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淨
以妹子來比喻 (被揍
冷的訊源聽起來比較理性解析,人聲偏向凹陷 如 iaudio i7 i9
暖的訊源聽起來比較感性有感情,人聲暖和 如 KENWOOD 家的F504
乾淨的訊源聽起來就是一杯白開水,你給他什麼東西撥放出來就是什麼,不會偏向任何一邊 如 APPLE系列的任一音樂撥放器
聲音的聽感在這裡並不會帶給訊源任何正負面的評價
因為這都是各有特色的,只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沒有最好的
例如你想聽人聲 卻拿iaudio i7 在那邊聽半天絕對是沒有好效果的
但i7 不好嗎?? 卻不是這樣子
最後訊源也會有推力大小的問題,若是推力不夠的話 可能一些高抗阻的耳機就會推不太動
第三個是 ------ 耳機的線材以及可更換的材料
大致上耳機使用的線材為兩種 銀 銅
銀線具有高度的解析力,可以讓高頻非常明亮在細節表現中勝過銅線並且帶來相當強烈的空間感
但銅線就一無是處嗎?其實不,銅線跟銀線類似互補的關西,銅線具有非常好的下潛,聲音醇厚中,低頻穩重而溫潤耐聽,雖然高頻沒有銀線明亮,解析更是完全輸給銀線,但兩者都有可取之處,建議看每對耳機的不同"個性"來做搭配才是上上之策
除了線材可以更換之外,耳機的3.5接頭端子也可以更換
大致上分為兩種:
鍍銠端子
(本圖為本人自家拍攝 TF10配鍍銠端子)
跟鍍金端子
(本圖為本人自家拍攝IE80搭配的鍍金端子)
鍍銠端子走的是解析的路線,高音光澤明亮,適合聽樂器、交響樂,但也有人喜歡這種拿來聽人聲
鍍金端子解析比鍍銠差了一點,但感性比鍍銠端子多,比較偏向雜食性,可以較為適合聽各種音樂
對於自己的耳機了解其特性之後 可以自由自己搭配線材與端子來打造屬於自己的耳機!
TF10 + Oyaide HPC-UE +鍍銠端子
讓本來解析冷靜的TF10 更加的冷 讓耳機的特性盡可能發揮
聲海IE80 + 黑曜石 + Viablue 鍍金端子
讓充滿韻味的IE80的低音重砲更加濃厚下潛,陣陣的低音不再是打在耳膜上,而是打入聽者的內心中
以上是小弟才學疏淺的搭配
![]()
最後一個我要說的是耳機擴大機
(圖為本人目前隨身會帶著的隨身耳擴)
為什麼要把這個看起來好像很酷的東西,擺到最後一個說呢??
其實是因為這東西若是只是小幅度的升級
是近乎完全無感的。
在整個系列下來,可以說是CP值最低的,它雖然重要,但要是沒有好的訊源它也沒辦法做些什麼,它雖然重要,但要是它的推力不足以推動你的耳機,它也沒辦法提供什麼實質上音質的提升
而且若考慮到隨身問題.....
你也不可能帶著太大的東西跑,最多是一塊磚塊的大小為極限
這個時候好一點的耳擴,大概都是非常貴
恩....大概10張小盆有起跳,往上跳。
但我認為隨身的擴衝這麼高....其實不是說很理智
第一點原因: 你出門在外,多帶一個擴已經是個負擔
第二點原因: 出門在外邊走邊聽其實會不自覺的把音量調高,其實非常傷害你的耳朵,尤其是你還有上擴大機的時候
所以我比較推薦想要隨身都有著一塊擴跟者的朋友,可以做到有明顯提升效果的擴就好
不用衝頂....
因為各種家用擴
(中間為自家的擴大機 下方為要聽一首幾GB的歌才用的到的訊源)
一定都比你的磚頭還厲害
花大錢衝一個破磚頭(比較起來),不如買個好家用耳擴 來的實在
最後要提醒的就是,入坑前,一定要去試聽想要的耳機,多多爬文看看這東西是不是你想要的
不要一股腦的聽別人說這個好就衝了下去
會後悔的.....!! 尤其是聽感這種東西是非常主觀的東西
建議一定要去各大有名的耳機店試聽!!
以上提供個人一路玩上來的感想 希望能給有興趣的看官們一些體會與幫助^^
感謝收看!!
10/29 補上兩個耳道的心得文
首先是TF10
其實當初我是要買SONY的三單體耳道耳機 但很幸運的(?)
那時候TF10瘋狂跳水阿,試聽之後整個音場可以說是廣大的不可思議,於是就把它抱回家了(?)
