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印度哲學及其基本精神》二、中印史前先民交通初探 作:李志夫

作者:玄都之王│2018-08-30 15:38:53│巴幣:0│人氣:228
壹、前言
  民國五十七年前幾年,想去印度留學之志已定,乃留心中、印交通方面的著述,讀到世界書局《中西交通史料彙 編》,第六冊《中印交通之起始》,說到周成王之世有旃塗國、衹因國……來獻方物;老子道德經有浮提國;莊子山木篇有建德國……初以為是無稽、附會之談。二十年以來,先後看到不同文獻;尤其中、印史前文化,及人類學、語音學 方面之佐證,使我以前的想法開始有了動搖。雖然仍不足以成信史,但就「初探」來說,卻也增多了不少材料。

  茲就人類學、社會史、宗教史三方面來加以說明。然後再加以檢討分析,藉以導出本文之結論。

  還未討論正文前,我們得先將中印文化發展的時期稍作比較。根據湯恩比(A.Toynbee)[註1]:印度河文明約在西元前二、三OO年——西元前一、二OO年;而印度文明確切期(多重政治階段)則在西元前一、三OO左右。而中國文明確切期則在西元前一、二OO左右。

  根據《印度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India)[註2]:西元前二、五OO年為石器時代,西元前二、四OO〜公元前一、七OO年為印度河文明時代,西元前二、OOO〜 西元前一、五OO年雅利安(Aryan)殖民印度河,西元前 一、OOO年殖民恆河流域。根據摩羯德爾(R. C. Majumdar) 等[註3]所著《印度通史》(An Advanced History of India) 年表:西元前三一O二年伽力瑜加紀年(Kali Yuga Era)開始,星相學派所紀之般若多(Bharata)戰爭亦於此時發生。 公元前二、七OO年在印度河流域之克西(Kish)發現當年之印度古物,西元前一、四三五年雅利安人進入西亞。

  在中國方面,較重西方權威的為周谷城之《中國通史》 [註4],認為夏以仰韶文化為代表,仰韶文化約在西元前二、OO O年左右。而較重中國文獻的為徐亮之《中國史前神話》[註5], 就時間來說是直從史前影響到史後……堯典所謂根據鳥、火、虛、昻四星以定四時成歲一事,至今為四、二O八年。而且, 大家公認河南早期彰陶乃西元前兩千年以上的產物。根據以 上之分析,著重西方權威與中國史料其結果大致相同;唯獨湯恩比將中國史文化縮短了約一千年左右。但並不影響到我們討論中印史前之交通。而且,在細石前與大石文化上關係尤為密切。



貳、從人類學來探討
  一般說來,印度人之先民都是先後來自高加索;中國人種究屬土著或外來殖民則莫衷一是。即使中國人原屬土著,地球經過無數次之「造山」與「洪水」,而要截然地二分也是有困難的。鄺士元之《國史論衡》[註6]引證了十種外來說;也引證本土考古之土著說。最後他結論地指出:

中華民族的構成,甚為複雜。惟已趨於融洽之勢,以華夏民族為骨幹。由於歷代吸收異族成份既多,已非昔日華夏民族的面目。

這雖然並未說明原始的中國民族是外來或是土著,但至 少已說明在過程中民族之交通、融和,則中、印民族之交通更是很自然的事了。


一、印度的早期殖民
  印度最早的殖民是屬高加索(Caocasian)之奧族(Aus- traloid);其次是來自以上同一地區,膚色略白的荼盧毘人 (Dravidian);第三則是來自以同一地區,完全為白人的雅利安人(Aryan)[註7]。其中奠定印度文化最重要者為荼盧毘人; 發展印度文化最大的為雅利安人。而本文所討論中、印交通開始者,則限定奧族與荼族。

(一)奧族又稱黑高加索人(Dark Cancasoids):長頭、寬鼻、捲黑髮。根據大英博物館研究:[註8]奧族或稱吠族(Veddoids) 遍布全印,並不同於非洲之黑人(Negrito),他們是獨立平行地變化。印度的奧人是從高加索經地中海遷徙而來,是母系社會由採集而成為初期農業的部族。

  然則,人乃至動物為何會有黑色皮膚呢?也有白色,乃至二者相間呢?卡萊敦‧孔(Carleton Coon)[註9]認為人種可歸 納為黑人、高加索人、蒙古人、布希人(Bushman)、澳洲人(Australian)及太平洋人(Pacific)六種。大英博物館‧ 柯爾(Sonia Cole)《人類種族研究》一書(Study Race of Man)[註10]接受了孔的觀點,並進一步說,在二萬年之冰河經本 期染色素(Pigmentation)是唯一人種變化之原因。染色素不同不但可使人之臉與鼻形成大、中、小……六種;而且,使人類產生不同之AA、AB、AO、BB、BO、OO六種血型簡約成AB、A、B、O四種[註11]。

  染色體變化之依據是生態效應(Ecological Rules):

