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3 GP

文章轉載 - 地產地消,從四大改變認識真實滋味

作者:鬼才│2015-01-23 19:38:41│巴幣:26│人氣:150

以下文章轉載自此


堅持古老的食物交易方式,義大利人特別重視「吃認識之人做的東西」,他們不被「吃好的」菁英化美食主義牽鼻!從自己下廚到地產地消,從四大改變感受「吃得好」的口口珍貴。

在臺北,外食十分方便,在義大利生活,跟著婆婆學做菜、上市場採買,發現廚房與市場裡有挖不完的寶,更有代代傳承的智慧。這幾年在廚藝課程中帶著學員們手做義大利麵,從揉麵、擀麵開始;佐麵的肉醬、番茄醬也自己來,通通從原料開始動手做。過程中,大家慢慢體會每樣東西的製成是要花時間的!自製的番茄醬絕不會紅得鮮豔,也沒有人工假甜,但番茄、大蒜、羅勒該有的香氣滋味,一樣沒少;麵粉和雞蛋兩種原料的手工麵條,製作費時費工,賞味期兩天,那外面賣的麵條怎麼可以如此便宜、保存期又能長到天邊?這到底是為什麼?

買賣認臉,作價、作值的溝通


親身參與食物製作,才會瞭解食材到成品的每個環節,真正認識原味、知悉成本、懂得控管品質;辛苦做出來的口口珍貴,我們開始捨不得浪費,並學會質疑放不壞的食品裡到底加了什麼,不吃顏色奇怪和味道假鮮的東西……只有在家自己動手,才能享受安心真食物。


義大利人特別重視「吃認識之人做的東西」這回事。他們喜歡開車到牧場買牛奶,那裡自產自銷,生產流程透明,酪農會告訴你最近季節改變,連帶影響牧草的生長,擠出來的牛乳顏色也跟著不同;城裡多數烘培鋪子都是前店後廠形式,客人在前面店頭買,老媽媽、師傅們在後頭工作坊忙碌穿梭, 架上賣完直接進廚房取,新鮮溫熱直送。沒有中央廚房與長途配送,食物里程數極短,來源單純;從另一個角度想,「認臉做生意,價格不是購買時的唯一考量;買賣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利字不在前頭,信任擺第一。」義大利這些古老的食物交易方式,在工業與資本主義社會被視為落後、食安問題頻傳的今天,卻顯得彌足珍貴。

「吃好的」不等於「吃得好」


美食主義在現今社會裡有被「精英化」的趨勢,「吃好的」暗喻花大把鈔票進名貴餐廳、買得起高級食材,但在義大利生活幾年下來發現,安心好食物不一定貴,而且想要吃得安心、吃得好,生活需要做四大改變:

改變一、從自己下廚到判斷餐廳


在一次對談中,慢食協會的佩屈尼先生和當今擁有最多米其林星星的法國名廚艾倫.杜卡斯(Alain Ducasse)不約而同提到:「想要『吃得好』,我們必須重新發現上市場採買與動手做菜的樂趣,也要扭轉以方便省錢為優先的思維,再一次思考食物系統。」幾年廚藝課程下來,學員常告訴我,從完全不做菜到嘗試動手做,跨出這個門檻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難,而且樂趣無窮。

我們鼓勵自己下廚不等同拒絕上好館子,若能經常自己烹調,絕對有助於判斷餐廳好壞、分辨葫蘆裡賣的是「吃好的」菁英思維,還是「吃得好」良心事業?

