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作者:Nanna│2008-06-20 11:03:52│巴幣:0│人氣:401
計劃階段 -> 分析階段 -> 設計階段 -> 實作階段

1. 計劃階段:

 了解為什麼要建立一個系統、建立這個系統所帶來的實質利益有哪些(住在山洞和住在房子有差別嗎?)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也就是這個系統所能帶來的企業價值有哪些。

通常在這個階段,企業會執行所謂的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analysis)。可行性分析包含有技術面的可行性分析(technical feasibility)以及經濟面的可行性分析(economic feasibility)等。

 而工作報告書則記載著計劃的目標與限制,計劃完成所帶來的成效和益處,以及所需執行的工作大綱,是專門為客戶而做的。

計劃階段在回答:Why?


2. 分析階段:

 了解系統的需求是什麼(What),而不管這些需求要如何達成(How)。這個階段定義出系統所要解決的問題;換個角度來看,也就是系統要提供什麼樣的功能。需求文件為此階段的產出。需求文件大致上是以功能需求以及非功能需求為主軸,而不會牽扯到實作的細節。

計劃階段在回答:What?


3. 設計階段:

 了解系統的需求如何被達成(How)。這個階段,系統的架構模型應該被建立。系統的架構描述系統的組成元件,這些包含支援系統的硬體設施的配置與組態(如系統運行的平台、網路架構等)、軟體架構的模型(如軟體元件、軟體介面的制定、軟體元件的行為、軟體運行的環境等)、使用者介面的設計(如圖形元件的選用、位置、大小格式等細節)、輸出報表格式的樣式...等等。設計階段回答了如何達成系統的需求;系統架構書則是這個階段的產出。

計劃階段在回答:How?


4. 實作階段:

 根據設計階段所擬訂的系統架構書以及分析階段的需求分析文件,開發團隊開始建立系統。在系統建立的過程中。還包含了測試的階段。有些計畫會將測試這項工作獨立出來自成一個階段,並且擬定測試計畫書。這個階段的產出就是系統本身。

 要特別提的是,建立一個系統並不全然要重頭開始寫程式,很多時候也可以直接使用別人已經寫好的、並且在品質以及功能上也符合本次計劃需求的軟體元件。針對這一點,可能在前面的設計階段或是實作階段就已經被發現,完全取決於開發團隊中成員的經驗值。


------- ------- ------- ------- ------- ------- -------

系統開發的方法論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結構化的(Structured)方法論與物件導向的(Object-Oriented)方法論。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45699
Some rights reserve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5 台灣

相關創作

留言共 1 篇留言

紙袋君
一 一"
看不懂= =

06-20 11:19

Nanna
方法論發展出來的東西.

月韻妹, 看不懂是正常的.
所以不用想太多

以上內容使用在開發電腦系統上06-20 11:27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thsana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推!《頭文字 D Ext... 後一篇:恭喜大姐獲選為版主 =/...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d88931122所有巴友
歡迎諸君來參觀老僧小屋,內含Steam與Google Play遊戲、Line貼圖、3D角色模組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2:59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