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0 GP

フリードリヒ・デア・グローセ

作者:真│碧藍航線│2019-06-04 02:09:20│巴幣:78│人氣:936

軍艦資料(維基):
腓特烈大帝號戰艦(德語:SMS Friedrich der Gro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皇帝級戰艦2號艦。本艦服役後即加入了德國公海艦隊第三戰艦中隊,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在北海的大部分主要海上行動。本艦長期擔任艦隊旗艦,直到1917年為巴登號所替換為止。

一戰結束後,英國將腓特烈大帝號在內的公海艦隊主力拘留於斯卡帕灣內。在商定凡爾賽條約期間,艦隊全部解除了武裝,也只保留了最低限度的人員。1919年6月21日,德國被拘留在斯卡帕灣的艦隊的指揮官路德維希·馮·羅伊特海軍少將下令鑿沉斯卡帕灣內所有艦艇,腓特烈大帝號也不例外。1936年,英國重新將腓特烈大帝號打撈上來,並進行拆解。1965年德國方面取回了艦上的一個船鐘,並放在格呂克斯堡的艦隊司令部里。

本艦名稱來源於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外號「腓特烈大帝」。

設計和概述
皇帝級2號艦腓特烈大帝號全長172.40米,寬29米,吃水深9.10米;設計排水量2萬4724噸,滿載排水量則達到了2萬7000噸。全艦定員軍官41人,水兵1043人。本艦使用AEG柯蒂斯蒸汽渦輪機,由16座燃煤鍋爐驅動。全艦設計動力20,594千瓦特(27,617匹指示馬力),海試時達到過最大航速22.4節(41公里每小時;26英里每小時)的紀錄;全艦可攜帶燃煤3600噸,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經濟航速運行時可以達到7,900海里(14,600公里;9,100英里)的續航距離。

本艦的主炮為10門50倍徑305毫米炮(30.5cm SK L/50,SK意為「速射炮(德語:Schnelladekanone)」,L/50表示50倍徑),安裝在5座雙聯裝炮塔內。本艦不像早前的德國戰艦那樣把炮塔呈六角形布置,而是將其中3座布置在了艦體中軸線上:艦艏一座,艦艉兩座以背負式重疊布置;剩下兩座則在艦體中部兩側以交錯方式各布置一座。副炮為14門45倍徑150毫米炮(15cm SK L/45),安裝在中部炮廓內;以及8門45倍徑88毫米炮(8.8cm SK L/45),全部安裝在炮廓內,隨著戰爭進程的發展艦上的88毫米炮後來更換為4門45倍徑88毫米防空炮。此外艦上還安裝有5具魚雷發射管,全部安裝在艦體內。

防護方面,艦上各處採用了厚重的克虜伯滲碳裝甲。艦體中央部分的水線裝甲帶為350毫米,主炮炮塔側面厚300毫米,司令塔則由400毫米裝甲板作為防護。本艦在內的皇帝級各艦都加裝有防魚雷網,1916年日德蘭海戰後都拆除了。

艦歷
建成至一戰前
德國海軍在為本艦下訂之初,使用的是「海姆達爾代艦(德語:Ersatz Heimdall)」的名字,用以替換老舊的岸防戰艦海姆達爾號。1910年1月26日,德國漢堡伏爾鏗造船廠開始動工興建本艦。1911年6月10日,在伏爾鏗公司完成內部測試後,本艦下水。下水儀式上由亞歷山德拉·維多利亞公主為本艦進行命名,科爾瑪·馮·德·戈爾茨陸軍元帥發表致辭。下水儀式後,腓特烈大帝號轉往威廉港,1912年10月15日服役。隨後腓特烈大帝號在波羅的海進行了海試,並在基爾進行了最終的舾裝工作。1913年1月22日,本艦最終完成舾裝。全艦總造價4580萬2000帝國金馬克。

1913年2月,腓特烈大帝號第一次參加艦隊練習,範圍包括卡特加特海峽和北海。腓特烈大帝號最終完成海試後,同年3月2日,替換掉前無畏艦德國號而擔任艦隊旗艦。同年3月12-14日,腓特烈大帝號又參加了另一場艦隊訓練。4月,腓特烈大帝號返港進行定期維護,到4月底已經維護完畢可以進行炮術訓練。同年5月5-27日,腓特烈大帝號參加了一次大規模的艦隊訓練。同年6月,腓特烈大帝號作為德國最新式的戰艦,前往基爾參加基爾周活動。在那裡,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偕王后埃琳娜登艦參觀。7月中,腓特烈大帝號參加了公海艦隊的年度夏季巡航,前往挪威,這次巡航一直持續到8月中。接下來是8月31日-9月9日的秋季練習。接下來的10、11月則基本是單艦練習和中隊練習。

