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電影心得] 2015《大賣空(The Big Short)》

LinYa | 2016-05-21 15:41:50 | 巴幣 8 | 人氣 8822

大致介紹
大賣空(The Big Short)》──2015年的美國劇情片

改編至作家Michael Lewis(維基介紹)的同名作品《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中譯:大賣空:預見史上最大金融浩劫之投資英雄傳)
2009《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2011《魔球(Moneyball)》兩部電影也都來自此作家的作品改編

劇情部分
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敘述在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期間,四位以專業手法操作著金融業而造成大賣空、就此獲利的驚人事蹟。

獎項部分
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個獎項提名
最終得到「最佳改編劇本獎」。

(英文版海報)

(中文版海報)

個人較喜歡英文版海報
壁壘分明的四個方向沒有交集卻又都向著彼此,像個漩渦似著繞著中心打轉著。
中間大大的電影標題,副標題簡單的打上"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下方吸引目光的是「來自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和魔球(Moneyball)的作者」這樣的訊息讓人好奇這次又會是怎麼樣的故事。

而中文版太過於明顯的「就算不能打敗銀行 要他們付出代價」相較於電影內容實在是有點偏題了。偌大的演員名字告訴你,衝著演員來吧(???)
中下方的「史上最大金融風暴真相"大賣空"」讓我一開始誤以為是主角們鑽漏洞造成金融風暴,就像《華爾街之狼
(The Wolf of Wall Street)》劇情那般。最後下方不重要(?)的英文擠在一起,告訴你1月15日上映。

實在很不吸引人,而且反而太誤導人了!!!


心得

(都說是電影心得了,被雷到真的不是我的問題)
好!! 整理了那麼多上網就可以搜尋到的資料,假裝自己很懂之後。以下是我看電影的心得

關於金融 你懂多少?!
隨便說說幾個名詞:買空、賣空、作空、作多、平倉、保證金、融資戶、散戶、大戶、作手、壓力線、支撐線、浮額、當沖、套牢、解套、拔檔、盤堅、回檔、聯準會、金融海嘯、、、

這些名詞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麻煩請說人話」
你必須相信關於金融這回事,還有太多太多太多太多"專有名詞"
金融是金融人將金錢當成加減乘除在玩的數字遊戲。
電影裡的說法是「這些名詞讓人頭痛對吧?! 是不是讓你覺得自己智商特別低? 這就是它的本意,華爾街特別喜歡用複雜的概念,讓你覺得只有他們才能做那些事情。甚至你自己都不想管最好」

為什麼要納稅? 國債是什麼? 債券是什麼??
然而金融源自於一個根本「金錢」
對於金錢的概念 你懂多少?!

看這部電影之前 我就看過了貨幣系統真相(Youtube影片)
也曾稍微接觸過外匯,雖然沒有實際投入操作過但
能理解概念
基本上能理解電影裡的作為和結果,
雖然有點基礎再來看這部電影會好很多。
但這部電影厲害的地方就是
導演試圖在劇情過程中用簡單的方式去告訴我們金融和其行為的原理


電影一開始出現的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不是你不了解的讓你陷入麻煩,
而是你自以為非常了解的。

是源自於馬克.吐溫(Mark Twain)
What gets us into trouble is not what we don't know.
It's what we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


還出現了很多經典的句子,例如

Truth is like poetry.
And most people fucking hate poetry.

