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理性,其實並不是一般大眾娛樂作品所說的那樣,屏除情感,只剩下機械式冰冷的思考模式,這個不知道多少年前的過時論點,老早就被哲學家、科學家與心理學家給聯合推翻了;簡單來說,形容一個人很理性,基本上意思是接近「了解這世界的運行規則」,知道事出必有因,並且會試圖找出那個原因是甚麼,讓自己更能對症下藥解決而已。
對一般人來說,像是喜歡或是討厭一種東西,其實都是經過邏輯分析的思考,這種抉擇會經由情感表達出來並安插一個看似能說服自己的合理解釋。舉個例子:一個人喜歡上了不可能喜歡自己的對象,如果夠理性的話,她會知道自己終究無法操控對方來喜歡自己,那麼她所要做的就是放下執著,擴大生活圈,尋找其他更可能與她契合的對象才是。如果沒有這種思維,隨意套用詞彙,把人任意區分理性與感性兩種的話,結果就是會得到極為粗糙且錯誤的膚淺認知。
以我自己來看,真正理性的人,不會強求自己不可能達成的事物,懂得適時收手,把精力投注在自己確切能夠做到的事物上,以平常心看待一切結果。這並不是去除或是壓抑情感,而是一種擁有理性光輝的情感;理性與感性,從來就不是互相對立的兩面存在,而是「理性的情感」與「不理性的情感」這樣的分別而已。
在某些環境之下,理性的情感會比較吃香;在另一個不同條件的環境之下,可能不理性的情感會比較適合生存;理性並不一定比不理性還要好,純粹是看當下所處的環境,適合以哪一種思維行事,以及自己想成為甚麼人而定奪罷了。
像是我因為本來想打在啪啦,卻因為字數限制85字,覺得麻煩而打在日誌上面,就是「覺得麻煩」這樣的情感發揮而改變作法,這就是情感的作用,幫助我們對周遭所接受的一切做出適當的反應,而不是不顧一切,不知變通地強行做下去。
一個缺乏情感的人,基本上是對周遭反應遲鈍、不懂得隨機應變的人,這並不是理性,而是壓抑自己情感,扼殺自己與生俱來、獨一無二且珍貴的靈魂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