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來自深淵探窟記錄公式設定資料全集之土筆章人訪談

作者:嗄嗚│2023-09-29 22:00:57│巴幣:0│人氣:261

訪談來源: 図説 メイドインアビス 探窟記録 原作 つくしあきひと インタビュー

參考資料: DeepL翻譯 + ChatGPT翻譯

文章日期: 2020/01/17

本篇訪談是收錄在図説 メイドインアビス 探窟記録這1本(3本)官方發售的設定集裡面

以下正文


原作
土筆章人 Interview



──「來自深淵」這部作品的世界觀是如何構築的?

土筆章人(省略敬稱,以下簡稱「土筆」): 在創作世界觀以前,我最先創作出的是這部作品的"舞台",現在還不能透漏阿比斯的某些"機制",潛入深層的人們無法回頭,如果回去就會變成浦島太郎的狀態,我想讓角色們在這樣的舞台下活動,接著我開始創作角色。不過,這些情節原本是以同人誌的角度下去思考的,所以阿比斯的洞口很小只有幾十公尺寬,故事也很短,主角只有一位。


老實說,在那個時候我認為角色的創作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比起角色創作更重要的是如何讓人們對我創作出來的舞台感到興奮快樂,當然現在不一樣了()透過小池一夫的書(「人を惹きつける技術」講談社)(「吸引人的技術」 講談社)我學到"舞台是為了讓角色發揮而存在的",這改變了我的寫作方式。當你聽到這句話可能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在老師的書裡他將這一觀點系統化且明確的描述出來,從此之後我明白人們是透過角色將情感投射到作品裡,因此首先必須要重視角色。角色的反應會傳達故事的有趣,我現在認為必須重視這些角色。


然而,對我來說作為舞台的阿比斯也是一位"角色",那為什麼要把它創作成像是"吃人洞穴"那樣的存在呢?這其實是我從很多不同地方獲得的靈感,其中最大的靈感來源是名為「異度神劍」的角色扮演遊戲(RPG),遊戲舞台設定在只有天空與海洋的神話時代,巨神和機神互相戰鬥到只剩下遺骸,居住在巨神界的主角從本州大小的巨神膝蓋開始冒險,一路向上攀爬,越過巨神之劍進入敵方陣營的機神界,這是以神話展開的故事,當我接觸到這個作品時覺得有這樣的舞台的話任何故事都可以變得很有趣…。總之我認為舞台是重要的事,於是開始研究還有哪些其他各式各樣的舞台,自己思考了一些,此外,在我還在遊戲公司工作的時候,有參與一款遊戲的企劃,這是一款在最一開始就展示了主角前進道路的動作遊戲,先告訴玩家這裡之後會有這樣有趣地展開在等著。「魔界村」和「魔神英雄傳」也是如此,會告訴你現在在哪裡,我很喜歡這樣的要素所以有受到影響,就這樣,阿比斯這位角色的形象逐漸形成。



──是出於什麼原因讓你設定主角們以深層為目標?

土筆: 這個嘛,這牽涉到阿比斯許多還不能說的"秘密",所以很抱歉我不能告訴你核心的部分,但可以說一下大致的框架,我深受名為「巫術」這款RPG的啟發。這款遊戲是講述潛入一個巨大地下城的故事,如果這個主題可以用來製作一款遊戲,那麼用來製作漫畫也應該可行。此外,上野的科學博物館裡有展示一個樹的模型,上面的說明寫道"這棵樹中住著數萬種生物",我看到以後開始想,如果一棵樹可以住數萬種的生物,那不就可以編織出各式各樣的故事了。因此,就算是冒險故事也不一定要擴展世界觀,而是要"深入探索",我認為以這種角度去思考可以創作出十分有趣的故事,雖然說了這麼多…但大部分的靈感都來自遊戲(笑)。



──在初期的構想裡主角只有一位,是什麼原因發展成「莉可」和「雷格」兩位角色的呢?

