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RPG公會】【外域世界】王月星

樂之 | 2012-06-29 14:28:41 | 巴幣 86 | 人氣 1040



  王月星(Monarcha),舊稱玥星,是敏里ɧ行星系的主星續界朝外數的第五顆行星。這是一顆具有足夠重力吸附大氣層、水圈與其他重元素之岩石行星,其水圈覆蓋63%左右的表面積。這顆行星還有著適應性強大的生態圈。王月星被發現於光映公歷3,696年(居住在1光年以外鄰近行星系敏里之人類文明),其名稱由來是因為它的巨大衛星『玥衛一(後稱米爾斯)』在運行至行星前方與其重疊,在觀察者眼中形成重力透鏡效應而增強恆星光線,宛如王冠一般而得名。


~概論~


(本圖及以下各圖來源皆為網路,純粹做形象參考分享,故有不準確之處。並無其他目的。)

  王月星所在之行星系統距離本星米德加爾特大陸所在之行星)92,631光年,與本星之文明沒有任何交流。公歷3,746年以前,王月星的全球地貌非常近似於光映人族所生活之光映星,其南北二極之大陸終年有冰帽覆蓋,南北中緯度高氣壓乾燥地帶,以及豐饒的赤道邊界熱帶區域。它有著20.63度之自轉軸傾角,加上玥衛一之存在,因此四季和潮汐現象明顯。鄰近赤道的區域分布許多推測是板塊作用而形成的高聳山脈,北半球之陸地面積比例約為南半球的一半。氣候現象相較光映星來說是穩定,且明顯的氣候和植被特徵可以從1光年以外的距離被觀測到。除此之外,這顆行星被證實具有自然能量力場,是科學側不易解釋、但魔法側得以解釋之存在現象。王月星的潮汐作用中大部分之穩定度皆由此力場維持,光映人對這力場的了解仍屬不足,但能知道的是該力場與行星磁層以及自然現象的發生率有著緊密的關聯。

  但是………..公歷3,746年年初,王月星突然自夜空中消失不見,同它的衛星和鄰近行星一起。事件前夕,人類文明中的魔法體系觀測到不尋常的能量擾動。3年之後,此星再現,但是這時候的王月星,與3年前已經完完全全不一樣了。

  以下為3,749年之探測數據,注意『本星』即指本星,非光映星。本文獻之資料來源目前未公開。


~物理性質~

(點擊放大,星球大小距離不成比例)

~軌道參數~
近日點:19,546,251 公里
遠日點:19,548,137 公里
公轉半徑:19,547,194 公里
偏心率:0.0098
公轉週期:302.85 本星日、0.829本星年
自轉週期:1.312 本星日
平均公轉速度:4967.89 米/秒
赤道自轉速度:354.50 米/秒
衛星數量:2

~結構~
赤道直徑:12,866.54 公里
表面積:462,600,000 平方公里
質量:5.579 * 10^24 公斤
表面引力加速度:9.67 米/平方秒
逃逸速度:10.137 公里/秒
轉軸傾角:86.13°
全球平均反照率:0.479
北半球平均反照率:0.763
南半球平均反照率:0.195
全球平均氣溫:299 K(26 °C)
北半球平均氣溫:204 K(-69 °C)
南半球平均氣溫:394 K(121 °C)
赤道平均氣溫:291 K(19 °C)

~大氣層~
南半球平均海平面大氣壓:0.68 atm
北半球平均海平面大氣壓:1.26 atm
74.31% 氮
24.06% 氧
0.83% 氬
0.431% 水蒸氣
0.301% 氫
0.065% 二氧化碳




~地區與地域簡解~

  現在的王月星從南極(南緯90度)到北極(北緯90度),主要分成六大環狀區域。分別是:南極圈(南緯90~70)、沙漠環(南緯70~30)、海洋環(南緯30~10)、赤道晨昏圈(南緯10~北緯10)、永夜帶(北緯10~50)與寒夜帶(北緯50~90)。每個區域之間都有連續性的模糊交界點。


