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 GP

雨茶談雜書——《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作者:雨茶│2018-03-18 20:30:22│巴幣:4│人氣:235
雨茶談雜書——《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刻意練習——通往專家之路。」
 
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 羅伯特‧普爾
 

【簡介】:
 
 
大家有沒有聽過「一萬小時法則」的法則呢?
 
所謂一萬小時法則,是《異數》作者提出來的一個理論,也就是: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
 
這個理論常常被引伸為「要成為專家的話,必須付出一萬小時的努力」以及「只要付出一萬小時的努力,就可以成為專家。」
 
《異數》一書中,為了證實書中的說法,引用了一個實驗,是研究一群音樂家的成就,和他們花在練習的時間上是否有關連的實驗。
這本《刻意練習》的作者,則是那個實驗的發起人。他認為《異數》說的雖然不錯,但少了一個關鍵點——
  
那就是「刻意練習」。
  
  
【心得】:
 
這本書之前很紅,我讀完之後也覺得獲益良多,所以這篇文章是我理解後的心得兼筆記,給大家參考看看,希望大家也能有收穫。
 
在進入正題之前,這本書有一個很重要,而且書中舉出相當多實例來證明的前提:
「除了一些運動方面的領域外,天賦、先天的限制、甚至是年齡所帶來的影響,遠不及後天努力所能夠達到的成就。(書中以絕對音感為例,證明絕對音感比起基因,後天的練習才是關鍵)」
 
這本書環繞它的標題「刻意練習」來展開。所謂的刻意練習是指:
1. 有明確的目標
2. 比現在能辦到的還要難一點點的
3. 全心投入的
鍛鍊方式。
 
我們每天都有在走路、吃飯,但這樣並不會讓我們成為長跑選手或是美食家。要想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必需要跨出舒適圈,也就是去挑戰「比你目前能做到的還要難一點的事情」。
 
以舉啞鈴為例,一開始你可能每分鐘舉個十下就沒力,但是隨著每天的練習,「每分鐘十下」漸漸變得很輕鬆,這代表你已經「熟悉」了,舉十下變成了你能夠輕易辦到的「舒適圈」。
那麼如果想要更進步,就必需要跨出這個舒適圈,比方說增加舉的次數到二十下,讓自己再次「變得辛苦」。
而隨著你繼續鍛鍊,「每分鐘二十下」又變成了「新的舒適圈」,代表著你的能力增長,能夠辦到一開始所辦不到的事情——然後,如果要再進步的話,就必須再次讓自己變得辛苦,變成「每分鐘三十下」,如此不斷精進。
 
要注意的是,所設定的目標要明確,還有一次所跨出去的範圍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的話進步範圍有限,太大的話負擔太重,反而會增加無謂的挫折,甚至對身體造成損害。
 
關於目標設定的訣竅,必需要具體而明確,並且試著把目標拆成一個一個較小的步驟。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全部都做不好」所以時敗,只是單純的「某個地方」沒做好而已。
 
像是練習小提琴演奏時,演出的目標是「談出動聽的曲子」,可以把它更具體,拆解為「彈好某一段的曲調」、「修正撥弦的技法」。
(更通俗一點的例子……比方說要「打倒魔王」好了,就可以拆解成「邀請同伴入隊」、「打怪提升經驗值」、「尋找傳說中的聖劍」,把「打倒魔王」這一目標,變成一系列的小步驟,當你把這一系列的小步驟做完之後,魔王自然也就打倒了。)
 
如果說一下子找不到自己沒做好的地方,可以透過稍微增加負擔,來看看自己哪裡出錯。(把繪畫的時間從一小時縮短到三十分鐘,看哪裡沒有畫好,就代表那裡不夠熟練)
 
不過,要想規劃出好的練習計畫,最佳的辦法是尋找這方面的專家來當你的導師。
專家之所以為專家,是一位他們已經透過刻意練習而擁有了一套自己的「心智模型」(什麼狀況下該怎麼做。EX:圍棋對手先手天元時,該如何反應),透過跟專家請教,或可一窺他們的「心智模型」,也可以得到建議和反饋,來修正自己練習的方向(EX:握球拍的姿勢、體能的調配等),並針對自己的弱點加強練習。
而請教專家的好處,可以避免「重新發明車輪」,直接採用他們已經證實有效的訓練方法。(書中舉的是奧運選手採用某位冠軍的訓練方式之後,所有人的成績都普遍進步了)
 
但是有時候,專家不一定能夠解釋自己的「心智模型」(你請教後得到的回答可能是:「就是這樣『咻』一下,然後『碰碰』!地爆炸開來就對了!),或是這個領域並沒有絕對優秀的指標時(學校教育、企業顧問等),該怎麼辦呢?
 
雖然沒有絕對的指標,但是至少你的心中會有「你認為好的東西」,比方說你覺得好看的小說、好的詩詞、清楚的論述文等等。
那麼,就先從「拆解」和「模仿」這些東西開始吧。
假設是一篇小說,就去把它的結構拆開包含開頭、中間、結尾,去思考「為什麼他這樣寫好看」;去模仿你認為好的文章,看完文章的內容後,記下文章中的概要,然後把文章蓋起來,試著模仿重現。
模仿是學習的必要路徑,透過模仿比你更厲害的人,把他們的「心智模型」融會貫通,變成你自己的東西。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當你遇到瓶頸的時候,不要放棄,但也不要鑽牛角尖地去硬碰硬——要試著「改變方法」。
《刻意練習》中提到一個研究案例,是要實驗對象背誦一場串隨機的數列。一開始,實驗對象的進展很順利,但在來到位數9左右之後,就碰到的瓶頸,很難再記下更多的數字。
實驗對象卡關一陣子之後,找到了新的背誦方法。由於他喜歡長跑,於是他就把原本隨機的數列變換為有意義的時間(EX:322=>跑了三小時又二十二分鐘),成功突破了瓶頸。
愛因斯坦的名言之一:「精神錯亂 = 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作同一件事,而期待會有不同的結果。」
所以遇到卡關的時候,試著尋找不同的方法來突破吧!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重點。
 
刻意練習的過程並不是快樂的。
雖然可能滿足、充實,但毫無疑問,跨出舒適圈,去挑戰一件你必須比平常更費力才能達成的事的過程,相當辛苦。
 
所以,擁有「持續下去的動力」,才是這一切的關鍵。
你的動力可以是社會性的,來自父母的支持、朋友的稱讚,也可以是來自自我的追求和滿足。
但不論如何,擁有「持續下去的動力」,你才能夠繼續「刻意練習」,讓自己持續進步。
 
所以要有健康的身體、可以加入好的互助團體、可以適時的獎勵自己,不要忘記初心,永遠記得你「刻意練習」的理由,在自己的夢想上,一路前行。
 
以上,
分享給大家XD
 
PS1:跪求前輩師傅大大教我寫作!
PS2:歡迎大家激(鞭)勵(策)我在寫作這條路上持續精進!!(好想趕快出下一本書啊!)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392493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喜歡★MoonyTea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雨茶談遊戲——《This... 後一篇:雨茶談小說——《小書痴的...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icemachien稻森春
欸欸2486看更多我要大聲說54分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