土筆: 恕我直言這也是受到遊戲的影響,是從一款名叫「洞窟物語」的遊戲中獲得的靈感,這是一款隨著解謎不斷推進的動作冒險遊戲,遊戲主角在不知道自己是誰的狀態下醒來,然後隨著與其他人的互動,他逐漸了解自己是誰以及自己所冒險的世界是怎麼回事,雷格就是從這樣的想法中誕生的。不過,由於這是主角初次在這個世界冒險,我想他需要這個世界的敘述者或"窗口",擔任這個位置的角色就是莉可。雖然雷格沒有記憶,但他有著和讀者相似的道德觀和倫理常識,另一方面,莉可會教導雷格這個世界奇特以及超越常識的部分。為了讓他們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我把雷格設定成身體強悍但心靈脆弱,莉可則相反身體脆弱心靈強悍,塑造出發揮各自長處彌補彼此短處的冒險夥伴形象。



──娜娜奇和奧森等其他角色是推動莉可和雷格在阿比斯世界的冒險而自然誕生的角色嗎?

土筆: 這個嘛如果我繼續順其自然那會很危險()。在奧森正式登場前,有一幕是哈伯爾庫說「要小心白笛奧森」之後出現她的背影,在那個時候我只是"憑感覺"在畫,在我的腦海中奧森是一位超過2公尺強壯的老爺爺,奧森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強不是嗎?在我的想像裡他的身旁有一位小女生隨從,正好在這個時候我讀了小池老師的書,書中寫道"不要做出普通的事",如果你想創作能抓住讀者內心的角色,角色最好要有反差,還有不要試圖用道具來凸顯角色等等,它教導了我許多許多方法。


結果,奧森變成一位高大強壯的姊姊而且從50年前就活躍到現在,隨從則是變成了「咦,這是女孩子嗎?」的瑪璐璐庫,所以,從奧森之後登場的角色都可以說是根據小池老師的教導創作的(笑)。



──看來重要的事情全部都是從小池老師的書中學到的呢(笑)

土筆: 我想是的(笑)。我記得這是在另外一本書裡面提到的,競爭對手的角色讓主角顯得黯然失色也是可以的,這一點也讓我學到很多。在某種意義上競爭對手如果是理想化有魅力的角色,主角面對他的挑戰才更有意義,透過戰勝競爭對手主角會變得更有魅力,這就是我在創作角色時的想法。



──每往下一層,就會有更多有魅力的角色登場,在比對和想像故事未來發展的時候,你率先思考的是角色嗎?

土筆: 我自己在想像故事的發展前會先思考角色。當想出一位有趣的角色時,我會思考角色的過去以及至今為止他所做過的一切,這麼做的話,當這位角色和主角發生碰撞時劇情就會自然的產生,肯定會發生些什麼,如果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卻什麼也沒發生那不是太無趣了嗎?如果對繼續前進會遇到怎樣的傢伙沒有期待感那就太無聊了。只是,我雖然有想過當他們相遇時會發生什麼,但實際相遇時所發生的事往往不如我意。我經常聽到"角色自己行動"這句話,我用心刻劃的角色卻不會按照我的想法行動,如果我嘗試讓他們做違背他們性格的事,他們不會接受,如果我堅持讓他們按照我腦中想像的情境走,角色的性格就會模糊不清,變得一點都不有趣,為了避免這種狀況,有的時候我會思考其他角色並把他們放在不同的情境調整方向。如果角色都按照我所想的情境發展,我就不用在畫草稿的時候感到如此痛苦了(笑)。


不過,也可以說多虧這點娜娜奇才沒有死。在前線基地時我邊畫邊想「這樣下去娜娜奇就死定了呀」,多虧普魯修卡發揮得比我預期中還要好娜娜奇才得救。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我想出有趣的角色,即便在整合性上有點瑕疵也會讓他們登場。



──我想莉可和雷格之後會下潛的更深,如果是這樣今後的發展連老師都難以預測是認真的嗎?