【南極‧永晝熱點】(South Pole:Eternal Melt Point)


  行星自轉軸的傾角為86.13度,換句話說,王月星的自轉軸幾乎水平(加上被恆星公轉鎖定),且轉軸擺盪幅度極低,那麼就要有一面永遠朝著恆星,這一面就是南極。由於持續的暴露在恆星輻射之下,這裡的氣溫被加溫到非常高之程度,最高達到750 K以上。對位於南極點的觀察者而言這裡是永恆的正午,恆星續界永遠都在天空的固定一處。隨著往北行進,恆星就會隨著時間在天空中轉圈,不過依舊是永恆的白晝。接近南極的區域是連續的岩漿洋,拜高氣溫和不穩定板塊活動所致。南極圈較邊緣區域則有不連續的熔岩湖與頻繁的火山活動。這裡沒有任何植被,可能也不存在任何生物,高溫之下的低氣壓基本上極度缺乏水蒸氣,空氣被驅趕至更北之地。

  若用米德加爾特西方文明之言形容,這裡就是名符其實的永恆滅亡之地


【沙漠環‧永晝無垠】(Ring of Sand Desert:Land of Everlasting Sun)



  沙漠環,包圍南極圈的寬大環狀地帶,佔據全星22%之表面積。這裡也是永晝區,其高氣溫(最高達400 K)部分是來自於恆星輻射結果,但大部分是源自於從南極區被驅趕至北的熾熱空氣,在這個區域稍微冷卻後沉降。雖說是冷卻,但仍是遠遠超出絕大多數生物所能忍受的溫度上限,且沉降之空氣使得空間升溫,進而也就降低了相對溼度,在對流旺盛以及水分缺乏的情形下,這裡的地貌皆是沙漠和礫石地形,沒有水體也沒有植被。深色之地表減少了表面的反照度,進而吸收更多射線導致升溫。時常有燃燒的風暴肆虐於原野之上,王月星的沙漠環跟南極一樣,都是死亡的大地


【海洋環‧最後的舊世界】(Ring of Ocean:Legacy of the Old World)



  海洋環,南半球接近赤道的地區。3,746年前,這裡是豐饒的熱帶地區災難發生以後,這裡幸運的因為上升氣流帶來的豐富水分,以及為了平衡更南之處的乾旱所存在的濕度,這裡存在海洋、河川、雨雲以及森林。由沙漠環往北行進,觀察者可以明顯感受到溫度降低,且地平線上開始出現稀疏的草原。繼續向北走,很快地草原就轉換成稀樹林,又轉換成連續的樹林,最後變成了大片的熱帶雨林。高山、湖泊、河川的蹤影也是越來越多,直到了南偉20多度左右的地區,就是一片開闊的海洋。

  海洋環是王月星舊世界(3,746年)最後的樂土,這裡保存了舊世界近74%的生物多樣性,同時也佔有目前全星96%之生物多樣性。植物的群落奮力生長擴張,動物在草原和森林之間追逐生活,而大海也反射出七彩的生命奇蹟。雖然這裡不再有季節變化,也不再有所謂的黑夜,但生物們依舊克服困境生存了下來,完全適應了新的環境。現在的海洋環,甚至比過去王月星的赤道部分還要來得豐饒,還要來得美麗。

同時,這裡也是王月星魔法力場在南半球逐漸濃厚的地區。不過,這裡沒有任何高智慧生命體存在,也有很長一段的時間不被高智慧生命體所探知,唯有幾處矗立在森林中、海島上,甚至是大洋底層的腐朽都市遺跡,悄悄散發不復存在的輝煌…….