1914年初,腓特烈大帝號進行了一些附加的單艦練習。同年3月底,跟隨艦隊前往北海參加春季演練。接下來4、5月都是在波羅的海和北海進行練習。同年腓特烈大帝號再次參加基爾周活動。同年6月28日,發生了塞拉耶佛事件。雖然局勢日漸緊張,7月14日,公海艦隊依舊如期出發前往北海進行年度夏季訓練。公海艦隊在帝國海軍戰前最後一次和平時期的練習中,首先到斯卡格拉克海峽進行了演習,其後7月25日啟程前往挪威峽灣地區。然而在七月危機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王國發出最後通牒之後,26日艦隊返航,27日集結在挪威斯屈德內斯,並進入了戒備狀態。7月28日,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王國之間的戰爭爆發,在一周之內,各歐洲主要強國陸續加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一戰前中期
一戰爆發後,公海艦隊曾多次在北海巡航。同年11月2-3日,公海艦隊第一次在北海地區出動,腓特烈大帝號也參加了是次行動,不過德軍沒有遇到英國艦隊。同年12月15-16日,德國人展開第二次行動;這次行動是基於公海艦隊司令腓特烈·馮·英格諾爾海軍上將的提議,即使用弗朗茲·馮·希佩爾海軍少將的第一偵察集群的戰鬥巡洋艦襲擾英國沿岸城鎮,誘使英國大艦隊分出部分兵力追捕希佩爾,此時埋伏在一旁的公海艦隊主力即全數壓上消滅之。15日一早,希佩爾的戰巡對英國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和惠特比發動襲擊。德國海軍出動了12艘無畏艦和8艘前無畏艦支援本次襲擊,腓特烈大帝號也在其中。15日夜,德國戰艦抵近了一支英國戰艦分隊,距離只有約12海里19公里;在當地英國人只有6艘戰艦,附近再無其它主力艦。雙方前衛的驅逐艦在黑夜中展開了戰鬥,戰況之激烈讓馮·英格諾爾誤以為他遇到了英國海軍的整支大艦隊。因為德皇早已有令,不得隨意用寶貴的艦隊進行冒險,馮·英格諾爾下令脫離接觸,返回德國。

1915年1月24日,英國海軍將領戴維·貝蒂海軍中將率領第一、第二戰巡中隊在多格爾沙洲伏擊了德國的第一偵察集群,裝甲巡洋艦布呂歇爾號遭到英軍集中攻擊而沉沒,戰巡塞德利茨號亦由於彈藥庫起火而身負重傷。對此勃然大怒的威廉二世將馮·英格諾爾撤職,並於同年2月2日委任胡戈·馮·波爾為新任艦隊司令。馮·波爾上任後策劃了一系列艦隊行動,腓特烈大帝號亦有參加。首先是同年3月29-30日,艦隊出發前往泰爾斯海靈島以北,沒有遇到英國艦艇;第二次在4月17-18日,公海艦隊包括腓特烈大帝號在內出動掩護第二偵察集群的布雷行動。3天後的4月21-22日,公海艦隊再次在多格爾沙洲一帶徘徊,然而還是沒有遭遇英軍。同年5月17-18日,腓特烈大帝號等艦再次出發掩護第二偵察集群布雷。5月29-30日,腓特烈大帝號隨公海艦隊出動進行巡邏,由於天氣逐漸惡劣,馮·波爾在斯希蒙尼克島以北50海里左右處折返。其後艦隊一直在港口內停留,直到8月10日,艦隊出動前往黑爾戈蘭島掩護輔助巡洋艦海鷗號返回。9月11-12日,艦隊再次出動,掩護在斯瓦特沙洲的布雷行動。10月23-24日,艦隊前往合恩礁,依然沒有發生戰鬥。

