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 GP

文本創意開發- 從「炎帝本位」重新演繹「共工怒觸不周山」

作者:玦晴│2012-06-15 13:39:45│巴幣:2│人氣:936
壹、   動機

一、     【緣起】
  這次報告的起源其實很唐突,但是也很有趣。起初我們三人的構想,原是想利用某兩個有連接點的故事來做新文本的再開發,但經過數次得討論,都遲遲找不到滿意的題材;於是某天下午,便前往圖書館去尋找新素材,並且改變了內容核心:想以短小的中國神話或寓言為目標,來研發新文本。沒想到找了幾個小時,依然沒能達成共識;於是我們坐下來,重新討論基礎模型的範圍與種類,也冷靜的思考一下找不到共識的原因。討論的過程中,說到了「女媧補天」的故事,在中國神話裡,這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也恰巧成為這次報告主題的「導火線」。

  說到「女媧補天」,我們談起補天的原因,最初出現在我們腦海中模糊印象是:「因為支撐天地的不周山被水神共工撞倒了,在與火神祝融的激烈打鬥中,敗下陣來的他憤恨不平因此怒觸不周山……」我們三個人靠著兒時的微薄記憶,七拼八湊得想把整段故事想起來,但是在一個無心的疑問下,使得報告的主軸漸漸有了雛形。儘管我們對「女媧補天」的原因有著似有若無的了解,但是對於「水火大戰」的原因卻一無所知。於是『共工為什麼要和祝融打架?』的愚蠢問題,撥開了這份報告的迷霧,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基礎問題,讓我們栽進「共工怒觸不周山」的世界裡。

  從「女媧補天」到「共工怒觸不周山」,我們歷經了顛覆過去記憶、推翻既有認知、尋找其他可能、重新統合想法、跨本位重製的五個過程。在圖書館裡孕育出的想法與問題,就在圖書館裡尋找答案,幾個小時的翻書與整理,才真正找到了這次報告的核心與開發主軸。就像課堂中所學習的:先觀察已存在的舊文本,再用最簡單、最單純的思考去,並提出問題,然後根據問題來強化背景知識,最後使用重新定義的方法開發出新文本。我們以舊文本的故事主軸為經,背景知識為緯,再用新的角度與手法重新剪裁組合,將舊文本加以延伸,擴大新文本的領域,重新去解讀舊文本,進而產生不同以往的新文本。

二、     【方法】
1.   找出故事原型:誠如前面所說,當天我們對「女媧補天」的原因做出發想後,就開始去尋找資料,於是以《淮南子》做為參考。但《淮南子》中,卻告訴我們「女媧補天」與「共工怒觸不周山」是完全無關的兩回事,著實在我們心中投下了震撼彈,幼時不可靠的記憶,終於出現裂痕。原來,「女媧補天」並非我們所想的「共工怒觸不周山」,且依照《淮南子》的說法:被撞倒的不周山並沒有被修復,因而產生江河皆向東南而流的現象。在與基本認知產生出入之後,我們把問題的核心轉向「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因,在怒觸不周山之前,我們都知道他與「火神」大戰,因為戰敗憤而撞山,由此延伸出「為何大戰?」的問題,便轉而尋找「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原型。

2.   觀察舊文本:所謂的神話,是那些沒有歷史真相作證明的故事。古人利用「神話」來解釋「大自然的現象」,由口頭傳頌,流傳於世,也因此眾說紛紜。我們為了找出「共工與祝融大戰」的原因,去翻閱許多相關的書籍。後來發現:「共工與誰大戰?」是個謎題,自古以來眾說紛紜,並非只有我們印象中的祝融,或說是顓頊、或說是神農…因此就以收集到的資料作統整後推測:共工最有可能是與顓頊大戰,並且也以「共工大戰顓頊」的說法最為大宗,至此,我們的傳統概念已徹底被顛覆。

