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淺談近代西歐步騎兵的演進史-下

天天貓耳的撫慰娘 | 2019-09-23 00:13:01 | 巴幣 332 | 人氣 2080


  在開始之前先補充一下,西歐重騎兵從十一世紀之後就沒有所謂的全力衝刺 ( gallop ),簡單說正面衝鋒有,但整個過程的速度其實只算是慢跑,頂多在密集隊形時小跑步 ( trot )。

  原因的話是為了顧及戰友的速度,隊形越密集的話速度越高就越難維持陣型,長槍也難以瞄準目標,重騎兵的衝擊需要考量到陣型的完整和連續性,一旦隊伍越散亂很容易在空隙中被敵人步兵用長矛擋下。

  不過在之後等到西歐國家有能力系統訓練重騎兵和士兵的紀律後重騎兵的速度就逐漸上升,但那些也是後話談了 :P


  另外中世紀的騎士檯面上大家只看到一個,其實後面有一整串供養或依附騎士而生的體系,例如作為騎士侍從 ( Squire ) 的年輕貴族就有一堆,他們得負責照顧騎士的盔甲和馬匹、替騎士著甲和幫騎士牽馬等等一堆雜事,還有一堆住在騎士領地內的平民等等,簡單說城堡裡有一位騎士,後頭可能還跟著十幾位甚至數十位隨行人員,這些人也不一定全得靠騎士保護,有些也有戰鬥能力的。

  還有,騎士不是只騎一匹馬,而是有一堆馬,舉凡運送盔甲的、一般移動用的、趕路用的、作戰用的還有比武時用的馬,這就是為什麼一位騎士那麼貴且特殊,一個騎士代表的不只是菁英戰士,而是整個貴族鍊裡最下階最廣泛的一環。


  十五世紀初期大家熟悉的那種全身板甲 ( Plate armour ) 被研發出來,騎士與重裝步兵的防禦力到達頂點,板甲製造成本跟著降低的同時步兵盔甲的水準也逐漸提升,十五、十六世紀開始許多戰役都能看見那些宛如人肉坦克的鐵甲步兵在戰場上廝殺,順帶一提盾牌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慢慢式微。


  這裡再岔題一下,雖然西歐中世紀的重騎兵很有名,但其實以前其他地區就已經出現過類似的了,最早在西元前四世紀的伊朗一帶就有所謂的鐵甲騎兵 ( cataphract ) 出現,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重騎兵,鎧甲是真的從人到馬全都穿緊緊 ( 以鍊甲和鱗甲構成 ),後來幾個世紀周圍地區都有出現類似的兵種,無論是帕提亞或是後來的東羅馬帝國都有。

  但隨著盔甲技術的演進和戰術演變,這種鐵甲騎兵速度慢之外過高的負甲率也意味著高成本浪費和效能過低,更意味著難以補充,等到這些大國國力下降後鐵甲騎士漸漸式微,他們反而像西歐的重騎兵學習開始 " 輕裝化 ",十五世紀西歐重騎兵才開始用板甲包緊緊其實已經算慢的了。

  所以說並非西歐的騎兵裝甲最厚,其實是他們的負甲率最慢才到達顛峰,其他地方早已進入衰退期。


( 有關穿著板甲移動和應付板甲的介紹影片 )

  另外一點就是,這種板甲穿起來絕對不會行動不便,這點現在很多文章甚至影片都翻案過,絕對沒有甚麼摔下馬只能靠侍從扶上馬這種鳥事,至於甚麼紅鬍子穿著板甲溺死更是無稽之談,那時候大家都還在穿鎖子甲,板甲連八字都還沒一撇。


  至於有時候會看到一些從外觀看就很不方便的板甲,那些也是確實存在的,只是那些其實是用於馬上比武的,比武對決時主要是兩位騎士手持騎槍對撞,所以只要把騎士安在馬背上就行,行動方面自然不需考量,反而是被騎槍撞擊的地方會加強防禦,所以才會出現某側裝甲特別密集或頭盔視野很狹窄的板甲出現。


( Maximilian armour,哥德式板甲研發至最後的型態 )


( 大家比較常見的哥德式板甲,結合美感與實用性 )

  同理,隨著鍛造技術的演進,這時期也出現很多很潮很花俏的板甲出現,雖然有些裝飾的確有些功用,但多數都是好看用的飾品。


  真正實用的小型火器大概是十四世紀在歐洲流行的,那時候火器上還沒有板機 ( trigger ) 的構造,使用者必須點火瞄準一氣呵成,反倒類似拿在手上的小型火砲,因此又被稱為手砲或手銃 ( Hand cannon )。