1916年1月11日,馮·波爾因肝癌病重離職,賴因哈德·舍爾海軍中將接過了公海艦隊的指揮權。18日,舍爾在腓特烈大帝號升起自己的將旗。舍爾希望更加主動地運用公海艦隊,以圖與英國大艦隊進行戰鬥。2月,他爭取到了德皇的同意。3月5-7日,公海艦隊在北海南部展開進攻巡邏,但沒有遇到英艦。3月25-26日,一支英軍艦隊襲擊了特恩德爾,舍爾出動艦隊尋找英國人,但英國人得手後早已撤退。4月21-22日,德國人再次在合恩礁進行巡航。4月24日,希佩爾的第一偵察集群襲擊了雅茅斯和洛斯托夫特,腓特烈大帝號等在遠處待機提供掩護;在洛斯托夫特德國人沒有遇到英艦,只有塞德利茨號在前往目標地區時觸雷受傷,被迫提早撤退;但到雅茅斯時第一偵察集群與英國巡洋艦接觸並展開短暫的炮戰,其後英國哈維奇艦隊撤退。第一偵察集群接報稱目擊到英國潛艇,也撤離了該地;而在遠處守候的舍爾接到警報稱大艦隊主力已經從斯卡帕灣起航,遂指揮公海艦隊撤退。

日德蘭大戰
4月21日的襲擊過後,舍爾再度謀劃下一次突襲行動。計劃原定於5月中旬執行,然而塞德利茨號尚需時日以修理水雷造成的損傷,而舍爾又不願意讓戰巡編隊在缺編的狀態下貿然行事;5月9日,又有多艘戰艦輪機陸續出現故障,因此行動推遲到23日。到了22日,塞德利茨號還沒完全修理好,行動只能再一次推遲到29日。到29日中午,塞德利茨號的維修總算結束,並回歸第一偵察集群。這次的行動還是與以往類似,戰巡前出至斯卡格拉克海峽以北,而戰艦則伺機而動。

5月31日,公海艦隊各艦艇陸續出港。德軍戰列線中,最前方的是第三戰艦中隊第五支隊的4艘國王級戰艦,緊跟著的是第六支隊的3艘皇帝級;腓特烈大帝號作為艦隊旗艦單列,在整個戰列中序列第8,跟在姊妹艦路易特波爾德攝政王號之後,後面則是第一戰艦中隊第一支隊的奧斯特弗里斯蘭號戰艦。希佩爾麾下的5艘戰巡作為戰艦主力的偵察部隊,5月31日02:00駛離雅德灣;舍爾則率領主力,03:30開始出發。

當天快到16:00時,希佩爾的第一偵察集群遭遇貝蒂的第一戰巡中隊。敵對雙方隨即開始大打出手。第一偵察集群一路向南且戰且退,將英國戰巡引入了公海艦隊主力艦的伏擊圈內。17:30前後,位於公海艦隊主力艦戰列最前端的國王號觀察到了第一偵察集群和追趕而至的第一戰巡中隊。第一偵察集群右轉機動,而英國戰巡則轉向了左邊。17:45,舍爾下令德國戰艦右轉兩個羅經點(22.5度),一分鐘後,下達開火的命令。

公海艦隊戰艦開始炮擊時,腓特烈大帝號距離英軍第一戰巡中隊和第五戰艦中隊依然較遠,因此在最初的階段並沒有開炮。17:48-17:52期間,腓特烈大帝號在內的11艘德國戰艦與英軍第2輕巡洋艦中隊接觸,腓特烈大帝號進行了炮擊但沒有命中。快到18:30時,德國戰列線靠近了英國驅逐艦內斯特號和遊牧民號。這兩艘英國驅逐艦在當天早些時候已經遭到德國戰巡的打擊癱瘓,此時承受了德國戰艦的猛烈炮擊。腓特烈大帝號和3艘姊妹艦迅速將遊牧民號送入海底,而內斯特號則由腓特烈大帝號後面的第一戰隊解決。19:00後,一支英國巡洋艦部隊衝進了德國戰列線挑起了混戰。之前的戰鬥中英國戰巡無敵號已經一舉重創了德國輕巡威斯巴登號,國王號上的貝恩克海軍少將下令讓第三戰艦中隊轉向,掩護威斯巴登號。另一方面,英國第三、第四輕巡中隊向德國戰列線發動魚雷突擊,同時向威斯巴登號傾瀉自己的主炮炮彈。德國第三戰艦中隊的8艘戰艦向英國輕巡開火,然而即使是德國戰艦的主炮持續炮擊,也無法將英國輕巡驅離。三艘英國裝甲巡洋艦防禦號、武士號和黑王子號也加入了圍毆威斯巴登號的行列,德國第三戰艦中隊各艦開始轉移目標到英國裝甲巡洋艦上,腓特烈大帝號則挑選了舵機卡死、正在兜圈子的厭戰號。腓特烈大帝號和後面的第一戰艦中隊向著大約9,600至12,500碼(8,800至11,400公尺)外的厭戰號傾瀉彈藥,由於濃霧、煙霧以及日落的影響,德艦的炮擊成效有限,厭戰號雖然中彈13發,卻無法辨認是哪艘德艦的戰果。