3.   強化背景知識:因為長久以來的認知被推翻,因此我們開始尋找比較接近真實、比較合於情理法的相關文本與書籍來強化背景知識。在許多神話故事集與中國神話研究的相關書籍中,我們發現「共工大戰顓頊」的說法不但占大多數,並且出現了「世族背景」的歸納說法,還推算出神話世界裡的「神話年代」與「神話世族」:最早的時間點可朔及「女媧時代」,也就是女媧造人之後;而整個大戰的世族背景,則由「炎、黃二帝」便開始。屬於傳說領域的神話故事,開始有了線性的脈絡。參考了更多神話篇章、找尋更多神話人物的資料,試著歸納眾說紛紜的故事背景,推演出可能性較高的說法,並且以整個時代與世族背景做為基礎,連貫許多相繼發生或者衍生的其他故事和與之附會的自然現象,構築對故事整體性的背景知識。

4.   轉換視角:在翻閱許多女媧時代至炎黃二帝時期的故事時,有許多關於「黃帝」的故事,幾乎是耳熟能詳,甚至連教科書中都曾出現。但是,在探討「共工」的背景時,卻發現了不同於我們過去所學的「黃帝本位」視角,而出現了「炎帝本位」的觀點。我們總是將「炎黃子孫」掛在嘴邊,但對於「炎帝」與「黃帝」的關係卻不甚清楚,透過查找,我們找到「共工大戰顓頊」之因或許其來有自:乃從「炎黃相爭」延續而來,就連最為人所知的「黃帝大戰蚩尤」都是過程中的一部分。這才大幅轉變了我們「黃帝本位」的認知,也由於尋出了脈絡,便決定以「炎帝本位」的角度來重新看待這個故事,當我們將有關「炎帝」支脈的說法加以統整之後,便出現了「炎黃相爭」的世族背景,由此切入「共工大戰顓頊」的主題。

5.   延伸舊文本、重製新文本:在視角轉變之後,由炎黃分天下的時期開始探討,是女媧時代之後,以成形的天地世界為故事發生地點。從炎黃二帝各分天下開始談起,至黃帝統治中原、炎帝歸難,於大戰蚩尤之後的「邢天與黃帝之戰」為切入點,開始了舊文本的延伸;蓋因「共工大戰顓頊」之因,眾家說法多含糊帶過,並未提及一個真正的理由,(甚至連共工與誰大戰都為之成謎),因此我們用「世族背景」重新假設,做出合於情理的延伸與設定,為大戰安上原因,讓這場爭鬥富有意義,而非單為「怒觸不周山」的前因;讓戰爭能夠有原因、過程、結果。再既定的結果:「怒觸不周山」之前,加入以分析、重組、創新,使得「共工怒觸不周山」一事,重製成為一個有前因後果的新故事。

三、     【預期結果】
  在「炎帝本位」的思考之下,我們希望能由人性的角度去重述「炎黃二帝」之間的關係,跳脫出我們從小學習的「黃帝本位」與歷史觀點,去看待「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因。並且利用炎黃兩個世族的推演,來重新編排故事的人性層面,平衡「神性」與「人性」的比例;打破我們對「三皇五帝」的既有認知,就「炎帝一族」的興衰去探討,擴大對「炎帝一族」的認識,進而去探討「共工的人格」、「大戰的結果好壞」、「撞倒不周山的後果」。以「延伸小說」的方法去重現文本,在傳說與神話之間找處符合人性層面的地方,加入更多情感的元素去重新塑造整個故事的世界觀,讓各個角色更富有人情味,不只是單純的打鬥與破壞,而有更深層的目的達成與情感轉移,扭轉讀者對神話故事的整體印象,重新去想像「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因、重新定義「共工的角色形象」。