           ──Overheard at a Washington, DC. bar

真相就像詩詞。
可絕大多數人都討厭詩詞
           ──在華盛頓一個酒吧偶然聽到
(靠,是哪個編輯加進來的啦 XDDDD)



一開始賈德(Ryan Thomas Gosling飾演)就告訴我們70年代的金融業是廢柴行業
實際例子「證券送給你的15歲的小孩。到他30歲就能拿到一百塊美金了」說明了投資報酬率之低迷,一直到Lewis Ranieri這位傳奇人物的出現
帶來了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新思維
想詳細了解可以到最末端,我有取個例子,可能不見得完全正確就是了

這個MBS帶來了之後無數的證券化,讓錢變得很好賺
卻沒人知道MBS的開端造成了30年後的泡沫經濟

然而卻有一群人發現了,事先發現了這個金融機構巨大的謊言。

不擅長人際的貝瑞博士(Christian Charles Philip Bale飾演)是第一個發現的人
貝瑞發現其奇怪的地方而要求同事將賣最好的前二十名債券調查出來(債券有很多種)
卻發現付房貸的人很多並沒有如期繳納房貸,而銀行卻不斷地調整利息。

他確信之後的房債經濟會崩盤所以打算要賣空證券,大家聽到了都覺得他瘋了。
這麼穩定上升的房債金融事業,沒人買房子房債才會崩盤
,居然有人要賭會崩盤?!
貝瑞博士大膽預測到了07年會開始崩盤的。並且大動作的投入金額賣出房債證券。
而從一開始的13億元最後以23億元平倉出場。

金融神奇的地方,我可以買別人的證券也可以賣我沒有的證券
證券是虛無的(見文末的補充),所以金錢流動的方式很也虛無
思維也不能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去想,這就是金融之所以艱澀的地方

銀行是中間人,我們買進、賣出證券都是跟別的投資者交易。
過程會賣出去,表示我不要的
過程會買進來,表示我需要的
唯一獲得的東西,是金錢。

取個簡單的例子(然而金融的交互關係非常複雜,不能一言代之)
正常來說 我先必須擁有"蘋果",我才能賣"蘋果"。
(例子:我本身的蘋果是0顆 我必須先有1顆,我才能賣出去變回0顆 不會有-1顆概念)

然而所謂的賣空(Short),就是我先向銀行告知我要"賣證券"
(例子:我本身的證券從0 經銀行轉手變成了-1甚至更多,等之後買進可以變成0。賺差額)
另一個名詞稱為買空(Bull position),就是正常的買進證券
(例子:我本身的證券從0 從銀行買進變成了1甚至更多,等之後賣出可以變成0。賺到錢)


這樣要如何賺錢?

在這個電影的例子中
房價持續上漲 大家一直買證券變成了+1、+100、+1000的人
主角群們先發現了未來債券會不值錢,決定賣空(Short)變成了-1、-100、-1000的人
直到房價崩盤 大多數的人為了脫手這個燙手山芋(房價不值、債券跟著不值)
決定把手中的
+1、+100、+1000賣出去。這個時候就必須跟"
賣空(Short)"的人協調金額作買賣
主角們就是賺這些錢!!

而在此之前和銀行所謂的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s)
就類似保險,確保銀行可以代替最後那些
"買空
(Bull position)"卻付不出錢的人把該補的金額填補上
房價沒有崩盤主角們就必須每個月繳交保險費。所以在崩盤之前主角群們不斷地付出龐大的保險金。雖然相較於之後的收穫只是一筆小數目,但如果保險金先壓榨了你所有的錢,你就會在有錢之前先破產。如果不是鐵定把握,這樣的行為是賣命的。

貝瑞博士的"愚蠢行為"被當成笑話傳到了金融圈。而咱們的旁白擔當賈德(Ryan Thomas Gosling飾演)關注到這件事,帶著訊息到了馬克(Steve Carell飾演)一夥人之中。
故事線大量的放在創傷後症候群的馬克(Steve Carell飾演)和他的夥伴對於房地產證券是否真的不如表象那麼不堪抽絲剝繭的過程,同時也是劇情的重點所在。

查理(John Magaro飾演)和(William Bradley Pitt飾演)的支線劇情雖然認為有點多餘。
不過班(William Bradley Pitt飾演)後面說出「失業率上升1%,死亡人數就會增加4萬人」的訊息時還是相當衝擊的。華爾街的金錢遊戲最終還是會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大多數的人卻只能被動選擇的無力感。