  十五世紀中期開始火繩槍 ( Matchlock ) 被研發出來,射擊方式用文字很難描述直接看影片比較快:


  大家能看到槍旁的點火繩透過蛇型鎖 ( Serpentine Lock ) 拉動後碰到接觸孔 ( Touch hole ) 的火藥後就能發射,無論是用雙手或是搭配支架都能射擊,火繩槍的出現象徵火藥武器開始成熟,歐洲各國也進入了 " 刺殺與射擊 ( pike and shot ) " 時代。


  十六世紀初板甲技術逐漸成熟,價格也開始下降,戰場的正面開始出現身穿厚重盔甲的鐵甲兵 ( Men at Arms ),弓箭和弩的殺傷力對其有限,只能靠火槍或鐵甲兵肉搏戰解決。

  這裡還有一點要注意,雖然鈍器 ( 例如雙手鎚、巨斧或大劍 ) 對重甲的殺傷力比較好,但板甲研發到後來已經能靠盔甲的角度和盔甲底下的內襯降低衝擊力,這時期很多士兵都會訓練摔技將敵人撞倒,再用匕首從盔甲縫隙間戳入插死敵人。

  或許有人會問劍的效果如何,我得說其實中世紀最常見的東西真的是長矛,從羅馬帝國末期開始步兵就大量使用長矛,除了好訓練外製造成本也低,加上用長矛反騎兵比較容易,更重要的是當時的鋼鐵產區被蠻族奪走,後來中世紀長矛居多其實原因差不多。

  隨著火藥的泛用與槍枝的進展,以往堅不可摧的板甲也難敵火藥的威力,而且訓練一名火槍手比起訓練一名能熟練在馬上進行作戰的騎士還要容易許多,十六世紀步兵成為隊伍骨幹,此世紀末無論是步兵和騎兵的盔甲都開始走向輕量化。


  十六世紀以往的板甲騎士脫下厚重的盔甲改穿上四分之三盔甲 ( Demi-lancer ),後來還發明了適合大批量生產的阿拉曼尼甲 ( Almain rivet ),這種盔甲成本僅四分之三盔甲的六分之一。

  這時期開始西歐重騎兵開始走入衰退期,歐洲各國的王權開始回收各貴族的權利間接導致騎士階級的式微,推動王權集中的因素有幾個,除了貴族間的內戰導致貴族死亡人數增加和各國間的戰爭促使貴族尋求合作外生產火藥武器的高額成本也逼迫中央王權集中財力好發展火器,能夠輕易轟倒城堡城牆的火砲也是因素之一。

  而此時能夠擊穿盔甲的火器與越發精銳不受傳統拘束的雇傭騎手開始逐漸超越傳統的騎士,戰場上對個人武技的要求下降,而對團結合作與整齊性的要求上升,騎士的數量也日漸稀少,傳統的騎槍和長槍也逐漸消失在戰場上,因為能夠在馬上使用長柄武器的人越來越少了。


  這時候西歐騎兵出現了新的戰法:半迴旋戰術 ( Caracole ),他們開始使用輪簧式手槍 ( Wheellock Pistol ) 這種新一代的火藥武器,輪簧式槍枝比起火繩槍 ( Matchlock ) 能夠更不受到潮濕和水的影響,開火後的火光也較小,缺點是槍枝機構過於複雜導致成本過高。


( 和西班牙大方陣對上的手槍騎兵 )

  手槍騎兵接戰時先朝敵人開一槍後身子轉側拔出另一把手槍再次射擊,最後從隊伍左右兩側退到隊伍最後頭重新裝填,這只能算是騎術不精的騎手一種過渡用手法,當時的火器效率很差,對裝甲的殺傷力不大面對正面衝刺的傳統騎兵顯得力不從心,但這個戰術一直留存在戰場上,直到十六世紀末才被更為激進的戰法取代。


  此外,當時的波蘭立陶宛聯邦騎士階層受到的衝擊沒有西歐來的大,於是他們依舊保留了優秀的騎士傳統,演變成後來聞名世界的波蘭翼騎兵 ( Winged Hussars ),當西歐拿著手槍的騎兵對上他們時手槍的嚇阻力完全阻止不了翼騎兵的衝鋒,從此刻開始歐洲各國反倒開始思考要重新培養騎兵的白刃戰。


