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 GP

【轉貼/我國史】大漢天威-七國之亂,始動

作者:小魚兒諸葛亮│2020-05-07 15:35:32│巴幣:4│人氣:95
(以下內容出自「史前文物」的看法)

西漢初年,號稱規模最大的內亂,就是漢景帝三年的七國之亂。
這其實是一個過度強調內亂的史觀。

不只是近代,事實上,每個朝代最害怕的,就是內亂。
藩國內亂造成最大最危險的局面,就是七國。

不是這七國,是戰國七雄。
相對來說,七國之亂是一個扼殺戰國時代於搖籃中的美好案例。

在討論戰國時代的時候,曾經說過「民意」這件事。
古代的民意(百姓怨聲載道之類的),跟現代的民意不同。

老百姓的聲音,必須要經過特定的管道,才能被政治領導者聽見看見。

現在這個年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公開表達意見。
民意的直接性,堪比直選總統。

再早一點,政治人物主要受到「輿論」的影響。
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三國志》王朗傳。

輿指的不是轎子,而是「地區」。

在戰國時代,地區的小領主,向大領主反應地區的意見。
而大領主本身就是朝廷的卿大夫。

民意輿論是這樣傳遞上去的。

小領主的收入利益,跟百姓是息息相關的。
所以他們反應上去的意見真實度,相當之高。

但秦漢對地方派出了行政官員。

行政官員的「考績」當然也跟治理地方相關。
問題是,考績是可以作弊的。
行政官員可以作假報告,收買考核官員,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簡單舉例,同樣要繳五千兩到朝廷。
對小領主來說,領地如果能生產一萬兩,他的收益就直接成長。
對行政官員來說,只要能繳出五千就好了啊,產出一萬繳五千,行政官員也不會多得到一毛錢。

封建制度比較優秀?
看對誰而言。

對於中央集權式的政府來說,郡縣制度才是便於控管的。

讓我們回到七國之亂。
七國,本身是封建藩王。
從這裡反應出來的民意問題,會比郡縣官員反應的更需要重視。

是嗎?

藩王是大領主,不是小領主。
大領主的收益,不像小領主是直接從領地獲取。

大領主的希望,是朝廷少收點,小領主多繳一點。

所以發現了嗎?不管是封建制還是郡縣制,最麻煩,權力也最大的……
一樣都是這個位階的「高級民意代表」。

他們製造了歷史上絕大多數的混亂。
制定了絕大多數有用的規則。

所謂的皇帝,領袖,更多時候只是這些人手中的玩物。
所以他們告訴你:「天子不是正義,代表著百姓聲音的我們,才是真正的正義!」

在亂世上位的天子,通常都懂得這個道理。
但傳承之後就未必了。

一個從小養尊處優,被灌輸自己是無上皇權繼承者的太子,非常容易就犯下錯誤。
誤以為天子擁有的權力,是上天所給予的。

忽略了「百姓即為天」,民意代表即為天之使者。

漢景帝就是這樣一個皇帝。
原本漢惠帝之後,西漢就可能出現這種富二代皇帝。
天幸呂后掌權。

而漢景帝的不幸,就從父親跟阿嬤薄太后的過世開展。
雖然仍有老臣,但誰壓得住這個新天子?

