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
當得知《蓓優妮塔 起源》是外傳形式開發,用以補足3代設定與「蓓優妮塔」這角色的背景設定,畫風也一改系列以往的華麗風格,採用童話繪本風格,我便認為本作是款畫風可愛的小品類別遊戲,遊戲前不抱太多的期望
BUT!!!當通關那刻完全顛覆了我剛開始的認知,他是款獨具匠心的遊戲,並在角色刻畫與用心程度海放3代,使我的遊玩體驗既愉快又滿足
開頭先打個預防針 :
1.外傳與本傳是完全不同的遊戲類型,外傳解謎成分較高,也有動作系統,但整體較為簡單,不像本傳有複雜多變的連段
2.外傳可直接遊玩,不必事先接觸本傳3代,但是如果有先把本傳通關對劇情理解會更加全面,特定角色、場景、配樂登場時會感到意外驚喜
3.外傳劇情較為慢熱,前半段給人感覺很像兒童繪本,精彩的都在後半段,高潮迭起、一氣呵成至結尾,並有不少黑暗的橋段
這邊先推一下本傳3代的心得文,對於沒接觸過本系列的玩家,可以快速上手
本篇心得會依序分成幾個部分來分享
前言
地圖設計
玩法
缺點
劇情分享
結論
蓓優妮塔 起源 : 瑟蕾莎與迷失的惡魔
類型 : 類銀河戰士惡魔城
平台 : NS
遊玩時數 : 25hr
前言
白金開發類銀河戰士惡魔城 !? 沒錯,你沒看錯,本以為外傳像本傳一樣走線性關卡模式進行,沒想到實際遊完後發現,它是款非常正統的類銀河戰士惡魔城遊戲,有著諸多可探索的細節,以及巧妙的地圖設計,因此心得分享上也與本傳大相逕庭
故事背景設定於「瑟蕾莎」母親被放逐,自己也被〈暗影魔女〉一族排擠,因此只能徘徊於魔女村子的森林邊緣,不過好在被魔女「摩根娜」收留,因此不至於流落街頭
「摩根娜」不僅收留「瑟蕾莎」,同時也教導如何施展魔女的法術,雖然「摩根娜」表面上看似冷酷嚴厲,但內心還是透露對「瑟蕾莎」的關愛,就這樣「瑟蕾莎」透過學習逐漸成長,但她內心仍然保有對母親「羅莎」的思念
▲「摩根娜」的大宅
強大的思念讓「瑟蕾莎」時常作惡夢,而夢中最後總是會出現「神秘少年」告訴她到〈阿瓦隆之森〉找他,他將能拯救母親的強大力量,在一次滿月訓練後,「瑟蕾莎」終於忍不住無視「摩根娜」的警告闖入〈阿瓦隆之森〉
〈阿瓦隆之森〉居住惡意滿滿的〈妖精〉,〈妖精〉會誘惑人們進入森林,並捕獲、折磨這些闖入者,藉此汲取能量,而「瑟蕾莎」也無一倖免地被〈妖精〉盯上,被逼到走投無路之際,「瑟蕾莎」招喚出惡魔附身於母親給的玩偶「小柴貓」,雖然擊退了〈妖精〉,但因為「瑟蕾莎」的不純熟,使「小柴貓」無法返回魔界
「瑟蕾莎」為了獲得力量、拯救母親,「小柴貓」為了取得發法、歸返魔界,稚嫩的魔女與暴戾的惡魔展開了一場關於友情、親情、面對恐懼、獲得成長的精彩冒險
本作幾乎沒有〈動畫〉演出,主要以〈繪本〉搭配〈旁白〉呈現,推測一來為了節省成本,二來為了符合繪本書的世界觀,才採用此種風格,看慣了本傳張力十足演出的玩家,可能會有點小不適,但相信我只要撐過前面,後面優異的劇情營造,很容易讓人投入其中
地圖設計
儘管《白金》是首次嘗試製作類銀河戰士惡魔城遊戲,但其地圖水準卻勝過市面上不少同類型的遊戲,不僅將各地區以巧妙的手法串連在一起,還利用各式引導技巧,避免玩家迷失方向,更在圖中塞了許多收藏要素,讓遊玩過程時刻充滿驚喜
1.隱性引導
地圖中存在不少妖精的領域「提爾納諾」,只要進入領域的範圍內,周圍的景色就會變得光怪陸離,玩家要在領域中尋找裂口進入「提爾納諾」中完成試煉,完成後周遭領域會失效、地圖迷霧會消散
▲領域內的異常會引導玩家抵達裂口
這設定巧妙地運用了兩種〈引導技巧〉,其一是剛到新地區時,一定會經歷不知從何下手的無助感,「提爾納諾」便成了目標明確的破口,當地圖逐漸明朗,探索的方向也隨之顯現;其二是進入領域內時,妖精的惡作劇會刻意擋住玩家的道路,並將路導向「提爾納諾」的裂口
▲解決「提爾納諾」,地圖前後的差異
遊玩主線時幾乎不會有迷路的情形,不過本作還是設下了最終保險,隨劇情的進行,地圖上會出現白狼的足跡,只要順著腳步走一定會通向主線道路,當然為了不破壞遊戲體驗,系統也刻意將每段足跡斷開,不至於讓遊戲變成走路模擬器