【赤道‧晨昏的分界線】(Equator:Terminator between Dawn and Evening)



  王月星的赤道是一個奇幻的地方。比作本星,赤道應該是最熱、最濕、四季不明顯、日夜都是24小時的地區,但在王月星上,赤道地區是所有白晝區中最冷的地方(實際上等同本星宜人的溫帶地區氣候),這裡同樣沒有四季。它最神奇的現象在於它的天色。由於赤道地區是恆星光照射的邊界,在這兒的觀察者看向天空的恆星幾乎永遠都在接近地平線的地方,地點正確的話,觀察者可以見到恆星永遠沿著地平線在空中旋轉,無法上升,也掉不下去。有些時候恆星會躲藏到山巒的後方,使得空間更加昏暗,因此這裡的植被相對來說較稀疏,因為極低的恆星所能提供的光能量並不足以供養密集之森林。

  在王月星赤道上,你的每一天都是黎明也是黃昏,永無止盡。同時該處也是魔法力場逐漸增強的區域,這行星的魔法力場濃度似乎與地表溫度有負面的線性關聯性存在。然而這裡仍是沒有人煙


【永夜帶‧月升的彼端】(Eternal Night:Side of the Nightruce)


(上:芬雅歌湖城/下:芬雅歌中央月殿)

  跨越赤道的高聳山脈來到了永夜帶,到了北緯10度以後,白晝將不復存在,甚至連暮時的微光都見不到,天空僅有的光源便是週期性掠過的玥衛一玥衛二,以及固定旋轉的星斗。永夜帶包含了王月星上最多的液態淡水體,主要以湖泊呈現,其餘便主要是廣大的平原地形。接近赤道的永夜帶邊緣之氣候有如本星上的夏夜,溫暖舒適,而它的北端則是濕冷,但二者共同的特性即是擁有足夠的濕度。行星上剩下的4%生物多樣性有將近85%就在永夜帶,但是很神奇的是,這裡的生物相較於他們南半球的鄰居有著截然不同的演化史。為了適應永恆的夜晚,無論是微型生物還是動植物幾乎都發展出生物螢光,體表顏色也不再那麼鮮豔,化合作用取代光合作用成為主要生產者營養來源。

  永夜帶的魔法力場濃度比南半球之總和還要濃厚,生物首次能將這力場之能量作為維持生命所需,而因此力場產生的現象也較南半球要頻繁,好比說在條件足夠之下形成強大引力使得岩石浮上空中,後又在枯竭之後墜落。

  王月星永夜帶還包含了行星上最神秘的事物,那就是黑夜的魔法智慧文明月升精靈(奈特路西)。月升精靈其實是3,746年人類開拓者的後裔,『時間迴旋(見下解)』災難發生之後,人類喪失了技術力,他們的群落和都市抵抗不了在兩年間快速變化的氣候和生態系,人類在南半球的據點幾近全數毀滅,他們只好逃向黑暗之地。在未來的數千年間(註)他們了適應黑夜和魔法能量,重新築起傍湖的都市,建立美麗的夜光文明『奈特路西』。

  有關月升精靈之種族詳解,請見這裡
  註:時間迴旋現象,內外之時間流速不相同,在王月星的情形中,內部一萬年(王月歷0~10,000年)略等於外界三年(公歷3,746~3,749年)。詳見下解。


【寒夜帶‧冰封的舊世界】(Everlasting Cold Desert:Frozen Legacy of the Old World)


  對善使魔法月升精靈來說,北緯50度以後以太過寒冷,最北端的奈特路西都市約略位於北緯55度一座廣大淡水湖之岸。行星風系從南半球輸送來的熱到了此地已幾乎被大地吸收,環境轉而向太空釋放熱能,地表因此長年被寒冰覆蓋。寒冰在這塊區域幾乎沒有移動能力,而是成為『構成大地本身之岩石』。然而相對於競爭強大的海洋環,生存在寒夜帶的生命可以說是另一種演化的極端。它們極度仰賴低溫化合作用與魔法能量,體型皆非常細小,且不像永夜帶一般會發光。基本上這裡並不存在掠食者,而是一種奇妙、過程極度緩慢的共生關係。

