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馬謖失街亭之思辨(二)

Longmen365 | 2020-02-26 01:31:42 | 巴幣 0 | 人氣 210

  啟稟丞相,微臣...要翻案!臣曾聽聞,莫以今人之思評古,臣十分認同,唯不料己亦重蹈覆轍矣!

  的確,尤其是現代人,許多價值觀已經古人大相逕庭,難以設身處地的著想,加上書讀得不夠多,資料也難以廣納,果不其然,就在不斷探究「不戒之失」背後的涵義時,筆者有了完全顛覆前文總結1.的看法。

  諸葛亮曾著『將苑』一書,是一部專門討論為將用兵之道的軍事著作,從帶兵到用兵都有涉及,在粗淺閱覽數篇後,深省,以諸葛亮自視甚高且自我要求亦極高的狀況之下,所謂的違命之闕與不戒之失究竟指的是什麼?

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

  驚覺,上文並不是指馬謖與趙雲的過失,而都是自陳諸葛亮自己的過失:

1. 違命之闕,所違之命為先帝之命(誡),不應重用馬謖。
2. 不戒之失,是沒有告誡趙雲退兵、或退兵後相關之作為。

  以諸葛亮的為人格局與高度來說,這樣的理解,也能與其它事跡相呼應。

  於是,再回頭看馬謖留給諸葛亮的遺書,就可以把整個故事串起來。

  那一年的故事可能是這樣的:

  拜託向朗求情的馬謖終究還是被抓了起來、押入大牢,此時,諸葛亮雖知馬謖是這次北伐失敗最重要的敗因,但因先帝劉備早已告誡馬謖不堪重用,因此,這個大錯不僅是馬謖的錯,也是諸葛亮的錯,那麼...要怎麼罰、要罰多重才能服眾?
  
  事實上諸葛亮心裡或許是非常糾結、煩雜的,此時關在大牢裡的馬謖便寫了那封遺書,明白地告訴視馬謖如子,而馬謖視之如父親的諸葛亮,這是馬謖他自己的錯,其他人(指諸葛亮)不應該連帶受累,他死不足惜且沒有怨恨。

  可能在諸葛亮仍未定出如何處理馬謖之前,馬謖便死在牢獄之中,而諸葛亮此時才順勢而為,定出斬謖以謝眾的結論,但因馬謖已死,故概一切從省。

  最後,上書自貶三級。

  如此,前文結論中馬謖是否有違令之嫌疑,其實是難以斷定的,其具體之罪,可能僅僅只是在沒有不利的狀況下,打了一場大敗仗,而偏偏這一切,又是諸葛亮不聽先帝告誡,執意要用馬謖的結果,最後要杜悠悠之口,又要向先帝謝罪,故必須殺了馬謖。

  為何諸葛亮只是自貶?

  畢竟先帝遺願還未竟,故自貶三級,戴罪立功。


  翻案先,街亭古戰場稍後。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