劇情當中將複雜虛空的"金融"透過各種方式呈現
請演員Margot Robbie、知名廚師主持人Anthony Bourdain、歌手兼演員Selena Gomez、經濟學家Richard Thaler等人以本人的姿態突破第四面墙(維基百科)直接向我們解釋關於金融的專有名詞。他們已經說得讓人非常淺顯易懂,然而這些專有術語透過攝影手法跳脫主線劇情,以新穎的姿態讓我們能更關注於他們說的術語。

當主角們不斷地用簡單的方式向他人解釋的同時(例如積木解釋房貸證券),我們也吸收到相關資訊。時而停頓畫面稍稍的兩到三秒。讓我們有時間思考剛剛的新資訊。又或者畫面停頓,分鏡的方式
進行劇情邊打上字幕解釋專有名詞。帶入下一個畫面時配旁白介紹著狀況,卻不突兀銜接的很好。

時而穿插的音樂,配合貪婪者們的心情激昂鼓動著。
還出現Let the Eagle Soar這首歌來反諷劇中人
2002美國司法部長John Ashcroft自己寫的並當眾演唱的愛國歌曲
因推行愛國法案侵犯隱私等行為廣受爭議,後來媒體常用這首歌來惡搞諷刺(如The Daily Show with Jon Stewart、The Colbert Report、the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等節目)


劇情中,很衝擊的兩個畫面其一
即使華爾街或世界金融怎樣的翻滾攪動、經濟崩盤、泡沫經濟。
似乎都是很遙遠的事情,是電影上面才會出現的。
而我好好的繳錢、納稅,有一天卻被迫搬家、破產被政府告知查封房子等切身之痛才真的讓人無助感強烈。


第二個是馬克(Steve Carell飾演)對他的妻子淡淡地說出「他最後臉都摔爛了」這句話的時候,感受到他承受金錢逼死一個人的狀況是一個多麼大的陰影和壓力。


劇情中人們對於權威的盲目、虛張聲勢一覽無遺。然而「這電影是真實故事改編
隨著劇情發展,直到看出操弄掌握權責的人居然是有多無知、自私。

主角們在獲取金錢時,卻是用人們的傾家蕩產換得的那份矛盾感。
金融危機雖然不是主角們造成的,但同樣身為環境裡的一份子。那份同理和擔憂。
在事情變得更糟之前,也許可能力挽狂瀾的時候。卻沒有作為的情況。(畢竟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他們是群瘋子)
這筆錢拿到了,卻不再那麼心安理得


(William Bradley Pitt飾演)在拋售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s)
酒吧裡的人說「一億還嫌不夠啊!」凸顯了我們M型社會的縮影

生活中常聽到「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鼓勵我們多投資理財。
錢要看準丟進去息滾息,錢才會越賺越多。貸款買300萬的房子,當個包租公、包租婆。有錢賺又可以還貸款。又或著看準市場商機,把現有房子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並投資未來更有潛(錢)力的房子。

而大多數的人求一份踏實感,工作換取薪水、再用薪水換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你要多少錢才夠?!
人們 是不是被自己創造的東西給束縛了?!

根據CNN於105年4月23日撰文,表示台北是全球最難負擔房價的城市之一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城市的房價和收入比為15(一般而言,應該在5以內最為適當)
這意味著我們要不吃不喝15年才能買到一棟房子
而據台灣仲量聯行董事長趙正義表示,香港現今大約是14.5或14.8。
台灣台北現在的房價居然高於香港啊!!!