  一路從十五世紀末延續至十六世紀中期的義大利戰爭 ( Italian Wars ) 能算是當時歐洲各國軍事改革的檢驗,這場戰爭的另個重點就是象徵火炮的崛起,技術日漸成熟的火炮與火槍將精銳的瑞士傭兵方陣打成粉碎,這段期間參與戰鬥的西班牙也研發出將長槍兵、砲兵和火槍手統一使用的陣型,後來演變成大名鼎鼎的西班牙大方陣 ( Tercio )。


  這裡先提醒大家,最早的火槍並沒有配備刺刀,所以他們被敵人貼近是很危險的事,再加上裝填速度的緩慢讓歐洲各國都會配備長槍兵來抵禦靠近的騎兵,這中間的問題就是長槍兵和火槍手的數量搭配,前者數量太多面對敵人火槍手就可能射輸對方,後者數量太多面對敵人肉搏戰就可能力不從心,再加上陣型過於密集面對火炮和火槍手射擊傷亡會格外慘重,當然在西班牙大方陣崛起的年代這些都還在摸索當中。

  西班牙大方陣的優點在於它能同時面對四面八方的敵軍,此外無論是長槍手或火槍手訓練起來都算容易,通常方陣前方會再配備砲兵,方陣兩翼則會有手槍騎兵,缺點就是這個陣型過於密集導致移動和集結速度過慢,而且火槍覆蓋四方就表示火力無法有效集中,不過上面提過了這個陣型發明時各國還在摸索階段,各國都先採納再慢慢調整的。


( 陵堡的俯瞰圖,星狀的城牆是為了消除防守方的死角,能靠火砲和槍枝支援各個陵角,所以重點在於火砲並非陵堡本身,現在歐洲有些城市依舊保有陵堡的外型。 )

  同時期的火砲地位逐漸提升,各國也開始設法將火砲的尺寸弄小並方便運輸,義大利戰爭就已經能看見常見配有兩個輪子的野戰砲出現,火砲技術的提升也意味著城堡高聳城牆的無效化,這個時期開始就能見到類似陵堡 ( Bastion fort ) 的建築搭建在城牆外頭,後來為了方便火砲的裝載和射擊高城牆也拆掉了,剩下宛如星星形狀的陵堡。

  十七世紀的三十年戰爭是西歐軍事史上的一大重點,同時也是近代歐洲戰術變革的起點與練兵場,隨著戰場上人數的增加與難以運輸的火砲,各國開始重視後勤與軍稅制度的建構,同時燧發槍 ( Snaphance ) 開始逐漸取代火繩槍。


  燧發槍的擊發原理其實比較類似打火石,使用者扣下板機後機關上的燧石會藉由彈簧的彈力高速撞向鋼藉此產生火花,火花落入點火孔後便能擊發,和輪簧式步槍一樣有著不受天氣影響的優勢,也不用怕點火繩熄滅或受潮。


  當代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斯 ( Gustavus Adolphus ) 上任後窮兵黷武改革軍制,其改革深深影響當時的歐洲各國,例如以聯合步兵、騎兵與砲兵的三兵聯合軍隊與對軍隊機動性的重視,讓他被冠以現代戰爭之父的名聲。


( 十七世紀的火砲示意圖,當時的火砲受限於鍛造技術,以某方面來說每個火砲都是藝術品,更早期火砲數量稀少時人們甚至會幫火砲取名字 )

  古斯塔夫對砲兵的重視也值得大書特書,考量機動性的他喜好較為小型且只需少人操作的小口徑野戰砲,並且開始使用新的裝填技術好提升火砲的射擊效率,同時研發了新的陣型,雖然人數少但運用上比較靈活,加上改革後的三兵聯合戰術讓瑞典軍成為歐洲戰場上的新銳勁旅。


( 十七世紀 Sablat 之戰的圖畫,能看到雙方都採用步兵方陣,騎兵則在方陣中間穿梭開火 )

  三兵聯合戰術也不是沒有缺點的,最明顯的就是騎兵為了配合步砲的速度而被拖累,十七世紀龍騎兵 ( Dragoons ) 這個名詞也出現了,簡單說就是騎在馬上的步兵,雖然這種方式以前就有,但火槍時代這種方式又再度流行,他們拿著長火槍快速移動到某地後下馬朝敵軍射擊,接著騎著馬揚長而去。


