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 GP

人真有不需要工作的一天嗎?答案是肯定的

作者:♂吉海伊洛・浮士德♂│2010-10-07 12:05:50│巴幣:0│人氣:388
        看到這個問題一般人通常會有3種答案:不可能、不知道、希望如此吧!
        認為沒錢萬萬不能的人可能會選第1個答案;而認為錢不是萬能的人會選第2或第3個,然而人真的有不需要工作的一天嗎?理論上是肯定的。
        首先,我們要先釐清的是,工作的意義何在?當然是為了賺錢養家活口(有少數人工作存粹是興趣),然而很多人對於錢有著千年不變的刻板印象,也就是錢是必要存在的東西,因為人的潛意識仍是信奉唯物論的動物,唯物論意謂著現實,所以我們都無法避開它。我們從北韓人民有錢也買不到食物的例子可以清楚知道,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資源,而不是錢,之所以有錢的存在是因為資源有限,而人的慾望是無限的,要是沒有一個公平、而大家都有的東西來作為交換資源的媒介的話,那麼社會必然大亂,資源也會在短時間內就被人類耗盡。所以你必須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工作以賺取這個"媒介",來證明自己有資格得到相對應的資源供自己使用,而經濟學就是為了讓錢的運用與流動更加穩定而生的,你不要以為經濟不景氣是久久才來一次,隨著地球上的物資越來越匱乏,我們將會慢慢感受到無形的通貨膨脹,所以提出更好的經濟制度只能延緩這種惡性循環的速度而已,並不能永久解決問題。
        講到這裡相信有不少人覺得我真是廢話連篇,你們早就明白這些道理了!沒關係,因為接下來我要說的才是重點。
        自古以來人類就是因為知道自己敵不過現實,又怕現實會讓我們迷失人性,所以才需要哲理,以牽制我們的劣根性,但是這些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治本方法有2大走向:第一是藉由基因工程來改進人類自身的體質,第二就是找出轉化物質的方法。
        其中第一種方法應該有不少人知道,但不是人人都推崇這種做法,且基因改造也有一定的風險存在,所以暫且不討論。既然我們對改造自身會覺得怕怕的,不如就改造環境吧!第二種方法就是這樣,目前科學家們在質子對撞機的模擬實驗中,以得知宇宙誕生1秒內所發生的事,內容十分精彩(由於會牽扯到許多科學理論,長篇大論看了會很痛苦,所以略過,想知道的人可以去找相關知識或看知性頻道),科學家們已曉得宇宙最初的原貌及物質的產生過程,雖然還不知是什麼能量產生這些物質的,但科學家相信,只要假以時日的等待,我們將會發現更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只要我們掌握了創造物質的方法,之後任何東西我們皆有能力去改變它,這已經不是遙不可期的事情了。說到這裡,還沒讀過理工的人還不知道我在說什麼,所以我先補充一個知識,這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均是尤物質累積而成,而決定物質特性的地方在於其原子架構,不同的原子架構會產生不同元素,這些在國中的元素週期表可以略知一二。要是讓科學家找到方法,便能將物質打散後重新組合,變成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點石成金在未來是可以辦到的,日常生活中已有許多物質轉化的例子,像是不管吃什麼食物進去,出來的一定是米田共;紙用火燒就會化為灰燼等等。只是這些轉化都不是我們要的東西,不過一旦物質轉化能控制後,人類便會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那時候因為我們要什麼就能變什麼,所以「供不應求」、「供過於求」的現象將不復存在,只是那時候我們仍需工作,只是窮人與富人的生活將沒什麼分別,想想一顆鑽石的價值跟沙丁魚一樣時,買100顆跟買1萬顆已經沒什麼意義了!
        為何那個時候還需要工作呢?因為在物質的轉化過程中,會有一些變成能量流失掉了,所以1公克的石頭轉成黃金後一定少餘1公克,不過因為能轉的東西太多了,所以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人類不必擔心資源會用完的問題,唯一的限制在於有多少物質可供利用,因此人類那時或許是選擇性工作。
        既然物質會越用越少,那麼有什麼辦法能確保物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呢?根據愛因斯坦物質方程式及質量永恆來說,物質與能量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只會切換,並不會消失,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如何將物質轉成能量,那理論上也可以將能量還原成物質,要是真有那麼一天的話,人類的職業大概只剩政治及學者而已了,其他領域皆有機器代勞。
        觀察我們社會的亂像及犯罪動機多半是因為現實問題造成的,正因為東西有限,人人才會斤斤計較,只要科學界能越快解決這個難題,人類便能越快進入烏托邦時代。
        只是真有那種生活其實也有很大的隱憂,人類是沒有煩惱沒錯,但相對的我們的依賴性將會破表,一旦那種日子過慣以後,哪天末日災難來臨,除非人類保留轉化能力,否則就算能逃過一劫,日後也將自生自滅。
        所以到底是有工作好呢?還是沒工作好?因人而異,有工作要跟利益鬥,沒工作則要跟惰性鬥,這是兩難阿!
        
        補充:其實我仔細想了想,錢不就是物質轉化的最原始的型態嗎?我們用錢去換不同東西,再用不同東西去換錢,這已凸顯我們內心深處最想要的是什麼?錢不過是替代方案,所以我相信等到科學研究到這種境界時,幾乎所有問題將迎刃而解。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3013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推理|人文社會|心理|科學|

留言共 3 篇留言

哈哈小熊
你的問題在貨幣銀行學裡有答案
錢是用來衡量以物易物的工具而以..
還有
以前的人是不工作的
是該死的清教徒革命後才弄成工作狂的社會

10-07 13:07

♂吉海伊洛・浮士德♂
不用工作?你的意思是以前的人完全有能力自給自足?士農工商一個家庭包辦?歷史好像不是這樣喔10-07 13:31
哈哈小熊
打太快了
是以前的人很少工作的 (把時間投注在其他事上 例如學習、聊天、園藝...)

10-08 08:46

♂吉海伊洛・浮士德♂
恩恩,以前的人較沒慾望,是清教徒鼓勵工作後漸漸被世人扭曲了!10-08 12:26
假柏斯
好久不見了朋友 還記得我嗎 最近我有想玩天堂m 你要和我一起玩嗎 http://lineage-m.cf

12-06 13:03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喜歡★arsns5201314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一個自稱佛陀轉世的人創的... 後一篇:西方12女帝,你認識幾個...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tyu15826大家
羽澤鶇的扭曲仙境——跳舞人偶與夢幻遊樂園 25黃組紀錄(四)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6:25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