德軍戰列線成功與英軍脫離接觸後,舍爾下令艦隊改換為夜間巡航隊形。信號從舍爾所在的腓特烈大帝號傳送到領頭的威斯特法侖號花了不少時間,進行轉向掉頭機動時產生了不少混亂,但到23:30艦隊總算完成了隊形變換。轉換後腓特烈大帝號序列第9,跟隨在第一戰艦中隊的8艘後面。01:00不久,已經遭重創的黑王子號闖入了德軍戰列線,圖林根號用探照燈照亮了黑王子號,隨即圖林根號、拿騷號、奧斯特弗里斯蘭號和腓特烈大帝號在極近距離向黑王子號發起炮擊。幾分鐘內黑王子號爆炸沉沒,全艦無人生還。

當晚德軍戰列線多次與英國驅逐艦編隊發生接觸,公海艦隊成功突破了英國輕型艦艇的防線,04:00抵達合恩礁,幾個鐘頭後回到威廉港。德軍部分戰艦留在港外進行防守,部分狀況良好的艦艇,包括腓特烈大帝號在內,則進港補充彈藥燃料。在整場戰鬥中,腓特烈大帝號發射了72發主炮炮彈和152發副炮炮彈,全艦毫髮無損。

一戰中後期
1916年8月18日,腓特烈大帝號參加了炮擊桑德蘭的行動。故技重施的舍爾,派出此時還可用的兩艘戰巡馮·德·坦恩號和莫爾特克號,連同3艘增強的戰艦,前去炮擊桑德蘭的沿岸城鎮,企圖引出貝蒂的戰巡;而舍爾本人坐鎮腓特烈大帝號,率領剩下的主力艦尾隨其後,提供掩護。在即將靠近英國沿海時,舍爾收到了一份齊柏林飛船發來的報告,報告錯誤地稱附近有一支英國海軍艦隊,於是舍爾率軍北上。14:35,舍爾收到警告稱大艦隊正在趕來,於是舍爾選擇退避,返回德國港口。同年10月18-19日,德國艦隊再次出動,然而沒有找到英國艦艇。12月1日,公海艦隊進行重新編整,皇帝級全部轉入第四中隊。

1917年3月,新建成的巴登號服役,並取代了腓特烈大帝號成為新的艦隊旗艦,3月17日,舍爾將自己的將旗從腓特烈大帝號轉移到巴登號上。7月4-5日,腓特烈大帝號上的水兵起來鬧事,抗議食物不足,質量又差。艦上的軍官進行了讓步,答應供給水兵們麥米做的湯,還同意成立管理委員會(德語:Menagekommission),讓水兵也有資格參與到食品選購和製作的管理。7月11日,又有幾艘艦艇發生了騷亂,軍方即逮捕了領頭者並加以審判,腓特烈大帝號上的一名司爐馬克思·萊希皮奇(德語:Max Reichpietsch)獲判死刑,9月5日在科隆被行刑隊槍斃。

阿爾比恩行動
1917年9月初,德軍占領了里加,德國海軍於是策劃徹底消滅依然逗留在里加灣的俄國軍艦。海軍部計劃占領薩雷馬島(德語稱俄塞爾島Ösel),奪取瑟爾韋半島的俄國炮兵陣地。9月18日,海軍部下令組成一支海陸聯合作戰部隊,奪取俄塞爾島和莫恩島(德語:Moon,即穆胡島);海軍的主要兵力為旗艦戰巡莫爾特克號,以及公海艦隊第三、第四戰艦中隊,另外還有9艘巡洋艦、3個魚雷艇編隊和數十艘掃雷、布雷艦艇,整支船隊總數達300餘艘,另有100多架飛機和6架齊柏林飛艇進行支援,參戰官兵達2萬4600餘人。迎戰德軍的將是俄國老式前無畏艦光榮號、皇太子號,裝甲巡洋艦巴揚號、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以及黛安娜號,還有26艘驅逐艦、若干魚雷艇和炮艦,守島總兵力1萬4000餘人。