  整體性擴大「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背景,更深入的去解析戰爭之中蘊含的意義,與「炎黃世族」間的情感糾葛,並且將其他角色與相關短篇故事加以組合,讓原本片段且散落的許多零碎故事,合併成為一篇有脈絡、有情感的新故事。策略在於使讀者能對片段的重點型故事產生聯結,進而重新構築中國神話故事的幻想空間,讓很多故事有了原由,而不是憑空出現的奇妙行為與不可解釋的現象;更讓遠古時期的神話多了「人性色彩」,透過情感的訴求,讓神話與現代人有更多一層的連接,便於對角色產生共鳴;期望能透過重新編製的新文本,觸發讀者對舊文本的興趣,讓許多神話被發現、被閱讀,使中國神話更廣為流傳,也引領新一代的讀者體會神話之美。

壹、    背景:從古典書籍中找出基本原型

一、《山海經》
  在《山海經》第三<北山經>中提到:「(小侯之山)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泰頭之山。共水出焉,南注於虖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其可知古人將自然界之現象,與神話傳說加以結合,在這邊為「共工司掌北方水神之職」做了附會與註解。

  又<大荒西經>有言:「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涇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此則將共工的國度做出說明,並且提及了西北方位、不周山、掌水源及禹為治水而攻國等神話因素。

  而在<西山經>中則曰:「(長沙之山)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源渾渾泡泡,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說明了西方群山中,真有「不周山」並且對山中的景致、產物與四周地裡位置有了交待。

  <海外西經>:「形天與帝至此(奇肱之國)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神化了黃帝和與之戰鬥之人,而「邢天」的形象在這裡有了刻畫,記錄了片段的故事。

二、《淮南子》
  卷三<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在此看到了對日月星辰與自然地形的神話化,把自然現象的造成歸於神話,是神話常用的基礎模型。

  卷四<地形訓>:「何謂八風?…西北曰麗風(又做不周風)」、「八肱之外,乃有八極:…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門」、「共工、景風之所生也(八風所生之神)」此卷對許多自然現象(風、山、水、獸、物產等)做出了歸類,其中又與八卦方位、自然五行有所關聯,並創造出各方神明,雖為神話,卻以八卦五行做為基礎,可謂為古人以自然五行與八卦加以衍生出的神話新文本。

  卷八<本經訓>:「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通流,四海冥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明顯的將河水氾濫之災歸咎於共工,也對當時洪水氾濫、人民逃難的情形做出描寫,形象鮮明。

三、根據《山海經》的描述,推出炎、黃兩個神話性的世族脈絡。
  <海內經>:「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黃帝娶嫘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這裡完整交待了黃帝到顓頊的其中一支血脈,黃帝尚有駱明等子嗣,此僅節錄顓頊一支。

  <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耕,炎居生節竝,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同樣節選摘錄炎帝傳至共工的一支,其中炎帝之女-女娃(後為精衛)在這邊先不加以深入探討。

四、共工與顓頊的刻板印象
  從黃帝本位的視角來看,眾多流傳的神話之中,都將共工塑造為極其殘暴、形像兇惡、人面蛇身紅髮,並且處心積慮想篡奪黃帝世族天下大位的角色,而與他相關的神話,幾乎與「水」相關,眾多神話當中,經常提及他的臣子:相柳,《山海經·海外北經》:「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對共工一族的描寫,多寫為人與動物融合,多為可怕的面目與軀體,且又力大無窮、性情殘暴,在以黃帝世系為本位的神話故事中,共工等人是不折不扣的麻煩製造者,更是挑起戰爭的禍源。但是在其他民族的神話中,共工的形象並非一直如此,不但是少數民族的大神,在《山海經》更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向」的記錄,足見他也有受人尊敬的一面。

  而顓頊,乃三皇五帝之一,對他的認識,從歷史課本得知:他是一個遵循法制的君王,使得天下太平,並且讓百姓能遵循自然,從事生產,是個安邦定國的仁君;但若去觀察以炎帝世系本位切入的神話故事時,則會發現,顓頊似乎不像課本說的那樣美好,他有著專擅、妄為的一面,也由於他掌一國大權,位居高位,更推測他也有霸道的個性;當然,對神話人物的解讀,會因為時空與故事背景有所差異,而這也就是這整份報告的再創核心價值。