  當代的將領有些吸收了波蘭騎兵那種傳統衝鋒的經驗後重新體認到騎兵白刃戰的重要,並將龍騎兵會混在一般的騎兵裡頭,等到騎兵開始使用半迴旋戰術時龍騎兵就用較短的卡賓槍 ( Harquebusier ) 提供火力掩護並壓制敵人騎兵手槍的火力,騎兵就能拔出馬刀開始衝鋒。

  這種戰法比起一般的半迴旋戰術更為有效,但同時也凸顯從以前就有的問題:當他們遇上波蘭翼騎兵那種傳統式的衝鋒時火槍的衝擊力與一分鐘一至二發的低射速無法擋下對方,白刃戰階段他們也沒辦法擊倒對方。

  也就是這時期開始騎兵為了展現剩餘的價值開始再次轉型,既然他們無法取代步兵或砲兵,那不然善用他們的機動力把反騎兵這件事做好。

  此外,隨著重騎兵的重要性下降和騎士階層的消失,傳統貴族的生存空間又隨著文藝復興後興起的城市貴族階層受到擠壓 ( 這中間牽扯到很多錢 ),騎士們開始轉換身分,擁有專業軍事知識的他們被吸收或自願加入常備軍成為部隊裡的高級軍官和指揮階層,隨著時間演變逐漸轉變成現在的軍銜制度 ( 這部分感謝DOM大大提醒 )。




  十七世紀末刺刀 ( Bayonet ) 從傳統的插入式 ( Plug ) 演變為套口式 ( Socket ),以前插入式的刺刀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插進槍口,這樣能將火槍變成臨時性的長槍好提升近戰能力,導致火槍手只能在最關鍵的時刻裝上刺刀來個魚死網破,甚至出現過敵人在短距離對射後趁著對方火槍手來不及裝上刺刀迅速衝鋒砍爆對方的案例出現,演變成套口式刺刀就意味著裝上刺刀的同時火槍手依舊能開火,以往用來保護火槍手的長槍手也不再需要。


( 和上頭Snaphance裝置相比就能看出Flintlock的構造十分簡單 )

  十七世紀末的另一件事就是構造更簡單的 Flintlock 取代了 Snaphance,總之到十八世紀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採用了 Flintlock 這種新版燧發槍,而槍口都裝上了套口式刺刀,隊伍裡的長槍手也全都消失了,整個隊伍的火力又再次翻了一倍,同時因為槍枝進步以往僅著四分之三甲的騎兵開始越穿越少,脫到最後只剩下胸甲 ( Cuirass ) 和頭盔。

  十八世紀隨著中央集權的高漲與常備軍的概念終於在歐洲開花,歐洲各國無論步兵或騎兵都穿上色彩鮮豔的制服,盔甲和頭盔一類的防具幾乎全從戰場上消失,只剩下重騎兵胸前的胸甲好在白刃戰階段時提供必要的防禦。



  胸甲騎兵 ( Cuirassier ) 的概念其實就是以前的重騎兵的延伸,但這個名詞真正風行是在十八世紀,原因上面已經說過了就不再贅述,胸甲的用途除了在近距離靠著角度來彈開敵人的馬刀、跳彈和步兵刺刀外更重要的就是提供配戴者信心,有此一說拿破崙會命令旗下的胸甲騎兵將胸甲擦亮,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胸甲會給敵人造成心理壓力,總之到了這個時候各國的胸甲騎兵已經是精銳單位。

  十八世紀重騎兵的另個重點就是傳統式騎兵衝鋒的重新發揚,這個時代的騎兵更講求的是紀律,只要一排騎兵能隊伍整齊一致的朝敵人騎兵慢跑衝鋒,馬上火器的使用也被禁止了,騎馬時開槍會破壞隊伍的陣型與一致性,衝擊力道也大打折扣,十八世紀後期幾乎歐洲各國的重騎兵都拿著近身武器,遠程武器只用於混戰階段。

  雖然講求整齊這點在以前中世紀時期就有,但十八世紀各國人民教育水平提升和軍官教育學校的廣泛讓這種要求變得更容易實現,自從十六世紀歐洲印刷術進步後各種軍事書籍開始流通,從那時期開始戰術與陣型的歸納與紀錄讓軍事技術得以傳承,等到了十八世紀後期無論是騎兵或步兵都能施展複雜的陣型,指揮官能根據教條研判時機施展不同的戰術。