1.格氏效應(Gloger's Rule):住於熱、溫森林中會使人變成黑或紅色,愈受強烈日光照射者愈黑。

2.柏氏效應(Bergmann's Rule):體型大的在寒帶,體型小的在溫帶。如兩極熊與灰熊,西伯利亞虎與孟加拉虎, 歐洲人與小黑人。

3.阿氏效應(Allenis Rule):住在森林中的體形及四肢短小,而住在沙漠、草原、乾燥地區者則鼻子大、五官大、四肢細長。

  卡萊敦‧孔[註12]隨即補充以上三種效應說:人類之原色為褐黃的,到高加索及歐洲變白人,到南亞為黑褐如奧族人。 色素之變色為適應環境。即使隨環境變換色素乃是經過五十萬年長期所形成,在一萬年以內是不會改變的。

  這就說明了,印度早先殖民的奧族,不是在印度變黑的, 遠在自高加索即已為黑人。且更說明高加索原為熱帶森林, 以後由於地形移動,或氣候變化而變為寒帶草原,而使此一地區的人也因之由黑而漸白乃至為白種。

(二)荼族:是黑白相間的高加索人,為長形頭顱,中準鼻、棕色眼。他們經伊朗、俾路支、印度河,長期殖民於印度南部。

  荼盧毘(Dravidian)一名,至今仍不知是什麼意義,梵 文中先後拚音為Dravidi、Damili、Dammida,及Dravida。希臘當時旅行家之遊記稱為Damirica或Limyrike[註13]。到了雅利安人,征服了荼人,荼盧毘即意謂著非雅利安人(Non-Indo-Aryan)。以後在印度南部繁殖,又分做很多部族及語系,最顯著者為泰米爾(Tamil)、泰魯古(Telngn)及馬來拉姆 (Malayalam)等。他們的語系都具有突厥人(Turkic)的特色:如il, illu關聯「房子」:Min, Mingal為單數之「魚」; Mingal, Mingalai為「魚的複數」[註14]。在考古上已證明印度南部荼族人之大石文化(Megalithic Culture)與地中海的大石文化是相連的。查爾德(Gordon Childe)[註15]認為:甚至與高加索、伊朗之大石文化相關聯。有些墓碑是三支以上的石柱排成一圓形支撐著一塊大石塊所鑄成的石屋多爾門(Dol-mem),這種石屋是所有新石器時代的共同特徵,甚至全世界都是一樣的[註16]。

  荼族人與伊朗動物名稱上也有相關性,莆拉斯基 (Przyluski)[註17]說:荼人稱馬為Kudirel, Kudrl, Kudiri或 Kuduri。其族系中之泰米爾稱馬為Kutiral,康拉里(Kanar-ese)稱馬為Kudure,泰魯古人稱馬為Gurr。因為荼人稱馬骨為Ghutral或Ghotra,梵文稱馬骨為Ghotok,今日印度語 (Hindhi)稱馬骨為Ghorha。而伊朗阿富汗地區稱馬為 Aspa,現代伊朗稱馬為Bsb。


二、印度早期殖民之融合與遷徙

  奧族之採集又稱為舊石器時代。在印度全境都發現有其遺址;中石器時代之石刀也在巴基斯坦之三弗窟(San-ghao Cave)發現,它與中亞之泰西克塔什(Teshik Tash)的石刀相同。雖石器發現很多,但人類化石遺骨很少發現[註18]。在梵文文獻上載有漁牧、初民狩獵時代之民族如德沙(Dasas)、薩巴拉(Sabaras)、柯乃亞(Koliya)……等,其中德沙最強盛。其次是拉嘉人(Nagas),拉嘉就是印度的龍族,佛教的龍樹菩薩(Nagarjuna)就是這一支族人的後裔。還有一支稱之為曼達人(Munds),他們的語言就是奧族(Austric Ton- gues),也就是現在的山陀語(Santali),西元前一一OO〜一七二O年曾遍及到中國的長江,乃至整個東南亞[註19]。

  查德吉教授(S. K. Chatterjee)更指出,[註20]孟加拉有一條運河稱作Gang,與恆河(Ganga)及中國長江(Yang-tse- kiang)、岷江(Mekong)之「江」都同曼達語。還有「吃」, 曼陀語稱做Vom,到了梵文衍生之語系稱「吃」為Chawal, 現代的閩南語之「吃」亦發Jom或Cha音,而尤其中國西北、西南,稱吃飯為Cha Fian或Cha Mon Mon。

  普萊布蘭卡(E. G. Pulleblank)也說:[註21]奧族人是印度的最早移民,說曼嘉語,是高加索黑人,短小、寬鼻、長臉, 以後遍佈東南亞,中國南方在西周(西元前一一OO〜七 二O)尚說曼達語。繁殖到印度更不必說了。

  荼族人所經營的地方,其地名多帶有Rh, Zh, Rhah, Gurhi, Jurh, Gurhi, Jurh及Juli與Jol等尾音。發這種尾音的地方在印度南部、東北印度、孟加拉各地區均有。