2.巧妙串聯
仔細玩會發現,地圖看似被切成不同的區域,但實際上每個區域都以不易察覺的方式串連在一起,開頭看似無法通過的路線,往往是後面區域串回前面區域的捷徑,玩到後來很常讓我有 : 「啊 ! 原來這條線是接到那個區域喔 !」的恍然大悟感
▲本作地圖,看似隔開,實則全部相連在一起
另外地圖跨越不同的區域,除非是利用「傳送系統」,不然是完全不需要讀取的,這點更加證實了所有區域位於同一張地圖上
3.彩蛋豐富
當然作為探索類遊戲,地圖上的隱藏要素必不可少,除了主線的「提爾納諾」外,還有不必完成也能通關的額外「提爾納諾」,這類的領域會相對比較難找,而且關卡也會追加特殊挑戰條件,跟本傳「精靈之境」、「火之境」和「混沌狹縫」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關後會授與增加血量上限的「命櫻花瓣」
▲特殊規則的「提爾納諾」
除此之外地圖還藏有增加「瑟蕾莎」能力的「月之珍珠」、增加「小柴貓」能力的「煉獄果實」和被妖精擄走的「人魂」,當然也不是隨便亂放這些要素,位置都經過一定的設計,而且有感受到製作組將數量控制在玩家可容忍範圍內,不會讓地圖過於空洞,但也不至於令人煩躁
▲地圖上各式收集要素
另外地圖上有些閃爍紅圈的植物,「瑟蕾莎」可以透過釋放魔導術,遊玩節奏小遊戲,成功後,有些是開啟新道路、有的則是獲取新的資源、有的是解放移動機關,路過不妨過去試試
▲節奏小遊戲
4.總結
可以感受到《白金》是有下功夫用心在設計地圖,若有似無的引導、柳暗花明的串聯、恰到好處的收集,這些精妙的設計不斷勾引玩家的探索慾望,讓探圖過程始終保有樂趣,而不是重複性的作業
玩法
外傳的戰鬥模式相當特別,以魔女與貓兩人一組進行遊戲,行動方式是將手把一分為二進行操作,左半邊為「瑟蕾莎」、右半邊為「小柴貓」,這部分就來分享戰鬥的獨特,以及二人組的成長過程
1.與貓共舞
行動時可選擇〈抱抱模式〉或〈解放模式〉: 〈抱抱模式〉下「小柴貓」呈玩偶姿態在「瑟蕾莎」懷中,此時無法進行攻擊,但玩偶型態可以伸長接觸範圍,或抓取物品來彈射;〈解放模式〉則是將「小柴貓」叫出來,讓牠進行戰鬥,此時「小柴貓」右側搖桿來移動,不過解放時如果雙方離太遠,遊戲會重置雙方位置
▲〈抱抱模式〉與〈解放模式〉
遊戲中刻意設置不少機關、謎題迫使玩家以〈解放模式〉下來解謎,玩家不但要釐清解迷方法,還要考驗操作者的協調能力
戰鬥方面,「瑟蕾莎」沒有任何攻擊手段,並且血條在她身上,被攻擊到血亮見底即Game over,不過「瑟蕾莎」可以使用魔女法術將敵人束縛;「小柴貓」則是有豐富的攻擊手段,但施展招式或被攻擊時會消耗魔力,魔力見底則會變回玩偶狀態,需要「瑟蕾莎」抱抱重新充電,魔力恢復完畢才能再次戰鬥
▲「瑟蕾莎」束縛讓「小柴貓」進行攻擊
外傳的動作雖然不像本傳,那麼吃手感與操作,卻相當考驗玩家的協調能力,可能有雙手互相打架的情形,或是腦中想的跟手上做的完全相反的情況,剛開始會不太適應,但逐漸熟悉後,一心二用的順暢操作,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2.開花結果
探圖時或戰鬥後會得到許多「縞瑪瑙薔薇」與「阿瓦隆結晶」,到了遊戲中期,休息處會開啟〈技能〉頁面,玩家可以花費上述兩種資源讓「瑟蕾莎」與「小柴貓」學習技能,這些技能可以提升「瑟蕾莎」的輔助能力和「小柴貓」的攻擊手段,讓戰鬥過程更流暢、多變
▲技能樹系統
3.變化莫測
隨著遊戲推進「小柴貓」將獲得各種變化能力,分別是 : 木、石、水、火,除了能清除地圖上的障礙外,還能為戰鬥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每種元素化後都有不同的攻擊節奏 : 木元素迅疾快速、石元素緩慢厚重、水元素流暢輕盈、火元素狂暴猛烈,連段時能相互切換,形成不同的連段,且擁有各自的終結技
▲四種元素變化的「小柴貓」
▲終結技