貳、    主題:

一、參看舊文本的不足
  長江後浪推前浪,朝代之間的興替交換本就是自然之事,但是戰敗的一方卻往往要承受許多苦楚,史書由勝利者所寫,是非曲直亦由勝利者所定,戰敗者往往只能啞巴吃黃蓮,嚐著不只戰死沙場,死後還得背上黑鍋的苦果。共工正是這種敗者為寇定律下的犧牲者,相傳當時因為共工大戰黃帝陣營諸將失利,一怒之下,便使勁一頭往不周山撞了過去,導致人類在一夕之間遭到滅頂大禍。黃帝因為擊敗「邪惡」方的共工得到萬民景仰,然而事實真是如此?黃帝果真正義?共工又真是那麼邪惡?從傳統文本中,我們可以得知黃帝方面的種種主張和意見,但是共工呢?共工難道沒話要說?誰又能保證共工不是有冤難伸的一方呢?然而傳統文本卻絲毫未讓共工有替自己平反的機會,就這樣替他扣上一個惡名昭彰的帽子,人人都知道黃帝的正義主張,但又有誰可以看出共工的苦?

  如果想要知道一個事件的真相,除了要有抽絲剝繭的推理能力和井井有條的分析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有寬廣通透的視角,不能只由一個面相看待一個事件,否則就會形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狀況,真相也許也會隨之隱藏在看不見的死角之中,因此多方面的看待剖析和探討理解,對於瞭解一個事件是有絕對的必要性。而文本敘述的正是一個事件,所以文本跟事件有著根本上的同質性,因此讀者接收文本上的訊息時,總會因為作者自己挑選的主觀視角,而產生了先入為主的觀念,對於孰是孰非、孰善孰惡、孰美孰醜等對立面的看法都成了既定概念,然而如果單以作者所選定的角度來看待一個文本,那對於瞭解一個文本的程度,肯定是有所不足且偏頗,如同我們這次所選定的主題「共工怒觸不周山」,如果只根據現有文本的視角來探討分析,那就會主觀地認定「共工」是非且惡又醜的一方,但是誰又知道「共工」原來竟是羌族所信仰的至尊神,如果「共工」真是一個品性如此敗壞的神祇,那麼羌族又為什麼會將其奉為上神?而「黃帝」在現有的文本中,往往扮演著美善光明且正義的一方,然而事實真是如此?難道勝利的一方就必定是正義的一方?歷史上有許多例子,可以說明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如同《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就以蜀漢劉備作為主觀視角,而將曹操塑造成一個薄情寡義且老謀深算的奸雄,然而若從陳壽所寫的《三國志》來看,卻又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共工觸倒不周山〉也是異曲同工之妙,現在就讓我們從其他文本來探究「共工」的廬山真面目。

  首先要必須指出的是早在西漢之前的遠古時期,中國便已經有了夏、商、周三個王朝,先後依序輪替。然而這三個王朝都不是個一統中原的統一國家,而是眾多小國的集合體,因此夏、商、周三朝充其量只能說是三個在某個時間點雄霸一方的國家。然而這三個王朝擁有高度的文明,同時也發展出各自的神話。但是夏朝是否確實存在?目前尚無法確定,但是隨後的商周兩朝卻已經獲得了證明,是個早在西元前17-11世紀就已經存在的古國。

  此外,誠如前述,既然夏、商、周都不是一統神州的國家,那麼也就是表示存在於中國的勢力也並非只有這三個王朝,回溯至當代,中原有不少人口都是現在所謂的「少數民族」,即非漢族,諸如苗族、羌族、南越之屬,這也顯示在對於中原的影響力上,這些民族並不會落於漢族之後,既然影響力不小,文明發展自然不會有太大的落差,自然也有各自發展而出的神話系統,可是這些神話系統既然非出於同一民族之手,當然會有些差異之處,但是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將數個民族的神話系統作了融合和彙整,在這樣大前提下產生的神話,疑問之處自然不少。