  荼族之文化是以彩陶、母系為主之民族,待雅利安人殖民五河及印度河時,荼人已進入商業社會,從彩陶到商業是要經過長期的變遷才能進化而成的。大部份地區仍是操曼達語。

  根據查德吉教授[註22],有許多字與雅利安不同,荼語與奧語相同。尤其是其用大腦發音之T、D、N、L、SH字母在印度語系根本不用大腦。

  牛津大學的布諾教授[註23](T. Burrow)認為有很多荼文被雅利安人的梵文(Sanskrit)採用,諸如火,梵文為Anala, 而荼族之一支的泰米爾文為Anal;牛,梵文為Kaka,泰米爾文為Kakkal:接吻,梵文為Cumb,泰米爾文為Cumpu。

  又如印度宗教之儀式稱之為Puja,在荼文中稱Puje,意 即以花獻給神,到了雅利安人之Puja則不僅獻花,連花、果、花葉一齊獻給神。

  其他諸如濕婆神(Shiva)、杜爾加女神(Durga)、公猴哈紐曼(Hanuman)、紅銅(Shambhu)等都是荼族人傳下來 的。


三、中國古代與中亞南亞之交通
  《中印交通史料》:[註24]「阿輸迦大王一日在華氏城宮中, 朝見群臣,有印度商人某,經商東國,哀訴所有船艦及貨物皆為拉嘉(Naaas)人之海盜所劫」。考據家僉謂拉嘉人即中 國人也。阿輸迦一般稱阿育王(Asoka),其在位時間約有三 十七年,死於西元前二三二年,為周赧王五十一年。

  「法國與西班牙間比利尼斯山(Pyrenes)上的巴斯克人 (Basques),在瑞典、挪威之北的拉勃族人(Laps),俄國與瑞典間之芬蘭人(Finns)皆是亞洲之黃種人……瑞士上古有湖居民族、云亦黃人。」[註25]亞洲黃種人的大遷徙一為漢武帝時代,一為元代西征,這最多不過前兩千二百年前後的事, 純屬氣候、地質之關係,絕不至影響人種皮膚、器官、身材改變如此之巨。黃種人西移顯然已在這更早之時期:

  瑞典人安德生(V. G. Andegsson)於民國九年在內蒙調查結果認為河南澠池、仰韶村出土之石器花紋與意大利西西里島及希臘北部查羅尼(Chaeronea)、波蘭格雷西亞(Gal- icia)……及俄屬土爾其斯坦安諾(Anan)等地所發現者極相似。第四紀冰河之初,人類尚未繁殖之前,亞洲所產之駝鳥東至山東,西至黑海以北之草地,迄今遺有卵化石為證。

  晚近亦證明約西元前五至二世紀的西提亞人(Scythians) 係亞北移至中亞,其酋長陵墓中之衣褲、弓矢、刀劍其形式裝飾多與古代蒙古、中國相彷彿,非希臘式建築[註26]。

  晉書載[註27]黃帝使伶倫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的嶰谷取竹以為黃鐘之宮……以定律呂。根據張星烺氏註:大夏(Tu- har),即玄奘西域記之覩貨邏,漢文帝時代之吐火羅人居青海布隆吉爾湖畔(Bulungir-gol),後遷徙至西土耳其斯坦, 即今之吐火罷斯坦(Tocharistan)[註28]。羌氐人原屬。

  竹書紀年卷上謂帝堯陶唐十六年渠搜氏來貢。隋書卷八 三,西域傳:「鏺汗國都蔥嶺之西,五百餘里,古渠搜國也。」

  墨子節用篇:昔者堯治天下,南撫交阯。述異記卷上:

陶唐之世,越裳國獻千歲神龜,方三尺餘,背上有文……帝命錄之,謂之龜文。

  拾遺記卷二:成王即政三年(西元前一O二一)有泥離之國來朝……計寒暑以知年月,考國之正朔,則序曆與中國相符,王接以外賓禮也。拉克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 說泥離即緬甸洛瓦底河(Irawadi)西岸之奴萊(Noral)古國[註29]。

  拾遺記卷二又謂:周昭王二十四年(西元前九四二)塗修國獻春鳳丹鵲,各一雌一雄[註30]。

  穆天子卷二:太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璧臣長季綽於春山之虱,妻以元女……以為周室主。同書卷一記周穆王西征……乃至崑崙之邱,以觀春山之瑤……天子之瑤,萬金……大夫之瑤百金……[註31]


四、古代中國人之殖民
  從中國很多古代文獻,如竹書紀年、穆天子傳、山海經、 拾遺記……等幾乎都記載著古代天子朝、祭、或征西方王母。 總之,與崑崙有著密切關係。因之,徐亮之先生在其《中國史前史話》一書中,引經據典地指出:崑崙之虛即塔里木盆地亦即是中國的伊甸園,甚至是世界的伊甸園。徐氏根據中國神話與考古相印證,認為中國最早的人是通過青海、甘肅,入陝西,分別停留、北上、東進、南下四支。