土筆: 目前還不清楚,我自己也在擔心他們最後是否能存活下來。就我現階段所想的,大家都會死,結局也許不會是各位所期望的快樂圓滿結局,但我想讓各位在讀完之後會覺得這是一個豐富飽滿的故事。在乙一老師撰寫的「JOJO的奇妙冒險」第四部後日談「The Book」小說,裡面有記載一段與原作者荒木飛呂彥老師的對談,荒木老師說"這個故事不是明確的圓滿結局,但它有一個豐富的結尾"。這句話深深地刻在我心裡,我認為如果是豐富的結局,不管這個結局是好是壞,讀後感都不會差。所以,無論之後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在等待著,我都要寫出豐富的結局,這是我下定決心今後唯一要做的一件事。



──請告訴我們你最初聽到動畫化消息時的真實感受。

土筆: 一言以蔽之,我懷疑動畫製作組的理智是否正常(笑),因為我認為這部漫畫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沒辦法在電視上播放…,即使能播也只會是在網路上的5分鐘動畫,當我看到正式的企劃書上面寫是在電視上播放的30分鐘動畫感到相當驚訝,但我仍然沒有抱期待,直到看到實際的分鏡稿我的印象才完全改變。我相當感動覺得這肯定會非常棒,只是分鏡稿就這麼有趣了,拍成動畫絕對會更有趣。還有就是我請求他們把動畫第1集到第3集描繪的單行本第1卷內容"濃縮"讓它變得有趣,之後就交給他們發揮了。



──故事開場的方式原作與動畫的編排相比有很大的變化。

土筆: 你說得對,但不那樣編排是不行的,那真是太美妙了,而且,描繪的那麼細緻的奧斯鎮只登場了實質3集的長度實在是太奢侈了。為了創作出這座城鎮,製作組的人詢問我城鎮的工業水準到了什麼程度,甚至還和我確認螺絲釘的形狀…。



──製作開始後,你是如何參與其中?

土筆: 當時我收到上面的命令隨著動畫化進行的同時也要我完成單行本的作業,所以我自己忙得不可開交,只能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話雖如此,有時也會被他們提出的問題轟炸,其中有很多關於雷格很細節的問題,像是火葬炮的構造、實際發射火葬炮時的空間現象、斗篷是如何附著的、手臂的材質以及是什麼結構。他們很認真地在聽,我能夠感覺到他們對此很講究,因此,我也拚命思考回應他們。多虧這次的交流有些設定也確定下來了。



──請告訴我們你看到動畫化的角色時的感想。

土筆: 我認為莉可是和飾演她的富田(美憂)小姐一同成長的角色,隨著故事推進,富田小姐變得越來越像莉可,而莉可這位角色也更習慣了冒險。這一點在第10集達到巔峰,那時候的演技令我相當感動。動畫的莉可從第1集開始就描繪得很可愛,最後一集拔除水蘑菇的場景也讓人印象深刻,彷彿是要把布吞進去的痛苦表情令人驚嘆。後來我聽說,負責描繪這段場景的製作組人員在完成後留下「原作的粉絲們會滿意的」的紙條就回家了。事實上我認為成果超越了那一句話。


在配音前我其實對雷格這位角色的聲音沒有什麼想法,當我聽到伊瀨(茉莉也)小姐為他獻聲時,才知道原來他的聲音是這樣啊(),之後,雷格移動時金屬摩擦的聲響、手臂伸縮時發出的聲音、眨眼的咔嗒音等讓我好奇製作組是使用什麼來表現出這些聲音。此外,當我看到PV時,發現雷格的乳頭太小了因此我向製作組提出把乳頭畫大一點的請求。這是他為數不多的魅力點之一,所以我只有這個請求()