  回歸正題,黃帝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神明呢?如果從現今的角度來回顧,黃帝無疑是中國最通俗普遍的一位至尊神,在中國神話之中提到的天帝,十之八九指的就是黃帝,其通俗的程度由此不難窺知。可是事實上,黃帝的歷史似乎沒有這麼古老。黃帝這個詞彙首次出現在文獻上,約莫是周朝即將結束的戰國時代(西元前453-221年),這個時代神仙思想正當道,而黃帝的出現和神仙思想息息相關。此外,以陰陽五行的論點中,黃色是中央的代表色,因此在種種因素的堆疊和助長下,黃帝信仰得到極佳的發展環境,是故此信仰從戰國時代中期就已經開始普及,最後逐漸發展為目前為人所知的天神黃帝。

  如同以上的情形,一旦往後的時代出現新的至尊神,便會對某位神明有所不利。「舜」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根據白川靜的著作《中國的神話》中之記載,祂本來是商朝的至尊神,然而商朝最終為周朝所滅,使得舜的神話隨之被打了折扣,變成一個屈居於黃帝之下的神祇。書中還舉了一個更極端的例子,那便是此次主題的主角「共工」,前述說過共工本是羌族的至尊神,而由剛剛的史料上可以得知遠古時代的中原,並非是漢族的獨裁天下,因此共工的神話系統有足以和黃帝相抗衡的實力和權威,但是後來卻因為羌族在和苗族以及中原漢族的戰爭上失利,政治上的失勢,隨之徹底反映在神話系統的融合上,彙整的過程中,加入了政治上的考量和私心,導致共工在漢系的黃帝、大禹神話中,被塑造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壞神。

  由以上的考證中,可以得知由於神話是眾多真實或虛構事件的集合體,而且在來源殊異的狀況下,進行了整合,導致在融合的過程中,不管事件究竟是真實還是虛構,都有可能因為其他的外力因素,諸如:政治角力、戰爭狀況,而出現了大相逕庭的情形,如果不查閱非漢族本位的神話系統,那就會有先入為主的謬誤觀念,因此在研究探討,乃至於創新一個文本之前,都有必要對於文本進行通盤性的剖析,如此才能得出最全面性的結論,進而就可以根據這個探究後的結論,然後採取非傳統文本之視角的角度來進行新文本的創作,此種創作沒有誇大的戲劇性考量,立基點依然是採用傳統文本的內容,只是藉由切入的主觀視角之轉換,而從中脫胎得出一個本質不變的卻別具新意的「新」文本,透過這個「新」文本發覺隱伏在傳統文本之下的另一面,同時也可以發現其實只要改變主觀視角,一個文本也可以有很多種呈現方式和內在意涵,惡不再只是單純的惡,善也不再只是單純的善,透過探究、研討、創新,可以讓讀者在閱讀新文本時,不再被拘泥於傳統文本的思想,進而得出更精闢的全面性新見解。
 
二、舊文本的再生
  由於接受了長久的黃帝本位思想,要這麼輕易去改變想法更是難事,從轉換視角開始,我們必須去尋找支持炎帝本位的理論,以增加文本改編的可信度;但又因舊文本的缺漏及短少,在期望將之改變為新世代可讀的文本之下,又不得不加入更多的想像與編排過程,讓整個新的文本趨近完整。

  角色的塑造,皆由現存的資料去加以改編,為符合現代觀念,盡量去貼近讀者的閱讀習慣,也迎合了市場需求,讓其形象更能達成讀者的美妙想像,而非山海經中所描繪的那般突兀可怕。又因對故事整體架構上的需求,對於劇情做了很多的鋪排,力求整篇故事的完整性,又不失對人物形象及情感表達上的表現,讓更富人性的神明躍然於紙上,透過了舊文本所沒有的劇情鋪陳,讓世系間的對立更加明顯,這是另一改編重點。