(一)本土內之殖民:[註32]在西北之氏族有共工、高辛與女媧氏。淮南子原道篇:「昔共工之力,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共工氏為何發如此大的脾氣呢?乃因他與高辛氏爭帝失敗所致:「與高辛爭為帝,遂潛於淵,宗族殘滅。」由於 共工氏將不周之山的頂天立地的柱子拆了,幾乎天崩地裂, 幸好女媧氏鍊五色石以補天,僅危及「地傾東南」而已。

  其次,向東南及西南發展之盤古氏及三皇亦可說是殖民的過程,未必是指特殊的個人。三國以前,中國漢人史家無盤古之說,南方民族如湘、粵、桂猺畬以「盤瓠」為開天闢地之祖,故漢人採用之,在粵、桂所見古祠、廟特別多,而淮安、京兆、成都亦有之,據傳其墓地葬在南方[註33]。而《述異 記》則謂是葬其魂,而非葬其身。

(二)向外之殖民:西行成為德國南部的海德堡人(Heide- berg),當時,在亞、非、歐三洲尚有蘇彝士(Suez)及意大利西西里(Sicily)尚為一「自然走廊」。那時,這些陸橋, 「原野茫茫,氣候潤燠,成為鳥獸魚蟲的極樂世界」。從中國原人到海德堡原人已是費時十萬年的光景。在沿途之非洲阿爾及爾(Algiers)四周之突尼斯(Tunis)附近之加夫剎 (Cafsa)亦發現曙明石器時代之人類[註34]。

  南行爪哇及東印度而至澳大利亞:人類由亞洲出發澳大利亞移民,常賴東印度之走廊。原來巽他群島(Sunda)在洪積紀時至是毗連亞洲和今日已淪為沙非爾(Sahul)海溝為完整的陸地。在兩萬年前之洪積紀第四冰河時代尚存浮在海面。 爪哇只是此一陸橋僅存部份。爪哇人也就是其中之過客。而 亞洲之老鼠及定戈(Dingo)野狼則是走廊上最成功的前鋒[註35]。 爪哇人與中國猿人在第三臼齒之大小顯出有其類似,甚至 與南非猿人亦相似。

  以上就人類學的觀點,無論中、印之祖先是源於高加索或崑崙山系,都是源於亞洲,且只有烏拉山之隔,而烏拉山之西南亞平原,更有利於東西之交通。總之,中印最早之先民在中亞、在亞洲南部都曾有過交會乃至形成融合。



參、從社會史來探討
一、印度古代社會之發展
  印度古代社會採集與舊石器時代大致相一致;母系農業與新石器大致相一致;金石與大狩獵時代大致相一致。舊石器以奧族人為主角;新石器約以荼族人為主角;而大狩獵約以雅利安人為主角。

(一)舊石器時代:母系社會,未婚男子集中住宿,用魚梁捕魚,信仰山神、樹神,但歸敬於濕婆神(Shiva),使用圖騰,有食物及風俗習慣之禁忌,飼養較溫馴之動物如羚羊、 犀牛、豬等。

  舊時代石器之石鋸、石刀是自中國及東南亞傳入,石斧來自非洲。此一時期奧族中之拉嘉人已佔優勢,以後也在印度文化發展上具有重大之貢獻。他們一直被稱為龍族,崇拜濕婆神,濕婆神與蛇具有親密關係[註36]。印度自一世紀以後有偶像崇拜開始,就將蛇圍在濕婆神的脖子上。而濕婆神之原始信仰,只是男性生殖神(Linga)。至今印度很多濕婆神廟的中心神殿只供著一具向上的「石杵」。甚至印度政府的印度大學(Beranas Hindu University)之濕婆神廟也是如此的。

(二)新石器時代:男性負擔的責任漸重。由狩獵技術進步已非女人所能勝任;而女人漸向輕的工作上發展,她們知道簡易地耕作,使食物發酵當作飲料,編織植物纖維,磨製石 器,也是巫、醫,是絕對地女權社會。也因此更受到男性的崇拜,女性神極為盛行。這些一方面從考古上可印證[註37];也可從尚存之遺風推知。

  母系社會自然以母親為中心,如果母親死亡則以姑母為中心。大姑媽以不出嫁留作當巫師為榮耀。崇拜水神以象徵女神,一盆水中,設一泥座,泥座上供蓮花,蓮花四周設若 干榖糧。在陶器發展以後則製成女神像,其中之莎瓦迪 (Saravat)又變成工巧神為婆羅門所禮拜。潑水節(Holi Fes tival)不僅在印度,西自地中海東到我國雲南、廣西少數民 族仍流行至今,都象徵著女神、水神崇拜之遺風。