娜娜奇果然還是給人毛茸茸的感覺,不僅是角色繪、聲音效果也非常出色,雷格撫摸她時發出的”清爽”音效以及呈現出我沒有想到的部分時,都讓我非常激動。此外,我很高興第12集霧織紗的場景用了可愛的方式呈現出來,娜娜奇平常都小步走路,但我也喜歡她有時跨大步走路的樣子。飾演娜娜奇的井澤(詩織)小姐,我感覺我和她有種奇妙的緣分,在我剛開始描繪娜娜奇這位角色的時候,井澤小姐正在「魔女的使命」動畫中飾演獸耳少女「蒲公英」,當我聽到她的聲音時和我腦中想像的娜娜奇聲音完美重疊。令人高興的是,她本人在推特上說「深淵」好有趣,因此如果有一天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能由她來飾演娜娜奇,之後動畫化決定時聽到是由井澤小姐來飾演我感到非常開心。井澤小姐對"深淵的愛"相當深,為了感受錄音現場的氛圍,從娜娜奇還沒登場的第一集錄音開始就一直在現場。她和飾演米蒂的喜多村(英梨)小姐私底下也是朋友,所以從許多方面來看這個選角非常的成功。


關於米蒂,從雷格的角度來看,起初認為她是一個神祕的存在,但藉由娜娜奇了解到她的故事後對她的看法有了變化。原本米蒂也是一個人類且真誠的娜娜奇如此看重她,讓雷格的心境產生了變化。有句話叫做「情人眼裡出西施」對一個人的看法會根據印象而改變,我想透過米蒂這位角色來表現這一點,所以我把她畫得越來越可愛,動畫也很好地再現了這一點。還有一點,在波多爾多的上升負荷實驗中米蒂變成生骸的場景,我請求製作組讓她的眼睛更加黑白分明,雖然是一個困難的場景,但這是娜娜奇重要寶物崩壞的場景…。最終成果,這不僅表達了娜娜奇內心的感受也成為了一個出色的場景,製作組做得非常漂亮。


雖然萊莎登場機會較少,不過直到第8集初次見到她的臉之前的一連串場景都令人印象深刻,在漫畫中,我不得不在第2卷結尾把她帶入所以情節有些緊湊,動畫把這段和第3卷開頭的「生存訓練」巧妙的結合在一起非常漂亮,最初我還在想只有「生存訓練」要怎麼撐起這一集的故事,後面看到莉可她們的啟程和奧森的回憶絕妙的交織在一起,才明白原來是這樣啊。劇情編排是毫無疑問的優秀,音樂也非常合適,真的是做得很棒啊。連我沒讀過漫畫的母親看到這段場景都讚譽有加(笑)。另外,令我感到驚訝的還有配音,萊莎原本是我以坂本真綾的聲音去想像而描繪的角色,當我聽說擔任萊莎配音的是坂本真綾,我懷疑「製作組裡是否有超能力者」。


說到驚訝,奧森的配音也讓我吃驚。我想表達奧森給人的印象是一位魔女,一位不會使用魔法,怪力無雙的魔女。初次聽到大原(沙耶香)女士的聲音時,就宛如是位真正的魔女令人吃驚,而且厲害的是她還沒有讓大姊姊該有的形象崩壞,那個聲音會讓人上癮想要模仿一下(笑)。還有一個令人驚訝的點是,用完餐之後的奧森女士把頭抬回去的那段表現還附有聲音,真是佩服製作組。我必須要好好地描繪但我沒有做到,因此當我看到那段場景覺得自己上了一課。此外,在原作中沒有明確描繪的還有奧森的私室,這在動畫裡展示了全貌,可以證明奧森不在這個房間睡覺,那個房間只是她的辦公室,所以睡覺的床應該是在別的地方但我還沒有決定,說不定她在哪裡都能夠睡覺,由於她是如此高大的人,普通大小的床可能不適合她,在別的地方肯定有特別訂製的床(笑)。