  至於將古代神話改編成現代小說,當然整個文本所傳達的意義會更為豐富,除了要符合現代讀者的期待之外,更要符合現代人的思考邏輯;在新文本中,極力為共工塑造了「悲劇英雄」的形象,作為扭轉刻板印象的手段,更提昇了讓讀者產生共鳴的機會,讓讀者有置身於其中的聯結點;在能夠接受各方訊息的現代,如何不讓讀者置身事外是很重要的,要能引起他們的注目,最快的方法就是從他們的感知思維中汲取他的身體經驗,在悲劇英雄的範疇之中,進而使之對共工的形象與記憶產生重疊,而對新的文本產生興趣。

  並非期望創新觀點被大眾所全盤接受,而是想達到激發新觀的目的而已,透過另一個觀點來敘述眾所周知的事件,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能力,才不會讓自己成為隨波逐流的無頭蒼蠅;當然,既然肩負了改變想法的責任,自然不能對文本有著不負責的態度,在一定程度的想像與美化之外,還是要有實質上的考證與研究,畢竟這是「改編」而非「創造」,在帶來新思維的同時,也希望讀者的基本概念能夠被提出,去思考新就文本間的差異性,去找尋更能符合自己觀點的解讀角度,達到閱讀過程的深化與擴大。

  這次的舊文本再生,我們盡量去維持了故事的基礎原型,在可掌握的訊息範疇之內,不去變動故事的起因與結果,乃從「過程」中去發揮創意,當然,個人的主觀思考無法完全剔除,畢竟思考是我們的原動力,多少都會具有創作者的個人經驗與想法,更會有內容上的變動與情節的虛構,但這都是讓新文本異於從前的方法與手段,也加強了結局在情、理、法中的合理性;不敢說新文本絕對優於舊文本,所要追尋的志向更是大不相同,只希望透過這般新角度的演繹,能讓舊文本更富時代意義。

參、    結論:
  透過這次的報告,我們三個人的基礎認知確實被推翻了,而新的概念也有被建構的跡象。雖然基礎原型的決定有些莫名,但是在考證與資料的收集之後,我們更體會到了古代神話的神奇與再造的極大可塑性。我們從小所接收到神話與寓言都不在少數,不管是中國的或是西洋的,在極短篇的篇幅之下,能夠切入的角度與改變的觀點卻是更多的!由這次「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探討看來,從舊文本去發現新東西是這次最大的收穫,不但看到國內學者對於神話不同的見解,更發現了來自國外學者的統整說法,中西合璧、古今交錯,是促成這次報告架構的最大功臣。

  起初雖然對於作業方向多所猶豫,但後來對於以「再創舊文本」做為主要方向的思考,卻是十分快速達到理解的,三個人從資料蒐集與說法統整開始了這份報告,讓我們知道,「炎帝本位」的觀點早已存在,只是很少見到以「炎帝本位」再創文本的做法而已,想來,對於這份報告的做法,便是由基礎觀點的模仿,進而衍生出新創意的實踐,而終於產生了新的文本。也讓我們對早已視而不見的兒時神話故事做出了不同於以往的發想,即使是小小的思考,小小的疑問,也讓我們有了去尋求答案的行動。

  對於這次的探討成果來說,我們達到了對舊文本的再思考以及古代神話資料的研讀,去碰觸了自己鮮少接觸的領域,默默的增加了自己對中國文學的認識,文學史從神話與傳說談起,我們也從神話與傳說起步,用我們的思考與前人的觀點,去寫出更合於時代的神話故事。在思考模式的轉變下,對於故事的陳述與劇情的描寫,我們找出符合思考的路徑,讓屬於我們的幻想重新呈現在共工的身上;這是一個販賣故事的年代,我們企圖藉著「共工怒觸不周山」傳遞屬於我們的情感與經驗。