  每年七月祭拜地母神,將雞、羊犧牲剁成大塊,埋在土中,後人以此為節,在地中互擲泥塊為樂。女人死,男人送葬以著女裝為最尊榮。

  此一時期,印度進步之文化都是來自外在:

  中石器時代之石刀、石鑿在印度南部乃至室利蘭卡都可以找到,證明是經西印、中印而傳到南印[註38]。而奧族人與地中海之哈密族(Hamitic)同源,因之可以推證印度進步的狩獵技術是來自中亞又來自東非[註39]。至少可以說明來自地中海之荼族人與採集文化之奧族人相融合,這大約在一萬五千年以前。

  在印度西北及中印一帶所發現之土屋、穀倉、諾布女神 (Zhob)胡椒、棗子,大都來自伊朗,經阿富汗東南之孟地加克(Mundigak)、北俾路支之奎多(Quetta)河谷而至西 北印度[註40]。這些在伊朗之西爾克(Sialk)及西薩(Hissar)之考古發現有相同、類似之古物。

  在克什米爾布拉洪(Burzahom)所發現之黑陶刀與坎格那(Kangra)之石斧,還有低小土屋、狗葬、骨具,較大之 長方形石刀,所有這些均非印度所原有,而在阿姆河 (Amur)流域有同樣的遺物被發現;而又與中國新石器時代之遺物相一致[註41]。以後漫及印度中部、東部奧瑞沙(Oris sa)、西部吉陀爾(Chitor)。尤其在印度河之楔形文字及印璽與中國及巴比倫的極相似[註42]。

  還有稻米、骨與木所製之武器也非印度原殖民所使用, 而是從東南亞、廣西、四川次第傳入印度。

  印度大石(Megalithic)或石塚(Caira來自北伊朗,因在南印之大石文化與俾路支及伊朗之麥克蘭(Makran)之形 式極相似[註43]。

  中印之先民在中亞與南亞相互交流與融合是可以肯定的。

(三)金石文化期:這一時期由於v燒進步,始有鋼鐵相繼發明,而成武裝遊牧與狩獵;男人地位因之大增,而母性地位日益低落,母性社會亦因之解體。奧族及荼族之母性社會 自然趨於沉寂,代之而起的則以雅利安人為印度文化之重心[註44]。 原來,奧族人,乃至荼族人在生活上有很多禁忌的食物或習慣,淪為雅利安人的統治之後,被桎梏為奴隸,因而被稱為「不可接觸的卑賤階級」。關於雅利安人征服並奴役先住民的事,在吠陀經中已記載很多[註45]。雅利安人也破壞了印度先住民在印度河下游的水利系統。但是,他們與先住民的女 巫兼族長們相結合而發展成吠陀文化,形成了爾後的婆羅門教,主宰了印度爾後的一切。先住民的後裔始終只屬一個配角而已。

  此一時期為異姓通婚,保護女性,重貞操,拜生殖神。 已有社會分工,在娛樂上有彈唱、馬上比武、擲骰子、賭輪盤木馬。不過先住民則儘走遷高山,避免與雅利安人接觸, 則文化多不長進;而與其和平相處、接受其統治者,則文化亦隨之俱進,也在早期教化了雅利安人[註46]。

  雅利安人為十足的印歐民族,在主要神名及主要家系與日常動物名稱發音都很近[註47]。其銅器、短劍、匕首、若干首飾,與裏海、高加索之遺物相類似[註48]。例如在曼羅堡(Fort Munro)之銅匕首與德那伽汗(Dera Ghazi Khan)山農扇形刀柄裝飾跟伊朗魯瑞斯坦(Luristan)與賽爾克五號新挖掘之形式相同。在牯南(Kurram)流域之夏羅然(Shalozan)所發現之銅壺、馬鈴、鐵箭頭在印度亦有發現,還有金飾物也與高加素、裏海所發現者相似。但大的狩獵技術還是來自歐洲。

  印度雅利安人牧馬來自北伊朗,馬與鐵是他們戰勝先住民的最大優勢。前已說過印度大石文化也是來自於伊朗,但也有是屬黑陶、紅陶而創新的。後來也有鐵器從印度南部到 達印度東部邁索爾(Mysoee)之鐵礦區製造而成的。

  荼族之泰米爾人自行創造文學,使荼族文化得以復甦,印度眞正歷史不致落入雅利安一面之詞之偏,在大石碑墳上常載著戰敗英雄之事蹟、姓名。荼族人雖用心良苦,但在政 治上似功敗垂成。可是,在歷史文化上看,他們仍足以與雅利安人分庭抗禮。

  總之,雅利安人與中國在史前沒有發生多大關係;倒是奧族人及荼族人與中國之先民有著特別的親屬關係,除了前面所提者外,他們的語系竟也是阿爾泰山語系。而且,他們 的子孫釋迦牟尼佛及龍樹菩薩的教義亦影響了中國至深且大[註49]。