  十八世紀中葉的砲兵迎來了新的變革,這時已經能依造規格製造出統一性能的火砲,火砲在各國軍隊裡的數量也逐步上升,各式輕、重型野戰砲也陸續出場。

  同時十八世紀也開始有了軍事學校的創立,最開始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訓練特殊兵種的人才,例如砲兵和工程師,後來出現了為貴族設立的軍官學校,替軍隊提供優秀且穩定的指揮階層。


  曾經隨著騎士階級消失的長槍 ( Lance ) 開始重出江湖,波蘭的騎士階級沒有真正消亡,這種講求個人騎術的武器也跟著保留下來,西歐新式騎兵傳入東歐時波蘭和匈牙利吸收了這些技術組建了槍騎兵 ( Lancer ),當他們在衝鋒時衝擊力道比起拿著馬刀的西方騎兵更為強大,不過這時期其他國家並沒有意識到槍騎兵的威力,等到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讓各國重新體認到槍騎兵的威力,歐洲諸國才開始組建自己的槍騎兵團。


( 西歐十七、十八世紀常見的步兵,這種密集陣型其實也有助於指揮和陣型變換 )

  這個時期的步兵多半採用橫隊進行接戰,將步兵排成細細的長排好發揚最大的正面火力,也因此這時期的歐洲步兵都被稱為重步兵或線列步兵 ( Line Infantry ),而排射 ( rank fire ) 則是從雜牌到精銳步兵都會的基本功,因應當時火槍的低準確度透過一整排士兵的統一射擊讓命中率提升至最大化。

  十八世紀的大事就是普魯士王國 ( Kingdom of Prussia ) 的建立,中歐的德意志人民擺脫哈布斯堡的掌控在北方成立一個新興大國,創立以前這個地區就已經是一個軍事強盛的地方,隨後在腓特烈大帝 ( Frederick the Great ) 的領導下成為中歐一霸。

  十八世紀末期步兵的陣型大致上能分成三種,為了因應火砲的威脅移動時使用縱隊減少傷亡;與敵人接戰時轉為橫隊將火力發揚最大化:當遇上騎兵時改為步兵方陣 ( Infantry square ),這種變換隊形的戰術被稱為混合陣型 ( Mixed Order )。


  此外,十八世紀開始各國都陸續組建所謂的輕步兵或散兵 ( Skirmisher ),這些步兵拿著精準度較高的線膛槍 ( Rifle ) 分散在敵軍側翼偷襲,但這些步兵遇上騎兵會死得很慘,而且火槍精準度的問題這時候散兵戰術還不被各國重視。


( 匈牙利的驃騎兵,能看到他們的服裝極盡奢華浮誇,和西歐標準化的騎兵有極大差別 )

  至於以前的輕騎兵十八世紀以前大多都來自其他地區,上一篇有提到這種非正規騎兵其實更依賴的是騎手的騎術,但西歐一帶並不適合培養這種騎兵,產地多半集中在東歐一帶,後來腓特烈體認到輕騎兵的用處後從匈牙利雇用了當時最厲害的驃騎兵 ( Hussar ) 作為支援。


  驃騎兵最初並不被其他正規騎兵所重視,後者認為前者只是群毫無紀律逞一時之勇的馬賊,不過驃騎兵靠著在戰場外偵查和偷襲敵軍側翼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普魯士的驃騎兵數量反而越來越多,後來這些驃騎兵接受了正規騎兵的訓練後戰場外的事同樣能做好之外還能協同正規騎兵發動衝鋒,拿破崙戰爭時期各國也陸續組建自己的驃騎兵。


  十九世紀的軍事變革非常快速,不過說真的開始這部分我就不熟,我頂多簡單提一下,這時期冒出很多新東西,Minni ball 這種錐狀型子彈取代以往的圓球狀子彈,線膛槍也取代以往的無膛線的滑膛槍,讓兩個改變使得槍枝的殺傷力與精準度提高,散兵的重要性開始提升。

  這時期的西歐戰爭多半集中在海外和殖民地,導致軍事科技雖然進步但戰術上卻有些停滯,無煙火藥取代了以往的黑火藥讓槍枝的射程與精準度提升,更別提後來的後腔填裝槍和溫徹斯特步槍 ( Winchester Rifle ) 這種槓桿式填裝讓槍枝射速與裝填速度各自取得了進步,密集的步兵陣型開始落伍,以前不被重視的散兵戰術開始抬頭。

