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抒發一下,順便寫得需要的路人跟明年的自己。
另外我是準備當兵完重考的小魯蛇,沒什麼好參考的高手心得,就是紀錄一些小細節。
住宿、交通:
首先清交基本上每年都是連著考,如果不是剛好住新竹附近或在新竹有朋友的人,要先注意好訂房的問題,不然聽說到時候會訂不太到房間。我自己的話是搭早上的火車飆到北新竹(是火車不是高鐵),然後走路過去,坐到北新竹不是新竹是因為北新竹的路比較好記。
然後走到清大考場大約半小時、走到交大大約50分鐘,不是像我這樣省錢省到發神經的話建議還是搭計程車啦。爬文有聽說當天計程車會很多人叫,不過聽認識的說問一下能不能共乘還是蠻好找的,可以記一些新竹的叫車電話以防萬一。
考場小細節:
當天不要帶太大本的參考書,頂多帶個筆記就好,當天的氣氛跟時間沒什麼好讓你抱佛腳的,帶一堆書重的要命沒意義。
中午用餐的話,交大會有學餐的人早上來問訂便當,清大我沒看到,不過清交學餐離考場都很近可以去那吃就好,不想出考場的話可以先買好麵包之類的。
考題分析:
考古題只是讓你熟悉感覺跟針對重點準備,會不會上還是要依個人的準備程度為主。
清大:
計科(離散、資結、演算):
離散:某年加考演算之後,離散的比例就降低蠻多的,往年來說清大幾乎必考遞迴,今年也有考,做考古題的時候也看到蠻多數學歸納法的不過今年倒是沒出,基礎數論(gcd、中國剩餘定理那些)今年出蠻多題的。
還有清大離散幾乎都是黃子嘉上冊的範圍。
資結&演算:
有做到的考古題大致是基本題+設計題or複雜度分析,基本題要把握好,設計題有時候會蠻難的,不夠強就只能跳過了。範圍不出聖經本,不過要拿高分還是要夠強夠熟練才行。
演算去年有很多複雜度分析,今年的話有考NPC。
計系(計組、OS):
計組:其實每間考法就是那樣,pipeline+memory的東西是重點,往年清大都有一題是計算機算數的,比較多是浮點數,今年考加法器爆炸QQ,有時候會蹦出沒什麼人知道的東西。
OS:清大的OS很活,要真的很熟練有思考過背後的設計原理才能拿高分。
交大:
交大倒是真的沒什麼好抓範圍的,研究所六科裡面交大什麼東西都考,要形容的話,交大就是用題海來測你的程度,所以交大的考古題也很值得用來練功。
數學:近幾年都是手寫居多,今年算簡單(我是用大家的角度來看,我當然還是很多寫不出來= =),離散有時會出到黃子嘉下冊的東西,線代的話下冊的東西考蠻多的。
資結演算:近年都選擇題,今年要一個題組全對才給分,大概是掰了。
計科:也是近年選擇題,也沒啥好說的,就是深廣,想拿高分就多讀吧。
心得:
雖然沒啥發言權,我是認為研究所倒是不算難考,但也不是隨便準備就能上。個人覺得本科要拚四大最起碼要讀六個月、非本科十個月(這時間是假設你基礎中等以上,且準備時間起碼每天5小時)。
不要去相信啥準備一個月、10天的豪洨文,那些人不外乎本身就是112學生,基礎好然後數學or演算很強的人。不夠強的請乖乖練功,如果大四上才準備的話,真的可能修一兩堂課就好了,然後準備到一半時就可以先做一次交大考古題了,可以看看自己的不足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