二、中國古代社會之發展[註50]
(一)舊石器時代:從考古上分即北京人到山頂洞人之時代; 從歷史紀元即三皇時代。有巢氏時代木石並用,採食經濟、初期狩獵。燧人氏時代,已知用火、用圖騰,母性社會、穴居、熟食,有「磔禳」祭風的宗教儀式,其犧牲即是用石截磨成狗形而祭之。伏羲時代的北京人,約距今五十萬年前的第二冰河期,能控制火,製石器、骨器,已知男女,輩行分工,草原中有牛、馬、犀牛,以獵鹿為主。伏羲時代的山頂洞人,以鹿皮為衣,其妻子之一為美拉尼西亞(Melanesia) 黑人,懂鑽孔、染色、結網,以內婚制為主,同輩者而諸父、諸兄、諸母。伏羲氏由蟡(蛇)圖騰而成龍圖騰。酋長與巫師形成宗教社會。

(二)新石時器時代:可分為炎、黃兩系文化。炎帝即通稱之神農,發展在姜為姜姓,即今貝加爾湖;黃帝發展於姬水,故為姬姓。炎帝時有羌狄的細石器文化及紅陶文化。為母系 社會,以農牧為主,以牛為圖騰。因以火製紅陶故被稱做炎帝,為中國農業之始,故稱其為神農。飼養家禽、家獸,有宮室、明堂,先內婚,後外婚。在甘肅、寧夏、新疆等地均 有以羌作地名,更有細石器文化。

  黃帝一系即是華夏文化,也是中國的彩陶文化,有石、骨、陶等器物:如斧鋤、鏃、紡輪均屬人工製品。故築居室、養蠶。遺物在河南、山西、甘肅、四川、察哈爾、新疆、廣東、臺灣均有發現。細石文化之外,更重要者為大石文化, 夏族生於「大石」;且禹是由蟲、蛇、龍等形而成為龍族, 華夏子孫即成為「龍的傳人」。

  「大石」實即象徵男、女生殖器所作之塚或居室。大石 文化遍佈中國境內,都濱臨江湖、河流,為數很多。也散佈 世L各地,與中國原人大遷徙的路線一致。

  黃帝自西方打敗北方之蚩尤,即聯盟東方之鳳圖騰之東夷及其他部族而改原來之熊圖騰而成龍圖騰,以後他的後裔夏后氏繼之而保留龍騰圖。

  從以上看,中國舊、新石器時代中、印之先民都有過 觸、會合或融合。尤其採集時代印度的主要部族之子孫拉嘉人與中國之炎、黃都以蛇為圖騰,也都是阿爾泰語系,在考古上之直接歷史史蹟,都足以說明中印祖先在史前已有交通 了。而且,史前時代,中、印祖先所殖民的地區所存在動物幾乎完全相同。這說明當時兩地之氣候與地形也大致相同。



肆、從宗教來探討
  我們前面說到大石文化,大石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為門希爾(Menhir),一為多爾門(Dolmen)。門希爾形式乃是在塚或室、穴邊豎一石柱,中國以後稱做「華表」,那就象徵祖先的男生殖器;多爾門是以三石柱或四石壁上覆蓋一大塊石版所堆成之石屋,象徵女性生殖器。遼寧析木城遺有兩座多爾門,當地稱為姑嫂石;而崖頭集之多爾門與希爾門的聯合建築稱做兒女石[註51]。孔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所謂「追遠」,就拜祖宗。祖宗從示,從且,且原本為祖,是、演變而來,即為大石之象形,亦即男性生殖器之象形。 後來,建立了祭祀之典儀,才在且之旁加一示而成祖。鄭玄易論說:「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應都是根據愛爾門與多爾門之「陰陽之變」而成的。

  中國傳統上,天子拜天地,諸侯拜社稷,庶民拜宗廟, 都是在拜祖宗。炎、黃都源於「崑崙之丘」,而留住原地「効 死勿去」的即是西王母一族。炎、黃子孫東移極為進步,但仍不忘記祖宗,周禮大宗伯的「以黃琮禮地」,依鄭玄註所禮者即「崑崙之神」,又「禮神影象其類」,黃色之琮乃是外八角而中圓之禮器,以象崑崙神之「黃精之君」亦即黃帝。 黃帝乃堯、舜、禹、稷之共同祖先。秦漢以後則祭泰山。西 王母與中國漢武帝以前之帝王都有著朝拜、征伐、獻貢之關係。慢慢西王母老守「家園」終無進步。到了帝舜時代就成了藩屬來朝獻「白環玉玦」了。

  諸侯拜社稷亦是拜祖宗,因為諸侯之分封是世襲的,社稷所在即祖宗所在處。殷、商以前尚知拜天即是拜崑崙之神之祖宗,但到「周因殷禮」之後,已無拜祖宗之自覺,而自覺受命於天,為天之子而牧子民。由政治權力熏習,帝王嗜好權力,僅利用神權作為政治的工具。因此,尤其周以後的帝王雖也祭天,只是作為統治之工具而已。因此,中國人之宗教感始終不是很眞誠、強烈的。不過,仍反映在易經的陰陽思想中,已不是宗教,而是卜筮與哲學了。

