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抱怨最多的人,往往也是為別人找最多麻煩的人。
抱怨別人,其實說的就是自己
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聖經
那個人為什麼這樣對我?你百思不解。為什麼他會有那種表情?為什麼他會說那些話?為什麼他用這種態度?一連串的疑問搞得你心情煩悶。
事實上,你說的那個人就跟你我認識的多數人一樣,他們並非絕對理性,他們可能充滿自私、偏見、嫉妒、情緒化,甚至喜歡吹毛求疵。這是大家首先必須明白的,不管人家怎麼對你,與你不太相干──而是與他們自己有關,那不過是他們自我的一種投射,不必想太多。
以前我曾責怪一個自私的同事:「你真是不負責。」然後他這麼回我:「你是在說自己吧!」
現在我明白他是對的,那只是我的「投射」──我的確也不想負責。
人常不自覺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別人身上。以己度人,比如自己喜歡說謊,就認為別人也總是說謊;自己喜歡的事,以為別人也喜歡;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而敏感多疑的人,則往往會認為別人不懷好意……。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投射效應」。
由於「投射效應」,我們可以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來推測這個人的內心。有一則大家熟知的故事。
蘇東坡和佛印面對面打坐,蘇東坡問佛印:「你看我坐的樣子像什麼?」
佛印說:「我看你寶相莊嚴,像一尊佛。」
蘇東坡大喜,故意損佛印說:「可是我看你卻像一堆牛糞。」說完哈哈大笑!佛印卻只是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