劇情最終房地產次貸危機終於爆發了,快速的帶過次貸危機帶來的影響和結果
人們選擇權威,而不是選擇客觀事實。只是因為這些看起來權威的人說出了他們想聽的話
各自收割了其心情和所得,每個在此攪和的人們彼此抱著不一樣的心情繼續生活著。

後面
做錯事的銀行和評審委員進了監獄、證券交易所被政府徹底調查、議會迫於民眾壓力而不得不解散大銀行,進一步規範新的法律和新的金融市場。
Boom!!
其實做錯事的根本就沒有進監獄。事實上銀行把人們投資的錢吸收、用來賄賂議會中止金融改革的立場,最後再把黑鍋給移民和窮人及教師的身上,最終只有瑞士銀行的倒楣鬼Kareem Serageldin被起訴。這個體系的其他人除了損失了錢都逃過一劫,對於金融業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情。而其中總共有5萬億美元消失不見、8百萬人失業,6百萬人無家可歸。而這些都還只是美國的情況。

有錢能使鬼推磨
,那麼創造錢的人能達到怎麼樣的境界?
咱們的旁白擔當賈德(Ryan Thomas Gosling飾演)最後開的"正義"玩笑,成了極為諷刺的畫面。


最終劇情黑底白字說了真實主角們的後續狀況
※劇情中
我一直認為多餘的查理(Charlie Geller)傑米(Jamie Shipley)的支線劇情
他們卻在試圖起訴信用評級機構,但所有的律師事務所都嘲笑他們太天真。後來一個持續維持基金、另一個離開了紐約
比起有作為的他們,我果然只會嘴砲(哭

貝瑞博士聯繫過幾次政府,希望有人願意採訪他。去瞭解他對金融系統的看法,以及為何只有他預測到了金融危機。但從沒有人回過他電話。他本人卻被審訊過4次和被聯邦調查局查賬
為何這種議題沒人關注,卻只想刁難他??

貝瑞博士現在正在唯一關注的投資是:WATER(水)
草草帶過這個消息,還是對此無限放大? 未來關於水是不是有什麼轉折?

2015年開始,多數大銀行開始發售十億美金規模的「定制分級機會投資(Bespoke tranche opportunity)」。據彭博新聞社分析這只是CDO改了個名字捲土重來。
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主要為一個經濟資訊的平台,提供世界各地的使用者使用其來交換資訊,它也提供權威性的經濟評論及觀點。


補充
我查了一堆資料之後,以下是我的想法和自己想的例子。
可能是錯誤的!! 但這是我的理解。如果不正確,真的歡迎大家來告訴我。
因為我很無知 :"p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根據MBA智庫百科)

發展
美國1985年資產證券發行總量為8億美元
到1992年8月已達1888億美元(7年平均增長157%)
到1996年又上升到43256億美元
真的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前提
住房按揭貸款(Home Mortgage Loan)──就是所謂的房貸
個人(民眾)為了買房子但沒錢,用"房子本身"跟金融業者(銀行)抵押借錢100萬
等於房子在繳完錢之前是金融業者(銀行)的!!
個人(民眾)必須還金融業者(銀行)金錢(本金含利息)

內容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簡稱MBS

注意MBS是複數的,把大量的貸款變成一個證券。
以下例子只是為了好懂取單一房子做例子。當然金額必須放大好幾倍

金融業者(銀行)把貸出(給出去的錢)的"房貸100萬含利息"變成證券
(證券是用來證明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憑證)
並由政府機構或政府背景的金融機構對該證券進行擔保。
──由金融機構確定這個房子符合金額標準150萬

有沒有發現變成150萬了?! (金融業者(銀行)本金100萬含利息收到的總金額為180萬)
金融機構確定有這個150萬的"價值",轉變成具有150萬價值的證券。

MBS就是直接將房地產投資轉化為證券投資,"房地產所有權"變成了"證券投資"的過程。
金融業者(銀行)表示:我在販售我和個人(民眾)的"交易"給第三方(投資者) WTF?