  反觀印度雖也經過大石文化,而有生殖崇拜,但卻將生殖崇拜昇華到宇宙原理原則神,乃至為創造神,形成印度為一宗教文化的國家。

  荼族人濕婆神實即男性生殖崇拜;而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五河以後信仰自然神、多神。多神到擇一神,而超越神。當其征服了荼族之後,利用荼族母系「貴族」——女巫與之聯姻,而形成祭師階級,創造了吠陀文化——婆羅門教。在婆羅門教中雖然遺忘了「生殖」崇拜,但是「大梵」創造主仍是因襲原人(Purnsa)而來,原人為人祖先,所以人死後仍得回到老家祖先所歸之處[註52]。因此,印度雅利安人之大梵,不但是人類之祖先,也是超越的原理原則神。他們崇拜大梵, 也有崇拜祖先的因素。

  然而荼族人之濕婆崇拜因雅利安人之興起,而被抑制但並未消失;同時,雅利安人也夙意利用先住民之信仰,而便於對其統治。因此,濕婆信仰是在荼族以外之地區發展。據說:[註53]印度之女神杜爾加(Durga)、加利(Kalii)都是他的妻子。為了緩和與雅利安人之衝突,濕婆也娶了他們國王大克夏(Daksa)的公主帕瓦娣(Parvatii),後來,又娶了一個蒙古種的西藏女人甘伽(Gaunga)為妻。濕婆既不是眞實的人,說他娶了不同種族的女人,當然是指荼族與其他種族之融合而言,宗教之融合自亦包括在內。其實,在佛陀時代,印度中北部已有西藏人殖民,跋耆(Vrlui, Vajjl)、吠提訶 (Videhas)、及離車(Lich-chvais)都是西藏人[註54]。西藏人亦是羌、氐人,同屬中國炎帝之一支,為細石器時代之苗裔[註55]。 這些苗裔現代已被迫東移至阿薩密(Assam)、曼里普(Manipur)及邁羅拉(Mizoram)一帶,與以後移民來的藏人、 緬甸人及蒙古帝國屯兵後裔相融合。



伍、結論
  根據前面所引,西方人類學家大都主張人類源於高加索, 中國人也不例外;但自我們發現了北京人、山頂洞人以後,中國學者認為中國人種就是源於本土。甚至徐亮之先生說, 中國之塔里本盆地乃是世界人種的伊甸園。

  如根據地質學家說:古老的高加索、阿爾泰山及喀喇崑崙山原為熱帶森林,其至西藏高原也都是造山運動所隆起的。 劫後餘生的原人四處逃生;復經洪積期的浩劫,各受氣候、地質、地形所約制,而發展出不同之種族與民族。這樣,中國民族之西來說,原種說之爭也就可以解決了。

  原始熱帶森林之子民,浩劫餘生之顛沛流離自然很辛苦; 而向東殖民之黃種人,更具有開拓精神,再轉向西移,乃至北歐;中途在中亞一帶與先祖兄弟西移之苗裔相會,而且還帶給他們一些新的發明、新的技術。然後這些先民進入印度以後再東移或南移;而中國之先民再南移,使中印先民在南亞、東南亞半島乃至大洋洲相會合。此一向外殖民之開拓精神,至今仍為中國人所承繼著。

  總之,中印先民都是原始熱帶森林中的好兄弟,而其苗裔也在長期幾萬年中保持著接觸。從我們前面的各種舉證即可證明。其中中印先民都屬阿爾泰語系,也都使用蛇圖騰, 為「龍的傳人」,以及楔形文字與印璽之使用,都足以證明中印先民之親密關係。則中國史料所載,史前時代即已知有旃塗國、浮提國、建德國之說已是信而有徵了。

  基於講授印度哲學之使命感,不得不對印度文化史有所關心;作為一個中國的讀書人,也自然對中國文化史有所關心。其實,我不是專門讀史與文化史的。東初老法師寫了一 部《中印交通史》,其他學者對於中印先民交通史也尚無較為具體之專文研究。本文只是本著關心,將二十年來所搜集 之資料臚列成章,一則作為拋磚引玉;二則以聊補《中印交通史》史前史於萬一。



(原載於《華岡文科學報》頁195-209,台北,民國78年)



