
也有人覺得把劣油加到食品油內,謀取暴利,對自己是好事02-02 13:45
長信
沒有人 "自願為惡"
沒有人單純只是為了做壞事而做壞事。
希臘語的善,純粹是有用的意思。
反之,惡,是沒有用處。02-02 13:46
長信
至於被討厭的勇氣,要去看書會有更詳細的解釋,反正不是讓你用來做壞事的www02-02 13:47
名字隨便取

不,樓上講的話太過主觀,缺乏了同理心的概念
因為是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別人,在自己看來當然是壞事
但是並沒有以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理解事物

衝突就是從這種對立面開始,事實光亮如白晝。正因為如此,人們閉上眼睛,幾乎什麼都看不見了。觀感和現實總是有個讓人很痛心的差距。
阿德勒的想法裡沒有所謂的絕對
在阿德勒心理學裡,不管在社會的價值觀裡你所做的事是壞事還是好事,你所做的動機只是藉口。所以它更要求你應該活在當下,別拘泥於因果論的想法
因為這部心理學本來就是應用於個體而不是教化大眾,它並不是是帶人沉淪而是它是要讀者自己不要逃避自己的課題。它要你明白一切都是征戰和搏鬥。只有每天都必須奮力征服愛和生命的人,才有資格擁有它們。

為甚麼阿德勒要這麼做?因為他清楚地明白一個不相信明天的青年,無異於背叛他自己。假如你想活下去,就必須相信。
相信任何事物和片刻都有著充滿意義的相互關係,相信全體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相信近在咫尺的當下,也相信最遙遠的未來。

衝突從對立面起,像要求人們言論政治正確的左派人士沒有太多的雅量去接納別人的政治不正確。因為他們訴求的對象是不真實的東西。都是抽象的共向,教條式的概念,霧裡看花的現象,只能透過語言的把戲去理解。這兩個概念只有當作語言的產物時才是真實的。它們的生命是錨定在語言裡。
雖然樓上沒有這麼激烈的言論表現,然而這種微微錯誤的理解導致了日甚一日的後果正是人類所有過犯的根源,也就是人們總會捨棄遙不可及的道德價值,而選擇狎近的罪惡。


甚麼都不重要,只要記得

尊重、包容、友善
拒絕謾罵,增進友善風氣
有你有我

12-09 20:43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9喜歡★a7671410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人渣文本】真的有中立理... 後一篇:誰弄誰?JYP與中共的神...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ms0489223每天換一首的人
Theater of Life · 鈴木このみ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6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