改變二、主動的消費方式


同一個地方可以買到所有東西固然方便,但大型商場裡,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溝通被截斷,上架基於商業考量,不一定買得到順應時節的食物。(撰文、攝影/楊馥如)


____

文章還沒結束,剩下的要去看雜誌"鄉間小路"

但光這段我覺得已經講出很多重點

台灣這幾年不僅過度倚賴食品工業,天性又使我們愛打價格戰,還有政府的控管失靈,許多因素導致我們吃了一堆黑心垃圾

除了制度面上的問題以外,我覺得大部分台灣人也不太了解食物

所謂對食物的了解不僅僅是價格跟烹調,還有關於食物的產地、製造流程、時節、料理歷史,還有一顆崇愛美食的純樸心靈

這篇文章令我很有共鳴是因為英國名廚奧利佛也在推廣相同的概念

自己種植或養殖,如有購買則了解購買來源,在地生產在地食用,料理簡單又美味的食物,享受烹調過程,藉此增進和朋友、家人、愛人的關係

我覺得現代人對這方面的知識其實很貧瘠,如果大家都有下廚和傳統市場採買食物的經驗,就會知道一瓶29元的醬油不能買,還有一大包豬肉不到50塊之類的

更重要的是,當整個社會對食物的熱愛從吃的過程進化到製作的過程,我們的食安問題就會減少很多,也會省下許多食物的冷藏運送費用

多多下廚,並做點功課,購買安全有保證的食物,了解生產地的工作環境,都會對我們整個社會有幫助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72373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4 篇留言

彗星弧光
吃的不只是食物

而是一份真摯且濃郁的感情

01-23 20:19

鬼才
也許囉XD01-24 18:35
月巴豆頁 楊伐善
台灣東拼西揍 都學不到精髓阿~

01-24 15:44

鬼才
文明病一堆01-24 18:35
問默
文化不同,外國那一套施行於台灣大概很難成功。如果多數人在時間與心力皆能負荷承擔,那麼注意到食物背後衍伸的議題,就可能有發展的機會。然而,現代生活的忙碌,社會結構產生變化,賺錢速度都比不上零碎的生活開支,何況要提升生活品質了,甚轉而注重實務的一面。且對於台灣本地來說,健康的食物真的很難找,光是要找近乎無汙染的食物幾乎不可能,縱然是有認證的蔬果,也僅對於在採收期前幾個月不能噴農藥做出限制,因為農藥噴灑需要成本,水溶性的固然有效,但不比油溶性來得持久,所以最終仍回歸至一個問題「農業也要生存權」身上。最後,我不認為餐廳代表菁英化,它代表的不過是一種作業標準化的流程,而在某些重要場合,餐廳的選擇是必要的。加上,人的心態才是重點,如果爆出食安危機,就說這是政府監督不力,未免太過,事情終出自人為,政府並不是全能,何況如果因為是大廠而相信其品質,基本上完全是出於雙方的互信,何況真要政府告訴你這是安心才能吃,那麼菜市場豈就不用做生意了。重點是現代商業行為的劇烈改變,無疑已經大大逾越對人的信賴原則與維護生命原則,那麼,重點何在,一切充滿各種利益與糾葛。

01-27 08:13

鬼才
其實比對國內外對食安的控管,台灣確實做得不夠

以比例來說,我們的食品稽查員只有國外的五分之一,還得由"警察"去查,這根本亂七八糟,而且產地規劃也做的不足,看看人家瑞士是怎麼做的

爆出食安問題是很多層面,政府是其中一環,業者本身也是其中一環

其實很多時候都只是觀念問題,就看台灣人對食安的重視程度,如果都只是嘴上說說,那當然沒什麼機會改變,但如果大家開始認識產地、自己種植部分蔬果,久了市場機制也會產生變化,地產地銷才有可能成功

01-27 20:49
毛毛
這讓我想到料理鼠王,老鼠對料理的熱愛~
上文介紹義大利的料理過程,這和自古以來(中古莊園經濟)以及民風(生活慢慢來)有關
他們對食物的認識與熱愛,在忙碌的台灣生活的大眾都要好好探索、了解。
但就看有沒有時間去深入了解資本主義、重商主義、食物里程……等等問題(大部分人都嫌麻煩,難怪食安出問題)

01-28 10:17

鬼才
這真的跟民眾觀念有關,大家對蔬果和肉類其實不熟悉,只熟悉料理,自然沒辦法去判斷那些料理的好壞01-28 18:31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3喜歡★qqazzcv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生活的日記亂寫... 後一篇:迪士尼90周年特展!展覽...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MoeTako米娜
想認識多一點朋友 歡迎小屋追縱交流OwO!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07:23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