當然後期敵人也會因應「小柴貓」的元素能力,追加不同屬性的護盾,玩家必須變成特定屬性才能擊破護盾,讓戰鬥的策略性更上一層樓
▲具有護盾的敵人
4.總結
剛開始還沒習慣,一人操控兩角時,會覺得動作很卡,特別是戰鬥的時候腦袋整個打結,但當熟悉後卻有不輸本傳的流暢感,當戰鬥開始進入重複相同的SOP時,遊戲又再導入元素變化,讓戰鬥的華麗程度上升一個檔次,爽度也隨之提升
此外手殘黨也不用擔心,除了能夠隨時調整難度外,遊戲中也有各種藥水協助玩家戰鬥,藥水的材料可在地圖上隨處取得,本傳的調配系統,外傳想當然耳地一併保留了下來
▲外傳也沿用了本傳的調配系統
缺點
雖說前面誇了那麼多優點,但本身還是存在一兩個缺點,遊玩還是造成了我一點點困擾
1.系統地圖難以辨認
本作場景是3D構造,一個區域有分上、中、下三層,但是系統在地圖繪製過於粗糙,它還是有幫你繪出各層結構,但問題在於它沒跟你講各層之間是怎麼串的,更要命的是同個區域的下層可能是從別的區域串過來的,但系統卻沒有標註盡頭通往的地點,導致收集隱藏要素的時候找得很痛苦,經常來來回回好幾圈還是找不到路
▲地圖有幫忙分層,但是卻沒說盡頭通往哪裡
這跟《異度神劍2》的問題有點相似,都是系統難以呈現地圖完整性所形成的結果,本作地圖沒有《異度神劍2》那麼大,不然一定會迷路到瘋掉
2.收集要素種類稀少
縱使地圖埋有不少彩蛋、「提爾納諾」等著玩家挖掘、挑戰,但最終給予玩家的獎勵幾乎都是「縞瑪瑙薔薇」&「阿瓦隆結晶」,基本上有在認真探圖的玩家,到了後期這兩種資源,根本是多到滿出來了
我是覺得可以再多追加些本傳3代的彩蛋,像是配件、擺飾,讓玩家更有蒐集的動力,不然辛辛苦苦搞了老半天,又是拿相同的獎勵,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致
3.總結
缺點除了地圖外,其實都不算什麼太過影響遊玩體驗的缺失,而地圖得益於主線出色的引導,純通關也不會造成太多實質影響,就只有再追求100%全要素的時候會比較痛苦
警告!!!以下將涉及劇透,還沒接觸本作,或還未破關的朋友盡速迴避!!!
劇情分享
這部分跟之前一樣想先從〈劇情〉分享,接著再來談談我對兩位主角的看法
1.劇情分享
a.相輔相成
劇情刻意設計出兩個具有明顯缺陷的主角一同冒險,膽小、自卑的「瑟蕾莎」和自大、狂妄的「小柴貓」,「瑟蕾莎」為了拯救母親,而「小柴貓」則是想要回家,編劇刻意讓兩人以不得不一起行動為理由綁在一起
其中設計諸多喬段讓兩者共同成長,「瑟蕾莎」直面恐懼、擁抱自己的不足之處,面對「摩根娜」的背叛,勇敢振作起來,並在最後放下了對母親的執念;「小柴貓」認清自己的弱小、學習信任他人,面對威脅也始終不出賣「瑟蕾莎」,並在最後將自己的一切託付給「瑟蕾莎」
兩人之間的化學反應也在整個遊戲過程中,透過各種小細節展現出來,從一開始互相利用的兩人 : 紀錄時彼此遠離休息、升級「小柴貓」狂亂進食、升級「瑟蕾莎」跳舞「小柴貓」興致缺缺;到心意相通時的兩人 : 紀錄時會靠在一起睡覺、升級「小柴貓」會乖巧用餐、升級「瑟蕾莎」跳舞「小柴貓」也會從旁關心
▲遊戲運用大量細節描繪兩人感情的升溫
這些種種讓冒險代入感更深,真會有見證他們循序漸進打開心房、共同奮戰的踏實感,讓劇情更有推進的實感
b.老淚縱橫
我必須說製作組真的很懂老玩家的點,有很多令人驚喜的彩蛋,像是 :
★擊敗BOSS後,慣例的QTE處決
★打妖精王《普卡》時,他會招喚《蓓優妮塔》系列第一種天使敵人〈親和〉
★第二階段《普卡》,背景的音樂是1代蓓姐專屬戰鬥曲的remix版本
★「瑟蕾莎」安撫「小柴貓」唱的晚安曲是1代主題曲《Fly Me To TheMoon》
★最終決戰前展開系列傳統的〈飛車追逐戰〉
★最終戰「瑟蕾莎」覺醒〈魔女時間〉,戰鬥直接變回系列玩法
每個點在玩的時候都讓我起雞皮疙瘩,最後的〈魔女時間〉更是讓我叫了出來,對於有在接觸系列3代的玩家,絕對會有很深的感觸,只能說新的製作組《Team Lost Faeries》真的有汲取《Team Little Angels》的精隨
▲〈魔女時間〉!!!