而這些"證券"可以讓人投資就變成了所謂的轉手證券(Pass Through Securities)
第三方(投資者)給銀行130萬買證券,證券本身擁有了130萬以上的價值
證券的規定是持券者有權按期取得一定收入──金融業者(銀行)會定期增加證券的面額

總之,MBS的功用
就是讓
金融業者(銀行)第三方(投資者)給的錢填補了貸出(給出去的錢)的100萬,還用利息賺了個人(民眾)的80萬以及第三方(投資者)多給的30萬。總共110萬元


這造成了什麼??
個人(民眾)最後買到的是180萬的房子,如果賣了房子就從100萬變成了200萬(因為個人(民眾)要賺錢)。如果交易不斷,房價就會持續上漲

第三方(投資者)
持有的"房債證券"有130萬(以上)的價值
第三方手上拿著的證券是"他和銀行"共同承認的"130萬(以上)的價值"
第三方可以以後將證券賣回銀行換回130萬(當時的金額)
只是如果銀行倒了,證券根本就是廢紙。

MBS這樣的作為造成了什麼???
劇情裡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點
金融機構沒有道德操守,100萬價值的房子為了自己賺錢給了130萬的擔保,證券本身沒有130萬的價值。
另一方面,該繳房貸的人都不繳房貸,時間拉長了。實際的金錢來不及填堵債券產生的速度。
金錢遊戲的錢滾錢最後變成了實質的虛無東西。
"加持"過原本1000萬的房價只好泡沫經濟跌回當初的100萬一棟房子。
只是這樣的會導致貨幣變的一樣不值錢
例如1948年上海爆發金融危機,台灣為了救經濟以四萬元換一元之比例換錢改成新台幣

其實這樣的危機一直在發生,平常的油價上漲、房價漲跌都是如此
只是當危機無限放大的時候,變成了所謂的泡沫經濟、金融海嘯
最近一次的危機是中國的A股暴跌事件,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去了解一下(其實是自己懶得查了XD)

講了很多,最後
PTT裡有篇文章《台灣炒房10年,經濟沉淪30年》也講到了各國房地產的狀況
(鏈結為痞客邦大元分享PTT內容,因為文章排版過後看了比較舒服。)
其中節錄第16點,講得完完全全是同一件事情。

16.美國炒房

由於美國早就實施實價登錄,實價抽稅,照理講房價很難炒。但凡事都有例外。
美國金融法規放寬再放寬。到最後連收入不穩,信用差的人都可以借錢買房。
因為可以借錢的人變多,房價自然漲。
美國佬看到房價漲,又有一堆人跳下買,然後今天買明天就賣。
又回到了互相賣來賣去的金錢遊戲。

1996~2007房價暴漲了10年。也是政府多次升息,2008正式破滅。
美國人炒法真的比較高級。美國佬真的是全世界最卑鄙的國家。
一般來講房地產泡沫只有自己死,但是美國人例外。
因為美國人把房貸包裝成金融商品,賣給自家美國人,也賣給外國人。
(就是劇情中所謂的MBS)
整個包裝非常複雜,沒人搞得懂。

主要精神就是銀行可以把房貸轉賣給別人。
例如說銀行借錢給小明1000萬,利息10%。
但如果小明破產,銀行就要自己吞這1000萬的虧損。
所以銀行把貸款轉賣給小英,銀行自己抽掉2%,小英拿8%。
如果小明破產,那會由小英賠掉1000萬,跟銀行無關。
也因為風險可以丟給別人,所以銀行也不會認真審核,隨便什麼窮人都借得到錢。

好玩的地方在哪裡?因為房貸已經包裝成「金融商品」,
所以就跟股票一樣,是可以 「放空」的,你如果有猜到2008的崩盤,你早就發了。
(金融業裡有各式各樣的專有名詞,光
Short就有賣空、空頭、放空、做空、沽空(香港用語)、拋空(香港用語)等說法,我相信不統一只是為了讓大眾更難捉摸而已...)

哇!!第一次花了近10小時坐在電腦前不間斷的撰寫文章。
以後巴哈站應該就變成我的影片心得王朝了吧!! 哈哈哈哈哈。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