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日本的節分,也就是在農民曆上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節分有著「將季節分開」的意思。但是自江戶時代起,節分基本上就是指2月3日(立春前一天)。
在這天基本上有幾個習俗要做。
一個就是「灑豆子」。雖說是灑,但只有在神社的特別儀式才有,普通市民基本上是吃豆子而已啦^^
只要吃跟自己今年歲數數量的豆子就行了。
豆子在日文中唸做「MAME」,音同「魔滅」,因此以前有對鬼扔豆子,可以去除災厄的說法。
現代則是吃豆子時,一邊講著:「鬼在外,福在內(鬼は外、福は内)」,這樣就可以讓災厄離開自己家中,讓福氣進來。
另一個則是「惠方捲」。惠方在日文裡面是"吉祥的方向",而惠方捲就是海苔捲壽司。
而在節分吃惠方捲源由的說法各異,有一則說法是在江戶末期到明治初期,大阪商人為了生意昌隆而開始吃惠方捲的習俗。
惠方捲雖然是海苔捲壽司,但因為是特殊的吉祥物,並且在日本有所謂的七福神,能帶來生意昌隆以及無病息災,所以捲壽司裏面包有瓢瓜乾、小黃瓜、魚鬆(或肉鬆...不過不是台灣的肉鬆,是煮過的肉然後搗碎之後的肉末或肉絲之類的料理)、鰻魚、香菇、和風蛋捲、以及某樣食材(真的不知道是啥 冏)等七種食材。
吃的方式則是在節分的晚上,面對著當年的吉祥方位(電視會公布XD),然後閉上眼睛,一語不發,不能切斷惠方捲地一口氣吃完。
聽說這樣,今年一整年就會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樣子(?)
不過很不巧,昨天我因為要打工,所以回到寮的時候已經超過11點了。
一回到寮,還沒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馬上被寮友東拖過來西拖過去,然後就在我手上塞了一捲直徑約3~4公分的惠方捲,並用閃閃發亮的眼神看著我:「快、要一口氣吃完、而且不可以切斷喔!!」
我:「...呃、可是我很飽耶?在打工的地方也吃過晚餐了...」
才剛說完,那份閃耀的惡作劇光芒便消失了:「喔...那這就當你明天的中餐吧...」
然後在包便當的時候有聽到她們三人的武勇傳(?)
原來她們三個都乖乖地按照習俗把惠方捲一口氣吃下去了。其中一個還面對著今年的吉祥方位"南南西"默默地吃著惠方捲。
只是我在上午聽到老師說今天要吃惠方捲的事情時,我內心就下了個決定:『蠢爆了,我才不要做這種事XD』所以晚上她們就沒有得逞。
但是在後來聊天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一個不太對勁的地方。
所謂的南南西,跟她們指出的方向剛好相差了約30度,也就是說,她們把南跟北搞錯了!?
所以那個面對著(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南南西方向,其實是西北西 冏!?
結果那個力挺自己說的方向才是對的寮友,只好偷偷地寫個紙條貼在那個面對西北西吃著惠方捲的可憐寮友的門上。
可惜隔天還是受到那個人的制裁了XDDDDD
但是惠方捲很好吃倒是真的^^
PS.另外,在節分這天還發生了一件事。
對,就是日本語能力測驗的成績發表!
然後.................
恭喜我合格啦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