註釋
[註1] 林綠譯,湯氏《歷史的研究》,源成出版,第三版,頁一一二。
[註2] Edited By A.L. Bash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XⅢ.
[註3] 該史拙譯為《印度通史》,國立編譯館出版,下冊年表,頁一六一三。
[註4] 周氏曾為中山、暨南大學教授,該書為開明書店於民國二十八年出 版。他在下冊四三頁中支持孟興氏(O. Menghin)在其《石期世界史》 (Weltgeschichted der steinzeit)一書中認為仰韶文化約在西元二、OOO年。
[註5] 華正書局於民國六十八年出版。頁二O七〜二O八。
[註6] 民國六十九年出版,里仁書局印行,見第一冊,頁三〜十四,請 讀者詳閱。本文不再多加引述。
[註7] Oroon kumar Ghosh, "The Changing Indian Civilization"Vol.l, p.128, (First Published 1976, The New Prima Press.)
[註8] C.D. Darlington, "The Evolution Of Man and Society"(New York, 1969), p.87.
[註9] C. Coon, "The History of Man"(London, 1955), P.190.
[註10] C.Coon, Op. cit. p.50.
[註11] 同[註8],頁三八。
[註12] 同[註8],頁四三〜四四。
[註13] K.A. Nilakanta Sastri, "Foreign Notices of South India", p.57.
[註14] 同註七,該書頁三O〜三一。
[註15] V.Gordon Childe, "Megliths in Ancient India", 1947-8,p.4.
[註16] 拙譯《印度通史》上冊(國立編譯館出版),頁一五。
[註17] Revue del'Universite de Bruxelles, Vol.37(1931-32),p.285.
[註18] Bridget and Raymond Allchin, "Birth of Indian Civilization"(Pelican, 1968),p.28.
[註19] E.G. Pulleyblank,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Parts l and 2, (London,1966), pl47.
[註20] S.K. Chatterje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Indian People", Vol.l (London 1952),p.147.
[註21] 同[註19]。
[註22] 同[註20],P.157,附圖。
[註23] Chamber's Encyclopaedia, Vol.12(1959 Edition),p.204..
[註24] 《中西交通史料彙編六》(世界書局印行,中國學術名著第五集。 民七十二年三版。)頁二五,引述克什米爾詩人Kshemendra,Bo- hdisattvdana Kalparata一書七三章。.
[註25] 同前註《中西交通史彙編一》,頁九。
[註26] 同前註,頁十〜十一。
[註27] 晉書卷十六,律曆志。
[註28] 同[註26],頁二O〜二一。
[註29] 同[註26],同書頁五九,引拉克伯里(T. Lacouperie)所著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pp.39-44.
[註30] 「塗修」音與「途思」相近。「途思」名見《元史地理志》,為波 斯神話時代王哲姆錫特(Djamshid)所建。見同註二六,同書頁六六。
[註31] 春山即蔥嶺,見同[註26],同書頁七四。穆天子傳與竹書紀年皆晉時出 自汲縣魏安釐王家,為研究古史最重之史料。詳見同註二六,同書 頁七六〜七七。
[註32] 見徐氏《中國史前史話》,頁五一〜六三。
[註33] 見徐氏同前書,頁十一,散引各家著述。
[註34] 見徐氏同前書,頁六六、六七、及六九、七O。
[註35] 同前書,頁六七、七O。尤其頁七O之註十一及註十二。同註七,頁一八O。
[註36] 同[註7],頁二二。當時之非洲人即現代歐人之祖先。
[註37] Sir Charles Singer, "A History of Technology",Vol.l(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p.276.
[註38] 同[註18],同書頁七八〜九二。
[註39] H.D. Sankacia and Irawati Karv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49),p.34.
[註40] 同[註7],頁五五。
[註41] 同[註38],頁一六O
[註42] Sir Mortimer wheeler, "Early India and Pakistan",(London, 1959),p.88.
[註43] 同[註18],頁二三O〜二三?。大石或石塚乃是用大石作依附所掘地 作居所或墳,亦即土屋之一種。
[註44] 同[註8],頁八五,及頁一二三〜一二四。
[註45] Rg-Veda1、51、5;2、20、7;1、174、2;1、149、3……
[註46] 同[註7],頁九七〜九八。
[註47] 見高觀廬譯,《印度哲學宗教史》(商務出版),頁四。
[註48] 同[註38],頁一四五。
[註49] 同[註7],頁一八一;Irawati Kinrve, Kinship "Organisation in India" (Poona, 1953), pp.270-83.
[註50] 這一部仍請詳見《中國史前史話》全書,該書註釋精詳,博採文 獻,為中國學者治中國上古史最偉大之著作之一。本文主在引證 中、印史前交通,為節省篇幅,不及一一引申註釋。
[註51] 見前書,頁二七二、二八三、二八八。
[註52] Rg-veda l0、14、8、10、16、1。
[註53] Shrii Shrii Anandamurti, "Namah Shivaya Shan-taya"(Published by A'nanda Marga Pra-caraka Samgha, Tiljala, Calcutta),pp.58-63.
[註54] 拙譯《印度通史》,上冊,頁八四。
[註55] 見徐氏《中國史前史話》,頁一六四〜一六五。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112797
Some rights reserve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5 台灣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古印度|人類學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z96385274110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印度哲學及其基本精神》... 後一篇:阿波羅崇拜的起源與傳播路...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SALOL~~
小屋繪圖更新!~看更多我要大聲說29分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