瑪璐璐庫無論做什麼動作都很可愛。我是以溫文儒雅的形象來描繪他,在看到莉可她們從生存訓練歸來時他小跳躍的場景非常可愛。還有,令人難忘的瑪璐璐庫初登場的場景,我按照腦中想像而描繪出來的望遠鏡能以這麼酷的方式完成我很高興,雖然沒有詳細的設定,但我有想像望遠鏡這裡有氣體層,有一根管子可以改變氣體的壓力,進而調節力場的能量之類的。我本人都已經忘了這個設定,但動畫的成品準確地抓到了我的想像,我覺得太神奇了。順帶一提,關於瑪璐璐庫和奧森他們兩人未知的故事會在新作劇場版中揭曉,當這本設定集在書店上架時,相信有些人已經看過了,如果你能發現他們兩人新的魅力,我會很開心的。


我一開始就被波多爾多的聲音吸引了,幾乎和我想像的一模一樣,讓我懷疑有人在偷窺我的大腦。據說人們對於無法辨識出眼睛的生物會感到害怕,波多爾多正是這種傢伙,也就是說他是無法交流,令人不安的存在。在動畫裡結合森川(智之)先生的聲音,這種不安的感覺表現得很到位。話說,我和森川先生在開會的時候,我沒辦法很好地說明波多爾多這位角色的特點…。這不只侷限於波多爾多,白笛的所有成員都是我以可能成為最後BOSS的想法下去描繪的。當然波多爾多也有他的性格,我沒辦法用言語很好地說明,於是,富田小姐、伊瀨小姐和井澤小姐三位代替我向森川先生講解波多爾多是怎麼樣的一位角色,我聽了之後心想「沒錯沒錯,他就是這樣的角色」,我相信性格鮮明就會是這樣(笑)。



──提到「深淵」,背景美術也引起了很大的話題。

土筆: 要談論動畫的話,就不能不談到美術。首先,奧斯鎮實在是畫得太奢侈了,我想我只能用這一句話來形容它。舉例來說,在片頭曲有一小段描繪陽光照耀下的城鎮景觀,光影交錯的空中視角表現的相當出色…。電視畫面雖然是水平的,但深淵特有的"垂直世界觀"卻表現得很漂亮,這是出自熟知如何讓風景看起來更美的人之手,我只有一直感到驚嘆。還有,就算是在同一座奧斯鎮裡,城鎮的氣氛也會隨著地點而改變,例如,拉菲小姐的店前有開闊的感覺,在小巷裡就會覺得垂直狹長,這種描繪方式讓人清楚這是座洞穴城鎮,因此,即使城鎮的色調看起來相似也能持續看下去不會感到厭煩。


除了奧斯鎮以外,碼頭鎮也很棒,我自己在描繪的時候也很開心。從故事情節來看這只是莉可她們路過的地方,儘管如此,製作組還是做了許多設定,細節描繪也非常精緻,我第一次看到時很感動「明明只是個路過的地方,卻描繪得這麼細緻」。另外,有個有趣的小插曲,在雷格抱著莉可下潛的場景,他的手不是抓著扶手嗎,雖然是孩子,但他們兩人的體重沒有獲得很好的支撐,所以我對這個扶手是否搭建牢固感到不安(笑),雖然畫面沒有播出來但製作組有確認扶手強度,馬上就讓雷格放手了,我認為雷格可以減速所以沒問題的,但初次見到這一幕時我還是忍不住去想「喂喂,這搭建品質」(笑)。



──莉可她們下潛到阿比斯內的描寫也相當精彩

土筆: 我請製作組將阿比斯的氛圍隨著層數做變化,每一層的濕度、風和氣味都不同,這些部分在畫面上呈現的很好。還有,廣闊的感覺也很棒,阿比斯雖然是一個洞,但是卻沒有封閉的感覺,沒有太多黑暗的地方,卻不知道會有什麼東西從哪裡出現,是一個不黑暗但是會恐懼"黑暗"的地方,音樂彷彿是音效的一部份和迷霧朦朧的空靈景色渾然一體令人著迷,我像是被這景色電到一樣整個麻痺。在開始製作前,導演和製作組詳細的詢問我莉可她們下潛到什麼樣的地方、棲息著什麼樣的生物、會有什麼樣的聲音,他們將這些資訊進一步擴展並表現出來。阿比斯的美妙景色可以在最後一集電報船的場景再次欣賞,不可思議的是並不會對莉可她們的經歷感到"恐怖",反而是有一種將生命的過程濃縮、神聖的感覺。