不是,他至少還有媽媽竇太后吧?
可惜竇太后的人生太戲劇性了……漢文帝還在的時候,竇皇后就瞎了。

雙目失明長居深宮的太后,對少年皇帝的鉗制力非常有限。

再加上晁錯得寵。
漢景帝甚至為了晁錯,氣死了父親留下的丞相申屠嘉。

晁錯是個非常有聰明才智的人,也非常懂得諸侯王對於皇室的威脅。
在漢文帝時期,他就不斷建議應該進行削藩,鞏固皇權。

但漢文帝知道得更深,知道這不是可以貿然行事的動作。

漢景帝則完全相信了自己是天命所歸。
接連半試探的收回趙國、膠西國、楚國的領土。

越是沒有人敢反抗,漢景帝跟晁錯的動作也就越來越大。
終於,在朝議討論收回吳國的鹽鐵雙郡,弱吳強漢的時刻,年老的吳王劉濞搶先翻了桌子。

劉濞不敢獨力起事,首先找了剛倒楣沒多久,號稱諸齊第一(暴躁沒腦子)的膠西王合謀。
雙方訂定了「誅晁錯,平天下,雙方均分」的策略。

如果沒看諸呂之亂,你很難理解這兩個人為什麼會這樣盤算。

當年齊王劉襄就是打了消滅呂氏奸臣的招牌起兵。
朝廷大臣紛紛響應,進而罷免天子。

只是劉襄被灌嬰欺騙阻擋,才導致新郎不是他。

這次雙管齊下,朝廷頂多有一個灌嬰再世,不會有兩個吧?
膠西王負責搞定諸齊五國。
吳王則負責連繫楚國淮南、衡山盧江。還找了一個故長沙王子。

一東一南,這傳說中的七國之亂,這時是十一國外帶一個組成的「討晁聯軍」。

然而,諸齊舉兵的時候,齊王反悔自殺,濟北王則被皇宮郎中令抓了起來。
這邊少了兩國,但北方趙王聽到風聲,幹,當然要算我一份啊。

於是北方+1,東方-2。東北聯軍共五國。

別以為膠西王不給力,其實南方的響應狀況更糟。
淮南王想出兵,結果被淮南國相騙去了兵權。淮南國加入失敗。
衡山盧江王更是一臉:先生你哪位?

所以到了最後,南方只有吳楚動起來。
合為七國之亂。

淮南衡山盧江這三國,其實原本是同一個國家。
都是劉邦第七子劉長的淮南國。

漢文帝初年,劉長曾經掀起叛亂。
文帝不忍殺害兄弟,僅廢其王,劉長自己絕食而死。

幾年後,朝廷有削藩之議,諸王不安。
漢文帝索性恢復淮南國,封給劉章的兒子「喜」。

後來又把劉喜調回去劉章的故地,接著乾脆讓劉長還在世的三個兒子都封王,把一個淮南國分成了三國。

所以原本能領「大」淮南的劉安,對漢朝最不爽。
禮法上完全沒資格繼承的另外兩個,意外得到王國,那還不是一個漢朝好棒棒,文帝頂呱呱?

這就是南方聯盟崩潰的前因了。

總之,七國分三個方向攻往長安。
比起劉濞一開始的算計,兵力或許少了,但威勢更盛。

漢文帝臨終前曾囑咐劉啟:「發生戰爭,一定要相信周亞夫。」

周亞夫身為太尉,乃當時漢朝第一武官。
「臣以為,賊分三路,我亦應分三路平之,各個擊破,不可使其會合。」

「趙軍勢孤,必聯合匈奴,需儘早擊破。曲周侯酈寄行事謹慎迅速,可領一軍。」

酈寄就是諸呂之亂中,在父親被挾持的情況下,不慌不忙騙了呂祿兵權的大功臣。
其父酈商更是北地作戰的一名好手。

跟周亞夫同輩,系出名門的酈寄,確實是北伐上佳人選。

「膠西王悍猛,諸齊聯軍又眾,需持重善謀之將方能應之。將軍欒布深得高祖重賞,足以當此大任。」

欒布本是彭越手下,在河南之地打游擊的經驗豐富。
彭越被殺後,他也靠著自己的口才,讓劉邦為之重用。

文帝時,欒布更為燕相,支援代地對抗匈奴,戰功彪炳,升為將軍。

讓一個老成持重,洞視利害的將軍,對付悍猛而未必能齊心的聯合軍,也是再適合不過。

「吳王首謀,若能搶先摧之,必能重挫叛軍聲勢。臣,自請破敵。」

吳楚兵將悍猛不下東齊,這一路,許勝不許敗。
只能快不能拖。

周亞夫早就想好,這裡,除了他自己,實在想不到還有誰可以信任。

景帝劉啟聽完周亞夫的建議,連連點頭,「好,很好,就這麼辦。」

「但是……」
周亞夫對景帝一禮,久久未起身,一句「但是」也沒有半點下文。

景帝覺得奇怪,問道:「愛卿還有什麼問題嗎?」

周亞夫就等皇帝自己發問。
「兵凶戰危。將再良,兵再精,也無必勝之役……臣以為,尚缺一名能夠保護皇上,統領關中諸軍的『大將軍』。」

當年如果沒有灌嬰坐鎮滎陽,齊王之亂的結果,還很難說。
今不比昔,叛軍分三路而來,不能再像灌嬰那樣嚴陣以待。

周亞夫選擇主動出擊,絕對是正確的。
但,誰能夠補上這個守衛京畿的重要任務?

束手無策的漢景帝,靜靜的轉頭看向父親留給他的另一項重要「遺產」……

外戚。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77427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喜歡★johnchiu0818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轉貼/我國史】中國思想... 後一篇:【幻想史】三國人民關係條...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Niwaiwaiwai大家
小屋更新了插畫喔,這次是可愛的妹妹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6:54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