  儘管如此,寒夜帶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暗,雖終年不見恆星光,但週期性掠過天空的衛星以及滿天星斗的光線照到在高壓透明的寒冰岩石反射出的光線,能夠讓一般人類見到50公尺以外的不發光事物。寒夜帶的冰層完美封印了北半球區域在舊世界的遺跡,包含森林的冰化石、遷移的動物冰塑、往日的地形風貌、甚至是舊世界的人類都市皆被長久保存。這裡可以說是舊世界風貌的博物館,只可惜氣溫實在過低,月升精靈尚無能力進行大規模考察活動。

寒夜帶的魔法力場濃度較永夜帶高,應能被當作是維持嚴苛生態系的憑據


【北極‧力場的起點】(North Pole:Beginning of the Field)


  若說王月星的南極在新世界中走向了熾熱,它的北極則正好邁向相反的極端。這裡是王月星最寒冷的區域,沒有任何生命能在這裡生存,與南極一樣,這裡是永恆的滅亡之地,差別只在一永晝,另一永夜。北極圈冰層包含了北半球最多的淡水,同永夜帶,它們在行成之後幾乎不曾移動過。南方來的行星風系在北極區域飄上高空,行成上下大氣層的對流循環以平衡該風系。

  王月星北極有濃度最高的魔法力場,被我們認為是該力場的中心(亦有一說為起點)。無盡的夜晚中,時常有明亮的魔法極光在空中閃動,使得這兒的平均光罩在一年之中的某些時期甚至要高於寒夜帶。不過………與南半球一樣,北極是月升精靈還不知道的存在


他們對全球的認知…………一直到王月歷10,000年以後,軌道星艦的建成才得以完整建構。




~衛星~

【玥衛一】(Milers)


  玥衛一是王月星兩顆衛星中較大的那顆,其體積是另一顆玥衛二6572倍大,直徑是王月星的六分之一,質量則是1/27。玥衛一的後稱『米爾斯』源自於光映星魔法體系之魔法文,其意思為『增幅之光』,取自該星與王月星重疊的重力透鏡效應

  米爾斯與王月星是宇宙中非常罕見的衛星系統組合,歸功於正確的角度、位置、光照以及與母行星之間的關係,這顆擁有足夠重力和磁層的衛星發展出與舊世界王月星上非常相似的環境:大氣層、水圈、板塊活動與氣候、以及完全獨立的生態系。兩顆星體彼此互相不公轉鎖定,但卻有著緊密牽連的潮汐力關係。有一說認為若非這關係,兩星都不可能發展出生態系。

  米爾斯是海洋星球,全星82%表面為海水,剩下的18%陸地面積又有24%是冰川。海洋生態發展較原始的陸地生態快,若說海洋是弱肉強食之環境,陸地就是安寧的樂土。米爾斯最奇幻的地方在於它的力場。沒錯,這衛星也有魔法力場,且與王月星的力場同源,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它能擁有強大磁層阻隔星際射線,以及它跟王月星之間的關係。儘管這力場的濃度是王月星的295倍

  3,749年新世界中的米爾斯也歷經很大的轉變。它的公轉軌道並沒有因王月星之水平自轉軸而跟著改變,而是維持在原本的相對位置,因此米爾斯上頭有四季,也有日夜(推測是強力場的緣故)。同時這衛星的陸地上也居住了『人類的後裔』,他們是在時間迴旋災難發生後,被困在米爾斯開拓基地以及城市裡的人們,在新世界中他們於主大陸上建立了准封建制度的政治體系,共有一個王國、一個帝國、及一個聯邦。他們之中以『米爾斯王國』(公主亞茵‧阿爾西亞的母國)最為強盛。

  追根究柢………….這『時間迴旋災難』正是起自於3,746年米爾斯上的一項探勘行動之失敗。(詳見月升精靈簡解


【玥衛二】(Cinnor)