剛開聲的時候TF10可以說是悲劇中的悲劇,原廠線材不是很好,人聲中頻凹陷殘缺,雖然音場大到不可思議,但感覺好像坐在音樂廳中央聽音樂,而人在距離你很遠的台上,沒有拿麥克風對著你唱歌
而且最悲劇的是很像是瑕疵品一樣,剛開聲單體好像根本沒有運作,非常小聲,把音量轉大之後好像有好一點但過一陣子又會回去,非常奇特
大約過了50個小時逐漸開始感覺耳機有RUN,開始TF10的解析力出來了,能比較享受你的音樂,但非常可惜的是中高頻還是偏乾澀
再來說到低頻,低頻由於我的訊源推力不是很足夠,推出來的聲音並不是很理想,雖然TF10有三個單體,其中有兩個單體負責低頻的部分,但還是並不是很理想
100小時之後我把訊源換成推力稍微強一點的IPAD然後上擴之後,低頻就整個出來了,有兩個單體控制低頻,這低頻是具有攻擊性的,而且拳拳到肉,高頻的解析力也出來了,只是中頻人聲還是非常悲劇
果斷之下我找了Oyaide HPC-UE這條線,這條線在台北購入的,雖然不敢說:挖!!! 這條線真是神線阿,這一定是唬爛的,只要在網路上爬文看到這句話請跳過
但這條線真的很滿足TF10玩家的需求,它將人聲拉近,雖然音場比起原廠的遼闊無邊的感覺好像有所縮小,但將本來好像隔了層布料唱歌的歌手,把那層布掀掉,讓人聽起來更加舒適,雖然整體TF10的配帶感還是很差,但不失為一個很不錯的耳機
P.S. 我更正一下,的確有條線可以很神,而且可以把TF10就像是換個耳機一樣,往上提升到滿等的感覺,那條線叫做"感恩線" 據說是全球限量,而且幾年前就完售現在應該是完全找不到了
再來說一下IE80聲音的感想囉
剛開聲的IE80低音頻如爆炸般在我的耳朵炸了開來,不夠收斂但卻不會太多到令人難以忍受,耳機旁有個能調整低音頻的旋鈕,共有數段,一段的低頻剛好在能震撼人心的量。
中頻部分,只能說是不突出,但比我的前任TF10的冷聲帶有感情,或許是爆炸式的低頻蓋過了中頻部分?但整體來說人聲是靠前的,但這讓我有點小小失望,雖然我並不是需求人聲而追求IE80,也知道他的確不如SHURE幾款強調人聲,音場也不像是TF10寬廣,或許是尚未RUN開吧!
經過約15~20小時的RUN 機,一開始爆炸般的低頻逐漸收斂,甚至有點消失的傾向,不知道是一開始低頻太多所導致我的錯覺,亦或是聲海IE系列的耳機RUN的傳統一般這低頻收縮的過程?或許持續拜入更多款或是往更上層的IE800邁進才能解除疑惑吧!
50個小時後,低頻逐漸回升,最後到了一個極佳的地步,低頻渾厚有力但是深沉,少了剛開聲的囂張,但是低頻聲卻咚、咚地,透過耳道、耳膜深深打入聽者的心,聽起來有種截然不同的震撼感
100小時後,低頻的改變不是十分明顯,但是透過調整音量或是接上擴大機,靜下心來聽多少能感受到低頻又在下沉了點但仍然渾厚,只是這改變量不明顯,若只是走在路上帶著耳機路邊又有車子呼嘯而過是比較感受不出來的
中頻部分在經過100小時RUN IN後 很明顯靠前了,也得到了延伸,成功地更加動聽了些,但是聽些人聲較為靠後方的曲目還是讓我有些許失望,好比如EGOIST的 The Everlasting Guilty Crown 其中的BGM 還有低音在IE80的催動下十分震撼,但人聲就真的稍顯無力
高頻部分,由於剛開聲的我是在星巴克開箱,當下也是太過開心而忘記仔細去聽,後來想去的時候已經過去一天了,於是沒有剛開聲的心得
不過這部分真的十分有趣,IE80的高頻是有彈性的,就像是怎麼拉也不會扯斷的超級橡皮筋,RUN IN的過程就像是把這條橡皮筋每分每秒地往兩邊拉開,一點一點地延伸
100小時之後,在我用日本知名的某個音樂製作軟體,也就是某音,又叫做初某的裡面有一對雙子搭檔去催動高頻,來來回回的讓這兩位飆高頻,當下的我的感想是:RUN開的高頻它的延展性十分足夠,彈性十足,就像是把橡皮筋拉到緊到不能再緊一彈就斷的情況下,大膽伸手去彈它卻驚愕地發現它仍然在來回簡諧震盪沒有斷開,整個RUN開的過程就像是孔雀開屏,慢慢地一點一點展示出來IE80的威力
200小時之後,和100小時的時候配備起了點變化,我入手了大電流的隨身擴,上了擴之後很明顯的已經具有高解析的IE80能將樂器跟人聲更加明顯的分開,雖然是說分開但也並不是整個歌曲分崩離析,而是你能聽清楚每一種聲音的細節,例如這鼓手是在打哪個鼓,吉他手獨奏的每個音符都清晰有力,低音的更加富有彈性,用皮膚來比喻的話可能本來是青壯年的肌膚,上擴之後就是18歲青春少女的肌膚那樣,IE80並不是個直推很差的耳機,但上擴之後,更能發揮出他的威力
這是款好耳機,本身的價值我認為CP值是非常高的,非常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入手
P.S. 最後上幾張自己的手繪以免有人說我到處嗆人骨架不對臉部怪異 自己又不會畫 ˊ_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