──聽說最後飛舞散落的永久香和抵達地面的電報船都是老師的主意。

土筆: 永久香的花瓣在奧斯鎮飛舞,這是原作尚未描繪出來的部分,本來"奧斯鎮是出於某種原因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對此心中有個構想,我將這個構想和小島(正幸)導演討論之後,他將花瓣以奇幻的方式使用呈現出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電報船是我們討論如何呈現故事的收尾在交換意見的過程中誕生出來的。當時我正在描繪原稿,我意識到莉可一直說會寫信,但是她一次也沒有用過電報船,所以我在漫畫裡也讓她用了()


那段場景長達4分多鐘,僅靠著音樂和畫面就完美地呈現。那段場景就連劇本的倉田(英之)先生也說是他覺得「第二或第三好的結局」,順便說一下,他排第一的是「小拳王(明日之丈)第2季」的最後一集(笑),雖然這個結局可能不到那個水準,但直到最後的最後美術都非常漂亮。(小拳王是由高森朝雄原作、千葉徹彌所繪的日本漫畫作品)



──如果要選出最喜歡的一集,你會選哪一集呢?

土筆: 一定要選的話,果然還是第1集呢,從開頭就很精彩,最後雷格嘀咕著「阿比斯」的場景,雖然只有一個詞但演技令人驚嘆,與之重疊的旁白也很優秀。我先前也有提過我喜歡第3集,更準確地說,能把第1到第3集緊密的整合在一起真是太好了。還有,在下潛之後第8集萊莎初次露臉的場景,我母親也稱讚那一幕(笑),我也認為是相當出色的一幕。此外,第10集也令我印象深刻,明明是小莉可快要死掉的場景,但做的實在是太棒讓我笑出來了,在漫畫中所呈現的在動畫裡能呈現到什麼程度呢?他們在做著應該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這相當了不起,成果超越了觀眾的想像和期待,當我這麼想的時候不知不覺笑了,之後是有其他人和我說我才注意到()。再來,我也喜歡第11集,這集是娜娜奇超可愛的一集,當雷格緊貼著她時會自然地發出「嗯吶~」的聲音,想要享受娜娜奇的話就觀賞第11集。接著是第13──最後一集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莉可和雷格進入溫泉的場景,原本是為了同人誌構思的情節,是對她們至今為止的努力給予獎勵的橋段。這一集在動畫中表現的像是生命的讚歌,非常厲害,包含最後的場景,這集把生命的一切全部濃縮在這一小時的長度中。話雖如此,也是因為有前面12集的積累才成就了第13,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全部的集數都是我最喜歡的()



──我認為「來自深淵」是一部每一集都有看點的作品,果然是這樣(笑)。電視動畫在第13集結束了,經過了劇場版總集篇之後,新作劇場版也即將上映,我想粉絲們也在期待著動畫第二季,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在期待著漫畫的後續。

土筆: 和製作組的各位交換意見並親眼目睹動畫的製作過程,對我繼續創作「來自深淵」這部作品來說是很好的激勵,為了讓他們能夠繼續製作這個系列,今後我也會繼續努力創作。
(2019年11月12日 竹書房收錄)



土筆章人 AkihitoTsukushi
是漫畫家、插畫家,1979年5月5日出生於神奈川縣,主要的作品有【動畫】「童話槍手小紅帽」(角色原案)、「迷家」(吶鳴設計) 【遊戲】「Elebits」(美術、角色設計)、「OZ -オズ-」(怪物設計、角色動作)等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80253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來自深淵

留言共 1 篇留言

Killer Queen
這本我也有買
那個厚度只能說價錢真的不要太便宜
超大的一本

09-29 22:19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skypiea199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Cross Talk 特... 後一篇:土筆章人在拿坡里 #CO...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pjfl20180818空氣
BOB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0:05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