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8 GP

「我只是想要和平,代價是要追求戰爭和醜陋權力,這樣子的我算是對的嗎?」

作者:長信│2014-06-29 19:55:33│巴幣:24│人氣:348
銀河戰國群雄傳裡面有句話
「我只是想要和平,代價是要追求戰爭和醜陋權力,這樣子的我算是對的嗎?」

國師回答
「我是不知道怎麼樣算是正義邪惡,但是想要把天下集中在手的人,他絕對無法稱為好人」



=心靈控制=
 
奴化:
政府或上層階級等權力者,透過媒體、廣告、教育對人民灌輸「虛假意識」,
令大眾盡可能的對社會問題的真實狀況無知-因為問題的一大主因就是保障他們「權力」
的當前社會制度。

教育制度使人民能剛好夠聰明來成為所屬社會的螺絲釘、
又夠笨去接受企業及政府的剝削、壓迫、貪汙、官商勾結…。

同時鼓勵人們致力去競爭追求權力者
所給出的具有優厚條件的稀缺職位-稱為「利出一孔」策略,
如此一來為數眾多的中下階級人民就會盡力去討好權力者,
以爭取這些稀少職缺,來讓自己也能夠晉升上層階級。

對於威權統治者,奴化的手段還包括有血腥鎮壓、屠殺、暗殺等迫害來製造恐怖,
將可能危害到統治者的思想書籍、知識份子、民間的菁英領袖徹底消滅…。
 
泛道德化:
讓反啟蒙、缺乏知識性的規訓、教條成為主流的道德價值判斷標準,
如以古藉經典中的典故作為做人處世的典範-不探討背後的邏輯性意義,
只強調背誦與仿效古人;
在政治上則是將國家社會的興衰歸因於統治者或領導人的個人道德操守問題。

泛道德化一旦成為一個民族的主流思想,就會降低人們的批判思考能力,
也讓社會問題的真實原因-社會制度、經濟模式-始終成為人們思考的盲點。
 
輿論控制:
控制媒體、搶奪「話語權」-即公眾討論的主題與思考的方向、
選擇性透漏對權力者有利的資訊,並過濾對權力者有害的言論…,
長期下來就能影響多數人的思想和決定,遮蔽人民的雙眼,
縮限人民的選擇-「選舉制度」也只是一種「障眼法」,
因為真正想要試圖改變這個不公平的社會體制
與經濟模式的人們根本難以在大眾媒體上曝光,
更不用說成為選票上可以被蓋章的候選人。
 
打造形象:
許多極具創造力的人們,被雇用來強化消費者對企業的信心與好感度,
讓企業與許多正面詞彙產生連結:如專業、環保、活潑、夢幻…。

企業背地裡所做的卻有可能儘是跟這些形容詞完全相反的事。
「許多人會誤以為公司企業就像平常人一樣,
 他們以為公司企業有感覺、有政治立場、有理想信念…,
 其實公司企業什麼都沒有,只有財務報表。」
 
愛國主義:
與「宗教灌輸」功能雷同,用以強化人民對權力者、及其統治下的政府的認同感,
常與「種族主義、民族主義」結合,使人民對特定國家產生無比仇恨,
並自願投入戰場,去殺死位於其他國家的從未認識的人們,且為此感到驕傲和光榮。
 
「愛國主義是一種疾病,它隔離了人們。」
 
「我的國家就是全世界,而我的宗教是善行。」
 
製造恐懼:
政府透過情治單位對社會運動人士進行監聽、監視、將其污名為恐怖份子,
或是政府、財團透過「策略性訴訟」來製造抗議人士的心理壓力,
都是常見的權力者製造恐懼的手段。

威權政府則直接對社會運動者進行逮捕、囚禁,或槍決以殺一儆百…。
 
阿諛諂媚:
當一個人握有極大權力時,無論其能力高低、品性好壞,
其下屬當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善於巴結、阿諛奉承的人們-被稱為「搖尾系統」

這是一種為了權力的爭奪、及受「奴化」影響等所產生的人類行為。
掌權者面對這樣的一群人,長期處在這種阿諛諂媚的環境裡,
也容易失去客觀理性的判斷力,而漸漸變得「自我感覺良好」、腐化…,
最後阿諛諂媚者往往也就會比起其他人更受掌權者的青睞而更容易進入組織機構、
部門的權力核心,並導致整個組織的腐化。
 
分化:
如先前所提到,這個經濟模式本身會依個人的財富、背景將人們區隔到不同的群體,
此外權力者也會製造人民之間的分裂對立,
使人民無法團結,削弱分散集體的力量,來更容易加以統治、鞏固權力-「分而治之」
 