  此時騎兵也幾乎全都轉為了輕裝上陣,火器的進展讓他們沒有必要再拿著馬刀衝鋒,騎兵能夠靠著高射速和填裝快速的後膛槍擊退騎兵,同時西歐騎兵的訓練體系達到顛峰,靠著有系統的訓練與研究讓他們不需仰賴其他善騎民族的騎兵並且能打敗他們。

  十九世紀中後段歐洲各國都配備後膛裝填的線膛步槍,這時期的歐洲步兵仍然以排陣為主要陣型,這期間還發明了後膛裝填的榴彈砲、馬克芯機關槍和最惡名昭彰的鐵絲網,西歐各國開始裁除騎兵數量,以往的胸甲騎兵僅象徵性地剩下少數,這些都為二十世紀的慘況揭開序幕。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有個底了,二十世紀開始步兵和火砲主宰戰場,十九世紀末列強各國多半只有在殖民地或海外有過小規模的戰爭,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最開始各國還是採用以往的密集陣型,在新世代科技前士兵的傷亡急速攀升,各國才將以往輔助用的散兵戰術正式取代密集陣型。

  此外,十八、十九世紀的燧發槍有效射程其實很長,但命中率過低各國其實都會等距離接近 ( 一百五十公尺左右 ) 才考慮開火,當時裝填速度再快也不過一分鐘兩至三發,這也表示先開火的一方如果距離太遠等到裝填時敵人靠近不但沒有還手能力,還可能謀受重大損失,於是看準開火時機變成必要課題,歷史上不乏精銳部隊貼近敵人後開火衝鋒的案例。

  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新式槍枝的射程提升,步兵的開火距離也跟著拉升,從五百碼、六百碼一路拉升至一千碼的距離,但隨著散兵戰術的正規化,還有後膛填裝的槍枝讓步兵能夠以趴姿或躲在掩體後頭裝彈,使得步兵無法有效地命中敵人,開火距離才開始下降調回現在普遍的兩百碼左右。


( 1914年8月出戰的法軍胸甲騎兵 )

  總之,一戰時期西歐的騎兵在鐵絲網和壕溝面前再也沒辦法發動大規模衝鋒,只能和步兵一樣龜縮在壕溝內躲避砲火,只剩下非洲和東歐一帶還有廣大的平坦地形讓他們發揮功效,以往的榮光不再。


( 一戰時期的土耳其騎兵,中東一帶的地形正好適合騎兵,他們展現了騎兵的餘暉 )

  當然,真正將騎兵打入冷宮的其實是一戰後日漸成熟的內燃機技術,當各國開始研發並使用車輛時騎兵最後的價值-機動性也被剝奪,騎兵才真正退出戰場,轉為後勤運輸的用途,以往的騎兵營也開始轉型機動化。


( 德國二戰時期的騎兵旅 )

  當然,以各國當時的能力完全機械化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即便是德國或英國這種一流列強也保有一定數量的騎兵旅應付那些不適合車輛的地形,當時真正能完全靠車輛完成運輸和後勤的國家大概只有美國或蘇聯這種強國。


  蘇聯就更不用說了,境內的哥薩克騎兵甚至能多到對德軍發動衝鋒,他們靠偷襲和騷擾德軍後方取得了不凡的戰果,其中也有部分的哥薩克人加入德軍的行列,德軍同樣組成哥薩克騎兵旅反擊,不過無論如何,騎兵都已經正式退出歷史舞台,人們也不需要再仰賴馬匹,長達近兩千年的傳統終於畫下句點。









  照慣例在文末附上一些福利讓大家洗洗眼,等我睡醒再寫後記和書單,晚安 :3

創作回應

星槎✠提爾比茨老公✙
你到底看了多少才寫得出這篇文章來的
2019-09-23 09:06:54
天天貓耳的撫慰娘
這篇真的花了不少時間,嗯 :3
2019-09-23 09:37:25
刀劍冷眼看莫名
好文,長知識了
2019-09-23 10:57:38
天天貓耳的撫慰娘
謝謝 :D
2019-09-23 18:33:26
庫歐利亞
這文章相當精彩了!
2019-09-23 11:28:29
天天貓耳的撫慰娘
謝謝 ><
2019-09-23 18:33:30
一字D到底
翼騎兵超帥!
2019-09-23 15:48:32
天天貓耳的撫慰娘
真的超帥,帥到極點
2019-09-23 18:33:40
基金會
機車就是現代人的馬
2019-09-23 19:04:37
天天貓耳的撫慰娘
甚麼時候政府才要開放騎機車搭配長槍的規定呢 (X
2019-09-23 19:06:36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