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和朋友閒聊中
她無意的提起 她與男友之間的爭執
她告訴我 她的男友是個離過婚又有二個小孩的人
當下我的反應只是覺得 她的家人能接受嗎?
畢竟她的家庭算是個大家族吧
她說 她目前只敢讓家人知道她有男友 剩下的事一句也不敢說
只是 她一直覺得 她努力去把男友的形象顧好
或許那天 家人會因為男友的好 而不會在意對方是個離過婚的
我只告訴她 今天你不是父母親 所以思考的角度是如此
如果今天角色是對調的 或許就不是自己所想的嘍
在這時 她提起了他們的爭執
她覺得小孩子在教育時 不能用金錢來教育
她總覺得自己的男友 都是給錢了事
她們今天竟然為了 她男友給小孩100元 而不愉快
她覺得都要出門買吃的 為什麼不幫小孩買
我聽到當下 覺得給100元沒什麼阿
直到她提到 她男友這個小孩的種種不是
害我想起 當初我最小的弟弟 如果不是那樣的教育 也許今天就不會是在監獄裡了
她說 她覺得小孩子 不是開口要錢就要給 而是要知道去向
她男友覺得 小孩子餓了要錢吃東西 給他錢就ok了
也許 當下我聽起來二個人都是對的吧
只是角色立場不一樣
每件事發生時 往往自身只能限制住在某些定點中
也許說的比做的容易
任何人都很會說 但 真的做到的又有幾個呢?
也許我也沒當個父母親吧 我無法去想像自己父母親對事情的想法和看法
他們口中是對的事 真的都是對嗎?!
也許都要親身體驗過才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