標籤化:
將特定族群、文化、或某種思想…,貼上負面標籤,
並加以排斥或敵視。
「標籤化」可以令人們快速誤解、並否定一樣新事物,使人變得僵化固執。
 
煽動情緒:
可以令人們降低理性判斷能力,
結合「標籤化」後更容易將人們進一步引導到「仇恨」、並加以「分化」。
或是讓人民對社會的不滿轉化成單純的情緒發洩,
停止對社會真實問題的檢討與思考改進。
 
民粹主義:
指利用人民對權力者、政府的不滿、怨懟,來反過來控制人民。
空有口號,卻不指出並解決社會問題的真實核心,
單純利用人民的憤怒來取得政權或政治利益。
 
堅決否認:
當政治人物或公司企業的惡行遭到舉發時,
「堅決否認」是一項利器-當態度堅定就會使更多人更傾向願意相信自己。

在這個惡性競爭的社會上,承認的錯誤容易成為競爭對手攻擊的要害而被刻意渲染,
並讓社會產生負面觀感,危及一個政黨、企業及個人的前途-錢途,
堅決否認犯錯經常是一種維護權力、持續獲利、或求生存的手段。
 
不解釋:
是政府、財團經常使用的手法,
在公告政策、決策時只以「專家分析評估後所作的結論」等輕描淡寫帶過,
卻始終不解釋政策的研擬過程、不回應遭受質疑處,
來達到迴避爭議問題、掩飾可能存在的利益輸送黑箱作業,
也讓質疑者、抗議者難以抓到一個明確的施力點來進行反對。
 
轉移焦點:
從社會問題中獲得好處的受益者,
透過「輿論控制」把議題的焦點從問題的真實核心,
轉移到一個無關緊要、對受益者本身危害較輕的「假議題」上,
讓問題的檢討失焦,不斷停留在假議題上打轉,
以為了防止問題真正被解決而損及受益者們的利益。
 
分散注意力:
讓人們身邊圍繞著各種娛樂和「超常刺激」,
或讓人們同時必須關注好幾個重要議題,來分散人們的注意力和集體力量,
降低人們對個別事件的影響力。

如此一來,政客、政府與財團就能更加不受阻擾
的推行普遍遭人民反對的政策、讓許多的民眾抗議行動最終不了了之。
 
拖延:
政府或企業表面上承諾將會認真處理遭民眾抗議的問題,
同時配合「轉移焦點」、「分散注意力」等策略,
當議題的關注度經過長時間的沖淡後,
人們就會漸漸忘卻那些曾經被答應要解決,之後卻「跳票」不了了之的問題
 
複雜化:
在政治上、學術上、職場上…,掌握特定知識或關鍵資訊而得以擁有權力地位的人們,
刻意將自己的知識複雜化來增加他人的「學習成本」,
以來維護自己的「專業」地位及保障自己的競爭優勢。

或是政府、企業、銀行,透過將決策過程「複雜化」
來掩飾種種剝削大多數人、圖利少數人的政策或惡舉,
使人民自覺「低人一等、不懂經濟學」…來防止人民的參與和干涉。
 
專家與學者背書:
專家或學者,在這個「金錢經濟」社會裡都是可能被收買的,
而這個經濟模式本身就是「獲利」導向的,「專業」或「事實」都是其次,
並且往往要向利益讓步,如何辨識「背書」的專業或真偽,
就如同許多的問題一樣在當前經濟模式下是無解的,是一個「假議題」。
 
溫水煮青蛙:
人們對漸進式惡化的社會問題與環境問題產生了適應性,
降低了警覺性和反抗意識,直到事態持續發展成為嚴重的危機和痛苦時,
人們已經變得更加沒有能力去挽回局面:
推翻當前的獨裁苛政、反抗惡劣商業條款的剝削等。

甚至被媒體與教育洗腦而認為反抗不會帶來更好的結果,最後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自我規訓:
是「奴化」與「泛道德化」等教育的主要目的:
讓人民對社會制度問題的不滿,
轉變成「人民對他們自己的不滿」-因為自己不夠優秀、修養不夠好、
不夠努力工作學習、沒有將美好的事物「吸引」過來…等等,

才會淪落至如此貧窮、不快樂。-「正向思考」就經常被扭曲並引導到自我規訓。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指當以下幾種條件同時成立時,被害者會對加害人的威脅及迫害行為產生同情、認同,
甚至協助加害人:

一、加害人握有極大權力,足以掌控被害者的生活以至生存,
  被害者感到無力改變這種處境;

二、加害人對被害者表露出自己心有苦衷、情非得已的一面;

三、加害人對被害者施予小惠;