12月20日早上,德軍發起了進攻,莫爾特克號和第三戰艦中隊迎戰拒守在塔加灣的俄軍艦艇,而腓特烈大帝號在內的第四戰艦中隊則炮擊瑟爾韋半島的俄軍炮兵陣地。守島炮兵陣地在德軍猛烈的炮擊下很快沉默下來。14日早上,腓特烈大帝號、皇后號以及阿爾伯特國王號奉命脫離隊伍,前去支援德軍向安瑟居拉(德國稱安瑟居爾德語:Anseküll)方向的挺進。三艦在澤雷爾炮擊了大約一個小時,迫使大量俄軍炮手逃離炮兵陣地。至20日,戰鬥大局已定,莫恩、俄塞爾、達戈(德語:Dagö)均已落入德軍手中。就在前一天,海軍部下令各無畏艦儘快結束在當地的行動返回公海艦隊。27日,腓特烈大帝號從波羅的海脫離,返回北海,此後恢復守衛任務。

1918年4月23-25日,腓特烈大帝號參加了在挪威截擊英國船隊的行動,然而沒有遇到英國艦艇。7月26日,腓特烈大帝號返回干船塢進行大修,一直到9月28日才結束。

1918年,一戰臨近尾聲時,德國人曾打算讓拿騷號和3艘姊妹艦參加進德國海軍最後一次行動,好在停戰談判成立前為德國爭取到更多的籌碼。按計劃,公海艦隊主力都將會出動,尋求與英國大艦隊的決戰;舍爾打算儘可能地對英國艦隊予以打擊,為此不惜付出重大傷亡。然而許多水兵已經對戰爭感到厭倦,認為這次行動只會拖長戰爭。10月29日早上,各艦得到命令,將於次日離開威廉港;當晚圖林根號上有水手譁變,事態很快擴散到多艘其他艦艇上。30日,腓特烈大帝號的水手開始消極怠工進行對抗,比如在補充存煤時「慢慢來」。德國人最終被迫取消了這次計劃。

結局
公海艦隊自沉事件
1918年11月,德國投降,隨後英國將腓特烈大帝號在內的公海艦隊主力拘留於斯卡帕灣內。在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率領艦隊出發之前,阿道夫·馮·特羅塔中將告知馮·羅伊特,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交出艦隊。隨後公海艦隊主力在370餘艘英、法、美艦艇的監視之下,前往斯卡帕灣。抵達目的地後,所有德國艦艇的炮尾後膛閉鎖塊都要拆下來,官兵只能保留不超過200人。

商定凡爾賽條約期間,德國艦隊依然處於拘禁狀態。馮·羅伊特認為英國人會在1919年6月21日,即原定的凡爾賽條約的期限那天奪取公海艦隊,於是決定搶先動手鑿沉軍艦。21日早上英國艦隊出港進行訓練,11:20馮·羅伊特向各艦下達了命令。12:16,腓特烈大帝號傾覆沉沒。

1936年英國人開始著手將腓特烈大帝號打撈出水,1937年4月29日打撈作業才完成。1965年8月30日,英國歸還了艦上的一個船鐘;如今這一船鐘存放在格呂克斯堡的艦隊司令部里。

同級艦
皇帝號戰艦 (1911年)
皇后號戰艦
路易特波爾德攝政王號戰艦
阿爾伯特國王號戰艦

自評:受人之託而發~~這根本反派吧XD害我都不知哪邊才是我方了ww圖都偏向帥氣潮風居多,難得不是髒髒取向呢(遮)

相關圖:
~END~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41573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碧藍航線|生天目仁美

留言共 6 篇留言

Yuri
這隻超色情的

06-04 02:28

天子
真的寫了大帝的@@

06-04 07:04

潔美娜
in了

06-04 08:40

桂花
謝謝大大的無私分享

06-04 11:59

佟月
這眼神讓人很想被懲罰 [e33]

06-04 15:05

黒桐
啊 斯

06-04 22:29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0喜歡★g5275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イドゥン... 後一篇:《出包王女 Darkne...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damage922掏空國庫斂財無罪
看個A片卻需要被公審鞭屍?!蛟哥真是入錯行了,當個慰服部立委還可以騎馬打仗包小三吶~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