2.角色分享
a.瑟蕾莎
本作解釋了主角如何從愛哭、乖巧的「瑟蕾莎」,成長為自信、強大的「蓓優妮塔」,但還是沒說明騷到不行的特質是怎麼來的(誤),相比於3代又亂又雜的角色塑造,起源專注在描繪蓓姐的成長經歷,人物塑造的十分飽滿,得知了不同於本傳「蓓優妮塔」的另一面
▲最終戰決意的姿勢跟3代一模一樣
製作團隊最厲害的是,結局並非選擇一家人團圓的快樂大結局,而是讓「瑟蕾莎」歷經背叛後,親眼見證「摩根娜」被拖入地獄的過程,並在最後選擇跟母親訣別,踏上魔女修行之路,看完心理不免有些五味雜陳,對「瑟蕾莎」來說旅程才剛要展開,但對我來說「蓓優妮塔」的旅程早已結束
▲這次是真的要道別了,蓓優妮塔......QQ
b.小柴貓
超級大傲嬌,前期各種看不起「瑟蕾莎」,認為她是個大累贅,經過一系列事件後也逐漸開始改觀,雖然心裡早就認可「瑟蕾莎」這個主人,但還是很嘴硬的說沒有自己她什麼也做不到
最後道別時跟「瑟蕾莎」約好,成為強大魔女後要再招喚牠出來,但再魔界應該是被帶歪了,不然也不會是3代那副模樣XD
也解釋了為何3代「薇歐拉」明明又弱又沒能力,「小柴貓」依舊不離不棄從旁守護,大概是把「薇歐拉」當成了自己的乾女兒
c.摩根娜
嚴師慈母,遊戲中期其實是有猜到她是「呂卡翁」的母親,但萬萬沒想到是最終黑幕,為了拯救自己的兒子,教育了許多小魔女,再誘使他們進入森林,也解釋了為何森林中有那麼多化為水晶的小魔女
最終BOSS戰根本是系列3作的縮影,巨大化、招喚〈亡靈蜘蛛〉、二階段更是使出了3代的核心玩法〈惡魔變裝〉,打起來既爽快又懷念,被打敗了也沒有其他怨言,坦然接受自己的失敗,同時欣慰「瑟蕾莎」成為了強大的魔女
d.貞德
主線幾乎沒有什麼登場機會,但通關後的「貞德外傳」稍微補充了與3代反派「辛裘拉利提」的恩怨,算是給了她一點點平反的機會,不然3代被收得實在太怪莫名其妙
劇透到這邊結束囉~
結論
《蓓優妮塔 起源》是白金一次大膽的嘗試,拋棄了過往主打ACT為賣點的慣例,改採用類銀河戰士惡魔城做為本作遊戲類型
地圖經過精心打磨,利用隱性引導與巧妙串連大幅提升探索體驗;操作方面則是用新穎的一控二進行,雖然開開始可能會不太適應,特別是戰鬥會打得比較亂,但熟練後,一心多用所帶來的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後期更是加入能力變化,讓戰鬥的體驗更為豐富
劇情則是補足了「瑟蕾莎」如何成為「蓓優妮塔」的過程,相比於3代亂無章法的敘事,本作聚焦於與「小柴貓」互動,使人物更飽滿、立體,兩者真摯的情感,也令人十分動容
不論你有沒有接觸過《蓓優妮塔》這個系列,《蓓優妮塔 起源》這款遊戲都是值得一玩的優秀作品,一起來欣賞魔女與惡魔所共同交織出的協奏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