  不同世代有不同的記憶,更有不同的文化與時代語言;在默默傳頌了數千年之久之後,我們用鮮明的記憶去解讀古代的傳說,用鮮活的語言去講解古代的故事,用現代的看法去體會古代的事件,去尋找一個更簡單的方法來閱讀神話故事;不需要具備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也不需要去翻閱《山海經》,從簡單的聯想開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番道理;這些,是我們透過這次報告所學習到的能力,也是我們的新文本想達成的目標,讓讀者接觸更多的說法,集合「各家主觀」以達成「自我客觀」,是創新舊文本的目的,也是我們藉由創新舊文本來驗證自我思維是否成長的方法。

肆、    參考資料:
1.   《白話山海經》傅錫壬著,1988,文化圖書公司。
2.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神仙道家-淮南子》呂凱編,1987,時報文化出版。
3.   《中國古代神話》袁珂著,2003,北京,華夏出版。
4.   《華風影現11-神異篇》袁珂著,1993,書泉出版。
5.   《中國神話傳說》(上)袁珂著,駱駝叢刊。
6.   《中國神話傳說》(一)袁珂著,里仁出版。
7.   《東海神名事典》桂令夫、草野巧、久保田悠羅、司馬炳介、秦野啟、山北篤著,高詹燦譯,2005,奇幻基地出版。




----------------------

本文對照文本新寫小說「【短篇】共工怒觸不周山(完)」
兩相對照觀賞XD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63197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不負責|不專業|報告|作業

留言共 1 篇留言

轉.Twsity
居然貼這個?!?! 為何!!! XDDD

06-15 23:38

玦晴
因為想貼共工,覺得一些使用的觀點什麼的要貼你們這篇才好
還有就是很懷念大學生活XDDD06-16 01:20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喜歡★a5431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殺手十三》【親友贈圖】... 後一篇:[達人專欄] 【短篇】共...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異能殺手》(原殺手十三) (0)
【公告區】 (17)
人物設定 (28)
未公開人物設定圖 (2)
Mission 1‧十三之名 (3)
Mission 2‧巨星殺手 (6)
M3‧Dream & Fantasy (8)
Mission 4‧戮芒 (4)
Mission 5‧自由的真諦 (10)
Mission 6‧靈魂歸屬 (15)
Mission 7‧被遺忘的時光 (20)
Mission 8‧星火燎原 (13)
Mission 9‧魔王的童話 (0)
前傳‧夢迴前塵 (13)
奧德瓦前傳1‧年少不輕狂 (25)
奧德瓦前傳2‧人不輕狂枉少年 (24)
奧德瓦前傳3‧少年已識愁滋味 (22)
奧德瓦前傳4‧少年初長成 (25)
奧德瓦前傳5‧少年之心難復存 (17)
節日賀文區 (10)
親友贈圖區 (4)
紙娃娃專區 (2)

《朔月綺麗譚》2014新版 (0)
卷一‧天照大神的侍族 (30)
卷二‧神無月 (10)

《朔月綺麗譚》停更 (0)
人物設定 (6)
卷一‧勇者與英雄王 (24)

《羅蘭迪亞戰記》停更 (0)
人物設定 (0)
卷一‧魔王陛下,不歸 (18)

《失序世界事典》(原羅蘭迪亞戰記) (0)
卷一‧夙仇的大陰陽師 (26)

《虛偽同居戀人》 (0)
短篇集 (41)
第一集‧虛偽戀人,同居中 (19)

◆同人創作◆ (3)
【仙劍奇俠傳四】執子之手 (1)
《古劍奇譚》 (1)
Chain Chronicle (6)
刀劍亂舞 (30)
夢色キャスト (56)
NieR:Automata 尼爾 (33)
安琪莉可​Luminarise (19)

◆短篇小說◆ (9)

◆補腦區◆ (4)

◆ACG◆ (26)

◆隨筆記情◆ (50)

《人造機械之翼~某少女的飛行記事》 (4)

未分類 (2)

a4516【巴哈姆特事紀】
骯,《外傳.命之章》第27集〈法、理、情〉週間放送中。第28集將於週六午間更新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0:25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