  玥衛二希挪,其名稱來自於魔法文『指引者』之意。其質量與重力相對母星來說極小,無法維持自身流體靜力平衡因此形狀為不規則形。這顆黯淡的普通衛星沒有魔法力場,因此在時間迴旋發生之後它的公轉軌道與王月星同步改變。現在在王月星上只有在永夜帶以後的地方方能見到它,在永晝區它的光度實在太暗,因此幾乎都被遮掩在晨光之下。



~時間迴旋~

  時間迴旋(Time Spin),使王月星在3,746年往後的三年間消失不見的罪魁禍首,其實是一層無限薄的膜狀物。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因魔法能量導致的時空物理現象』。因為米爾斯探勘活動失敗造成的擾動,一個行星等級的能量爆發接著產生,球形時間迴旋也就隨之出現,包圍了以王月-米爾斯系統為中心的廣大範圍,甚至吞噬距離續界第四和第六遠的兩顆行星在內。強大的磁層干擾使得內部的電子電流系統完全失效造成人類技術崩壞,且整個範圍內時間流速與外界不同,能量穿越速率比例也就跟著極端化。

  舉例來說,3年照射在王月星上恆星光之能量總和在穿越迴旋的一瞬間被力場壓縮,然後放大成一萬年的程度,而反之亦然,內部原本就低弱的光源和射線在外部非常難以被觀測到,因此才會在外界人類眼中『消失』。內部物體若要穿梭,在穿越迴旋的一瞬間該物體出界的部分相對於內部部分將經歷1/3333的時間流速。意思就是說,無論你以何等之速度穿越這界線,你的身體先穿越的部分將永遠比你的身體後穿越的部分老3,333年!如果再考慮空間移動速率,你先出去的部分會慢你後出去的部分3,333倍,也就是說你會被無限大壓縮以致毀滅!

  然而這麼強大的力場還是在3,749年消失了,只因為一個人的強行穿越,以王月-米爾斯聯合魔法力場建構的時空跳躍打破這界線。她就是亞茵‧阿爾西亞。(詳見支線劇情:殿下



~未來展望~

  公歷3,750年,米爾斯的三個國度先後在多拉納西斯強魂精靈之太空武力)攻擊之下毀滅,殘存的人類在他們的盟友奈特路西之指引下,幾乎都經由傳送魔法陣轉移到王月星的海洋環和晨昏圈生存,他們則提供月升精靈短時間行走在陽光之下的裝備和技術。海洋環於災難之後首度有了人煙,原本的王國、帝國和聯邦融成一體,在靠近赤道山脈缺口處的廣大平原定居下來。米爾斯星則是成為奈特路西和少數原住民人類對抗埃勒岡的戰場。雙方希望能取得力場核心的主導權以削弱對方的勢力。

  然而這兩個跨行星文明主戰派都不太熱衷注意的是………時間迴旋的消失代表外界通路重新打開,以及電網技術的復原。公歷3,750年中(王月歷10,001年、任肯歷3,440年),原處外界的光映人族為了調查失聯三年的行星據點再次派出聯絡艦隊。奈特路西埃勒岡的戰場之中突然冒出這支實力凌駕雙方、卻對情形一無所知的第三方………..

  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
  ......敏里ɧ的未來將陷入不可預期的紛亂狀態。

參考資料:
亞茵‧阿爾西亞(米爾斯晨曦公主)
夜臨婕(芬雅歌星官)
提里昂‧阿斯塔爾鐸(多拉逐月者)
殿下(劇情)

  呼呼~終於整理完了=ˇ=
  大肆玩弄偽科學!!!
  還有其實啊.........沙漠環第一張圖就是火星上的風景喔!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Q
我想到的只有Lagrange point
2014-03-16 12:44:28
樂之
XDDD
不過米爾斯不在拉格朗日點之上,因為如果是的話,他就滿足潮汐鎖定的條件了~
2014-03-16 12:48:19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