四、被害者沒有太多管道接觸外來的不同訊息。

當這些條件成為部分掌權者刻意對人民、公司職員施展的手段,
就會使人民、員工持續主動的去合理化並接受政府、公司的壓榨、剝削。
而當 RBE 思想被積極散播得越廣,上述第一、二、四種條件就越難以成立,
防止越多人陷入「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公益慈善:
無論是人們誠心的慈善付出行為、或是背後帶有「獲利」目的的「慈善消費文化」,
當中存在著一個人心盲點是:
忽略還要去改善造成各種悲劇的問題源頭-當造成悲劇的環境一直沒有被改變,
「慈善」就變成了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行動,
麻痺了人們對問題癥結的覺察能力-進而鞏固整個社會經濟制度的「不平等」,
也讓誠心付出的人們真正想要消弭的貧窮、腐敗問題永遠還在持續下去。
 
「該做的是去建立一個讓貧窮沒有辦法發生的社會,
 但這種看似『美德』的慈善行為,反而在阻礙這種社會的實現。」
「最惡劣的奴隸主,是對奴隸仁慈的奴隸主,
 因為這使得身受其害的人,看不出整個制度的可憎之處,
 也讓思考這個問題的人看不清真相。」
 
幸福假象:
政府控制媒體,持續播送信心喊話來讓人民沉浸在「自我感覺良好」;
企業塑造的「消費主義」到整個經濟模式的「金錢至上主義」
都在灌輸人們只要努力獲得夠多金錢與特定數量的各種財物就能得到幸福。

但這個社會的真相,就是永遠會有人負債、未來更多人將失去他們的財產、
失業及貧窮人口只會持續上升…,只有謊言、腐敗、匱乏與不幸將永遠與我們同在。
 
民主假象:
今天「民主」的整個運作的核心,
極度仰賴人民的自覺與獨立思考判斷能力,
但今天的教育制度卻又在極力抑制、抹殺這種智慧;
另一方面權力者又已經掌握了上述多種的「心靈控制」技術。

光這兩點就使得「透過註定被金錢染指的選舉」、
「寄望可被金錢收買的政府」、或任何在這個經濟模式框架下的改革行動,
都很難產生具有實質意義的改變,只有跳脫、超越這個舊經濟模式,
才有辦法到達今日「民主」所追求卻又一直無法達成的理想願景。
 
自由假象:
如先前分別在「獨裁」、「糟蹋天賦」、「精神疾病」、「自殺」、「城鄉差距」
等條目談到的,這個經濟模式中絕大多數的人
人生沒有多少選擇-從小受困於不符「人類需求」的「教育體制」,
年長後則是受困在「工作」的壓力及痛苦中賺錢維生。

「選舉制度」、「利出一孔」與「自我規訓」
等則是讓人們繼續抱持能自由選擇未來或向上層階級流動的幻想。

真相是「金錢就是權力」、「劫貧濟富」、「文化資本」
等種種因素早已更加鞏固了這個經濟模式的「社會階級」與「經濟奴隸制」。

「自由」跟「民主」和「進步」一樣都是在這個經濟模式中最常見的「話術」。

當人們逐漸認識到更進步的 RBE 模式以後,
或許也更能領會真正的「自由」應該是什麼樣子了。
 
進步假象:
今天科技不斷創新、自動化生產力不斷提昇、世界上充滿千般萬種的產品、
人們擁有豐富的物質生活、醫學發達、世界人口在過去一個世紀裡上升了十倍…,
全是拜人類對「科學方法」與「石油」的發現和運用,
「金融貨幣-市場經濟」今天只是不斷透過「不平等」的方式,
去瓜分在這個進步過程所創造出來的成果和財富,
與留下數不盡的至今所談論到的及以下將繼續談到的副作用。



轉自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49290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5 篇留言

墨村 良
這是你寫的嗎

好深奧=w=

06-29 19:58

長信
才不是勒 最下面連結要看哦06-29 20:00
王小明
然後被奴化的人還會跳出來指責覺醒的人,
認為他們帶來混亂XD

06-29 20:56

長信
所以我常常會想
「我只是想要和平,代價是要追求戰爭和醜陋權力,這樣子的我算是對的嗎?」
[e18]06-29 22:39
太陰神教教主-蕭顥
精闢好文

06-29 22:06

煙嵐
我還是期待君主國就是了.......

06-30 08:06

長信
「內閣不善而可以更迭之,總統不善則無術變易之,如必欲變易之,必致動搖國本」。06-30 19:28
長信
這樣子你會31歲就死哦 XD06-30 19:28
煙嵐
31怎算的?

06-30 19:40

長信
自己搜尋 宋教仁 囉 XD06-30 19:41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8喜歡★a7671410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心得】看門狗 雜感... 後一篇:哈囉李敖 Part. 4...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aa1357932大家
各位有空可以來我家看看畫作或聽聽我的全創作專輯!看更多我要大聲說43分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